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魯國無禮”這個理由,齊侯公開逼迫魯國承擔會盟費用。
整個套路其實很老,當年老妖怪勾陳就用過這一招。
隻不過當年老妖怪和齊侯不一樣,他是先幹贏了對手,然後再擺出了耀武揚威的架勢,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這次齊侯卻是先行勒索,想要讓魯國乖乖吐點好處出來。
如此行徑,陬邑大夫子紇很是惱火,明知道這是齊國仗勢欺人,但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君子,齊國如此逼迫,我等如何應對?”
“唉,妘君是遠水,齊國是近火,如之奈何!”
恨得牙癢癢,陬邑大夫子紇心想你齊國要是跟我魯國直接開打,打贏了也算你本事,結果現在就是仗著人多勢眾來勒索,簡直是惡心。
“吾必不負君上所托!”
子紇打定主意,不管齊侯有什麽樣的無理要求,他都要堅決反駁。
要打,那就打吧。
讓甲士、吳鉤、戰車去說話吧!
於是乎,在齊侯以為魯國會嚇尿的時候,魯國陬邑大夫子紇,卻隻是帶著兩個隨從,便前往無鹽邑的盟主大營。
此時,無鹽邑的汶水之畔,正在修築高台。
遠遠地看了一眼修築的高台,陬邑大夫子紇冷笑一聲:“魯國無禮?哼!”
會盟大營之中,有人通稟了齊侯:“東伯,魯人至矣。”
“噢?來得好!”
盡管年事已高,但大概是心氣尚在,齊侯此時的精神頭,倒是相當的不錯。
整個營帳之中,座次排列很是微妙。
左右為首者,左邊是宋國,右邊是楚國;再次左邊是衛國,右邊是鄭國。
至於其他曹國、郭國、極國等等,要麽已經滅亡,要麽國勢衰敗,根本不值一提。
明眼人已經看了出來,這一次的會盟,與其說是會盟,倒不如說是非姬姓大國的串聯。
兩側為首者,分別是子姓和羋姓,根腳更是詭異非常,一個是前朝餘孽,另一個更是天字第一號叛逆。
而齊國本身,當年又有周天子特賜討伐不臣的執照,但當年的情況,和現在是大不相同的。
薑姓氏族跟老姬家的合作,並非沒有好處,幾乎整個中原以東地區的戰爭權,都是分給了齊國。
薑姓齊國之所以能夠從小小一地,發展壯大成為東海大國,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合法發動戰爭的權力。
當時包圍在齊國周圍的,可不是什麽封邦建國,而是大量的前朝餘孽,還有不服周天子的各路蠻夷。
當年齊國不僅要配合邢國和北狄作戰,還要討伐東夷、萊夷、淮夷、徐夷,作戰任務相當的繁重。
也正是因為這種繁重的作戰任務,不同的地理地貌,不同的風土人性,使得齊國在作戰的時候,為了加強自我識別,這才形成了“雲海八主”的祭祀傳統。
這不僅僅是心理需求,更是心靈寄托,每次祭祀的對象都是不同的,白天作戰,就祭祀日主;晚上作戰,就祭祀月主;希望大勝,就祭祀兵主;連續作戰並且要屯墾,就祭祀四時主……
正是因為發展壯大了不同的意識形態,加上武裝力量也不斷增強,這才導致了齊魯之間的爭鬥、摩擦。
原因很簡單,老姬家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薑姓氏族發展壯大。
老姬家是經過一二百年的積累,並且有了不同方國、諸侯們的支持,加上全新的意識形態,這才完成了對前朝的致命一擊。
但這隻是致命一擊,並非是全盤清算。
問題的核心就在於人口,老姬家在當時已經是大族,但相對於前朝,並沒有形成統治階層的全麵優勢,這就不得不需要聯合薑姓、羋姓、風姓、偃姓、嬴姓等等氏族的支持。
