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爺子心滿意足的落座,跟著又站起來一個女人。女人名叫徐春燕,是附屬三院的內科大夫。張大夫忙著救治孫良,徐春燕就代表醫療口的提出了要求。
徐春燕的要求很過分,她要求盡快收複第二人民醫院,恢複對醫院的電力供應,同時盡全力將全市各家醫院的藥品、器械全都轉移到第二人民醫院。
要求過分不?太過分了,可人家有正當理由啊。相當一部分的藥品都是冷鏈藥品,是需要冷藏的。比如胰島素,再比如血漿。這些藥品在常溫下保存的期限長短不一,其中血漿是妥妥的用不了了,這東西在常溫下超過八小時就不能用了。
所以說現代社會是建立在電力的基礎上,沒了電力,一切都成了沙灘上的城堡,看著挺堅固,潮水一衝就沒。
問題多種多樣,一個比一個棘手,於是氣氛不自覺就凝重了起來。國家乃至各個城市都做過各式各樣的應急預案,可眼前的狀況沒人能想到。人口銳減,喪屍橫行,一切公共設施全都停止運行,這種情況下想要恢複也不知道要多久。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繁雜的問題也隻能挑著緊要的先解決。會議開的差不多,陳青便宣布散會。丁馳一出來,遠遠的就瞧見張大夫急匆匆走了過來,旁邊還跟著汪強,不停的追問著。
“嘖,我跟你說不明白,總之就是現在情況不明。”張大夫已經快沒耐心了。
“不是,是死是活你倒是給個話啊,情況不明是什麽意思?”
張大夫火了,指著周遭喊道:“你覺著這地方是能血檢啊,還是能照ct?什麽都沒有!我隻能憑經驗治療,你還要我怎樣?”頓了頓,張大夫掙脫汪強拉住自己的手:“我跟你說不清楚,撒手,我還找陳主任有事兒呢!”說罷,張大夫急匆匆的走了,連招呼都沒跟丁馳打一個,看樣子是真急了。
丁馳有些擔憂,徑直走過去問汪強:“孫良怎麽樣了?”
汪強歎了口氣:“就那樣,半死不活的。”頓了頓,他比劃著說:“臉上、脖子上起了黑斑,人還在高燒昏迷。張浩民給他打了退燒針,又點著消炎藥,點上就好使,點完了又燒……槽!這叫什麽事兒?”
“那你呢?”
“什麽我?”
丁馳說:“你也被那東西濺到了,你沒事兒?”
汪強擼開袖子,露出胳膊道:“沒啥事兒啊,就是有點兒癢癢,別的反應都沒有。”
誒?沒反應?難道那種惡心的綠色黏液是因人而異?又或者汪強沾染的液體太少了?
丁馳若有所思,隨即說:“我去看看孫良吧。”不管怎麽說,孫良都是丁馳在末日裏頭一波認識的幾個人,彼此印象都還不錯。
“甭去了!”汪強鬱悶的說:“張大夫發了話,誰都不讓進。他現在不確定那東西傳不傳染。”
唏噓幾句,兩人分開。丁馳往回走的時候正好瞧見醫療帳篷門口站著名戰士,想來除了執行張大夫的指令,禁止任何人探視之外,還有防患於未然的意思。誰也不知道孫良的症狀是不是會傳染,更不知道孫良會不會變成喪屍。營地裏一萬多人,要是沒人看著,半夜孫良屍變,就跟生化危機似的,咬一個轉化一個,天知道得造成多大的損失。
丁馳站在曬穀場中央,四下看了一圈兒也沒瞧見小姐姐。這丫頭也是的,平時跟個跟屁蟲似的,走到哪兒跟到哪兒。現在陡然見不著人影兒,丁馳還有些不太習慣。這時候,響徹整個城市上空的播報聲陡然停止,然後就見整個城市的燈火一片片的熄滅,最後整個城市陷於一片黑暗與死寂。
周遭的人等紛紛駐足觀望,或如同丁馳一樣若有所思,或者嘰嘰喳喳議論紛紛。燈火啊,有時候就代表著文明。丁馳每次晚上乘坐飛機的時候,總喜歡靠著窗子往下觀望,於是每每都能見到一片又一片的燈火,那是一座座人類建設的城市。想來此時如果有人乘坐飛機觀望下去,看到的卻是無窮無盡的黑暗,那僅存的燈光就如同人類僅有的星星之火。或許隨時都可以燎原,但也可能隨時熄滅。
丁馳心裏感歎了一番,先去了車裏,將自己穿著的防暴服全都卸掉。等了一會兒,沒見小姐姐,丁馳又去了自己分配的帳篷。
帳篷裏經過一番整頓與重新分配,多了好幾個生麵孔。大智就混跡其中,正躺在床上也不知是不是睡了。
七八個人敞開著帳篷門,圍坐在一起侃著當前的局麵。話題經過了最初的艱辛,轉而說起了最緊要的問題:武器。
大家都是二、三十歲的年紀,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這輩子沒受過這麽大委屈,哪兒能容忍被喪屍給欺負了。有人就表示,隻要有了槍,什麽狗屁喪屍,一槍一個,要不了多久就能殺個幹淨。這句話吹牛成分十足,但這會兒大家紛紛響應,幾乎都是這個想法。
所以說熱兵器總是給人帶來誤解。沒經曆過熱兵器作戰的,總會認為冷兵器比熱兵器更殘酷。他們總覺著拿著大刀、長矛近身肉搏,比端著槍隔老遠對射要難很多。可現實的情況確實,自打世界進入了熱兵器時代,戰場的殘酷性幾乎是呈幾何基數在翻番。熱兵器之所以能取代冷兵器,就是因為其殺傷效率更高。
有人唉聲歎氣,說自己體檢沒過關,被軍隊給刷了下來,以後是沒機會衝殺在第一線了。有人就安慰他,說現役進不去,實在不行就當民兵。
一提起民兵,有人來勁了:“咱們國家民兵也有槍啊!”
