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天賜瞬間咧嘴笑了,趙潤見此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羞紅。


    趙潤明顯有點小傲嬌。


    寇天賜有一大堆的禮物,他卻隻有寇季送的古硯。


    他對古硯自然倍感珍惜。


    在寇天賜找到他,要分一車禮物給他的時候,他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麵,故作不在意那些禮物的樣子。


    但當寇天賜向他索要古硯的時候,他徹底繃不住了。


    寇天賜戳破了趙潤的小傲嬌以後,並沒有窮追猛打,而是走到了一輛馬車前,跳上了車轅,對著趙潤招了招手。


    趙潤瞪了寇天賜一眼,走過去,跳上了車轅,跟寇天賜並排坐在車轅上。


    在他們二人跳上車轅的時候,寇季等人已經將各自要帶的東西盡數裝上了車。


    臨別之際。


    寇季將狄青喚到了一邊。


    “狄青,此次一別,再相見,恐怕要等到朝廷新立的兩支禁軍趕到此處才行。在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你都要鎮守在此地。


    有些東西在人前我沒辦法告訴你,如今特地把你叫到了人後叮囑一番。


    我走了以後,此地的兵事就歸你掌控。


    一旦遇到了俘虜反叛,你萬萬不可以手軟。


    隨後朝廷會派遣一大批文臣過來。


    他們中間要是有人在俘虜作亂以後,還護著俘虜,你也不必手軟。


    總之,在此地,任何有礙我大宋統治此地的人,你都可以將其先斬後奏。


    你不要怕事,也不用太給那些文臣們麵子。


    你統領的是禁軍,禁軍的一切他們都無權幹涉。”


    寇季主要向狄青強調了一下文臣們到了以後,狄青該以怎樣的姿態去對付那些文臣。


    大宋的文臣之前清理了一批又一批。


    但隨著疆土的急速擴張,朝廷又破格選了許多人為官。


    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廷難免有識人不明的時候,讓一些迂腐的,又或者黑心的家夥混跡在了其中。


    黑心的家夥不談,迂腐的家夥有時候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一旦俘虜們中間出現了叛亂,那群迂腐的家夥裏,必然有人站出來說什麽上天有好生之德,阻止狄青率領重兵去鎮壓。


    然後自己跑去給那些俘虜們講道理,去招安那些俘虜。


    如此一來,不僅害己,也害人。


    還容易養虎為患。


    此地的俘虜跟大宋腹地的那些土匪流寇可是有本質上的區別。


    他們要是鬧起來了,基本上就是奔著不死不休去的。


    安撫、招攬,幾乎是不存在的。


    除非大宋允許他們立部,亦或者立國。


    但那可能嗎?


    所以此地的俘虜一旦鬧起來,除了用重兵彈壓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寇季可不希望因為某些文官的愚蠢,讓此地生出什麽反叛的勢力,並且形成大勢。


    一旦形成了大勢,遷移到此地的百姓可是會遭大殃的。


    狄青聽完了寇季的話,明白寇季為何跟他說這些話,他也知道朝堂上一些迂腐的文官的秉性,所以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點了點頭。


    在狄青眼裏,俘虜就隻是俘虜,他們還是罪籍。


    在他們沒有脫離罪籍之前,狄青殺多少都不會有心理負擔。


    寇季在叮囑完了狄青以後,拍了拍狄青的肩頭,“官家此次雖然不會封你為王,但是你的功勞官家肯定記得。”


    狄青重重的點頭。


    寇季收回了手,上了馬車。


    狄青翻身上馬,送寇季一行人出了遼陽府府城。


    在府城門口。


    狄青一直看著寇季等人的隊伍消失了以後,才策馬回了遼陽府。


    寇季一行人出了遼陽府以後,率領著兵馬,押解著金銀財寶等物,一路往西而行。


    沿著大道往西行了十裏地左右。


    就看到了一片片新開墾出來的良田。


    遷移過來的百姓,正驅使著俘虜在田間勞作,見到了寇季一行路過,便趕到了路邊,衝著寇季的馬車躬身施禮,並且大聲呼喊。


    “送寇公!”


