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什麽好呢?
池非思考著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時代沒有的東西不能寫,因為沒有人會相信。
誰會相信幾百年後,人類可以在天上飛,可以在深海潛行,可以在陸地上坐著鐵箱子快速移動?
沒有人會相信的,別人隻會當你是異想天開的傻子。
第二,違反社會常識的東西不能寫,因為有違這個時代的倫理道德。
正如灰姑娘的故事一樣,他為什麽要改得麵目全非才能跟別人講?
就是因為灰姑娘本來就是西方童話故事,裏麵的背景和風俗都跟這個社會的倫理不一樣。
一個好人家的姑娘,不僅拋頭露臉,而且還跟一個陌生男人跳舞親吻。這跟風塵女子有什麽區別?
這種行為在西方社會或許還能被接受,但在這個中式傳統社會裏是絕對會被人唾棄的,寫出來也會被人罵。
第三,有關zheng zhi,尤其是涉及到朝廷和皇權的東西不能寫。
池非不知道這個朝代的統治者對於民眾的言論權開放到什麽程度,但小心點總沒錯。
君不見明清兩朝,文字獄是最誇張的,被牽連者以百萬計。那可真是會要人命的。
第四,誨yin誨se的東西不能寫。
雖然帶se的話本很受歡迎,但寫這類作品的作者通常沒什麽好名聲。
讀者也是偷偷地看,不敢讓別人知道。
寫得太過份的話,還有可能會被禁。
池非在張泉水他們那邊借完所有話本,並全部快速看了一遍後,總結了這個時代流行話本的幾個種類。
一是武俠犯禁類,二是才子佳人類,三是靈異鬼怪類,四是世情警醒類。
其中武俠和才子佳人是最受當下讀者歡迎的。
池非想了很久,終於決定把一個在他那個世界裏家喻戶曉的傳統故事寫成小說。
這個故事就是梁祝。
梁祝是民間通過口耳相傳的經典愛情故事,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曆史上最早關於梁祝的記錄,始於唐初,據《十道四番誌》記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塚,即其事也”。
其後各個朝代也分別有關於梁祝的各種記載。
梁祝的故事在曆史上其實是很多版本的,有封丘版、汝南版、上虞版、杭州版、宜興版、微山版、諸城版。
每個版本都不太一樣,但其中山東諸城版是流傳最廣,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版本。
故事的內容是:在諸城北部的相州鎮梁山屯村內,有一戶人家姓梁,這就是梁山伯的家。
梁家早年富裕,山伯的父親也曾辦過塾堂,不幸積勞成疾,三十幾歲便撒手西去,撇下了山伯母子相依為命,日子逐漸敗落下來。
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兒,自幼體弱多病,家中生活僅靠母親雇短工經營幾畝薄地為生。
待山伯長到十六歲時,母親怕誤了孩子的前程,便省吃儉用,攢些積蓄,把梁山伯送到了村西北三裏遠的小梁山的塾堂裏讀書。
因塾師曾是梁山伯父親的好友,故而山伯在塾堂處處受到師傅的關照,學績甚好。
故事女主角祝英台出生於諸城石橋子鎮西的祝家樓村,父親是該村員外,人稱祝員外。
祝家共四支,居住在祝家樓村的四角上,四樓對應,祝員外即家居東北樓。
當時祝家子嗣大排行,英台在女中行九,小名叫九紅兒。
因祝員外膝下無子,又禁不住英台苦苦請求,於是就同意了英台女扮男裝去小梁山求學。
就是在這裏,梁山伯結識了女扮男裝前來讀書的祝英台,兩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稱,感情篤深。
一晃三年過去,直至學業完成下山之時,山伯也未察覺出英台的真實身份,並執意要送一送祝賢弟。
兩人邊走邊聊,暢敘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諸城市石橋子鎮北的小石橋上。
就在這小石橋上,英台麵對相處三年的梁兄,愛戀之情再難自製,於是提出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許配山伯,並叮囑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親。見山伯應允後,兩人才依依惜別。
當山伯再回山拜別師傅時,才從師母那裏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趕忙前往祝家提親。
誰料,祝員外已將英台許配給了馬文才。
當梁山伯知道祝員外已將英台強行許配馬文才後,連英台也不曾見一麵即被逐出門外,回家後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終日咳嗽,湯水不進,一病不起。
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時,囑咐母親說:“我死後不要到別處葬,就埋在裏丈河北岸。”
因他知道,馬文才家就在當今安丘市官莊鎮的馬家莊子村,英台出嫁必經此地,死後也想再見英台一麵。
說完後山伯一命歸天,年僅十九歲。
梁母果然依照兒子的囑咐,將山伯遠葬到現今石橋子鎮裏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祝英台回家以後,方知父親已為自己許下婚事,又得知山伯曾來提親被父親拒絕,便終日以淚洗麵。
沒過幾天,英台得知山伯已殉情而死,葬於裏丈河北岸,更是悲痛欲絕。
之後三日不食,並在嫁妝一事上百般糾纏,以拖延婚期。
祝英台出嫁那天,風和日麗,花轎剛到塚西的古道上,突然狂風四起,英台即要求落轎,前去祭拜梁兄亡靈,到得墓前,英台眼望梁兄石碑,悲痛欲絕,uu看書 .uukashu 聲淚俱下,曆數梁兄情意後,撞碑而死,家人遂將英台合葬於此。
後來有人看到兩隻蝴蝶忽然從墓中飛出,後翩翩飛走。
整個梁祝故事大概就是這樣。
什麽是悲劇?
