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那是大宋誌在必得的疆土,也是遼國難以割舍的疆土。
兩個大國,為了燕雲,沒少掀起大戰。
除非兩個大國中的一個覆滅或者衰敗,不然針對於燕雲的戰事,是不會停歇的。
大宋羸弱多年,被欺壓了多年。
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一位強勢的帝王,一群強勢的大臣,自然不可能幹看著燕雲十六州留在遼國手裏。
兩國掀起大戰,在意料之中。
安子羅覺得,大宋給出如此優厚的條件,跟各番屬結盟,就是為了率先安撫好各番屬,為征討燕雲十六州做準備。
至於大宋會堂堂正正揮兵北上,還是出奇兵在遼國攻城略地,安子羅暫時推測不到。
大宋什麽時候會對遼國掀起大戰,也不是安子羅能夠推測的。
兩個強盛、霸道的帝國交戰,不是青塘能夠輕而易舉插手的。
安子羅心裏唯一能盤算的,就是如何利用大宋新提出的盟約,為青塘從大宋獲取更多的利益。
安子羅將自己對盟約之中的一些條規的疑惑,告訴了寇季。
寇季一一幫安子羅解答。
安子羅詳細的了解了盟約的所有條規以後,在文書上簽上了姓名,蓋上了印璽。
寇季拿了文書,對安子羅告罪了一聲後,離開了青塘驛站。
安子羅送走了寇季以後,快速的回到了房裏,提筆揮毫,半響之後,他拿著一份剛剛默寫的文書,出現在了房門外。
“去請萬先生……”
安子羅吩咐了一聲,仆從快速的離開了安子羅的房門口。
沒過多久以後,帶著一個五旬上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出現在了安子羅麵前。
安子羅見到了中年人,急忙迎上前,拱手道:“萬先生,學生有事求教。”
安子羅在中年人麵前,十分恭敬,想必不是第一次向中年人求教了。
中年人聽到了安子羅的話以後,略微點了點頭,“進房裏說。”
二人進入到了房內。
安子羅瞧著中年人渾身不自在的扯著衣服,就疑問道:“萬先生可有什麽不適?”
中年人略微愣了一下,感慨道:“離開大宋已經二十載了,再次回來,總感覺自己跟大宋有些格格不入。”
安子羅剛要張嘴,就見中年人看向了他,笑道:“閑話少說,你要請教什麽問題?”
安子羅急忙拿出了自己默寫的文書,遞給了中年人。
中年人拿過了文書,審閱了起來。
安子羅在中年人審閱的時候,在一邊小聲的道:“這是大宋剛剛派人送來的國書,大宋有意和所有番屬締結同樣的盟約。
盟約中有十三則條規。
我記憶力有些差,隻記得其中五條。”
中年人一邊審閱著文書,一邊狐疑的問道:“為何不直接找大宋朝廷討要一份呢?”
安子羅一愣,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總覺得自己在做什麽虧心事,所以不敢聲張。”
中年人放下了手裏的文書,目光略微有些深沉的盯著安子羅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僅僅隻有陰謀詭計,有時候得大氣一點。
就拿這盟約說。
大宋既然敢拿出來,那就不怕被人看,你問他們討要一份,他們也不會拒絕。”
安子羅趕忙拱手道:“學生受教了……”
中年人點點頭,將文書遞到了安子羅手裏,十分認真的道:“想出這份盟約的人,是個人物。小小的一紙文書,不僅幫大宋安撫了四邊,還能幫大宋獲得無數的好處。”
安子羅聞言,沉吟道:“大宋的各番屬,包括我們,也得到了無數的好處。”
中年人緩緩點頭,感慨道:“這就是這份盟約的厲害之處。簽訂了這份盟約以後,大宋的各番屬和大宋皆能獲得好處,這是一個雙贏的局,所以很難有人拒絕。
我若所料不差的話,除了遼國以外,其他的各國,皆不會拒絕簽訂它。”
“遼國……不會簽?”
安子羅意外的發問。
中年人點頭道:“不錯,遼國不會簽。因為盟約中的許多條規,皆是以大宋為主。遼國若是簽訂了這份盟約,就等於向大宋低了頭,遼國怎麽可能向大宋低頭呢?
