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趙王宮,如今的秦王行宮,同樣的宮殿,隻不過是換了一個主人而已,嬴政在當天告別雪女後,已經好幾天沒有再離開這裏了,前幾天嬴政去找曾經的朋友,本就是為了給自己曾經的邯鄲生活徹底畫上一個句號,既然人已經見過,日後離開邯鄲後,給負責邯鄲地區的官員下達一道對趙煥一家多加關照的命令就是了,趙煥的朋友終究隻是楊昭,而不是他嬴政。
在這幾天中,嬴政陸陸續續收到前線秦軍發回來的軍報,秦軍已經推進到到了燕國邊境,想來現在燕國上下頂是嚇的不清。
燕國,這個國家雖然實力不強,但卻是一個令人惡心的國家,隻可惜,秦軍橫推趙國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況且,眼下最終的是如何將趙地徹底納入秦國,盡早將趙國的資源轉化為秦國的實力。
嬴政雖然是這麽想的,但他的敵人可不是這麽想的,幾十萬秦軍停留在趙地,無論是燕國,還是韓國,魏國,此時都是寢食難安,這次合縱攻秦失敗所產生的後果,是這三個國家萬萬沒有想到的,以往失敗不過是損失了一些兵馬,然後割地賠款罷了,哪會想到,這次的結果竟然是趙國被直接抹平了,趙國已經不複存在了,那麽,秦國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引而不發的利箭才是最讓人害怕的,而如今在趙地的幾十萬秦軍對各國來說就是這引而不發的利箭,當得知秦王在邯鄲時,燕國,魏國,韓國和齊國的使者紛紛遞交國書,準備前往邯鄲,希望能夠走通關係,使自己的國家避過這一劫。
作為離邯鄲最近的韓國,作為使者的韓非是最先到達邯鄲的,嬴政對於自己這個親戚也頗為有待,在韓非到達邯鄲的第二天,就被嬴政招進了如今的秦王行宮。
看到坐在曾經屬於趙王王座之上的嬴政,韓非有些唏噓,本以為五國攻秦可以給韓國多爭取十年的時間,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韓國的滅國之危盡在眼前。
“孤從紅蓮那裏得知到,她的九哥素來能言善辯,不知你這次準備怎麽說服孤?”嬴政問道。
“回稟秦王,您問的這個問題,韓非還真沒能想好。”韓非尷尬道。
嬴政自然看出了韓非的尷尬是半分真半分假,隻是為了緩解氣氛,拉近關係而已,“那你可要好好想一下,這些先不說,說說韓王求和的籌碼吧。”
韓非的節奏一下子被嬴政帶歪了,但既然嬴政已經問了,他自然也不能再顧左言右了,隻好回道:“父王準備將南陽郡作為紅蓮的嫁妝送給秦國。”
“嫁妝?韓王確實是好心思,不過,這次可就不是斷尾求生了,而是直接斷了半個身子。”嬴政說道,以現在韓國的情況,南陽郡就占了一半的疆土,自然不是區區一個斷尾求生可以形容的。
“隻有這樣,才更能表現出我韓國求和的誠意。”韓非說道。
“誠意這東西可不怎麽靠的住。”嬴政說道,國家講誠意那可是天大的笑話。
看到韓非依舊自信從容的樣子,嬴政說道:“想必你也直到,以目前秦國的情況,已經不再適合發動滅國大戰了,所以你們倒是不用擔心什麽,不過,南陽既然是紅蓮的嫁妝,自然也是屬於孤的東西。”
韓非對嬴政的直截了當有些不可思議,隻聽嬴政繼續道:“覺得孤說的要直接了?”
