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9章:蒸籠戰(下)
“啟稟將軍,火勢快要熄滅了。”
“好。”
聽到手下的匯報後,衛青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下令道:“等火滅之後,立即展開進攻。”
薛丁山、田豫、李淩等將聞言都為之一愣,薛丁山一臉不解道:“將軍,大火就算熄滅,也有很多殘留物,熱度未消,此時進攻,士兵們容易被燙傷,燙傷之下戰力下降,進攻起來事倍功半啊。”
田豫李淩蘇沒說話,但臉上也帶著和薛丁山一樣的疑惑,在他們看來以衛青不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啊。
衛青卻淡然一笑,道:“燙傷也比戰死強。”
眾將更加的不解,什麽要燙傷比必死強?他們想要衛青說明一下,可衛青卻沒有要解釋的意思。
看著沉默不不再多言的衛青,田豫李淩都露出無奈之色,從前的衛青可不會說話隻說一半,從來不會對自己人藏著掖著,可自從降秦之後,他就變得沉默寡言了起來,哪怕是麵對他們這些老部下,他也表現的遠沒有從前那麽親近了。
田豫和李淩心中也都知道,衛青這麽做其實是為了避嫌,畢竟降將門前非多,無數雙眼睛都盯著他,為了防止被懷疑成拉幫結派,衛青不得不疏遠他們這些老部下。
對此,兩人理智上覺得衛青是對的,但感情上卻有些難以接受,可是卻又無可奈何,誰讓他們都是還未被徹底接納的降將呢。
在衛青的命令之下,大火才一熄滅,秦軍就展開了進攻,踏上了這片熱度尚未消退的土地。
在三千罐火油彈和五萬支火箭,連續三個時辰不間斷的灼燒下,山腰已被燒成了一片白地,到處都散發出一股熾熱的氣息,好似一塊烙鐵一般。
秦軍將士穿的都是厚實的軍靴,可就算如此,也依然能夠感覺到腳底在漸漸發燙。
一名士兵不滿的抱怨道:“大將軍是怎麽想的,火才熄滅就進攻,這麽熱怎麽打壓。”
“別抱怨了,穿越這片區域,山頂的清寨還沒有被燒毀,那裏的溫度沒有這麽熱。”校尉道。
“可是那裏有清軍在啊。”士兵小聲嘀咕道。
“少廢話,軍令如山。”
進攻的三千秦軍,很快就穿越了火區,靠近了山寨,正當他們以為清軍要進行反擊時,卻發現清營那邊卻安靜的有些詭異,闖進去後才發現裏麵一個人都沒有。
秦軍已經跑了,這是一座空營。
秦軍將校雖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占領了這座大營,並派人前去和衛青匯報,眾將得知頓時一片嘩然。
之前衛青就說過要不廢一兵一卒攻占清軍大營,當時他們不信認為衛青在說氣話,可如今真的做到了之時,眾將隻覺得這實在是太過於詭異了,緊接著的就是不解和疑惑。
這到底是為什麽啊?
薛丁山安耐不住內心的好奇,第一個開口問道:“將軍,咱們這把火看上去雖旺,可根本沒有燒到清軍大營,拓跋燾明明有險可守,可為何要棄營而逃呢?”
“是啊,拓跋燾此人允文允武,當明白現在清軍的處境,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可能不戰而逃的。”
田豫緊皺著眉頭說道,這也是他最為不解的地方,拓跋燾到底為什麽而逃呢?
這太奇怪了。
看著一頭霧水的眾將,衛青解釋道:“爾等可知清營所出的是何種地形。”
眾將都被問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隻因此地的地形非常古怪,山地裏有小平原,整體又像是山穀,實在是不好劃分啊。
薛丁山卻是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是壺口地形。”
衛青詫異的看了按薛丁山,沒想打會他會第一個答出,他還以為會是田豫和李淩呢。
“沒錯,僅從地圖山來看,此地整體形狀呈凹狀,是山穀中也極少的壺口地形。”
說著,衛青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清營後麵就有兩座高山,雖更高更險,卻可繞行,反倒是最矮這座擋住了我軍的必經之路,故拓跋珪才會把第二營建在此地。
拓跋珪認為我軍想要闖過去,就必須要拔除此行才行,可惜啊,他考慮到了地利,卻忽略了地利之外。”
眾將都露出疑惑之色,地利之外又是什麽?
衛青不在繼續打啞謎,道:“這座山穀的地形狹小,空氣流通必定不暢,若是發動火攻的話,隻需輔以微微的西風,就能將大火所產生的熱流吹進穀內。”
眾將聽到此言都莫名一驚。
現在吹的不正是西風嘛。
“壺口地形之下,熱流流通不出去,又消散不掉,則會形成熱流循環,熱流將逐漸充斥整座山穀,穀內的溫度自然也會越來越高,整個山穀都將會化作一個巨大的蒸籠。”
聽到這時,薛丁山、李淩和田豫三將,都露出恍然之色。
難怪拓跋燾不戰而退了呢,因為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在衛青的蒸籠戰術之下,整座山穀都化成了大蒸籠,清軍若是留在其內,實力強的將領或許不會有影響,但普通士兵呆久了必定會因中暑而戰力大降。
清軍的綜合戰力本就比秦軍弱,這要是在降一大截的話,等火熄滅之後,又如何能擋住秦軍的兵鋒?
