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迪的引導之下,張悌終於下定決心:第一階段,在商賈階層中,全麵貫徹落實財產公示。


    和預料的一樣,第一刀,砍向了這批財富驚人,社會地位卻很微妙的階層,阻力幾乎沒有:磨刀霍霍的官吏們,早就盼著來這麽一下子過年了,隻是一直苦於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現在可以了,英明神武的領導,居然用了這樣一個早就掂在手裏卻渾然不自覺的政策製度,當然要堅決貫徹執行了。


    有些手腕靈活的官吏,平日裏沒少和這些商人私下稱兄道弟,商人們呢,酒過三巡之後,在美女佳肴的刺激之下,不太順溜的口條支配了大腦,難免會吹噓一番,殊不知,一些關鍵的術語和數據,早就被一些有心之人記在了小本本,啊,不是,是心裏,現在好了,限期在五日之內完成申報公示之後,隻需看一眼結果,不少人就完成了精確製導攻擊,直接將那些懷有一絲僥幸心理企圖少交稅的不法之徒紛紛拿下。


    這一舉措,不僅張悌賺的盆滿缽滿,趕快第一時間還了一大筆資金給鍾離牧父子(這樣利息的損失能小點,不過,他並不知道,除了那父子二人的幾個大紅包之外,大部分的資金,源源不斷的流進了)具體做事的很多小吏也“大有裨益”,嚐到了甜頭的他們,自然甩開膀子,瞄準了下一波肥羊,發展到第二階段後,在金錢的刺激之下,是不是有瞞報,這個指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目標人物,是不是足夠的肥。


    底層民眾們眼巴巴的看著這一饕餮盛宴,不覺得憤憤不已,不是在同情商賈,也不是在嫉妒官吏(當然,即便達不到嫉妒的程度,羨慕,還是有的),隻是單純的想:這種好事怎麽就輪不到自己呢?


    終於,體察民情的張悌,也知道這一波騷操作的出發點是什麽,肉吃了不少,還是要給老百姓喝口湯的,所以,馬上公布第二道公文:鼓勵廣大人民群眾揭發檢舉那些潛藏在身邊的“不法奸商”,好處嘛,就是贓款的五分之一。


    這一下子,直接激發了起了無窮的欲望。那些在田地裏辛苦挖掘著泥鰍的人,那些不堪忍受生活的苦楚,都準備拎著粗造濫製的棍棒走進山林充當暴民的窮苦百姓們,紛紛停下了原本的想法,開始將目光聚焦於流傳在街頭巷尾的各種花邊新聞之中……


    民眾的眼光既然是雪亮的,那麽與之配套的,還有敏銳的嗅覺,他們堅信,那些看似熱鬧非凡的花邊新聞中,泔水桶中倒滿的富豪家中吃剩的酒食,仆人滿載而歸的菜籃中,甚至看門犬嘴裏嚼碎的骨頭裏,一定會潛藏著什麽驚天的秘密,一個會讓自己“迎娶富家小姐,走上人生巔峰”的驚天秘密。美,是不缺少的,缺少的隻是發現以及……聯想。


    隻可惜,階層和社會地位的局限性,決定了,他們能接觸到有錢人,其實也就是那麽回事,不過,看看自身尷尬的處境,這種級別的有錢人,足夠了。


    於是,在一些眼明手快的“刁民”努力下,第一批中產階級被人揭發檢舉,身陷囹圄,接著,更多的後知後覺的人,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生怕動作慢了,連殘羹冷炙都混不上了。


    於是,也就有越來越多的商賈倒在了這種不知何處射來的暗箭之中,即便最後被證明是清白的,出來之後也蛻了一層皮,不知道有多少自己辛苦賺來的財富,流入了他人的口袋。


    於是,在這種大勢之下,武陵幾個原本成色的城市,越來越是凋敝,商賈,漸漸的成了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可是,張悌和那些數錢數到腳軟的屬下們卻渾然不覺。


    也許,他們能感覺到點什麽,比如最近幾日以來府上購買的吃食品種越來越是單一,且不那麽新鮮了,明顯是市場凋敝,商家嗷嗷待哺的表現,但是,在麵前的那一座座金山銀山,還是令他們決定,繼續渾然不覺下去吧。


    隻是月餘時間,通過這種收割,張悌居然已經償還完了所有的欠款(因為提前還款,所以利息也少還了不少,這一點,王迪還是很仗義的),鑒於韭菜要割,但是,也要勤加施肥和養護,所以,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鐮刀。