此外,盟約中有一則條規中,隱藏著殺機。
我能看得出來,遼國的使臣當中,自然也有人看得出來。
所以遼國絕不會簽訂這一份隱藏著殺機的盟約。”
“殺機?”
安子羅皺起了眉頭。
安子羅還真沒看出來。
王曾等人在盟約中隱藏的殺機,都十分的巧妙,安子羅雖然自幼苦學漢話,但終究不是一個宋人,身處的地方也不是宋地,在周遭的各方麵因素影響下,他的學問十分有限。
比大宋一些讀書人都不如,更別提跟王曾等人比了。
王曾等人設下的殺機,他自然看不出。
中年人將其中一則條規指給安子羅看,並且細細的給安子羅分析了一下其中隱藏的殺機。
安子羅聽完以後,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安子羅沉聲道:“我還以為大宋朝廷此次是在大發慈悲,沒想到卻用心險惡。”
中年人瞥了安子羅一眼,失笑道:“這才正常。”
安子羅疑惑的看著中年人。
中年人笑道:“大宋朝堂上,攻心計、善謀略的人,不知凡幾。他們每做一件事,都喜歡算計一下。若是哪天你發現,他們沒有算計你,那個時候你才是真正的危險了。”
安子羅皺著眉頭看著中年人道:“所以,先生覺得,這一份懷有殺機的盟約,才是真正的盟約?”
中年人點點頭道:“不錯……”
安子羅開口要辯駁。
就聽中年人幽幽的道:“大宋朝堂上的官員,習慣了算計別人,也喜歡算計別人。所以你也要習慣了被人算計。
青塘目前有求於大宋,所以被算計很正常。
你以後跟大宋打交道的日子還很長,所以要學會看破不說破。
隻要盟約帶給青塘的利益遠遠大於他們藏下的殺機,那麽就可以簽署。”
頓了頓,中年人盯著安子羅道:“以前青塘隻是大宋一個小小的番屬,大宋根本不在意青塘,所以青塘連被算計的資格也沒有。所以你以前在大宋奔波的時候,沒有見識過多少算計。
如今就不同了。
大宋開始重視青塘了,自然會算計青塘。”
安子羅有些不悅的道:“這麽說,我青塘還得慶幸自己有資格被算計?”
中年人略微愣了一下,點點頭道:“確實值得慶幸。”
安子羅臉色難看的道:“這種資格,我情願不要。”
中年人吧嗒了一下嘴,感歎道:“由得了你嗎?強如遼國,也會被算計,更何況是青塘。像不被人算計,就得有不被人算計的實力。
可青塘現在有嗎?”
不等安子羅回答,中年人就繼續說道:“青塘沒有,既然沒有,那就要學會被人算計,習慣被人算計。然後在別人的算計當中,為自己謀取一條生路,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好處。”
安子羅十分不願意承認中年人的說法,但他不得不點頭。
兩國之間,實力差距不大,才有資格在外交上扳手腕。
實力差距太大,隻有恃強淩弱。
你弱,你就得被欺負,沒有道理可言。
中年人揚了揚手裏的文書,笑道:“這份文書,對青塘而言,利大於弊。所以我們獲得的好處,遠比壞處要大。
所以你不必沮喪。”
安子羅咬牙道:“我沒有沮喪,我隻是恨青塘不夠強。”
中年人愣了一下,淡然道:“那就想辦法將它變強。”
安子羅鄭重的道:“我會的……”
沉吟了一下,安子羅開口道:“先生,大宋朝廷在盟約中隱藏了殺機,你覺得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多少人能看出來?”
中年人沉吟了一下,細數道:“西夏、遼國……倭國……”
安子羅愕然的道:“倭國?”
西夏、遼國能看穿盟約中隱藏的殺機,安子羅並不覺得意外,但是倭國能看穿盟約中隱藏的殺機,著實讓安子羅覺得意外。
中年人盯著安子羅笑道:“很意外吧?”
