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是個天才嗎?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什麽“六七歲就能吟詩作賦,十二歲便讀盡四書五經。”,這話用在他身上一點都不誇張,因為他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不讀盡四書五經肯定是不行的,吟詩作賦對他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十二歲,一般人還是懵懵懂懂,少不更事呢,他卻已經從數百萬讀書人中脫穎而出,考取秀才功名,這還不是天才,什麽才叫天才,要知道有明朝第一才子之稱的解縉可是十五歲才考取秀才功名的。
或許,大明朝能跟張居正一決高下的天才也就隻有解縉了,解縉是十五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九歲便高中舉人,二十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三甲第十名,而張居正是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六歲便高中舉人,二十三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二甲第八名。
如果從金榜題名的年紀來看,張居正貌似比解縉還要差那麽一點,其實不然,因為解縉沒人管,想怎麽考便怎麽考,而張居正不知道是走運還是倒黴,遇著了湖廣巡撫顧璘。
傳聞,張居正十三歲便想去參加鄉試,正是湖廣巡撫顧璘阻止,他才沒去成,要不然,他可能要成為曆史上最年輕的舉人了。
他之所以二十三歲才金榜題名,據說也是因為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擾,因為他不滿二十歲人家就不讓他去考啊!
當然,顧璘並不是妒忌張居正的才華,不讓他出名,事實恰恰相反,顧璘對張居正的才華相當的賞識,這才刻意阻擾張居正參加鄉試和會試的,用顧璘的話說,是要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免他才高氣傲,到處得罪人。
這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當初的解縉就是因為才高氣傲,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三十多歲便被人給整死了。
如果顧璘不阻擾,任由張居正去考,那麽,很有可能,張居正十三歲便能高中舉人,十四歲便能金榜題名,那樣一來,就有點恐怖了,十四歲便當官了,而且最少都是個知縣,張居正能管得住自己嗎?
當然,這些都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此時,張居正還隻是個舉人呢。
這會兒張居正自然是想去參加會試,金榜題名,輝煌騰達,好巧不巧,過完年就要舉行會試了,他是一門心思想去,顧璘卻是交待了他的父母,不準他去!
他雖然是個天才,奈何“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他父母卡著,不給錢,他也沒有辦法啊,他總不能一路乞討去京城趕考不是。
正當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時候,顧璘卻又派人通知他的父母,趕緊的,收拾一下,準備去京城了,當朝禮部尚書,乙末科狀元楊聰想收張居正為弟子!
楊聰何許人也,天下讀書人誰人不知,這位可是當今天下讀書人的偶像!
楊聰的故事更是在讀書人中廣為流傳,什麽二十歲便高中狀元,二十二歲便巡撫邊鎮,打得韃子屁滾尿流,二十五歲便總督東南五省,將海盜和倭寇剿的一幹二淨等等,每一樁每一件很多讀書人都耳熟能詳。
可以說,楊聰在讀書人心目中已經是接近於王守仁那種傳奇般的存在了,張居正聽聞楊聰竟然想收他為徒,自然是欣喜若狂。
這位師傅可是二十歲就高中狀元了,想必他想要去參加明年的會試應該沒有問題吧?
他就這麽懷著激動的心情,跟著楊聰派來接他的護衛,一路從湖廣北上,直奔京城。
這一路,他總算體會了一把有錢人的感覺,要知道他雖然是個天才,並不代表他家裏就有錢,他家就是普通軍戶,唯一與眾不同的就是他父親考了個秀才功名而已。
不過,這年頭秀才不說隨處可見,那也是一抓一大把,根本就沒什麽稀奇的,所謂“窮秀才、窮秀才”,他家那也是窮的可以,就算他後麵中了舉人,那也是天天呆家裏溫書,根本就沒有出去賺錢,家裏還是一如既往的窮。
當初他去參加鄉試的時候別說是坐馬車了,連馬都沒得騎,直接就是走著去的,哪像這會兒,不但有馬車坐,而且還有人服侍,吃飯住店都不用他管,自會有人安排。
這種待遇,他認為已經是最好的了,雖說沿途住的大多都是驛站,吃的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相比於他家的普通飯菜那可是好多了,他這輩子,也就跟著湖廣巡撫顧璘去吃過幾次這麽好吃的東西呢。
