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董卓篡位
李傕愣了一下,這王允可是朝廷的司徒啊!這……
董卓又補充了一句,說:“徐耀民在王允家裏商議如何對付孤。隻要拒絕投降的,格殺勿論!”
“遵命!”
李傕走出秦王府時,他心道:徐耀民,你可不要怪我對你無情!你實在是做的太過分了!
李傕隨即來到城中大營,點起五千精銳步卒,殺奔王允的大院子。
~
司徒府有二丈四尺的圍牆!圍牆厚達一丈。
王允有五百多親隨,都是從王氏家族挑選出來的精銳!每天都會有一屯親隨上城牆巡邏。
突然,那屯將看到一大隊人馬跑了過來。他站在圍牆上一看,這是西涼步卒,是大漢所有步卒中最精銳的部曲之一。他很好奇這些士卒要去哪裏?司徒府接近皇宮,再往前走就有謀逆的嫌疑!他準備看這個營校尉的笑話!
突然,這五千多人在司徒府前散開,朝著司徒府周圍包抄過來!
那屯將大吃一驚!原來這五千人是要攻打司徒府啊?他立刻喊道:“鳴鑼示警!快!”
屯將的幾名親隨立刻趕到城門樓裏,拿出銅鑼拚命地敲著,並且大聲喊道:“快!有人要襲擊司徒府!快上圍牆!”
這時,已經有攻擊司徒府的士卒開始搬來攻城雲梯,並蜂擁爬牆了!
司徒府內有很多防禦器材!包括滾木礌石、火油、鋼叉等等,但是都放在倉庫裏。誰會想到在長安城內會有人膽敢攻擊司徒府呢?
等有人從倉庫裏搬來滾木、鋼叉時,已經有攻擊司徒府的士卒攀上了圍牆,開始跟守護士卒殊死搏鬥!
王允正在三進小客廳內跟徐榮倆商議如何才能除掉董卓!
在聽到喊聲時,徐榮第一個衝了出來。他在聽到有人攻擊司徒府時,內心裏暗暗叫苦不迭!在長安城,還有誰敢攻擊司徒府?那不是秦王還有誰?難道秦王就跟王司徒翻臉了?完了!徹底完了!
這時,徐榮的親隨一臉焦急地跑過來,喊道:“將軍,是李傕的大軍在攻擊司徒府。我們怎麽辦?”
徐榮狠狠地一跺腳,喊道:“協助守護司徒府!讓李傕攻破了圍牆,我們也有死無生!”
王允在跑出來之後,也有管家跑過來喊道:“老爺,是秦王派來的部曲在攻打司徒府!有大約五千士卒!”
王允臉上呈現出豬肝色!他知道自己還是遲了一步!讓董老賊搶了先!他隨即顫聲大喊:“堅……堅……守住,等待……司空來……來救援!”
搭在圍牆上的雲梯越來越多,爬上城牆的士卒也越來越多!盡管徐榮的一百多親隨也頂了上去,但在消耗中,對比李傕的大軍還是杯水車薪。
漸漸地司徒府圍牆上的防守者越來越少,在王允最後一個親隨也投入到搏殺中時,圍牆上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傾斜。不久,王允、徐榮的親隨崩潰了!
數千士卒殺入了司徒府!
司徒府頓時成了人間地獄!
到處是慘叫聲!到處是死屍!整個司徒府血流成河!
王允在躲入一間地下室,被搜了出來!被一名曲長一刀砍下了腦袋,當即死亡!
徐榮在一個月亮門後麵拚死抵抗!但防得了月亮門,防不了上麵丟下來的火把!煙熏、火燎,將徐榮擊退!隨即被一陣羽箭射中!他在倒下時,有些後悔自己色欲熏心!怎麽能跟董卓對著幹呢?這不是壽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煩了嗎?
徐榮在中箭倒地之後,來不及爬起來,就被衝上來的士卒砍成了亂泥!
~
袁隗在得知董卓下狠手殺了王允、徐榮之後,知道自己無力回天了!他決定辭職回歸故裏!
在朝堂上,袁隗向漢帝劉協提出告老回鄉!
