鋒利的剝皮刀在石熊的大手中靈巧的運動,一張血淋淋的羊皮很快就被剝了下來。
得益於這一世這副身體練就的一身熟練的狩獵和處理獵物的技能,石熊倒是不愁在野外餓著自己的肚子。
不過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石熊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不能說一頓飯無肉不歡吧,但要是像這種進入到荒野兩天都沒吃上肉,這可真的是把石熊給饞壞了。
如果要是在部落裏,內髒什麽的自然會被石熊留下,畢竟羊雜也是一道極為鮮美的佳肴。可是在這裏,沒有做羊雜的條件,於是石熊隻能無奈的放棄掉那些羊雜。
熊熊的篝火很快就燃燒了起來,待到木頭燒的通紅,火焰下去之後,穿在鐵矛上的羊腿被石熊架在了插在篝火旁的兩根樹杈上。
說起點篝火,這就不得不提石熊在出發之前做的另外一個準備工作了,那就是製作火折子。
部落裏的火都是保存在火塘中的,隨時都可以引燃,可是要是外出到荒野,沒有火塘可以引火,隻有用燧石和秋天收集的幹蘆葦絨來引火。
對於這種引火方式,石熊很不適應,所以他就在做那把強弓的同時,把華夏老祖宗使用的火折子給捯飭了出來。
要說起火折子這種東西來,堪稱華夏古代的黑科技之一。
這玩意在華夏古代堪比現代的打火機,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個竹筒,隻要揭開蓋,然後猛地往裏吹一口氣,那麽熊熊的火苗立刻就會冒出來。不用的時候,隻要把蓋蓋上,那麽火苗立刻就會熄滅。
可是火折子的火苗雖然熄滅了,可竹筒內的可燃物依然在陰燃,如果下一次需要引火,打開蓋子吹一口氣,火苗立刻就會冒出來。
而且這種堪比現代打火機的火折子,早在公元577年南北朝時期就被發明出來了,據說是一名宮女發明的。那時候,軍隊需要經常出去打仗,取火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如果打不著火,那麽整個軍隊都要吃生飯生菜了。這時候這位宮女就發明了這種火折子。可以讓整個軍隊能夠吃上熱飯熱菜。
從那之後,華夏古代的軍隊還有老百姓再引火的話就容易多了。
不過後來隨著“洋火”以及打火機的出現,火折子這種在華夏流傳了上千年的東西就漸漸地消失不見了。畢竟火折子不如打火機或者是火柴攜帶那麽容易,而且火折子,尤其是大戶人家使用的高檔火折子製作費用不菲。
華夏古代的普通老百姓使用的火折子,大都是很粗糙的土製紙卷成一個緊密的紙卷塞進一個小竹筒內,隻要將它點著,然後把它吹滅,再蓋上蓋子,留一點點縫隙,讓這個竹筒裏麵留下一點火星。然後等到需要的時候隻要輕輕一吹就能夠再次燃燒了。
這種火折子製作簡單,費用也不高,但火折子裏麵的火保存的時間有限。
還有一種高檔的火折子,是專門供大戶人家還有有錢人使用的。這種火折子裏麵的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不過因為用料的緣故,這種火折子製作的費用是很高昂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用不起。
製作這種高檔火折子,首先得把地瓜蔓放進水裏浸泡,一直把地瓜蔓泡鬆軟了,然後拿出來用錘子錘扁。然後再加上棉花、蘆葦絨繼續浸泡、再捶。
這些東西捶好之後就放在外麵曬。幸虧那兩天雖然天氣冷,可太陽不錯,所以很容易就曬幹了。
曬幹之後的這些東西再添加上火硝、鬆香、硫磺等易燃的香料,最終擰成繩子塞進竹筒中。
點然後蓋上蓋,使用時打開蓋子,根本就不用吹,隻要搖晃一下火苗就能冒出來。
這種高檔火折子保存的時間要遠遠比那些低檔火折子長的多,而且引火時隻需要一晃就能冒火。畢竟這種高檔火折子裏麵添加的硫磺、火硝、鬆香等東西可是極為易燃的,隻要有點氧氣,立刻就能燃燒起來。
火折子這東西石熊見過很多,別的不說,在他的博物館中就收藏著宋代的幾個豪門大戶家使用過的火折子,有一個火折子還是一位王爺家用過的呢。
作為一個文保專家,石熊自然知道這火折子如何製作如何使用,所以在臨出門之前,他就動手做了一些火折子。
既然要做,那必然就要做那種高檔火折子。部落裏本身就有在秋季收集的蘆葦絨,還有從山裏的長葉鬆樹幹上收集的鬆香。最好的鬆香就是產自長葉鬆,而新大陸的東南區域生長著大量的長葉鬆,光是大霧山上就不知道生長著多少長葉鬆。
鬆香在部落裏的用處還是蠻大的,所以部落裏存了不少的鬆香。uu看書 .uukansu.om
至於火硝和硫磺,這次從法國人手裏繳獲了一大批,製作火藥都足夠了,更別說製作火折子了。
而地瓜蔓,這玩意兒地裏多得是,而且都是早就曬幹的,隨便撿一些回來就夠用的了。唯一缺少的就是棉花,不過這也難不住石熊。
弗格森少尉可是有棉衣的,所以石熊直接用一件海狸皮大衣換了弗格森少尉的那件破棉襖,拆開之後裏麵的棉花足夠用了......
