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弄完了三位和鄧艾有點同床異夢的封疆大吏之後,大家就開始各自忙活起來。


    首先,王頎等人按照王迪的建議,開始把數據報表做的漂亮一些,將之前隱藏的財力物力,尤其是軍隊實力釋放出來,當然,並不是要一步到位,而是逐步釋放,這一點,不需要王迪特意提醒也知道。


    然後,就是很“大方”的交出了5000人(王頎湊了3000人,其餘二位各1000人)給鄧朗指揮操練,算是向鄧艾獻上的“投名狀”吧,借此表達了一番誠意:三巴與涪陵之地,是鄧氏家族的後花園,我們三位隻是個總管,這裏永遠是“任君采摘”。


    這個舉動不光鄧艾滿意,鄧朗更是欣喜非常,5000人什麽概念?想當初諸葛亮對薑維信任有加,稱其是涼州上士,有膽略,統領五六千虎步軍。那一年薑維可是27歲了!以區區十七歲年紀,便統領5000人馬,要不是這三人力挺,鄧艾名頭加持,以及鼓吹當初西陵那一戰,未必能鎮得住啊。


    鄧朗不愧是流淌著鄧艾的血脈,作為軍三代,不過十餘天的時間,居然操練的有模有樣。


    王頎等人的目的也達到了,此舉不僅博得信任,還大大分散了鄧朗的注意力。暗地裏有些小動作的話也不至於察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三人堅信這是派來監視的)。


    之後便是加強和劉諶一方的聯係,針對成都方麵的計劃得到了雙方的一致認可,可以說正中劉諶下懷,再加上之前對付李特有了一次不錯的合作,所以,這一回溝通也沒有什麽障礙,除了在武陵和零陵兩地象征性的留下了千餘名駐軍之外,關彝和羅襲暗中已經將主力部隊全部調回,在犍為郡一帶集結,準備向成都方麵發動一次大規模攻勢。


    和衛瓘方麵的接觸是本次計劃的一個關鍵點,好在,八麵玲瓏左右逢源的王迪,不論如何,一直沒有放棄這條聯絡通道,衛瓘對這個外姓子侄一直算是欣賞信任,再加上太原王家的利益鏈條分析正確,所以,此番舉動也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司馬炎已經搖搖欲墜了,再和鍾會這樣混下去,估計道會越走越窄,與其如此,不如拚一把,就此跳反,拿著他鍾會和司馬炎人頭去司馬攸那裏邀功請賞,重回北方朝堂之上!


    衛瓘還在一番推演之後,主動設計了幾套方案:南中方麵一定要策動一次真正的大規模攻勢,大到鍾會不得不認真對待,全力以赴的程度,這樣一來,如果鍾會帶著自己親赴前線的話,就尋找機會陣前倒戈,直接將鍾會拿下,如果自己作為炮灰被派了出來,就充當帶路黨,引劉諶大軍攻打成都,如果是鍾會親征,自己留守的話,就直接宣布易幟,斷了他的後路。總之,不管怎麽安排,都逃不出這幾套方案,鍾會的喪鍾之曲,已經譜寫完畢,死定了!


    最順利的就是和遠在雍涼的薑維之間的溝通,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旅途上,一旦確認了來使的身份,薑維連眉頭都沒皺一下就同意了:王迪以為是他猜對了薑維那顆不惜一切代價匡扶漢室的赤膽忠心,卻絕沒有想到,薑維隻是確定了王迪的身份以後就拍板了,不管是真的,還是陰謀詭計,他都會成全王迪。


    這是自從穿越以來,王迪最順利的一次謀劃,不到四十天的時間裏,困死鍾會的內外因素全都準備妥當,隻需要一聲令下,按部就班的推動即可。順利的讓王迪覺得像是做夢一樣。


    “子均,太尉那裏是不是都已經匯報上去了?”這一日,許久未見的王頎三人又湊了過來,選了一個鄧朗帶著幾千人馬出去浪的時候湊了過來。


    “當然還沒有,”王迪一點都不意外:“我可是一個很有信用的人。”


    “那就好,”王頎鬆了口氣。這要是匯報上去,計劃正式啟動,他們幾位可就沒有轉圜餘地了,沒上報就好。


    “當然了,在下也不是一點也沒匯報,”王迪又說道:“隻不過是在匯報了一多半的信息後,以路途遙遠為理由,聲稱薑維那裏的回複還沒有確認。”


    “這個理由倒是說得過去。”三人一起點頭,也顯得自己很慎重嘛,可以理解。


    “同時,還提出了一點難題,”王迪說道:“就是兵力和財力不足,需要荊州方麵提供一些支援。”


    “這樣不好吧?已經來了鄧朗,物資方麵有補充最好不過,軍隊就算了。”王頎沒什麽反應,田續和牽宏有些不悅,很顯然,並不希望鄧艾有機會實現滲透他們所謂的“獨立王國”。


    “現在不提,太尉早晚也會走出這一步,”王迪倒是旁觀者清:“倒不如主動說出來,進一步獲得信任。而且,隻有調動起來……”


    “隻有調動起來,才會讓東吳方麵覺得有了可乘之機?”王頎接道。


    “正是。”王迪點頭。


    鄧艾和孫吳,尤其是和陸凱,近期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關係,但是,那要歸功於雙方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李特,現在,李特已經完蛋了,uu看書 . 但是李特打下的領土卻被鄧艾實質性占有了(劉諶留在那裏的丁點人馬也就是一個象征意義,而且,還是鄧艾有意留下來的,就是要讓南荊州的領土主權更加有分歧,可以拿來扯皮),之所以還沒有撕破臉,除了北麵還有一個司馬攸的存在之外,陸凱元氣大傷搶不回來更是一個主要因素。所以,陸凱還在盼望鄧艾對自己的口頭承諾是真的:我鄧家是要回到雍涼的,到時候荊州自然是你們的,暫時借用而已。


    像極了當年劉備和孫權之間的故事啊!


    到時候,回到了雍涼,真的歸還嗎?王迪很是懷疑這一點,沒有人嫌自己的資源多啊!


    王迪甚至懷疑鄧艾對王頎等人的想法並非全然不知,甚至就是希望他們留在這裏不走,為荊州繼續姓鄧打下一個基礎呢?唇亡齒寒,荊州被吳國武力拿下,他們不也危險了?反之,一旦和益州方麵有摩擦,荊州不也是可以提供幫助?


    但這隻是王迪的猜測,也沒法和王頎說:你們放心吧,太尉肯定支持你們留在這裏之類的,那樣的話,肯定會被當成說客,再無信任可言,所以,眼下隻能順著他們的意思來,先挑撥起鄧艾和陸凱的矛盾,讓他們先咬起來,從而延緩益州計劃,等三人坐實了,令鄧艾接受現實即可。


    嗯,控盤一定要控好了,不能過火,不能真的耽誤益州計劃,最主要的,還可以通過這種可控的軍事衝突賺一筆。


    那麽,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按照自己說的來,讓已經有所恢複的陸凱先動手,而不是那三位設想的鄧忠出事的過激行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之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梧老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梧老師並收藏漢之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