    “送寇公!”


    “……”


    寇季一行人行了一路,相送的人就喊了一路。


    王曾坐在馬車裏,一手扯著馬車的簾子,看著車窗外那一望無際的黑土,聽著那一聲比一聲高亢的相送聲,感慨萬千。


    “這大宋朝,已經沒有人能比得上你小子了。”


    王曾長歎了一聲。


    寇季側躺在馬車裏,一手拿著酒壺,一手捏著糕點,撇著嘴道:“你可別瞎說……大宋朝誰也比不上官家。”


    王曾嘲諷的一笑,“你在此地振臂一呼,從者恐怕會超出百萬。官家可不行。”


    寇季扔下了手裏的酒壺,不滿的道:“你是嫌棄我麻煩不夠多,還是覺得我死的不夠快?”


    王曾淡淡的道:“老夫隻是實話實說。”


    說到此處,王曾放下了馬車的簾子,盯著寇季,感慨道:“從高麗覆滅後到如今,才過去了半個月,你小子便已經讓人開墾出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良田。


    如此效率,簡直是駭人聽聞。


    若是讓朝中其他官員來辦,到了夏末也未必能開墾出如此多的良田。


    這一眼望不到頭的良田,到了秋日的時候,一定會收獲一大批的莊稼。


    遷移過來的百姓,到秋收以後,就能徹底安定下來了。


    待到官家招募的兩百萬兵馬到了此處。


    此處就算是真正的成了我大宋的疆土。


    此處將會被我大宋百姓一直占據下去。


    你的功勞,用功蓋千秋四個字形容,也不為過。”


    王曾仰起頭,長歎了一聲道:“老夫恨自己生不逢時,未能跟你一起入仕,一起建立千秋功業。


    老夫又慶幸自己能活到現在,能看著你一步一步將我大宋打造成一個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


    寇季聽到此話,沒好氣的道:“該說的咱們在遼陽府內就說清楚了,你沒必要在奉承我了。”


    王曾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老夫說的是實話。”


    寇季撇了撇嘴,沒有言語。


    王曾再此掀開了馬車的簾子,望著車窗外的良田,由衷的感慨,“如今的大宋……真好……”


    寇季重新抓起了酒壺,道:“以後會更好……”


    王曾臉上浮起了笑意,笑容燦爛的道:“對,以後會更好。”


