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鎮,又名宣化府,屬萬全都指揮使司,治所宣化府城,有邊垣一千一百一十六裏,邊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衝口一百九十二處。
宣府鎮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北直隸順天府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城,防禦北元餘孽南下的咽喉之地。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宣府鎮被瓦剌太師也先率軍攻破,邊防設施遭遇嚴重破壞,其後雖屢有修繕,但斷壁殘垣甚多,直到嘉靖年間都未曾完全修複。
這也正是北元韃靼部吉囊頻繁入寇宣府鎮的原因,因為宣府鎮北邊的長城缺口太多了,他隨便找一個便能率軍衝進來,而當初宣府總兵趙鏜正是因為率軍去堵缺口不敵身亡。
宣府鎮經此一役,元氣大傷,直到這會兒還沒緩過來,楊聰率京營前來巡按,也算得上是一股強有力的支援,可謂恰逢其時。
可惜,現任宣府總兵李鳳鳴卻不這麽想,狀元郎來指揮作戰,怎麽都感覺不靠譜啊!
楊聰一行自西直門出發,往西北方向疾趕百裏左右,當天晚間便來到了居庸關內,過了居庸關就是宣府鎮地界了,也就是說宣府鎮其實離京城隻有百裏左右,隻是其治所宣化府城離京城有三百餘裏。
第二天一早,不到辰時,楊聰便率軍越過居庸關,進入宣府鎮,沒想到,前行還不到十裏,前麵便出現密密麻麻的邊軍,那黑壓壓的一片,足有四五千人。
楊聰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呢,前麵幾騎便從邊軍陣容中跑出來,直朝他們奔來。
他才剛剛看到一群將領中的湯克寬,成國公世子朱希忠便打馬迎上去大笑道:“鳳鳴叔,你怎麽跑這麽遠來接我們啊?”
暈,原來是宣府總兵李鳳鳴,聽朱希忠這口氣,這李鳳鳴應該是成國公府的親信。
他想了想,幹脆打馬迎上去拱手道:“李將軍,勞煩在此相迎,一路辛苦了。”
李鳳鳴看了看滿臉稚嫩的朱希忠,又看了看年紀輕輕的楊聰,臉上滿是無奈之色,這朝廷到底怎麽回事啊,竟然派兩個毛頭小子跑邊鎮來瞎指揮,這以後可怎麽得了啊!
他無奈的朝朱希忠拱了拱手,道了聲“世子好久不見”,隨即便朝楊聰拱手道:“巡按大人,這邊關時刻都有危險,末將害怕韃子收到消息前來偷襲,所以私自做主率軍前來相迎,還望巡按大人勿怪。”
他這心裏著實無奈的很,這家夥,一個成國公世子,一個新科狀元郎,如果出了什麽事,那他就百死莫贖了。
楊聰聞言,不由吃驚道:“韃子竟然能闖入宣府鎮偷襲嗎?”
唉,果然是個愣頭青!
李鳳鳴在心中歎息一聲,隨即解釋道:“宣府外圍長城損毀太嚴重,雖然大的道口基本都已經修複,但是很多小地方還是斷壁殘垣,如果韃子集結幾萬大軍前來,我們事先就能收到消息,他們自然不可能無聲無息的闖進來偷襲,但是如果隻是幾百上千人馬,他們隨便哪個部落都能拉出來,我們也無從防備。”
暈死,這意思,宣府鎮豈不是千瘡百孔!
楊聰聞言,眉頭不由一皺,他想了想,隨即問道:“韃子騎兵現在何處,可有消息。”
李鳳鳴鄭重的點頭道:“大人,消息是有的,前幾天延綏鎮那邊傳來緊急軍情,韃子騎兵正在河套集結,估計今年他們還會入寇。”
這!
楊聰聞言,臉色不由一變,他這還什麽都沒準備好呢,要是韃子騎兵這會兒衝過來,他真沒一點辦法。
李鳳鳴見他這表情,臉色無奈之色更甚。
唉,這都什麽事啊!