安子羅鄭重的點頭,“有點……”
中年人唏噓道:“大宋四鄰當中,倭國是對中原文化追求最虔誠的。倭國的文字,一大半脫胎於中原文化。倭國的農桑、冶鐵、燒瓷等等,皆是學習中原的。
甚至,倭國的一些貴族,也是倭人從中原求回去的種。”
“求種?!”
安子羅有些不敢相信。
中年人撇撇嘴道:“你閑暇的時候可以去汴河上看看,河上有不少模樣怪異的樓船,那就是倭國的樓船。樓船裏有不少倭女,皆是倭國貴族。
她們到大宋的唯一目的,就是求種。
隻要你在大宋朝是個名人,又或者是個有身份的人。
她們皆會找你借種。
不僅不需要給錢,有時候還倒貼錢。
隻要你身份足夠高,名聲足夠大。”
安子羅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到汴京城數次,數次皆肩負著重要使命,還真沒有去汴河上晃蕩過,也沒有去尋花問柳的心思,還真不知道此事。
中年人在安子羅嘴角抽搐的時候,感慨道:“所以啊,倭國的一切,皆源於中原,倭人對中原文化的理解,自然比你們要深。
若不是倭人當中的男子過於矮小,他們扮成宋人,很難被發現。
倭人不堪,倭國不堪,但倭人對學問追求的態度,值得青塘好好的效仿一番。”
“求種嗎?”
安子羅一臉不屑的問。
中年人翻了個白眼。
安子羅沉吟道:“高麗、大理,皆學習中原文化,為何他們就看不出盟約中隱藏的殺機?”
中年人不屑的鄙夷道:“高麗?小人爾,難成大器。中原強時,依附中原,遼國強時,依附遼國。沒有堅持,沒有己見,隻會依附於強者,一副奴仆命。
他們的卑微是刻在骨子裏的,所以注定生生世世給人做奴仆。
他們要是真的將中原文化學透了,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跟大宋斷交。
此次朝貢,若不是遼國非逼著高麗來,高麗使節恐怕都不會出現在大宋。
好家夥,當主子的遼國,都不敢輕視大宋。
你一個仆人,倒是端起了架子。
真把自己當成個人物了?
就他們這個態度,能不能正視大宋提出的盟約都是個問題,更別提看出其中的殺機了。”
中年人語氣裏,充滿了對高麗的鄙夷。
提到了大理,中年人更是連連搖頭,“大理,偏居一隅,不思進取,中原文化倒是學了不少,可並沒有學到一丁點的精髓。
所以你別指望他們能看穿大宋提出的盟約中的殺機。
他們要真的學到了中原文化的精銳,也不可能偏居一隅,更不可能去弘揚什麽佛法。”
安子羅抿了抿嘴,感慨道:“先生有幾分指點江山的意思……”
“指點江山?”
中年人苦笑了一聲,“指點江山的人多了,可治理江山的人卻少。”
安子羅看向了中年人。
中年人卻不願意再多說。
安子羅也沒有追著問。uu看書wwuukanhu
中年人在青塘沒有什麽身份,隻是小時候被人請到了他們的帳篷裏,教授他和角廝羅學習漢話而已。
用宋人的觀點看,中年人算是安子羅和角廝羅二人的授業恩師。
但中年人從不以他們二人的授業恩師自居。
中年人常年在西域各處遊走,很少會停下腳步。
此次之所以能跟安子羅到大宋來。
也是因為安子羅率領著使節團前來大宋的路上,恰巧碰上的。
經過安子羅多方邀請,中年人才跟著他一起到了大宋。
誠如中年人所言,大宋提出的新的盟約,送到了各番屬手上以後,能看出其中隱藏著的殺機的人並不多。
各番屬,爭先恐後的簽署了大宋提出的盟約,生怕晚了,大宋會返回。
他們其中,許多勢力跟大宋都沒有多少刀兵交集。
所以互不侵犯之類的,他們其實不在意。
他們在意的是盟約中提到的一些商業貿易上的往來。
國與國之間的交易,那都是大宗買賣交易。
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沒有人嫌棄自己錢多。
以前他們回程的時候,總是偷偷在大宋購買大批的貨物,拿回去販賣。
如今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大宋購買貨物,甚至可以在邊陲開建大的邊市,他們自然萬分願意。