“有點。”韓非回道。
“如果需要和你磨嘴皮子,自有孤的臣子去做這些事情,孤今天見你,是有其他事情。”嬴政說道。
“還請秦王示下。”韓非躬身道。
“秦國的朝堂上有了一個楚國公子昌平君,但是還缺一個韓國公子韓非,你知道孤的意思嗎?”嬴政問道。
“韓非想來是知道的,隻是承蒙秦王錯愛了。”韓非回道。
“不要想著拒絕,因為你是拒絕不了的,你作為韓王的兒子,也該想著給你們韓國王族留一條後路,你應該知道,趙國隻是一個開始。”嬴政說道,韓非雖說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從客觀上來說,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有些人該用還是要用的,至於說韓非的忠誠問題,隻要嬴政的掌控力足夠強,這就不是問題,連別有心思的昌平君嬴政都敢用,更何況是想比昌平君多了些人味的韓非。
“秦王容我考慮考慮。”韓非沉吟道。
“看在紅蓮的麵子上,孤可以給你時間,不過,孤希望在下次見到你時,你能給出孤一個滿意的答案。”
“韓非也希望可以到時可以給一個讓秦王滿意的答案。”韓非說道。
·····
嬴政第一次見到趙國的大將軍還是在在小時候,當然,那個時候的李牧還不是趙國的大將軍,當時的李牧隻是雁門郡的郡守,也正是在雁門郡和匈奴人的征戰奠定了李牧在趙國的地位,而隨後在和秦國的交戰中,李牧更是成就了自己的不敗神話,直到三年前的晉陽大戰,他一直都是七國公認的進攻第一。
嬴政第二次見到李牧,則是在當初嬴政領兵進攻晉陽的時候,隻不過那個時候的李牧雖然敗了,但也撤退撤的漂亮,趙軍除了丟失了一座晉陽城,別的方麵損失並不是太大。
但嬴政第三次見到李牧時,李牧可就要狼狽多了,在秦軍貢獻邯鄲後,迅速分兵支援王翦,那個時候,聚集在王翦麾下的秦軍多達三十多萬,而李牧麾下加上燕軍也不過二十萬,而燕軍還屬於拖後腿的存在,李牧費勁了心思才從王翦手下逃脫,帶領著殘存的燕趙聯軍撤到了燕國境內。
這件事情對燕國來說,無疑時一件大功勞,但當秦軍陳兵燕國邊境時,李牧這個大功臣對燕國君臣來說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藥,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李牧出現在邯鄲這座屬於秦國的大牢裏。
當嬴政被帶到曾經屬於趙王的大殿時,一眼就就看到了站在一副巨大地圖前的嬴政,出於軍人的職業本能,李牧的眼神不自覺地飄向了那副地圖,隻見上麵曾經屬於趙國的土地已經標上了大大的秦字。
“孤幼年在邯鄲時,還見過李將軍大破匈奴向趙王獻俘時的場景,不覺間已經過去十五年了。”嬴政回憶道。
“額,當初秦王也有心思看趙國慶祝勝利?”李牧問道。
“這很奇怪嗎,在怎麽說,當初孤的年齡也不大,喜歡熱鬧也是小孩子的天性。”嬴政說道。
“但是,趙國上下恐怕沒人能想到當初那個喜歡看熱鬧的小孩子在今天把趙國滅了。”李牧說道,他雖然不知道這秦王見自己的目的,但自己又有何懼呢?無非一死而已。
“將軍是在替趙國悲哀嗎?”嬴政問道。
“國破家亡,難道不值得人悲哀嗎?”李牧問道。
“國雖然破了,但家未必亡了,李將軍,接下來有什麽打算?”嬴政問道。
“如今我還有什麽資格說什麽打算,還請秦王成全我這僅剩的一點名聲吧。”李牧這話的意思很簡單,自己是什麽都不想了,指向保全自己這最後的一點忠臣之名。
嬴政並沒有接過李牧的話題,而是說道:“對於李將軍,孤向來是佩服的。”
“敗軍之將,有什麽值得秦王佩服的,都是笑話罷了。”李牧苦笑道。
“不為其他,僅為李將軍在雁門抵禦匈奴就值得孤敬重。”嬴政說道。
李牧微微動容,他從秦王的話中聽出,對方說的並非虛言,而嬴政的話也確實是說到了李牧心底,uu看書 ww.uukanu 他平身最自豪的不是打敗秦軍,而是在雁門郡屢敗匈奴,使得匈奴不敢越長城一步。
“秦王謬讚了。”李牧當然不能承認聽到秦王的話自己很高興。