盡管劉協眼中流露出不舍之情,有心想將已經不多的大漢忠臣留下來。但他不敢開口說話!他也知道即使是自己說了也沒有用!因為決定權不在他手裏。
董卓馬上批準了袁隗辭職的請求。
~
幾天後,袁隗帶著一家老小從清明門走出長安城時,他走下馬車,回頭看了看這巍峨的城牆!他知道,自己也許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長安城了!四百年大漢,也許就此終結!他自知無法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皇朝,隻能在心裏默默地為大漢哀悼!
袁隗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上了馬車,他朝家奴喊道:“走吧!”
袁氏家族龐大的車隊緩緩地離開了長安城!
緊隨其後的是一大批漢庭的官員!他們都知道大漢朝大勢已去,同時害怕沒有了袁司空的保護,會被董卓報複!不如就此離開長安!
董卓按照自己跟楊光的協議,也沒有為難袁隗。
幾天後,袁隗和一大批大漢官員的車隊出了函穀關!
~
掃清了劉協“禪讓”的障礙;又處理了叛徒。董卓在長安城一手遮天!
在上朝時,uu看書 wwukanshu那些勸進的人再次提出來請漢帝劉協禪讓時,朝堂上鴉雀無聲!
那些忠於漢室的人,都已經跟著袁隗離開了!留下的要麽是董卓的爪牙,要麽是貪生怕死之輩。哪裏還會有人站出來說話?
劉協兩眼噙著淚水!在袁隗離開長安時,他就明白了自己的結局!他最害怕的是秦王會處死自己!在萬般無奈之下,劉協不得不向董卓禪讓皇位!
董卓連作假的三次禪讓的機會都不給劉協,直接接受了皇位!
在小黃門將劉協請下禦座之後,又被李儒摘了冕旒!
董卓直接走上前去,李儒親自將冕旒戴在董卓的頭上。
董卓走上禦座,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然後正襟坐下。
這時,朝臣們山呼萬歲!
董卓就此迫不及待地登了基!他隨即下第一道聖旨:
封劉協為金城王!
董卓學著大張朝庭一般,將漢朝改為董朝!將中平六年改為董朝元年!
接著就開始大封群臣!董卓知道自己反正隻能在這裏當一年的皇帝,過後隨你們怎麽辦!願意跟老子走的,老子歡迎;不願意的,也不勉強!
有著四百年曆史的大漢朝就此壽終正寢!長安城從此進入董家皇朝!
()
李傕愣了一下,這王允可是朝廷的司徒啊!這……
董卓又補充了一句,說:“徐耀民在王允家裏商議如何對付孤。隻要拒絕投降的,格殺勿論!”
“遵命!”
李傕走出秦王府時,他心道:徐耀民,你可不要怪我對你無情!你實在是做的太過分了!
李傕隨即來到城中大營,點起五千精銳步卒,殺奔王允的大院子。
~
司徒府有二丈四尺的圍牆!圍牆厚達一丈。
王允有五百多親隨,都是從王氏家族挑選出來的精銳!每天都會有一屯親隨上城牆巡邏。
突然,那屯將看到一大隊人馬跑了過來。他站在圍牆上一看,這是西涼步卒,是大漢所有步卒中最精銳的部曲之一。他很好奇這些士卒要去哪裏?司徒府接近皇宮,再往前走就有謀逆的嫌疑!他準備看這個營校尉的笑話!
突然,這五千多人在司徒府前散開,朝著司徒府周圍包抄過來!
那屯將大吃一驚!原來這五千人是要攻打司徒府啊?他立刻喊道:“鳴鑼示警!快!”
屯將的幾名親隨立刻趕到城門樓裏,拿出銅鑼拚命地敲著,並且大聲喊道:“快!有人要襲擊司徒府!快上圍牆!”
這時,已經有攻擊司徒府的士卒開始搬來攻城雲梯,並蜂擁爬牆了!
司徒府內有很多防禦器材!包括滾木礌石、火油、鋼叉等等,但是都放在倉庫裏。誰會想到在長安城內會有人膽敢攻擊司徒府呢?
等有人從倉庫裏搬來滾木、鋼叉時,已經有攻擊司徒府的士卒攀上了圍牆,開始跟守護士卒殊死搏鬥!
王允正在三進小客廳內跟徐榮倆商議如何才能除掉董卓!
在聽到喊聲時,徐榮第一個衝了出來。他在聽到有人攻擊司徒府時,內心裏暗暗叫苦不迭!在長安城,還有誰敢攻擊司徒府?那不是秦王還有誰?難道秦王就跟王司徒翻臉了?完了!徹底完了!