兩個大國,為了燕雲,沒少掀起大戰。
除非兩個大國中的一個覆滅或者衰敗,不然針對於燕雲的戰事,是不會停歇的。
大宋羸弱多年,被欺壓了多年。
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一位強勢的帝王,一群強勢的大臣,自然不可能幹看著燕雲十六州留在遼國手裏。
兩國掀起大戰,在意料之中。
安子羅覺得,大宋給出如此優厚的條件,跟各番屬結盟,就是為了率先安撫好各番屬,為征討燕雲十六州做準備。
至於大宋會堂堂正正揮兵北上,還是出奇兵在遼國攻城略地,安子羅暫時推測不到。
大宋什麽時候會對遼國掀起大戰,也不是安子羅能夠推測的。
兩個強盛、霸道的帝國交戰,不是青塘能夠輕而易舉插手的。
安子羅心裏唯一能盤算的,就是如何利用大宋新提出的盟約,為青塘從大宋獲取更多的利益。
安子羅將自己對盟約之中的一些條規的疑惑,告訴了寇季。
寇季一一幫安子羅解答。
安子羅詳細的了解了盟約的所有條規以後,在文書上簽上了姓名,蓋上了印璽。
寇季拿了文書,對安子羅告罪了一聲後,離開了青塘驛站。
安子羅送走了寇季以後,快速的回到了房裏,提筆揮毫,半響之後,他拿著一份剛剛默寫的文書,出現在了房門外。
“去請萬先生……”
安子羅吩咐了一聲,仆從快速的離開了安子羅的房門口。
沒過多久以後,帶著一個五旬上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出現在了安子羅麵前。
安子羅見到了中年人,急忙迎上前,拱手道:“萬先生,學生有事求教。”
安子羅在中年人麵前,十分恭敬,想必不是第一次向中年人求教了。
中年人聽到了安子羅的話以後,略微點了點頭,“進房裏說。”
二人進入到了房內。
安子羅瞧著中年人渾身不自在的扯著衣服,就疑問道:“萬先生可有什麽不適?”
中年人略微愣了一下,感慨道:“離開大宋已經二十載了,再次回來,總感覺自己跟大宋有些格格不入。”
安子羅剛要張嘴,就見中年人看向了他,笑道:“閑話少說,你要請教什麽問題?”
安子羅急忙拿出了自己默寫的文書,遞給了中年人。
中年人拿過了文書,審閱了起來。
安子羅在中年人審閱的時候,在一邊小聲的道:“這是大宋剛剛派人送來的國書,大宋有意和所有番屬締結同樣的盟約。
盟約中有十三則條規。
我記憶力有些差,隻記得其中五條。”
中年人一邊審閱著文書,一邊狐疑的問道:“為何不直接找大宋朝廷討要一份呢?”
安子羅一愣,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總覺得自己在做什麽虧心事,所以不敢聲張。”
中年人放下了手裏的文書,目光略微有些深沉的盯著安子羅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僅僅隻有陰謀詭計,有時候得大氣一點。
就拿這盟約說。
大宋既然敢拿出來,那就不怕被人看,你問他們討要一份,他們也不會拒絕。”
安子羅趕忙拱手道:“學生受教了……”
中年人點點頭,將文書遞到了安子羅手裏,十分認真的道:“想出這份盟約的人,是個人物。小小的一紙文書,不僅幫大宋安撫了四邊,還能幫大宋獲得無數的好處。”
安子羅聞言,沉吟道:“大宋的各番屬,包括我們,也得到了無數的好處。”
中年人緩緩點頭,感慨道:“這就是這份盟約的厲害之處。簽訂了這份盟約以後,大宋的各番屬和大宋皆能獲得好處,這是一個雙贏的局,所以很難有人拒絕。
我若所料不差的話,除了遼國以外,其他的各國,皆不會拒絕簽訂它。”
“遼國……不會簽?”
安子羅意外的發問。
中年人點頭道:“不錯,遼國不會簽。因為盟約中的許多條規,皆是以大宋為主。遼國若是簽訂了這份盟約,就等於向大宋低了頭,遼國怎麽可能向大宋低頭呢?