至於火折子用的竹筒,大霧山上也有不少的竹子,足夠用了。
說起竹子這種植物,原本大霧山這一帶是沒有竹子的,不過切洛基人南遷並和普埃布洛人接觸後,從普埃布洛人那裏引進了一些竹子,所以大霧山這邊也有竹子存在。
不過為了防止竹筒被陰燃的火燒壞,石熊又把薄鐵皮卷成桶狀襯在了竹筒內,然後裏麵再塞入製作好的火繩,一個火折子就做好了。
這玩意兒做出來之後立刻就讓整個部落大為震驚,就連弗格森少尉也被這種隨手一揮就能“自燃”的火折子震得不要不要的。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德國人布蘭德雖然已經把白磷從尿液中提煉出來了,同時還用白磷沾著硫磺做出了最原始的白磷火柴,可這種火柴並沒有流傳開來,因為白磷火柴太危險了,溫度稍微高一點就能自燃,很是燒傷了不少人。
至於真正的安全火柴,那還得等差不多一百年才會被瑞典人倫德斯特倫研製出來。
所以在這個時代的歐洲,這種可以自己“著火”的東西絕對是稀罕玩意兒......
得益於這一世這副身體練就的一身熟練的狩獵和處理獵物的技能,石熊倒是不愁在野外餓著自己的肚子。
不過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石熊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不能說一頓飯無肉不歡吧,但要是像這種進入到荒野兩天都沒吃上肉,這可真的是把石熊給饞壞了。
如果要是在部落裏,內髒什麽的自然會被石熊留下,畢竟羊雜也是一道極為鮮美的佳肴。可是在這裏,沒有做羊雜的條件,於是石熊隻能無奈的放棄掉那些羊雜。
熊熊的篝火很快就燃燒了起來,待到木頭燒的通紅,火焰下去之後,穿在鐵矛上的羊腿被石熊架在了插在篝火旁的兩根樹杈上。
說起點篝火,這就不得不提石熊在出發之前做的另外一個準備工作了,那就是製作火折子。
部落裏的火都是保存在火塘中的,隨時都可以引燃,可是要是外出到荒野,沒有火塘可以引火,隻有用燧石和秋天收集的幹蘆葦絨來引火。
對於這種引火方式,石熊很不適應,所以他就在做那把強弓的同時,把華夏老祖宗使用的火折子給捯飭了出來。
要說起火折子這種東西來,堪稱華夏古代的黑科技之一。
這玩意在華夏古代堪比現代的打火機,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個竹筒,隻要揭開蓋,然後猛地往裏吹一口氣,那麽熊熊的火苗立刻就會冒出來。不用的時候,隻要把蓋蓋上,那麽火苗立刻就會熄滅。
可是火折子的火苗雖然熄滅了,可竹筒內的可燃物依然在陰燃,如果下一次需要引火,打開蓋子吹一口氣,火苗立刻就會冒出來。
而且這種堪比現代打火機的火折子,早在公元577年南北朝時期就被發明出來了,據說是一名宮女發明的。那時候,軍隊需要經常出去打仗,取火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如果打不著火,那麽整個軍隊都要吃生飯生菜了。這時候這位宮女就發明了這種火折子。可以讓整個軍隊能夠吃上熱飯熱菜。
從那之後,華夏古代的軍隊還有老百姓再引火的話就容易多了。
不過後來隨著“洋火”以及打火機的出現,火折子這種在華夏流傳了上千年的東西就漸漸地消失不見了。畢竟火折子不如打火機或者是火柴攜帶那麽容易,而且火折子,尤其是大戶人家使用的高檔火折子製作費用不菲。