    王曾就這麽一路觀看著百姓耕種,一路感慨著,緩緩西行。


    由於他們押送的東西比較多,所以行路的速度並不快。


    從遼陽府到上京城,以及是半個月以後了。


    進入到了已經更名為臨橫府的上京城地界以後,寇季和王曾看到的百姓有了不同。


    在遼陽府等府地界的時候,他們看到的都是一塊塊新開墾出的良田,以及零零散散的散落在廣闊無垠的良田中的百姓和俘虜。


    到了臨橫府以後,寇季和王曾看到了一塊塊長滿了莊稼嫩芽的良田。


    在良田邊上的大道上,有百姓們挑著擔子在出售一些籮筐、籃子等物。


    越往臨橫府府城,大道兩邊叫賣的百姓就越多。


    朝廷將百姓們遷移到了此地以後,隻分發了一些簡單的農具,以及遼地原有的一些屋舍。


    除此之外什麽也沒有。


    百姓們是勤懇的,他們在種植完了莊稼以後,就憑借著各自的手藝,編製了一些籮筐、籃子等物拿出來售賣。


    編製籮筐和籃子的手藝,並不是什麽稀罕的手藝。


    原材料基本上就是樹枝、竹條、藤曼等物。


    幾乎沒有多少成本。


    民間會這項手藝的人很多。


    所以出現在市麵上最多的就是籮筐和籃子等物。


    由於此地的百姓在大宋的時候是赤貧的百姓,所以他們手裏並沒多少錢財。


    所以交易的時候用的錢財很少。


    幾乎都是以物易物,又或者用俘虜來抵賬。


    比如一個小籃子值五文錢。


    有人一口氣拿了四個籃子,就可以讓自己家裏的一個俘虜,去對方家裏做工兩日抵賬。


    又或者將自己家裏分配到的馬匹,借給人家使用兩三日抵賬。


    良田裏的莊稼,可不是種下以後就完事了。


    中間還要鋤草、鬆土,旱時還要挑水灌溉。


    所以百姓們在種下了莊稼以後,還要時不時的去田間勞作,以助莊稼茁壯成長。


    所以百姓們即便是將莊稼種下去了,也需要勞力。


    特別是將草地開墾出了良田的第一年,地裏的野草總會在不經意間冒出來,所以經常要去鋤草。


    距離臨橫府遠的,幾乎都是百姓在叫賣。


    距離臨橫府近的,不僅有百姓,也有一些商人參雜在其中。


    寇季稍微打量了一眼,大多是鹽商和皮毛商。


    鹽商們背著鹽袋子,在百姓們中間穿行,時不時的放下鹽袋子,跟百姓們交易。


    百姓們有錢的給錢,沒錢的可以賒賬。


    待到了秋收以後,用糧食抵債。


    用糧食抵債的話,鹽商們會將糧食壓在一個極低的價格上。


    到了秋收以後,鹽商們賺的可就不是一點點賣鹽的錢。


    百姓們每一戶最少都有一千畝地,秋收的時候收的莊稼必然不會少,所以不怕鹽商在這個上麵占便宜。


    鹽商們也不怕百姓賴賬。


    畢竟,鹽鐵都是官營的。


    幾乎能做食鹽生意的,背後都有官府的影子。


    所以百姓們跟鹽商交易的很愉快。


    寇季一行人入了臨橫府,看到的就是更加熱鬧的生意場。


    賣什麽的都有。


    寇季和王曾甚至還看到了兩家書鋪。


    誰能想到,短短幾個月,曾經空無一人的上京城,再此繁華了起來。


    寇季和王曾幾乎可以肯定,以後的上京城,恐怕要比以前的上京城要繁華。


    因為他們在入城的時候,看到了許多商人運送著大批的貨物進入到了上京城。


    “此地的百姓們買得起嗎?”


    寇季和王曾二人入城以後,心中同時生出了一個疑問。


    他們在見到了臨橫府知府以後,臨橫府知府給了他們一個答案。


    “百姓們當然買得起。”


    臨橫府知府,一個三旬中年人,名字叫錢通,以前是房陵的縣官,被魏王府一脈欺負的十多年也沒有升官。


    魏王府一脈被處置以後,錢通開始展露頭角。


    先後任職過一任知縣,兩任知州,最後被升遷到了臨橫府出任了知府。


    寇季和王曾聽到了錢通的話以後,一臉狐疑。


    錢通也是一個人精,看到了二人神情以後,不等二人開口,便趕忙解釋道:“不瞞王相,寇相,下官準備用錢財收購百姓們秋收以後的餘糧。


    此事下官已經跟百姓們通過氣的,如今各州知州正在核算臨橫府內開墾出的良田。


    隨後會根據他們開墾出的良田,核算出一個他們能夠發售的餘糧的數目。


    為了避免天災人禍出現,下官還會在數目核算出來以後,再減五成。


    減了五成以後,下官會用錢財預購百姓們手裏的餘糧。


    百姓們很快就有錢了,有了錢自然就能買得起這裏的東西了。”


    錢通之所以稱呼寇季為寇相,那是因為寇季樞密使的職位,也算是相位,隻不過性質跟呂夷簡等人的不同,所以很少有人如此稱呼。


    寇季在聽完了錢通的話以後,沉聲道:“此事你一定要從頭盯到尾,千萬不能發生官欺民的事情。


    更不能借此壓榨百姓。


    若是發生了官欺民的事情,或者壓榨百姓的事情,坐鎮此地的禁軍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錢通聽到了此話,一臉苦澀,“寇相說笑了,張相隨後就會坐鎮此地,此地還有跟下官平級的巡察使在。


    下官可沒那個膽子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欺壓百姓。”


    寇季聞言,點了點頭。


    王曾則盯著錢通道:“你哪裏來的錢夠買百姓的糧食?”