分封的策略,首先就是親疏遠近,其次就是戰力大小,最後就是相互製約。
楚國人的“篳路藍縷”,絕非是他們自己想要自找苦吃。
而薑姓齊國從一開始就因為戰鬥力強,加上出力甚多,也願意自行前往東方跟蠻夷們爭奪生存空間,這就不僅僅是“臣子”,而是“股東”。
也就是說,齊國固然是要對周天子稱臣的,但同樣的,他們在輩分上並不低,屬於周天子的“合夥人”。
這個“合夥人”的身份標識,就是周天子給齊國的特殊權力,也就是在東方蠻族聚居區,可以發動討伐戰爭的權力。
天下諸侯之中,真正合法合理的戰爭權,僅此一家。
晉國後來稱霸,其發動戰爭的合法權力來源,是為了保衛周室,所以需要武裝力量,所以需要會盟天下,然後跟“不臣”開打。
這種情況和齊國是決然不同的,齊國稱霸,是自然而然的,不管是輩分上還是說傳承上,都是實力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但齊國能夠稱霸東方,期間遭受的磨難也不少,最糟糕的時候,連國君都被人燉成了一鍋肉湯,其根本就在於,老姬家不可能傻看著你齊國壯大。
你不是不可以發展壯大,但你的意識形態,卻跟我老姬家完全不同,這就很有破壞力了。
所以該死。
齊國國君被燉成一鍋肉湯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齊國就沒有再公開祭祀“雲海八主”。uu看書 wwukanhu
直到稱霸,這才再起祭祀,乃至發展成了齊國的獨特文化。
可以這麽說,東方列國之中,把老姬家的魯國都算上,其自我身份認同是比較虛的。
唯有齊國,齊人大多都以身為齊人而自豪。
因為齊國五都都是天下大成,因為齊國甲兵天下第一。
總之一句話,有錢能打長得帥,憑什麽不自豪?
要不是齊國高富帥遭遇吳國叼絲的糾纏,還被吳國叼絲照著帥氣的臉龐就是一板磚,齊國的再次稱霸,不可能來得這麽晚。
不過此時此刻,心情舒暢的齊侯,不再去想那些不好的回憶,他現在隻想在會盟成功之後,通過外交手段,就直接讓魯國讓出汶水以南的大片土地。
這樣,齊國以後跟魯國交戰,就不需要再繞路,完全可以屯兵汶水,直逼泗水之畔的魯國都邑曲阜!
整個套路其實很老,當年老妖怪勾陳就用過這一招。
隻不過當年老妖怪和齊侯不一樣,他是先幹贏了對手,然後再擺出了耀武揚威的架勢,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這次齊侯卻是先行勒索,想要讓魯國乖乖吐點好處出來。
如此行徑,陬邑大夫子紇很是惱火,明知道這是齊國仗勢欺人,但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君子,齊國如此逼迫,我等如何應對?”
“唉,妘君是遠水,齊國是近火,如之奈何!”
恨得牙癢癢,陬邑大夫子紇心想你齊國要是跟我魯國直接開打,打贏了也算你本事,結果現在就是仗著人多勢眾來勒索,簡直是惡心。
“吾必不負君上所托!”
子紇打定主意,不管齊侯有什麽樣的無理要求,他都要堅決反駁。
要打,那就打吧。
讓甲士、吳鉤、戰車去說話吧!
於是乎,在齊侯以為魯國會嚇尿的時候,魯國陬邑大夫子紇,卻隻是帶著兩個隨從,便前往無鹽邑的盟主大營。
此時,無鹽邑的汶水之畔,正在修築高台。
遠遠地看了一眼修築的高台,陬邑大夫子紇冷笑一聲:“魯國無禮?哼!”
會盟大營之中,有人通稟了齊侯:“東伯,魯人至矣。”
“噢?來得好!”