他無奈的解釋道:“大人請放心,河套離此足有兩千餘裏,韃子騎兵不將陝西三鎮邊軍收拾一頓是不敢輕易進犯宣府的,畢竟他們還要顧及自己的後路。”
原來是這樣,楊聰噓了口氣,隨即追問道:“如果韃子要入寇宣府,一般是什麽時候?“
李鳳鳴如數家珍道:”這幾年韃子一般是二月份開始在河套集結,三月份開始進犯陝西三鎮,最快也要六月份才會跑到這邊來。“
還好,還好,這會兒才二月,還有三個多月時間。
楊聰當即便揮手道:“那行,我們現在就出發吧,邊走邊說。”
李鳳鳴雖然頭疼,也隻能聽楊聰的行事,別看楊聰隻是個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甚至他這巡按的實際官職隻是正七品的都察院禦史,但是,人家代表的是朝廷前來巡按,可以說是見官大三級,他隻能聽人家的。
這一路從居庸關出發到宣化府城還有兩百來裏,uu看書 .ukansu.cm 楊聰這會兒倒沒要求急行軍了,他一路拉著李鳳鳴細細詢問,每過一個地方都要李鳳鳴好好介紹一番,不管是城池還是堡壘,甚至是邊軍屯衛他都仔細了解一番。
他發現,這宣府鎮防守其實挺嚴密的,幾乎每隔二十裏左右便會有一個城池或者堡壘,而且裏麵都駐紮著邊軍屯衛。
隻可惜,這些邊軍屯衛裝備實在太差了,別說是北元騎兵,甚至是人家的步卒都不一定打的過,所以,每次韃子入寇的時候,他們都隻能守著城池和堡壘,眼睜睜的看著韃子騎兵在城外肆虐。
這著實是個問題啊,如果邊軍屯衛能人手一杆火槍的話,韃子騎兵別說是來四五萬了,就算是來四五十萬都要栽在這宣府鎮,可惜,這會兒邊軍屯衛手裏刀槍弓弩都配備不全,根本沒法跟人家打啊。
這時候,他也明白了,大明並不是沒有兵而是沒有武器,缺乏訓練,如果大明能重視邊軍,何至於此啊。
像這宣府鎮,原來就有邊軍屯衛十五萬餘,雖然幾經劫難,現在還剩下邊軍八萬餘,也就是說,隻要把這一鎮邊軍全部裝備齊整,訓練成精銳,足以打得北元餘孽抱頭鼠竄!
隻可惜,這會兒大明的主要精力都消耗在內鬥上了。
朝臣和朝臣鬥,朝臣和太監鬥,皇帝和朝臣鬥,大家眼中就隻有窩裏鬥,也不想想鬥來鬥去便宜了誰。
他這會兒還沒辦法去管那朝堂的紛爭,他隻能盡力做好自己的事,爭取在宣府鎮闖出一番天地來了。
()
宣府鎮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北直隸順天府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城,防禦北元餘孽南下的咽喉之地。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宣府鎮被瓦剌太師也先率軍攻破,邊防設施遭遇嚴重破壞,其後雖屢有修繕,但斷壁殘垣甚多,直到嘉靖年間都未曾完全修複。
這也正是北元韃靼部吉囊頻繁入寇宣府鎮的原因,因為宣府鎮北邊的長城缺口太多了,他隨便找一個便能率軍衝進來,而當初宣府總兵趙鏜正是因為率軍去堵缺口不敵身亡。
宣府鎮經此一役,元氣大傷,直到這會兒還沒緩過來,楊聰率京營前來巡按,也算得上是一股強有力的支援,可謂恰逢其時。
可惜,現任宣府總兵李鳳鳴卻不這麽想,狀元郎來指揮作戰,怎麽都感覺不靠譜啊!
楊聰一行自西直門出發,往西北方向疾趕百裏左右,當天晚間便來到了居庸關內,過了居庸關就是宣府鎮地界了,也就是說宣府鎮其實離京城隻有百裏左右,隻是其治所宣化府城離京城有三百餘裏。
第二天一早,不到辰時,楊聰便率軍越過居庸關,進入宣府鎮,沒想到,前行還不到十裏,前麵便出現密密麻麻的邊軍,那黑壓壓的一片,足有四五千人。
楊聰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呢,前麵幾騎便從邊軍陣容中跑出來,直朝他們奔來。
他才剛剛看到一群將領中的湯克寬,成國公世子朱希忠便打馬迎上去大笑道:“鳳鳴叔,你怎麽跑這麽遠來接我們啊?”
暈,原來是宣府總兵李鳳鳴,聽朱希忠這口氣,這李鳳鳴應該是成國公府的親信。
他想了想,幹脆打馬迎上去拱手道:“李將軍,勞煩在此相迎,一路辛苦了。”
李鳳鳴看了看滿臉稚嫩的朱希忠,又看了看年紀輕輕的楊聰,臉上滿是無奈之色,這朝廷到底怎麽回事啊,竟然派兩個毛頭小子跑邊鎮來瞎指揮,這以後可怎麽得了啊!