    錢通急忙道:“下官將上京城內那些無主的宅院、商鋪發賣出去了。”


    王曾微微皺起了眉頭。


    錢通又急忙道:“其實下官最初也沒想著發賣那些無主的宅院和商鋪。在下官到任了以後,從渤海府那邊過來了一批商人。


    他們非要出錢買下此地的一些宅子,說要住一住遼國的王爺府和公主府過一過癮。


    他們還告訴下官,寇相說過,遼地的宅子都可以發賣。


    下官一聽是寇相許可的,就將宅子賣給了他們。


    誰知道,他們住進去的第一天,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有商人在一座遼國勳貴的府邸內發現了一座密室,密室裏堆滿了古董字畫。


    價值難以估量。


    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各地的商人都蜂湧過來了。


    上京城的宅子、商鋪,也都賣空了。”


    說到此處,錢通小心翼翼的道:“下官覺得,這些宅子和商鋪空著也是空著,賣出去換成了錢財,一部分可以交給朝廷,另一部分可以用來建立糧倉,收購百姓的糧食,盡快的將臨橫府內的常平倉建立起來。


    隻要今年臨橫府不鬧天災。


    下官有信心能在臨橫府內建立十六處常平倉,並且可以用糧食堆滿它們。”


    王曾聽完了這話,沒有言語,而是側頭看向了寇季。


    寇季聳了聳肩膀道:“我手下的兵馬不是什麽專業的搜捕手,在查抄此地的時候,難免會有疏忽。


    所以被人趁機撿了漏,怨不得任何人。


    至於錢通剛才所說的,發賣宅子、商鋪,是我許可的,此事不假。


    我們既然拿下了此地,並且要治理此地,就應該讓此地盡快的繁榮起來。


    而不是讓此地長期的窮苦潦倒下去。”


    王曾長歎了一聲道:“老夫知道非常之時,該用非常之法。可便宜了那些商人,老夫心裏實在是不是滋味。”


    在王曾心裏,便宜百姓可以,便宜商人絕對不行。


    寇季坦言道:“人家又不是犯法得的那些古玩字畫,人家可是合法賣過去的。”


    王曾又歎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言。


    寇季見此,看向了錢通道:“你做的不錯,我麵見官家的時候,會向官家提及你的功勞。”


    錢通大喜,向著寇季和王曾躬身施禮。


    “多謝王相,多謝寇相……”


    這廝也是一個人精,不僅會辦事,也會做人。


    明明是寇季說會向趙禎提及他的功勞,可他卻將寇季和王曾一起感謝了。


    寇季笑著擺擺手道:“行了,下去讓你們的人準備準備,讓他們安頓好跟隨而來的將士,並且劃撥出一塊營地,供留守此地的禁軍將士駐紮。”


    “下官馬上差人去辦。”


    錢通答應了一聲,立馬吩咐身後的一個佐官去照著寇季的吩咐辦。


    然後他自己帶著寇季和王曾在上京城內巡視了起來。


    在巡視的過程中。


    錢通有意無意的將話題引到了渤海府。


    “寇相啊,渤海府那兩個家夥不地道啊。他們仗著他們渤海府有商稅上的減免權,愣是將趕到關外的商人的稅收了個幹淨。


    能收的稅,他們一個也沒有錯過。


    弄的下官這邊想收個稅都難。”


    錢通小聲的抱怨著。


    寇季聽到此話,嘴角抽搐了一下。


    蘇洵和包拯兩家夥的心還真黑,居然把能收的稅他們全收了。


    他們就不怕此地的知府們聯合起來弄死他們兩個嗎?