“對啊,我家親戚的孩子就當過民兵,訓練二十幾天,最後還打了十五發子彈呢。你們想啊,武裝部要訓練那麽多民兵,肯定有不少槍。回頭咱們跟上麵反映反映,隻要打開武裝部,咱們民兵不就有槍了?”
這時候大智坐起身說話了:“武裝部其實沒多少槍跟子彈。我就當過民兵,家裏有親戚還是武裝部的,所以情況我多少了解一些。”
按照大智的說法,基層的民兵都是以鄉鎮為單位,城市裏就集中在幾個大型的廠礦等單位。基本上,一個鄉鎮有一個民兵連,但鄉鎮的武裝部隻有征召民兵的責任,槍支彈藥跟他們沒關係,那都是上級,也就是縣、區級武裝部的事兒。
民兵是怎麽訓練的呢?一般都是趁著農閑,集中二十幾天,訓練訓練隊列,再練習練習盾牌、棍棒,最後再一人幾發、十幾發子彈打靶。什麽手榴彈、高射機槍、迫擊炮、坦克車,全都沒有,那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訓練的時候教官說的清楚,就算真打仗也不可能讓民兵上,頂多讓民兵在後方維持秩序。所以訓練最多的就是盾牌與捆綁。
其實根據訓練需求,民兵訓練連打靶都不必。那為什麽還要打靶呢?主要是激發青年的參軍熱情。訓練現場就有征兵宣傳車,一場民兵訓練過後,總有覺得沒打過癮、懷揣軍旅夢的小青年積極報名參軍。
最後打靶用的槍都是退役淘汰的,比如56半跟56衝,有的地方也用八一杠。56半是仿製的sks,56衝其實就是翻版的ak47.
一個民兵連訓練完畢,uu看書 ww.uukanshu.o 用於打靶的槍大概有十支,子彈定量。打靶的時候會有關係戶蹭槍,於是這些關係戶打完了,剩下多少子彈一分,算算就知道每個民兵能打多少發子彈了。
照這麽算,一個連十支,一個縣十幾個連,那武裝部豈不是有一百多條槍?錯了,別忘了民兵打靶可是分批的,隻要安排的合理,三十條槍足夠滿足一個縣的民兵訓練需求。
所以一個縣級武裝部很可能隻有不到五十條槍,一場民兵訓練結束,基本上這五十條槍都得報廢了。上級會把這些槍械回收,直接報廢處理。然後等到第二年,民兵訓練之前,再配屬給縣級武裝部足夠用於訓練的槍械。
眼下是五月份,四月份的民兵訓練剛結束,舊剛報廢,新的還沒送來,所以各級武裝部留存的武器、彈藥很可能連派出所都比不過。
而黑垣的情況又比較特殊——人口嚴重流失。黑垣經濟不太景氣,這就導致成群成群的青、壯年湧向南方。於是尷尬的狀況就出現了,大部分青、壯年的戶籍還保留在原籍,但實際上除了過年,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都不在本地。於是乎每年的民兵訓練就讓人頭疼了,一天一百塊錢的補助,有時候愣是招不滿人。搞到最後還得村裏挨家挨戶去動員。可村民精明著呢,人家會算啊,留在南方一個月好幾千,回來搭著路費不說,二十多天才幾個錢?