    不過,當收割已成習慣之後,張悌已經深深地迷戀上了這種遊戲,給商賈們施肥緩衝的時候,也不想閑著,於是,吃幹抹淨的他按照王迪的謀劃,終於向手下的官吏隊伍揮起了砍刀。


    第一波攻擊,是試探性的(這種自宮式玩法,第一次還是要慎重),經過暗中查探,張悌選中了四五個地位低微,毫無背景的小吏,突然將其拿下,宣布罪狀,聲稱在整頓風氣,規範市場的過程當中,各種吃拿卡要,敗壞了我大武陵政府官員隊伍的清譽,實乃人神共憤,故,將其一幹人等革職查辦,抄家下獄。


    於是,上至其他官員,下至黎民百姓都眼巴巴等待著抄家結果,隻待一聲令下,便如同群鴉撲到腐屍上分享盛宴。


    “犯罪者”們在強大的“正義人士”們麵前,毫無抵抗能力,在廣大人民群眾眼中更是咎由自取,更因為,其他昔日同僚覺得,犧牲掉這一小撮,可以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加可靠的保障。所以,當這批人被拿出來獻祭的時候,沉默者有之,欣喜者有之,悲哀者有之,甚至還有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態。


    卻沒有想到:如果此種態勢繼續蔓延下去,火會不會燒到自己身上呢?曆史上又不是沒有發生這樣的事,他們應該不會忘記,當年,漢武帝鼓勵民眾對隱匿財產者進行告密,“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告密有功,把被告者一半財產獎給告密者。以至於告密者絡繹於途,不絕如縷,雖然“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宅亦如之”。不過,其社會惡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商賈中家以上大氐(抵)破”,不僅如此,還導致了民風敗惡,誠信淪喪,“民媮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業”。


    人性,大抵如此,它是可以塑造揉捏的,揉捏人性的便是製度,善政塑造善,反之,惡政塑造惡,於是,當一部分獎勵真的兌現之後,局麵就有些和這群官僚們想象的不太一樣了,和曆史上一樣,更多的善良的民眾,從中發現了一條發家致富之路,在武陵,掀起了一個揭發檢舉的高潮,波濤詭譎的告密浪潮中,不斷有商賈、小吏,甚至一些勢力不小的地方豪強中箭落馬。


    沒趕上當年孫權整人的時代,麵對這個從未見過的局麵的張悌,一開始是有點害怕的,不過,遠在南郡對他“關懷備至”的王迪送來了一組數據,讓他安心下來。


    自大搞群眾運動式反腐敗後,再也沒有發生一起新增的地方暴動,而且,那些已經發生暴動的區域,在政府軍沒有大力鎮壓的前提下,就有了逐漸減弱的狀況。


    這說明什麽?說明群眾對自己的施政方針是滿意的,隻要繼續堅持下去,說不定還可以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政治生態模式啊。


    “巨先,你想,之前站在官僚和商賈的立場上,你麵臨的是怎樣的危機?而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你又能汲取到怎樣的能量?到了堅定的選擇一條路線的時候了,不要再搖擺不定了。”不願看到“好友”的首鼠兩端,王迪好心勸解。


    於是,在聲勢浩大的人民浪潮中,張悌終於冷靜下來,繼而堅定了人民路線。


    第一,現實利益擺在眼前,老百姓有好處,自己賺的更多,uu看書 .uuknshu 為什麽要放棄?


    第二,王迪的數據沒有錯啊,自己也調查出來了,鎮壓反叛的形勢的確令人欣慰,已經回暖了,因為大家都有了更安全,更“和諧”的盈利方式,為什麽不繼續堅持呢?


    第三,周處他們居然反對,勸自己不要玩火,哼,老子在武陵又沒牽涉到你們,你們怕什麽?莫不是眼饞了?不願自己做出成績?你們越是要反對,本太守就越是要堅持!


    第四,告密者雖然越來越多,這其中也肯定有冤假錯案,但是,人民群眾的底線還是有的嘛,沒有揭發族人的,沒有揭發師長的,頂多是出賣了朋友,到時候還可以收拾。


    隻是,張悌卻沒想想:既然這個辦法這麽好,王迪為什麽不在南郡搞一搞?為什麽那些暴動爆發的區域,多為巴人聚集區,為什麽暴動人數減少了,但是卻也沒回到原有的生活區域,他們這些流民究竟去了哪裏?


    或者,張悌想過,隻是隨即便被巨大的利益給蒙蔽住了。


    這種什麽也不用做,一道道蠱惑人心的文件傳達下去,就有大把的收益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而且,也是個區分站隊的好機會啊,那些官僚最終被定罪,不還是自己最終拍板?通過這個方法,將那些不聽話的刺頭剔除出去,讓其餘的中立人士瑟瑟發抖,最終尋求自己的庇護,也不錯啊。


    這一點,王迪沒想到,完全是張悌在最終給案件定性時,自己領悟出來的,所以,更不願意停下腳步了。


    不僅不願意停下腳步,還準備再加點料,讓這把火,燒的再旺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之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梧老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梧老師並收藏漢之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