華夏古代的普通老百姓使用的火折子,大都是很粗糙的土製紙卷成一個緊密的紙卷塞進一個小竹筒內,隻要將它點著,然後把它吹滅,再蓋上蓋子,留一點點縫隙,讓這個竹筒裏麵留下一點火星。然後等到需要的時候隻要輕輕一吹就能夠再次燃燒了。
這種火折子製作簡單,費用也不高,但火折子裏麵的火保存的時間有限。
還有一種高檔的火折子,是專門供大戶人家還有有錢人使用的。這種火折子裏麵的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不過因為用料的緣故,這種火折子製作的費用是很高昂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用不起。
製作這種高檔火折子,首先得把地瓜蔓放進水裏浸泡,一直把地瓜蔓泡鬆軟了,然後拿出來用錘子錘扁。然後再加上棉花、蘆葦絨繼續浸泡、再捶。
這些東西捶好之後就放在外麵曬。幸虧那兩天雖然天氣冷,可太陽不錯,所以很容易就曬幹了。
曬幹之後的這些東西再添加上火硝、鬆香、硫磺等易燃的香料,最終擰成繩子塞進竹筒中。
點然後蓋上蓋,使用時打開蓋子,根本就不用吹,隻要搖晃一下火苗就能冒出來。
這種高檔火折子保存的時間要遠遠比那些低檔火折子長的多,而且引火時隻需要一晃就能冒火。畢竟這種高檔火折子裏麵添加的硫磺、火硝、鬆香等東西可是極為易燃的,隻要有點氧氣,立刻就能燃燒起來。
火折子這東西石熊見過很多,別的不說,在他的博物館中就收藏著宋代的幾個豪門大戶家使用過的火折子,有一個火折子還是一位王爺家用過的呢。
作為一個文保專家,石熊自然知道這火折子如何製作如何使用,所以在臨出門之前,他就動手做了一些火折子。
既然要做,那必然就要做那種高檔火折子。部落裏本身就有在秋季收集的蘆葦絨,還有從山裏的長葉鬆樹幹上收集的鬆香。最好的鬆香就是產自長葉鬆,而新大陸的東南區域生長著大量的長葉鬆,光是大霧山上就不知道生長著多少長葉鬆。
鬆香在部落裏的用處還是蠻大的,所以部落裏存了不少的鬆香。uu看書 .uukansu.om
至於火硝和硫磺,這次從法國人手裏繳獲了一大批,製作火藥都足夠了,更別說製作火折子了。
而地瓜蔓,這玩意兒地裏多得是,而且都是早就曬幹的,隨便撿一些回來就夠用的了。唯一缺少的就是棉花,不過這也難不住石熊。
弗格森少尉可是有棉衣的,所以石熊直接用一件海狸皮大衣換了弗格森少尉的那件破棉襖,拆開之後裏麵的棉花足夠用了......
至於火折子用的竹筒,大霧山上也有不少的竹子,足夠用了。
說起竹子這種植物,原本大霧山這一帶是沒有竹子的,不過切洛基人南遷並和普埃布洛人接觸後,從普埃布洛人那裏引進了一些竹子,所以大霧山這邊也有竹子存在。
不過為了防止竹筒被陰燃的火燒壞,石熊又把薄鐵皮卷成桶狀襯在了竹筒內,然後裏麵再塞入製作好的火繩,一個火折子就做好了。
這玩意兒做出來之後立刻就讓整個部落大為震驚,就連弗格森少尉也被這種隨手一揮就能“自燃”的火折子震得不要不要的。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德國人布蘭德雖然已經把白磷從尿液中提煉出來了,同時還用白磷沾著硫磺做出了最原始的白磷火柴,可這種火柴並沒有流傳開來,因為白磷火柴太危險了,溫度稍微高一點就能自燃,很是燒傷了不少人。
至於真正的安全火柴,那還得等差不多一百年才會被瑞典人倫德斯特倫研製出來。
所以在這個時代的歐洲,這種可以自己“著火”的東西絕對是稀罕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