    不等寇季再此開口,錢通又道:“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渤海府給商人劃撥了好大一塊地方,讓商人存放貨物。


    以至於商人們把渤海府當成了紮根的地方,將臨橫府當成了一個驛站。


    您別看著臨橫府商人眾多,他們幾乎都是從渤海府過來的。


    他們不僅現在要收商人們的稅,以後還要長久的收下去。


    完全不給下官活路啊。”


    王曾聽完了錢通的話,不鹹不淡的對寇季道:“再讓你兩個學生這麽搞下去,以後他們在此地就成了眾矢之的了。”


    錢通聞言,一個勁的在一旁點頭。


    寇季淡然笑道:“到了明年,渤海府的稅收就會恢複如初。”


    錢通聽到此話,長出了一口氣。


    王曾也沒有再說什麽。


    入夜以後。


    錢通擺了一桌酒菜招待寇季和王曾。


    酒菜並不奢侈,但卻十分美味。


    看得出錢通在此事上費了不少心思。


    王曾十分難得的開口誇讚了一番錢通。


    酒足飯飽以後,他們各自回房睡下。


    翌日。


    寇季依照提前商定好的布署,留下了一支禁軍坐鎮此地,然後帶著剩下的兵馬離開了此地。


    在離開之前。


    錢通將他販賣宅子和商鋪所得的一部分錢財,交給了寇季,讓寇季幫忙押送回京。


    寇季覺得錢通不錯,就將他們此前繳獲到的一些剩餘的布料,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錢通。


    一行人再次上路。


    越往西走,看到的府、州、縣越繁華。


    其中最繁華的就是渤海府。


    蘇洵和包拯兩個人,借著渤海府臨海的優勢,將商業上能發展的都發展了起來。


    他們不僅借著稅收的優勢,吸引了不少商人。


    還在海邊上建立了幾處碼頭,供給商船們停泊。


    並且還搜刮了一些船隻和匠人,建了一些船廠,發展起了捕撈業。


    蘇洵和包拯二人將渤海府弄的太好,占盡了優勢,有人自然就生出了嫉妒。


    於是乎,寇季和王曾一行人跨過了古北口以後,沒看到什麽夾道相迎的場麵。


    反倒是有人暗中派人送了一封‘檢舉信’給寇季和王曾。


    信中提到,蘇洵仗著自己是渤海府的知府,又仗著自己手裏有減免稅收的權力,給自己的老泰山程家,大開方便之門。


    程家以前在眉山隻是一個中等的富商。


    如今移居到渤海府以後,一躍成為了大富商。


    不僅擁有五條大船的船隊,還在渤海府內擁有五處占地麵積極大的鋪麵。


    如今程家涉獵許多生意,用日進鬥金形容也不為過。


    王曾在看完了‘檢舉信’以後,將信遞給了寇季,詢問道:“你怎麽看?”


    寇季不以為意的道:“沒什麽看法,uu看書 .uukanshu 不遭人妒是庸才。”


    王曾遲疑了一下,低聲道:“程家……”


    寇季瞥向了王曾,道:“蘇洵初任渤海府知府的時候,還是去歲臨近冬日的時候。當時我並沒有給他留下多少糧食。


    他為了養活那些渤海府的俘虜,費盡了心思。


    程家家主並不是心甘情願移居到渤海府的,而是被蘇洵騙到渤海府的。


    程家的五處宅子,以及幾條大船,都是蘇洵硬塞給程家的。


    蘇洵借此從程家掏出了大批的錢糧,


    養活了那些俘虜和隨後遷移過去的百姓。


    他們隻看到了程家現在起來了,卻沒看到蘇洵當初差點將程家的家產給折騰幹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聖誕稻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聖誕稻草人並收藏北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