“是否謬讚,孤心裏清楚,孤也可以給你交個底,孤並沒有打算殺李將軍。”嬴政說道。
看到李牧疑惑的神情,嬴政說道:“如今還有十萬趙軍在燕國境內,故若是殺了李將軍,這支趙軍就真的歸了燕國。”
李牧這才恍然大悟,隻聽嬴政接著說道:“當然,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李將軍這種兵法大家,殺了太過可惜。”
“但是我並沒有為大王效力的打算,至於在燕國的十萬趙軍,想必對大王來說,並不是什麽太大的威脅。”李牧回道,他現在已經一敗塗地了,如果連最後的一點名聲都丟了,那他李牧這一生還剩下什麽。
“那支趙軍對孤來說確實不算什麽,但李將軍就人心看到以後還有十萬趙地家庭因為失去秦人而痛苦嗎?你應該直到,趙人該流的血在趙國不複存在的那一刻已經流完了。“嬴政說道。
李牧動容了,他在那麽一瞬間被說動了,他自己固然可以一死,但那十萬趙軍不應該去死,他們已經為趙國戰到了最後了。
“如果,將軍歸降於孤,在燕國的那十萬趙軍,有孤出麵,燕王不敢不給。”
回答嬴政的是李牧的沉默。
“孤可以給李將軍幾天考慮的時間,但並不會太多,你要知道,即使你不想當秦國的子民,不代表所有人都願意當趙國的忠臣。
在這幾天中,嬴政陸陸續續收到前線秦軍發回來的軍報,秦軍已經推進到到了燕國邊境,想來現在燕國上下頂是嚇的不清。
燕國,這個國家雖然實力不強,但卻是一個令人惡心的國家,隻可惜,秦軍橫推趙國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況且,眼下最終的是如何將趙地徹底納入秦國,盡早將趙國的資源轉化為秦國的實力。
嬴政雖然是這麽想的,但他的敵人可不是這麽想的,幾十萬秦軍停留在趙地,無論是燕國,還是韓國,魏國,此時都是寢食難安,這次合縱攻秦失敗所產生的後果,是這三個國家萬萬沒有想到的,以往失敗不過是損失了一些兵馬,然後割地賠款罷了,哪會想到,這次的結果竟然是趙國被直接抹平了,趙國已經不複存在了,那麽,秦國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引而不發的利箭才是最讓人害怕的,而如今在趙地的幾十萬秦軍對各國來說就是這引而不發的利箭,當得知秦王在邯鄲時,燕國,魏國,韓國和齊國的使者紛紛遞交國書,準備前往邯鄲,希望能夠走通關係,使自己的國家避過這一劫。
作為離邯鄲最近的韓國,作為使者的韓非是最先到達邯鄲的,嬴政對於自己這個親戚也頗為有待,在韓非到達邯鄲的第二天,就被嬴政招進了如今的秦王行宮。
看到坐在曾經屬於趙王王座之上的嬴政,韓非有些唏噓,本以為五國攻秦可以給韓國多爭取十年的時間,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韓國的滅國之危盡在眼前。
“孤從紅蓮那裏得知到,她的九哥素來能言善辯,不知你這次準備怎麽說服孤?”嬴政問道。
“回稟秦王,您問的這個問題,韓非還真沒能想好。”韓非尷尬道。
嬴政自然看出了韓非的尷尬是半分真半分假,隻是為了緩解氣氛,拉近關係而已,“那你可要好好想一下,這些先不說,說說韓王求和的籌碼吧。”
韓非的節奏一下子被嬴政帶歪了,但既然嬴政已經問了,他自然也不能再顧左言右了,隻好回道:“父王準備將南陽郡作為紅蓮的嫁妝送給秦國。”
“嫁妝?韓王確實是好心思,不過,這次可就不是斷尾求生了,而是直接斷了半個身子。”嬴政說道,以現在韓國的情況,南陽郡就占了一半的疆土,自然不是區區一個斷尾求生可以形容的。
“隻有這樣,才更能表現出我韓國求和的誠意。”韓非說道。
“誠意這東西可不怎麽靠的住。”嬴政說道,國家講誠意那可是天大的笑話。
看到韓非依舊自信從容的樣子,嬴政說道:“想必你也直到,以目前秦國的情況,已經不再適合發動滅國大戰了,所以你們倒是不用擔心什麽,不過,南陽既然是紅蓮的嫁妝,自然也是屬於孤的東西。”
韓非對嬴政的直截了當有些不可思議,隻聽嬴政繼續道:“覺得孤說的要直接了?”