沒想到,抵達京城之後,他才知道,一路上的待遇那都是毛毛雨而已。
楊聰給他安排的直接就是個占地十餘畝的院落,而且就在玉淵潭邊上,有山有水,風景秀美的讓人陶醉,那服侍他的小丫鬟也是漂亮的讓人陶醉。
咳咳,有點跑題了啊。
總之,楊聰對每個弟子那都是相當的好,每人都是一個單獨的院落,而且還有傭人服侍,吃的那也是跟他差不多,不說極度奢華,一般人家那是絕對吃不起也吃不到的。
張居正應該算是七個弟子裏麵來得最晚的了,因為楊繼盛原本就是北直隸人,沈煉那也是一直就跟著楊聰,李春芳那也是自己拿著湛若水的介紹信跑過來的,至於海瑞、譚綸和戚繼光,楊聰都是派船去接的,唯獨張居正這個隻能從陸路坐馬車過來。
七個弟子齊聚,接下來就是隆重的拜師儀式了。
這天上午,楊府那是裝飾的如同過年一般,到處都張燈結彩,張邦奇、鄒守益、聶豹等陽明一脈的大佬,還有定國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等公侯勳貴,包括陸鬆、陸炳、張嶽等楊聰的親戚都來了,uu看書uukashu.om 用冠蓋雲集來形容都絲毫不為過。
這時候這些人也不必忌諱嚴嵩會攻擊他們圖謀不軌,更不用擔心嘉靖會認為他們結黨營私,因為創辦學院,教書育人在這年頭那都是為人所傳頌的大好事,人家收學生,來觀個禮又怎麽了,隻要楊聰敢請,他們就敢來。
嚴嵩在這種事上麵那真是沒什麽文章可做的,就算是楊聰請他,他也得來,兩人雖然是死敵,那也算熟人不是,這種事人家如果請了他不來,那反倒是私心太重,要為人所詬病的。
當然,楊聰是不可能去請嚴嵩的,因為請了嚴嵩就得請夏言,請了夏言就得請毛伯溫,請了毛伯溫其他六部尚書就不能不請,畢竟這朝堂之上的重臣就沒有他不認識的,如果這些人都請了,那整個朝堂所有重要衙門的大佬這天不都得來,那樣也太張狂了。
所以,他隻請了自己派係的大佬,甚至連毛伯溫那種跟他關係相當不錯的大臣都沒請。
不過,這樣也已經算是夠隆重的了,京城的達官顯貴不說來了一大半,一小半還是有的,誰收弟子的時候又能辦得像他這般隆重。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什麽“六七歲就能吟詩作賦,十二歲便讀盡四書五經。”,這話用在他身上一點都不誇張,因為他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不讀盡四書五經肯定是不行的,吟詩作賦對他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十二歲,一般人還是懵懵懂懂,少不更事呢,他卻已經從數百萬讀書人中脫穎而出,考取秀才功名,這還不是天才,什麽才叫天才,要知道有明朝第一才子之稱的解縉可是十五歲才考取秀才功名的。
或許,大明朝能跟張居正一決高下的天才也就隻有解縉了,解縉是十五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九歲便高中舉人,二十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三甲第十名,而張居正是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六歲便高中舉人,二十三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二甲第八名。
如果從金榜題名的年紀來看,張居正貌似比解縉還要差那麽一點,其實不然,因為解縉沒人管,想怎麽考便怎麽考,而張居正不知道是走運還是倒黴,遇著了湖廣巡撫顧璘。
傳聞,張居正十三歲便想去參加鄉試,正是湖廣巡撫顧璘阻止,他才沒去成,要不然,他可能要成為曆史上最年輕的舉人了。
他之所以二十三歲才金榜題名,據說也是因為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擾,因為他不滿二十歲人家就不讓他去考啊!
當然,顧璘並不是妒忌張居正的才華,不讓他出名,事實恰恰相反,顧璘對張居正的才華相當的賞識,這才刻意阻擾張居正參加鄉試和會試的,用顧璘的話說,是要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免他才高氣傲,到處得罪人。
這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當初的解縉就是因為才高氣傲,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三十多歲便被人給整死了。
如果顧璘不阻擾,任由張居正去考,那麽,很有可能,張居正十三歲便能高中舉人,十四歲便能金榜題名,那樣一來,就有點恐怖了,十四歲便當官了,而且最少都是個知縣,張居正能管得住自己嗎?
當然,這些都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此時,張居正還隻是個舉人呢。
這會兒張居正自然是想去參加會試,金榜題名,輝煌騰達,好巧不巧,過完年就要舉行會試了,他是一門心思想去,顧璘卻是交待了他的父母,不準他去!