盡管年事已高,但大概是心氣尚在,齊侯此時的精神頭,倒是相當的不錯。
整個營帳之中,座次排列很是微妙。
左右為首者,左邊是宋國,右邊是楚國;再次左邊是衛國,右邊是鄭國。
至於其他曹國、郭國、極國等等,要麽已經滅亡,要麽國勢衰敗,根本不值一提。
明眼人已經看了出來,這一次的會盟,與其說是會盟,倒不如說是非姬姓大國的串聯。
兩側為首者,分別是子姓和羋姓,根腳更是詭異非常,一個是前朝餘孽,另一個更是天字第一號叛逆。
而齊國本身,當年又有周天子特賜討伐不臣的執照,但當年的情況,和現在是大不相同的。
薑姓氏族跟老姬家的合作,並非沒有好處,幾乎整個中原以東地區的戰爭權,都是分給了齊國。
薑姓齊國之所以能夠從小小一地,發展壯大成為東海大國,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合法發動戰爭的權力。
當時包圍在齊國周圍的,可不是什麽封邦建國,而是大量的前朝餘孽,還有不服周天子的各路蠻夷。
當年齊國不僅要配合邢國和北狄作戰,還要討伐東夷、萊夷、淮夷、徐夷,作戰任務相當的繁重。
也正是因為這種繁重的作戰任務,不同的地理地貌,不同的風土人性,使得齊國在作戰的時候,為了加強自我識別,這才形成了“雲海八主”的祭祀傳統。
這不僅僅是心理需求,更是心靈寄托,每次祭祀的對象都是不同的,白天作戰,就祭祀日主;晚上作戰,就祭祀月主;希望大勝,就祭祀兵主;連續作戰並且要屯墾,就祭祀四時主……
正是因為發展壯大了不同的意識形態,加上武裝力量也不斷增強,這才導致了齊魯之間的爭鬥、摩擦。
原因很簡單,老姬家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薑姓氏族發展壯大。
老姬家是經過一二百年的積累,並且有了不同方國、諸侯們的支持,加上全新的意識形態,這才完成了對前朝的致命一擊。
但這隻是致命一擊,並非是全盤清算。
問題的核心就在於人口,老姬家在當時已經是大族,但相對於前朝,並沒有形成統治階層的全麵優勢,這就不得不需要聯合薑姓、羋姓、風姓、偃姓、嬴姓等等氏族的支持。
分封的策略,首先就是親疏遠近,其次就是戰力大小,最後就是相互製約。
楚國人的“篳路藍縷”,絕非是他們自己想要自找苦吃。
而薑姓齊國從一開始就因為戰鬥力強,加上出力甚多,也願意自行前往東方跟蠻夷們爭奪生存空間,這就不僅僅是“臣子”,而是“股東”。
也就是說,齊國固然是要對周天子稱臣的,但同樣的,他們在輩分上並不低,屬於周天子的“合夥人”。
這個“合夥人”的身份標識,就是周天子給齊國的特殊權力,也就是在東方蠻族聚居區,可以發動討伐戰爭的權力。
天下諸侯之中,真正合法合理的戰爭權,僅此一家。
晉國後來稱霸,其發動戰爭的合法權力來源,是為了保衛周室,所以需要武裝力量,所以需要會盟天下,然後跟“不臣”開打。
這種情況和齊國是決然不同的,齊國稱霸,是自然而然的,不管是輩分上還是說傳承上,都是實力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但齊國能夠稱霸東方,期間遭受的磨難也不少,最糟糕的時候,連國君都被人燉成了一鍋肉湯,其根本就在於,老姬家不可能傻看著你齊國壯大。
你不是不可以發展壯大,但你的意識形態,卻跟我老姬家完全不同,這就很有破壞力了。
所以該死。
齊國國君被燉成一鍋肉湯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齊國就沒有再公開祭祀“雲海八主”。uu看書 wwukanhu
直到稱霸,這才再起祭祀,乃至發展成了齊國的獨特文化。
可以這麽說,東方列國之中,把老姬家的魯國都算上,其自我身份認同是比較虛的。
唯有齊國,齊人大多都以身為齊人而自豪。
因為齊國五都都是天下大成,因為齊國甲兵天下第一。
總之一句話,有錢能打長得帥,憑什麽不自豪?
要不是齊國高富帥遭遇吳國叼絲的糾纏,還被吳國叼絲照著帥氣的臉龐就是一板磚,齊國的再次稱霸,不可能來得這麽晚。
不過此時此刻,心情舒暢的齊侯,不再去想那些不好的回憶,他現在隻想在會盟成功之後,通過外交手段,就直接讓魯國讓出汶水以南的大片土地。
這樣,齊國以後跟魯國交戰,就不需要再繞路,完全可以屯兵汶水,直逼泗水之畔的魯國都邑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