於是民兵不足,編製縮小,訓練用的槍械自然也就少了。裏外裏歸納起來一句話,就是從武裝部搞槍械根本就不靠譜。
徐春燕的要求很過分,她要求盡快收複第二人民醫院,恢複對醫院的電力供應,同時盡全力將全市各家醫院的藥品、器械全都轉移到第二人民醫院。
要求過分不?太過分了,可人家有正當理由啊。相當一部分的藥品都是冷鏈藥品,是需要冷藏的。比如胰島素,再比如血漿。這些藥品在常溫下保存的期限長短不一,其中血漿是妥妥的用不了了,這東西在常溫下超過八小時就不能用了。
所以說現代社會是建立在電力的基礎上,沒了電力,一切都成了沙灘上的城堡,看著挺堅固,潮水一衝就沒。
問題多種多樣,一個比一個棘手,於是氣氛不自覺就凝重了起來。國家乃至各個城市都做過各式各樣的應急預案,可眼前的狀況沒人能想到。人口銳減,喪屍橫行,一切公共設施全都停止運行,這種情況下想要恢複也不知道要多久。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繁雜的問題也隻能挑著緊要的先解決。會議開的差不多,陳青便宣布散會。丁馳一出來,遠遠的就瞧見張大夫急匆匆走了過來,旁邊還跟著汪強,不停的追問著。
“嘖,我跟你說不明白,總之就是現在情況不明。”張大夫已經快沒耐心了。
“不是,是死是活你倒是給個話啊,情況不明是什麽意思?”
張大夫火了,指著周遭喊道:“你覺著這地方是能血檢啊,還是能照ct?什麽都沒有!我隻能憑經驗治療,你還要我怎樣?”頓了頓,張大夫掙脫汪強拉住自己的手:“我跟你說不清楚,撒手,我還找陳主任有事兒呢!”說罷,張大夫急匆匆的走了,連招呼都沒跟丁馳打一個,看樣子是真急了。
丁馳有些擔憂,徑直走過去問汪強:“孫良怎麽樣了?”
汪強歎了口氣:“就那樣,半死不活的。”頓了頓,他比劃著說:“臉上、脖子上起了黑斑,人還在高燒昏迷。張浩民給他打了退燒針,又點著消炎藥,點上就好使,點完了又燒……槽!這叫什麽事兒?”
“那你呢?”
“什麽我?”
丁馳說:“你也被那東西濺到了,你沒事兒?”
汪強擼開袖子,露出胳膊道:“沒啥事兒啊,就是有點兒癢癢,別的反應都沒有。”
誒?沒反應?難道那種惡心的綠色黏液是因人而異?又或者汪強沾染的液體太少了?
丁馳若有所思,隨即說:“我去看看孫良吧。”不管怎麽說,孫良都是丁馳在末日裏頭一波認識的幾個人,彼此印象都還不錯。
“甭去了!”汪強鬱悶的說:“張大夫發了話,誰都不讓進。他現在不確定那東西傳不傳染。”
唏噓幾句,兩人分開。丁馳往回走的時候正好瞧見醫療帳篷門口站著名戰士,想來除了執行張大夫的指令,禁止任何人探視之外,還有防患於未然的意思。誰也不知道孫良的症狀是不是會傳染,更不知道孫良會不會變成喪屍。營地裏一萬多人,要是沒人看著,半夜孫良屍變,就跟生化危機似的,咬一個轉化一個,天知道得造成多大的損失。
丁馳站在曬穀場中央,四下看了一圈兒也沒瞧見小姐姐。這丫頭也是的,平時跟個跟屁蟲似的,走到哪兒跟到哪兒。現在陡然見不著人影兒,丁馳還有些不太習慣。這時候,響徹整個城市上空的播報聲陡然停止,然後就見整個城市的燈火一片片的熄滅,最後整個城市陷於一片黑暗與死寂。
周遭的人等紛紛駐足觀望,或如同丁馳一樣若有所思,或者嘰嘰喳喳議論紛紛。燈火啊,有時候就代表著文明。丁馳每次晚上乘坐飛機的時候,總喜歡靠著窗子往下觀望,於是每每都能見到一片又一片的燈火,那是一座座人類建設的城市。想來此時如果有人乘坐飛機觀望下去,看到的卻是無窮無盡的黑暗,那僅存的燈光就如同人類僅有的星星之火。或許隨時都可以燎原,但也可能隨時熄滅。
丁馳心裏感歎了一番,先去了車裏,將自己穿著的防暴服全都卸掉。等了一會兒,沒見小姐姐,丁馳又去了自己分配的帳篷。
帳篷裏經過一番整頓與重新分配,多了好幾個生麵孔。大智就混跡其中,正躺在床上也不知是不是睡了。
七八個人敞開著帳篷門,圍坐在一起侃著當前的局麵。話題經過了最初的艱辛,轉而說起了最緊要的問題:武器。
大家都是二、三十歲的年紀,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這輩子沒受過這麽大委屈,哪兒能容忍被喪屍給欺負了。有人就表示,隻要有了槍,什麽狗屁喪屍,一槍一個,要不了多久就能殺個幹淨。這句話吹牛成分十足,但這會兒大家紛紛響應,幾乎都是這個想法。
所以說熱兵器總是給人帶來誤解。沒經曆過熱兵器作戰的,總會認為冷兵器比熱兵器更殘酷。他們總覺著拿著大刀、長矛近身肉搏,比端著槍隔老遠對射要難很多。可現實的情況確實,自打世界進入了熱兵器時代,戰場的殘酷性幾乎是呈幾何基數在翻番。熱兵器之所以能取代冷兵器,就是因為其殺傷效率更高。
有人唉聲歎氣,說自己體檢沒過關,被軍隊給刷了下來,以後是沒機會衝殺在第一線了。有人就安慰他,說現役進不去,實在不行就當民兵。
一提起民兵,有人來勁了:“咱們國家民兵也有槍啊!”