“有點。”韓非回道。
“如果需要和你磨嘴皮子,自有孤的臣子去做這些事情,孤今天見你,是有其他事情。”嬴政說道。
“還請秦王示下。”韓非躬身道。
“秦國的朝堂上有了一個楚國公子昌平君,但是還缺一個韓國公子韓非,你知道孤的意思嗎?”嬴政問道。
“韓非想來是知道的,隻是承蒙秦王錯愛了。”韓非回道。
“不要想著拒絕,因為你是拒絕不了的,你作為韓王的兒子,也該想著給你們韓國王族留一條後路,你應該知道,趙國隻是一個開始。”嬴政說道,韓非雖說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從客觀上來說,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有些人該用還是要用的,至於說韓非的忠誠問題,隻要嬴政的掌控力足夠強,這就不是問題,連別有心思的昌平君嬴政都敢用,更何況是想比昌平君多了些人味的韓非。
“秦王容我考慮考慮。”韓非沉吟道。
“看在紅蓮的麵子上,孤可以給你時間,不過,孤希望在下次見到你時,你能給出孤一個滿意的答案。”
“韓非也希望可以到時可以給一個讓秦王滿意的答案。”韓非說道。
·····
嬴政第一次見到趙國的大將軍還是在在小時候,當然,那個時候的李牧還不是趙國的大將軍,當時的李牧隻是雁門郡的郡守,也正是在雁門郡和匈奴人的征戰奠定了李牧在趙國的地位,而隨後在和秦國的交戰中,李牧更是成就了自己的不敗神話,直到三年前的晉陽大戰,他一直都是七國公認的進攻第一。
嬴政第二次見到李牧,則是在當初嬴政領兵進攻晉陽的時候,隻不過那個時候的李牧雖然敗了,但也撤退撤的漂亮,趙軍除了丟失了一座晉陽城,別的方麵損失並不是太大。
但嬴政第三次見到李牧時,李牧可就要狼狽多了,在秦軍貢獻邯鄲後,迅速分兵支援王翦,那個時候,聚集在王翦麾下的秦軍多達三十多萬,而李牧麾下加上燕軍也不過二十萬,而燕軍還屬於拖後腿的存在,李牧費勁了心思才從王翦手下逃脫,帶領著殘存的燕趙聯軍撤到了燕國境內。
這件事情對燕國來說,無疑時一件大功勞,但當秦軍陳兵燕國邊境時,李牧這個大功臣對燕國君臣來說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藥,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李牧出現在邯鄲這座屬於秦國的大牢裏。
當嬴政被帶到曾經屬於趙王的大殿時,一眼就就看到了站在一副巨大地圖前的嬴政,出於軍人的職業本能,李牧的眼神不自覺地飄向了那副地圖,隻見上麵曾經屬於趙國的土地已經標上了大大的秦字。
“孤幼年在邯鄲時,還見過李將軍大破匈奴向趙王獻俘時的場景,不覺間已經過去十五年了。”嬴政回憶道。
“額,當初秦王也有心思看趙國慶祝勝利?”李牧問道。
“這很奇怪嗎,在怎麽說,當初孤的年齡也不大,喜歡熱鬧也是小孩子的天性。”嬴政說道。
“但是,趙國上下恐怕沒人能想到當初那個喜歡看熱鬧的小孩子在今天把趙國滅了。”李牧說道,他雖然不知道這秦王見自己的目的,但自己又有何懼呢?無非一死而已。
“將軍是在替趙國悲哀嗎?”嬴政問道。
“國破家亡,難道不值得人悲哀嗎?”李牧問道。
“國雖然破了,但家未必亡了,李將軍,接下來有什麽打算?”嬴政問道。
“如今我還有什麽資格說什麽打算,還請秦王成全我這僅剩的一點名聲吧。”李牧這話的意思很簡單,自己是什麽都不想了,指向保全自己這最後的一點忠臣之名。
嬴政並沒有接過李牧的話題,而是說道:“對於李將軍,孤向來是佩服的。”
“敗軍之將,有什麽值得秦王佩服的,都是笑話罷了。”李牧苦笑道。
“不為其他,僅為李將軍在雁門抵禦匈奴就值得孤敬重。”嬴政說道。
李牧微微動容,他從秦王的話中聽出,對方說的並非虛言,而嬴政的話也確實是說到了李牧心底,uu看書 ww.uukanu 他平身最自豪的不是打敗秦軍,而是在雁門郡屢敗匈奴,使得匈奴不敢越長城一步。
“秦王謬讚了。”李牧當然不能承認聽到秦王的話自己很高興。
“是否謬讚,孤心裏清楚,孤也可以給你交個底,孤並沒有打算殺李將軍。”嬴政說道。
看到李牧疑惑的神情,嬴政說道:“如今還有十萬趙軍在燕國境內,故若是殺了李將軍,這支趙軍就真的歸了燕國。”
李牧這才恍然大悟,隻聽嬴政接著說道:“當然,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李將軍這種兵法大家,殺了太過可惜。”
“但是我並沒有為大王效力的打算,至於在燕國的十萬趙軍,想必對大王來說,並不是什麽太大的威脅。”李牧回道,他現在已經一敗塗地了,如果連最後的一點名聲都丟了,那他李牧這一生還剩下什麽。
“那支趙軍對孤來說確實不算什麽,但李將軍就人心看到以後還有十萬趙地家庭因為失去秦人而痛苦嗎?你應該直到,趙人該流的血在趙國不複存在的那一刻已經流完了。“嬴政說道。
李牧動容了,他在那麽一瞬間被說動了,他自己固然可以一死,但那十萬趙軍不應該去死,他們已經為趙國戰到了最後了。
“如果,將軍歸降於孤,在燕國的那十萬趙軍,有孤出麵,燕王不敢不給。”
回答嬴政的是李牧的沉默。
“孤可以給李將軍幾天考慮的時間,但並不會太多,你要知道,即使你不想當秦國的子民,不代表所有人都願意當趙國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