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這個觀點池非是很認同的。
既然梁祝這個故事本身是一個悲劇,那就應該讓它保留原來的麵貌。
所以池非並不打算篡改其中的內容,更不會修改結局,而是要進行深度加工,將故事的悲劇色彩發揮到極致。
要怎樣才能將梁祝的悲劇色彩發揮到極致呢?
很簡單,隻要將美好的地方不斷放大就可以了。
梁祝最美好的部分,就是兩人在小梁山上同室而居一起生活,一直讀書的快樂時光,以及後來兩人下山時的十八裏相送這一段。
池非要做的,就是將這最美好的部分,尤其是一起讀書生活的情景盡可能地描寫細致。
隻要這兩部分描寫得夠好夠細致,當悲劇來臨時,讀者才會為之動容。
一樣東西越美麗越純潔,當它毀滅時就越讓人心痛。
*************************************************
*************************************************
第10章遲遲不能解禁,我隻好重發一遍,可是後台卻不能調整次序,我也是醉了。看過第10的朋友可以不用看這章了。
池非思考著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時代沒有的東西不能寫,因為沒有人會相信。
誰會相信幾百年後,人類可以在天上飛,可以在深海潛行,可以在陸地上坐著鐵箱子快速移動?
沒有人會相信的,別人隻會當你是異想天開的傻子。
第二,違反社會常識的東西不能寫,因為有違這個時代的倫理道德。
正如灰姑娘的故事一樣,他為什麽要改得麵目全非才能跟別人講?
就是因為灰姑娘本來就是西方童話故事,裏麵的背景和風俗都跟這個社會的倫理不一樣。
一個好人家的姑娘,不僅拋頭露臉,而且還跟一個陌生男人跳舞親吻。這跟風塵女子有什麽區別?
這種行為在西方社會或許還能被接受,但在這個中式傳統社會裏是絕對會被人唾棄的,寫出來也會被人罵。
第三,有關zheng zhi,尤其是涉及到朝廷和皇權的東西不能寫。
池非不知道這個朝代的統治者對於民眾的言論權開放到什麽程度,但小心點總沒錯。
君不見明清兩朝,文字獄是最誇張的,被牽連者以百萬計。那可真是會要人命的。
第四,誨yin誨se的東西不能寫。
雖然帶se的話本很受歡迎,但寫這類作品的作者通常沒什麽好名聲。
讀者也是偷偷地看,不敢讓別人知道。
寫得太過份的話,還有可能會被禁。
池非在張泉水他們那邊借完所有話本,並全部快速看了一遍後,總結了這個時代流行話本的幾個種類。
一是武俠犯禁類,二是才子佳人類,三是靈異鬼怪類,四是世情警醒類。
其中武俠和才子佳人是最受當下讀者歡迎的。
池非想了很久,終於決定把一個在他那個世界裏家喻戶曉的傳統故事寫成小說。
這個故事就是梁祝。
梁祝是民間通過口耳相傳的經典愛情故事,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曆史上最早關於梁祝的記錄,始於唐初,據《十道四番誌》記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塚,即其事也”。
其後各個朝代也分別有關於梁祝的各種記載。
梁祝的故事在曆史上其實是很多版本的,有封丘版、汝南版、上虞版、杭州版、宜興版、微山版、諸城版。
每個版本都不太一樣,但其中山東諸城版是流傳最廣,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版本。
故事的內容是:在諸城北部的相州鎮梁山屯村內,有一戶人家姓梁,這就是梁山伯的家。
梁家早年富裕,山伯的父親也曾辦過塾堂,不幸積勞成疾,三十幾歲便撒手西去,撇下了山伯母子相依為命,日子逐漸敗落下來。
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兒,自幼體弱多病,家中生活僅靠母親雇短工經營幾畝薄地為生。
待山伯長到十六歲時,母親怕誤了孩子的前程,便省吃儉用,攢些積蓄,把梁山伯送到了村西北三裏遠的小梁山的塾堂裏讀書。
因塾師曾是梁山伯父親的好友,故而山伯在塾堂處處受到師傅的關照,學績甚好。