“對啊,我家親戚的孩子就當過民兵,訓練二十幾天,最後還打了十五發子彈呢。你們想啊,武裝部要訓練那麽多民兵,肯定有不少槍。回頭咱們跟上麵反映反映,隻要打開武裝部,咱們民兵不就有槍了?”
這時候大智坐起身說話了:“武裝部其實沒多少槍跟子彈。我就當過民兵,家裏有親戚還是武裝部的,所以情況我多少了解一些。”
按照大智的說法,基層的民兵都是以鄉鎮為單位,城市裏就集中在幾個大型的廠礦等單位。基本上,一個鄉鎮有一個民兵連,但鄉鎮的武裝部隻有征召民兵的責任,槍支彈藥跟他們沒關係,那都是上級,也就是縣、區級武裝部的事兒。
民兵是怎麽訓練的呢?一般都是趁著農閑,集中二十幾天,訓練訓練隊列,再練習練習盾牌、棍棒,最後再一人幾發、十幾發子彈打靶。什麽手榴彈、高射機槍、迫擊炮、坦克車,全都沒有,那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訓練的時候教官說的清楚,就算真打仗也不可能讓民兵上,頂多讓民兵在後方維持秩序。所以訓練最多的就是盾牌與捆綁。
其實根據訓練需求,民兵訓練連打靶都不必。那為什麽還要打靶呢?主要是激發青年的參軍熱情。訓練現場就有征兵宣傳車,一場民兵訓練過後,總有覺得沒打過癮、懷揣軍旅夢的小青年積極報名參軍。
最後打靶用的槍都是退役淘汰的,比如56半跟56衝,有的地方也用八一杠。56半是仿製的sks,56衝其實就是翻版的ak47.
一個民兵連訓練完畢,uu看書 ww.uukanshu.o 用於打靶的槍大概有十支,子彈定量。打靶的時候會有關係戶蹭槍,於是這些關係戶打完了,剩下多少子彈一分,算算就知道每個民兵能打多少發子彈了。
照這麽算,一個連十支,一個縣十幾個連,那武裝部豈不是有一百多條槍?錯了,別忘了民兵打靶可是分批的,隻要安排的合理,三十條槍足夠滿足一個縣的民兵訓練需求。
所以一個縣級武裝部很可能隻有不到五十條槍,一場民兵訓練結束,基本上這五十條槍都得報廢了。上級會把這些槍械回收,直接報廢處理。然後等到第二年,民兵訓練之前,再配屬給縣級武裝部足夠用於訓練的槍械。
眼下是五月份,四月份的民兵訓練剛結束,舊剛報廢,新的還沒送來,所以各級武裝部留存的武器、彈藥很可能連派出所都比不過。
而黑垣的情況又比較特殊——人口嚴重流失。黑垣經濟不太景氣,這就導致成群成群的青、壯年湧向南方。於是尷尬的狀況就出現了,大部分青、壯年的戶籍還保留在原籍,但實際上除了過年,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都不在本地。於是乎每年的民兵訓練就讓人頭疼了,一天一百塊錢的補助,有時候愣是招不滿人。搞到最後還得村裏挨家挨戶去動員。可村民精明著呢,人家會算啊,留在南方一個月好幾千,回來搭著路費不說,二十多天才幾個錢?
於是民兵不足,編製縮小,訓練用的槍械自然也就少了。裏外裏歸納起來一句話,就是從武裝部搞槍械根本就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