此外,盟約中有一則條規中,隱藏著殺機。
我能看得出來,遼國的使臣當中,自然也有人看得出來。
所以遼國絕不會簽訂這一份隱藏著殺機的盟約。”
“殺機?”
安子羅皺起了眉頭。
安子羅還真沒看出來。
王曾等人在盟約中隱藏的殺機,都十分的巧妙,安子羅雖然自幼苦學漢話,但終究不是一個宋人,身處的地方也不是宋地,在周遭的各方麵因素影響下,他的學問十分有限。
比大宋一些讀書人都不如,更別提跟王曾等人比了。
王曾等人設下的殺機,他自然看不出。
中年人將其中一則條規指給安子羅看,並且細細的給安子羅分析了一下其中隱藏的殺機。
安子羅聽完以後,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安子羅沉聲道:“我還以為大宋朝廷此次是在大發慈悲,沒想到卻用心險惡。”
中年人瞥了安子羅一眼,失笑道:“這才正常。”
安子羅疑惑的看著中年人。
中年人笑道:“大宋朝堂上,攻心計、善謀略的人,不知凡幾。他們每做一件事,都喜歡算計一下。若是哪天你發現,他們沒有算計你,那個時候你才是真正的危險了。”
安子羅皺著眉頭看著中年人道:“所以,先生覺得,這一份懷有殺機的盟約,才是真正的盟約?”
中年人點點頭道:“不錯……”
安子羅開口要辯駁。
就聽中年人幽幽的道:“大宋朝堂上的官員,習慣了算計別人,也喜歡算計別人。所以你也要習慣了被人算計。
青塘目前有求於大宋,所以被算計很正常。
你以後跟大宋打交道的日子還很長,所以要學會看破不說破。
隻要盟約帶給青塘的利益遠遠大於他們藏下的殺機,那麽就可以簽署。”
頓了頓,中年人盯著安子羅道:“以前青塘隻是大宋一個小小的番屬,大宋根本不在意青塘,所以青塘連被算計的資格也沒有。所以你以前在大宋奔波的時候,沒有見識過多少算計。
如今就不同了。
大宋開始重視青塘了,自然會算計青塘。”
安子羅有些不悅的道:“這麽說,我青塘還得慶幸自己有資格被算計?”
中年人略微愣了一下,點點頭道:“確實值得慶幸。”
安子羅臉色難看的道:“這種資格,我情願不要。”
中年人吧嗒了一下嘴,感歎道:“由得了你嗎?強如遼國,也會被算計,更何況是青塘。像不被人算計,就得有不被人算計的實力。
可青塘現在有嗎?”
不等安子羅回答,中年人就繼續說道:“青塘沒有,既然沒有,那就要學會被人算計,習慣被人算計。然後在別人的算計當中,為自己謀取一條生路,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好處。”
安子羅十分不願意承認中年人的說法,但他不得不點頭。
兩國之間,實力差距不大,才有資格在外交上扳手腕。
實力差距太大,隻有恃強淩弱。
你弱,你就得被欺負,沒有道理可言。
中年人揚了揚手裏的文書,笑道:“這份文書,對青塘而言,利大於弊。所以我們獲得的好處,遠比壞處要大。
所以你不必沮喪。”
安子羅咬牙道:“我沒有沮喪,我隻是恨青塘不夠強。”
中年人愣了一下,淡然道:“那就想辦法將它變強。”
安子羅鄭重的道:“我會的……”
沉吟了一下,安子羅開口道:“先生,大宋朝廷在盟約中隱藏了殺機,你覺得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多少人能看出來?”
中年人沉吟了一下,細數道:“西夏、遼國……倭國……”
安子羅愕然的道:“倭國?”
西夏、遼國能看穿盟約中隱藏的殺機,安子羅並不覺得意外,但是倭國能看穿盟約中隱藏的殺機,著實讓安子羅覺得意外。
中年人盯著安子羅笑道:“很意外吧?”