故事女主角祝英台出生於諸城石橋子鎮西的祝家樓村,父親是該村員外,人稱祝員外。
祝家共四支,居住在祝家樓村的四角上,四樓對應,祝員外即家居東北樓。
當時祝家子嗣大排行,英台在女中行九,小名叫九紅兒。
因祝員外膝下無子,又禁不住英台苦苦請求,於是就同意了英台女扮男裝去小梁山求學。
就是在這裏,梁山伯結識了女扮男裝前來讀書的祝英台,兩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稱,感情篤深。
一晃三年過去,直至學業完成下山之時,山伯也未察覺出英台的真實身份,並執意要送一送祝賢弟。
兩人邊走邊聊,暢敘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諸城市石橋子鎮北的小石橋上。
就在這小石橋上,英台麵對相處三年的梁兄,愛戀之情再難自製,於是提出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許配山伯,並叮囑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親。見山伯應允後,兩人才依依惜別。
當山伯再回山拜別師傅時,才從師母那裏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趕忙前往祝家提親。
誰料,祝員外已將英台許配給了馬文才。
當梁山伯知道祝員外已將英台強行許配馬文才後,連英台也不曾見一麵即被逐出門外,回家後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終日咳嗽,湯水不進,一病不起。
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時,囑咐母親說:“我死後不要到別處葬,就埋在裏丈河北岸。”
因他知道,馬文才家就在當今安丘市官莊鎮的馬家莊子村,英台出嫁必經此地,死後也想再見英台一麵。
說完後山伯一命歸天,年僅十九歲。
梁母果然依照兒子的囑咐,將山伯遠葬到現今石橋子鎮裏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祝英台回家以後,方知父親已為自己許下婚事,又得知山伯曾來提親被父親拒絕,便終日以淚洗麵。
沒過幾天,英台得知山伯已殉情而死,葬於裏丈河北岸,更是悲痛欲絕。
之後三日不食,並在嫁妝一事上百般糾纏,以拖延婚期。
祝英台出嫁那天,風和日麗,花轎剛到塚西的古道上,突然狂風四起,英台即要求落轎,前去祭拜梁兄亡靈,到得墓前,英台眼望梁兄石碑,悲痛欲絕,uu看書 .uukashu 聲淚俱下,曆數梁兄情意後,撞碑而死,家人遂將英台合葬於此。
後來有人看到兩隻蝴蝶忽然從墓中飛出,後翩翩飛走。
整個梁祝故事大概就是這樣。
什麽是悲劇?
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這個觀點池非是很認同的。
既然梁祝這個故事本身是一個悲劇,那就應該讓它保留原來的麵貌。
所以池非並不打算篡改其中的內容,更不會修改結局,而是要進行深度加工,將故事的悲劇色彩發揮到極致。
要怎樣才能將梁祝的悲劇色彩發揮到極致呢?
很簡單,隻要將美好的地方不斷放大就可以了。
梁祝最美好的部分,就是兩人在小梁山上同室而居一起生活,一直讀書的快樂時光,以及後來兩人下山時的十八裏相送這一段。
池非要做的,就是將這最美好的部分,尤其是一起讀書生活的情景盡可能地描寫細致。
隻要這兩部分描寫得夠好夠細致,當悲劇來臨時,讀者才會為之動容。
一樣東西越美麗越純潔,當它毀滅時就越讓人心痛。
*************************************************
*************************************************
第10章遲遲不能解禁,我隻好重發一遍,可是後台卻不能調整次序,我也是醉了。看過第10的朋友可以不用看這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