他雖然是個天才,奈何“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他父母卡著,不給錢,他也沒有辦法啊,他總不能一路乞討去京城趕考不是。
正當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時候,顧璘卻又派人通知他的父母,趕緊的,收拾一下,準備去京城了,當朝禮部尚書,乙末科狀元楊聰想收張居正為弟子!
楊聰何許人也,天下讀書人誰人不知,這位可是當今天下讀書人的偶像!
楊聰的故事更是在讀書人中廣為流傳,什麽二十歲便高中狀元,二十二歲便巡撫邊鎮,打得韃子屁滾尿流,二十五歲便總督東南五省,將海盜和倭寇剿的一幹二淨等等,每一樁每一件很多讀書人都耳熟能詳。
可以說,楊聰在讀書人心目中已經是接近於王守仁那種傳奇般的存在了,張居正聽聞楊聰竟然想收他為徒,自然是欣喜若狂。
這位師傅可是二十歲就高中狀元了,想必他想要去參加明年的會試應該沒有問題吧?
他就這麽懷著激動的心情,跟著楊聰派來接他的護衛,一路從湖廣北上,直奔京城。
這一路,他總算體會了一把有錢人的感覺,要知道他雖然是個天才,並不代表他家裏就有錢,他家就是普通軍戶,唯一與眾不同的就是他父親考了個秀才功名而已。
不過,這年頭秀才不說隨處可見,那也是一抓一大把,根本就沒什麽稀奇的,所謂“窮秀才、窮秀才”,他家那也是窮的可以,就算他後麵中了舉人,那也是天天呆家裏溫書,根本就沒有出去賺錢,家裏還是一如既往的窮。
當初他去參加鄉試的時候別說是坐馬車了,連馬都沒得騎,直接就是走著去的,哪像這會兒,不但有馬車坐,而且還有人服侍,吃飯住店都不用他管,自會有人安排。
這種待遇,他認為已經是最好的了,雖說沿途住的大多都是驛站,吃的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相比於他家的普通飯菜那可是好多了,他這輩子,也就跟著湖廣巡撫顧璘去吃過幾次這麽好吃的東西呢。
沒想到,抵達京城之後,他才知道,一路上的待遇那都是毛毛雨而已。
楊聰給他安排的直接就是個占地十餘畝的院落,而且就在玉淵潭邊上,有山有水,風景秀美的讓人陶醉,那服侍他的小丫鬟也是漂亮的讓人陶醉。
咳咳,有點跑題了啊。
總之,楊聰對每個弟子那都是相當的好,每人都是一個單獨的院落,而且還有傭人服侍,吃的那也是跟他差不多,不說極度奢華,一般人家那是絕對吃不起也吃不到的。
張居正應該算是七個弟子裏麵來得最晚的了,因為楊繼盛原本就是北直隸人,沈煉那也是一直就跟著楊聰,李春芳那也是自己拿著湛若水的介紹信跑過來的,至於海瑞、譚綸和戚繼光,楊聰都是派船去接的,唯獨張居正這個隻能從陸路坐馬車過來。
七個弟子齊聚,接下來就是隆重的拜師儀式了。
這天上午,楊府那是裝飾的如同過年一般,到處都張燈結彩,張邦奇、鄒守益、聶豹等陽明一脈的大佬,還有定國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等公侯勳貴,包括陸鬆、陸炳、張嶽等楊聰的親戚都來了,uu看書uukashu.om 用冠蓋雲集來形容都絲毫不為過。
這時候這些人也不必忌諱嚴嵩會攻擊他們圖謀不軌,更不用擔心嘉靖會認為他們結黨營私,因為創辦學院,教書育人在這年頭那都是為人所傳頌的大好事,人家收學生,來觀個禮又怎麽了,隻要楊聰敢請,他們就敢來。
嚴嵩在這種事上麵那真是沒什麽文章可做的,就算是楊聰請他,他也得來,兩人雖然是死敵,那也算熟人不是,這種事人家如果請了他不來,那反倒是私心太重,要為人所詬病的。
當然,楊聰是不可能去請嚴嵩的,因為請了嚴嵩就得請夏言,請了夏言就得請毛伯溫,請了毛伯溫其他六部尚書就不能不請,畢竟這朝堂之上的重臣就沒有他不認識的,如果這些人都請了,那整個朝堂所有重要衙門的大佬這天不都得來,那樣也太張狂了。
所以,他隻請了自己派係的大佬,甚至連毛伯溫那種跟他關係相當不錯的大臣都沒請。
不過,這樣也已經算是夠隆重的了,京城的達官顯貴不說來了一大半,一小半還是有的,誰收弟子的時候又能辦得像他這般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