他無奈的朝朱希忠拱了拱手,道了聲“世子好久不見”,隨即便朝楊聰拱手道:“巡按大人,這邊關時刻都有危險,末將害怕韃子收到消息前來偷襲,所以私自做主率軍前來相迎,還望巡按大人勿怪。”
他這心裏著實無奈的很,這家夥,一個成國公世子,一個新科狀元郎,如果出了什麽事,那他就百死莫贖了。
楊聰聞言,不由吃驚道:“韃子竟然能闖入宣府鎮偷襲嗎?”
唉,果然是個愣頭青!
李鳳鳴在心中歎息一聲,隨即解釋道:“宣府外圍長城損毀太嚴重,雖然大的道口基本都已經修複,但是很多小地方還是斷壁殘垣,如果韃子集結幾萬大軍前來,我們事先就能收到消息,他們自然不可能無聲無息的闖進來偷襲,但是如果隻是幾百上千人馬,他們隨便哪個部落都能拉出來,我們也無從防備。”
暈死,這意思,宣府鎮豈不是千瘡百孔!
楊聰聞言,眉頭不由一皺,他想了想,隨即問道:“韃子騎兵現在何處,可有消息。”
李鳳鳴鄭重的點頭道:“大人,消息是有的,前幾天延綏鎮那邊傳來緊急軍情,韃子騎兵正在河套集結,估計今年他們還會入寇。”
這!
楊聰聞言,臉色不由一變,他這還什麽都沒準備好呢,要是韃子騎兵這會兒衝過來,他真沒一點辦法。
李鳳鳴見他這表情,臉色無奈之色更甚。
唉,這都什麽事啊!
他無奈的解釋道:“大人請放心,河套離此足有兩千餘裏,韃子騎兵不將陝西三鎮邊軍收拾一頓是不敢輕易進犯宣府的,畢竟他們還要顧及自己的後路。”
原來是這樣,楊聰噓了口氣,隨即追問道:“如果韃子要入寇宣府,一般是什麽時候?“
李鳳鳴如數家珍道:”這幾年韃子一般是二月份開始在河套集結,三月份開始進犯陝西三鎮,最快也要六月份才會跑到這邊來。“
還好,還好,這會兒才二月,還有三個多月時間。
楊聰當即便揮手道:“那行,我們現在就出發吧,邊走邊說。”
李鳳鳴雖然頭疼,也隻能聽楊聰的行事,別看楊聰隻是個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甚至他這巡按的實際官職隻是正七品的都察院禦史,但是,人家代表的是朝廷前來巡按,可以說是見官大三級,他隻能聽人家的。
這一路從居庸關出發到宣化府城還有兩百來裏,uu看書 .ukansu.cm 楊聰這會兒倒沒要求急行軍了,他一路拉著李鳳鳴細細詢問,每過一個地方都要李鳳鳴好好介紹一番,不管是城池還是堡壘,甚至是邊軍屯衛他都仔細了解一番。
他發現,這宣府鎮防守其實挺嚴密的,幾乎每隔二十裏左右便會有一個城池或者堡壘,而且裏麵都駐紮著邊軍屯衛。
隻可惜,這些邊軍屯衛裝備實在太差了,別說是北元騎兵,甚至是人家的步卒都不一定打的過,所以,每次韃子入寇的時候,他們都隻能守著城池和堡壘,眼睜睜的看著韃子騎兵在城外肆虐。
這著實是個問題啊,如果邊軍屯衛能人手一杆火槍的話,韃子騎兵別說是來四五萬了,就算是來四五十萬都要栽在這宣府鎮,可惜,這會兒邊軍屯衛手裏刀槍弓弩都配備不全,根本沒法跟人家打啊。
這時候,他也明白了,大明並不是沒有兵而是沒有武器,缺乏訓練,如果大明能重視邊軍,何至於此啊。
像這宣府鎮,原來就有邊軍屯衛十五萬餘,雖然幾經劫難,現在還剩下邊軍八萬餘,也就是說,隻要把這一鎮邊軍全部裝備齊整,訓練成精銳,足以打得北元餘孽抱頭鼠竄!
隻可惜,這會兒大明的主要精力都消耗在內鬥上了。
朝臣和朝臣鬥,朝臣和太監鬥,皇帝和朝臣鬥,大家眼中就隻有窩裏鬥,也不想想鬥來鬥去便宜了誰。
他這會兒還沒辦法去管那朝堂的紛爭,他隻能盡力做好自己的事,爭取在宣府鎮闖出一番天地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