這時,徐榮的親隨一臉焦急地跑過來,喊道:“將軍,是李傕的大軍在攻擊司徒府。我們怎麽辦?”
徐榮狠狠地一跺腳,喊道:“協助守護司徒府!讓李傕攻破了圍牆,我們也有死無生!”
王允在跑出來之後,也有管家跑過來喊道:“老爺,是秦王派來的部曲在攻打司徒府!有大約五千士卒!”
王允臉上呈現出豬肝色!他知道自己還是遲了一步!讓董老賊搶了先!他隨即顫聲大喊:“堅……堅……守住,等待……司空來……來救援!”
搭在圍牆上的雲梯越來越多,爬上城牆的士卒也越來越多!盡管徐榮的一百多親隨也頂了上去,但在消耗中,對比李傕的大軍還是杯水車薪。
漸漸地司徒府圍牆上的防守者越來越少,在王允最後一個親隨也投入到搏殺中時,圍牆上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傾斜。不久,王允、徐榮的親隨崩潰了!
數千士卒殺入了司徒府!
司徒府頓時成了人間地獄!
到處是慘叫聲!到處是死屍!整個司徒府血流成河!
王允在躲入一間地下室,被搜了出來!被一名曲長一刀砍下了腦袋,當即死亡!
徐榮在一個月亮門後麵拚死抵抗!但防得了月亮門,防不了上麵丟下來的火把!煙熏、火燎,將徐榮擊退!隨即被一陣羽箭射中!他在倒下時,有些後悔自己色欲熏心!怎麽能跟董卓對著幹呢?這不是壽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煩了嗎?
徐榮在中箭倒地之後,來不及爬起來,就被衝上來的士卒砍成了亂泥!
~
袁隗在得知董卓下狠手殺了王允、徐榮之後,知道自己無力回天了!他決定辭職回歸故裏!
在朝堂上,袁隗向漢帝劉協提出告老回鄉!
盡管劉協眼中流露出不舍之情,有心想將已經不多的大漢忠臣留下來。但他不敢開口說話!他也知道即使是自己說了也沒有用!因為決定權不在他手裏。
董卓馬上批準了袁隗辭職的請求。
~
幾天後,袁隗帶著一家老小從清明門走出長安城時,他走下馬車,回頭看了看這巍峨的城牆!他知道,自己也許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長安城了!四百年大漢,也許就此終結!他自知無法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皇朝,隻能在心裏默默地為大漢哀悼!
袁隗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上了馬車,他朝家奴喊道:“走吧!”
袁氏家族龐大的車隊緩緩地離開了長安城!
緊隨其後的是一大批漢庭的官員!他們都知道大漢朝大勢已去,同時害怕沒有了袁司空的保護,會被董卓報複!不如就此離開長安!
董卓按照自己跟楊光的協議,也沒有為難袁隗。
幾天後,袁隗和一大批大漢官員的車隊出了函穀關!
~
掃清了劉協“禪讓”的障礙;又處理了叛徒。董卓在長安城一手遮天!
在上朝時,uu看書 wwukanshu那些勸進的人再次提出來請漢帝劉協禪讓時,朝堂上鴉雀無聲!
那些忠於漢室的人,都已經跟著袁隗離開了!留下的要麽是董卓的爪牙,要麽是貪生怕死之輩。哪裏還會有人站出來說話?
劉協兩眼噙著淚水!在袁隗離開長安時,他就明白了自己的結局!他最害怕的是秦王會處死自己!在萬般無奈之下,劉協不得不向董卓禪讓皇位!
董卓連作假的三次禪讓的機會都不給劉協,直接接受了皇位!
在小黃門將劉協請下禦座之後,又被李儒摘了冕旒!
董卓直接走上前去,李儒親自將冕旒戴在董卓的頭上。
董卓走上禦座,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然後正襟坐下。
這時,朝臣們山呼萬歲!
董卓就此迫不及待地登了基!他隨即下第一道聖旨:
封劉協為金城王!
董卓學著大張朝庭一般,將漢朝改為董朝!將中平六年改為董朝元年!
接著就開始大封群臣!董卓知道自己反正隻能在這裏當一年的皇帝,過後隨你們怎麽辦!願意跟老子走的,老子歡迎;不願意的,也不勉強!
有著四百年曆史的大漢朝就此壽終正寢!長安城從此進入董家皇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