安子羅鄭重的點頭,“有點……”
中年人唏噓道:“大宋四鄰當中,倭國是對中原文化追求最虔誠的。倭國的文字,一大半脫胎於中原文化。倭國的農桑、冶鐵、燒瓷等等,皆是學習中原的。
甚至,倭國的一些貴族,也是倭人從中原求回去的種。”
“求種?!”
安子羅有些不敢相信。
中年人撇撇嘴道:“你閑暇的時候可以去汴河上看看,河上有不少模樣怪異的樓船,那就是倭國的樓船。樓船裏有不少倭女,皆是倭國貴族。
她們到大宋的唯一目的,就是求種。
隻要你在大宋朝是個名人,又或者是個有身份的人。
她們皆會找你借種。
不僅不需要給錢,有時候還倒貼錢。
隻要你身份足夠高,名聲足夠大。”
安子羅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到汴京城數次,數次皆肩負著重要使命,還真沒有去汴河上晃蕩過,也沒有去尋花問柳的心思,還真不知道此事。
中年人在安子羅嘴角抽搐的時候,感慨道:“所以啊,倭國的一切,皆源於中原,倭人對中原文化的理解,自然比你們要深。
若不是倭人當中的男子過於矮小,他們扮成宋人,很難被發現。
倭人不堪,倭國不堪,但倭人對學問追求的態度,值得青塘好好的效仿一番。”
“求種嗎?”
安子羅一臉不屑的問。
中年人翻了個白眼。
安子羅沉吟道:“高麗、大理,皆學習中原文化,為何他們就看不出盟約中隱藏的殺機?”
中年人不屑的鄙夷道:“高麗?小人爾,難成大器。中原強時,依附中原,遼國強時,依附遼國。沒有堅持,沒有己見,隻會依附於強者,一副奴仆命。
他們的卑微是刻在骨子裏的,所以注定生生世世給人做奴仆。
他們要是真的將中原文化學透了,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跟大宋斷交。
此次朝貢,若不是遼國非逼著高麗來,高麗使節恐怕都不會出現在大宋。
好家夥,當主子的遼國,都不敢輕視大宋。
你一個仆人,倒是端起了架子。
真把自己當成個人物了?
就他們這個態度,能不能正視大宋提出的盟約都是個問題,更別提看出其中的殺機了。”
中年人語氣裏,充滿了對高麗的鄙夷。
提到了大理,中年人更是連連搖頭,“大理,偏居一隅,不思進取,中原文化倒是學了不少,可並沒有學到一丁點的精髓。
所以你別指望他們能看穿大宋提出的盟約中的殺機。
他們要真的學到了中原文化的精銳,也不可能偏居一隅,更不可能去弘揚什麽佛法。”
安子羅抿了抿嘴,感慨道:“先生有幾分指點江山的意思……”
“指點江山?”
中年人苦笑了一聲,“指點江山的人多了,可治理江山的人卻少。”
安子羅看向了中年人。
中年人卻不願意再多說。
安子羅也沒有追著問。uu看書wwuukanhu
中年人在青塘沒有什麽身份,隻是小時候被人請到了他們的帳篷裏,教授他和角廝羅學習漢話而已。
用宋人的觀點看,中年人算是安子羅和角廝羅二人的授業恩師。
但中年人從不以他們二人的授業恩師自居。
中年人常年在西域各處遊走,很少會停下腳步。
此次之所以能跟安子羅到大宋來。
也是因為安子羅率領著使節團前來大宋的路上,恰巧碰上的。
經過安子羅多方邀請,中年人才跟著他一起到了大宋。
誠如中年人所言,大宋提出的新的盟約,送到了各番屬手上以後,能看出其中隱藏著的殺機的人並不多。
各番屬,爭先恐後的簽署了大宋提出的盟約,生怕晚了,大宋會返回。
他們其中,許多勢力跟大宋都沒有多少刀兵交集。
所以互不侵犯之類的,他們其實不在意。
他們在意的是盟約中提到的一些商業貿易上的往來。
國與國之間的交易,那都是大宗買賣交易。
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沒有人嫌棄自己錢多。
以前他們回程的時候,總是偷偷在大宋購買大批的貨物,拿回去販賣。
如今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大宋購買貨物,甚至可以在邊陲開建大的邊市,他們自然萬分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