所以,拓跋燾不是想撤,而是不得不撤。
不撤的話隻有死路一條,而撤的話還能保存實力,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打仗決出勝負,無非三點因素:天時、地利、人和;
這小小的一場攻堅戰當中,衛青明明是處於進攻的一方,卻將天時地利人和全都用到了。
天時,算準了西風。
地利,利用壺口地形,發動蒸籠戰,不廢一兵一卒,就逼得拓跋燾撤軍。
人和,先鋒軍覆沒,秦軍意圖雪恥,鬥誌昂揚,戰力大增,清軍卻因中暑而戰戰力下降。
一念至此,薛丁山心中對衛青更為敬佩,同時也明白了秦王為何將他調到衛青麾下,實在是因為衛青是有真本事的,在他身邊言傳身教之下,自己定會得以成長。
此時在薛丁山已經徹底被衛青所折服,在他的心中衛青已是僅次於白起的名將,和他的父親薛仁貴,嶽飛、蘇定方等人同級別。
“啟稟將軍,火勢快要熄滅了。”
“好。”
聽到手下的匯報後,衛青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下令道:“等火滅之後,立即展開進攻。”
薛丁山、田豫、李淩等將聞言都為之一愣,薛丁山一臉不解道:“將軍,大火就算熄滅,也有很多殘留物,熱度未消,此時進攻,士兵們容易被燙傷,燙傷之下戰力下降,進攻起來事倍功半啊。”
田豫李淩蘇沒說話,但臉上也帶著和薛丁山一樣的疑惑,在他們看來以衛青不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啊。
衛青卻淡然一笑,道:“燙傷也比戰死強。”
眾將更加的不解,什麽要燙傷比必死強?他們想要衛青說明一下,可衛青卻沒有要解釋的意思。
看著沉默不不再多言的衛青,田豫李淩都露出無奈之色,從前的衛青可不會說話隻說一半,從來不會對自己人藏著掖著,可自從降秦之後,他就變得沉默寡言了起來,哪怕是麵對他們這些老部下,他也表現的遠沒有從前那麽親近了。
田豫和李淩心中也都知道,衛青這麽做其實是為了避嫌,畢竟降將門前非多,無數雙眼睛都盯著他,為了防止被懷疑成拉幫結派,衛青不得不疏遠他們這些老部下。
對此,兩人理智上覺得衛青是對的,但感情上卻有些難以接受,可是卻又無可奈何,誰讓他們都是還未被徹底接納的降將呢。
在衛青的命令之下,大火才一熄滅,秦軍就展開了進攻,踏上了這片熱度尚未消退的土地。
在三千罐火油彈和五萬支火箭,連續三個時辰不間斷的灼燒下,山腰已被燒成了一片白地,到處都散發出一股熾熱的氣息,好似一塊烙鐵一般。
秦軍將士穿的都是厚實的軍靴,可就算如此,也依然能夠感覺到腳底在漸漸發燙。
一名士兵不滿的抱怨道:“大將軍是怎麽想的,火才熄滅就進攻,這麽熱怎麽打壓。”
“別抱怨了,穿越這片區域,山頂的清寨還沒有被燒毀,那裏的溫度沒有這麽熱。”校尉道。
“可是那裏有清軍在啊。”士兵小聲嘀咕道。
“少廢話,軍令如山。”
進攻的三千秦軍,很快就穿越了火區,靠近了山寨,正當他們以為清軍要進行反擊時,卻發現清營那邊卻安靜的有些詭異,闖進去後才發現裏麵一個人都沒有。
秦軍已經跑了,這是一座空營。
秦軍將校雖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占領了這座大營,並派人前去和衛青匯報,眾將得知頓時一片嘩然。
之前衛青就說過要不廢一兵一卒攻占清軍大營,當時他們不信認為衛青在說氣話,可如今真的做到了之時,眾將隻覺得這實在是太過於詭異了,緊接著的就是不解和疑惑。
這到底是為什麽啊?
薛丁山安耐不住內心的好奇,第一個開口問道:“將軍,咱們這把火看上去雖旺,可根本沒有燒到清軍大營,拓跋燾明明有險可守,可為何要棄營而逃呢?”
“是啊,拓跋燾此人允文允武,當明白現在清軍的處境,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可能不戰而逃的。”
田豫緊皺著眉頭說道,這也是他最為不解的地方,拓跋燾到底為什麽而逃呢?
這太奇怪了。
看著一頭霧水的眾將,衛青解釋道:“爾等可知清營所出的是何種地形。”
眾將都被問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隻因此地的地形非常古怪,山地裏有小平原,整體又像是山穀,實在是不好劃分啊。
薛丁山卻是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是壺口地形。”
衛青詫異的看了按薛丁山,沒想打會他會第一個答出,他還以為會是田豫和李淩呢。
“沒錯,僅從地圖山來看,此地整體形狀呈凹狀,是山穀中也極少的壺口地形。”
說著,衛青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清營後麵就有兩座高山,雖更高更險,卻可繞行,反倒是最矮這座擋住了我軍的必經之路,故拓跋珪才會把第二營建在此地。
拓跋珪認為我軍想要闖過去,就必須要拔除此行才行,可惜啊,他考慮到了地利,卻忽略了地利之外。”
眾將都露出疑惑之色,地利之外又是什麽?
衛青不在繼續打啞謎,道:“這座山穀的地形狹小,空氣流通必定不暢,若是發動火攻的話,隻需輔以微微的西風,就能將大火所產生的熱流吹進穀內。”
眾將聽到此言都莫名一驚。
現在吹的不正是西風嘛。
“壺口地形之下,熱流流通不出去,又消散不掉,則會形成熱流循環,熱流將逐漸充斥整座山穀,穀內的溫度自然也會越來越高,整個山穀都將會化作一個巨大的蒸籠。”
聽到這時,薛丁山、李淩和田豫三將,都露出恍然之色。
難怪拓跋燾不戰而退了呢,因為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在衛青的蒸籠戰術之下,整座山穀都化成了大蒸籠,清軍若是留在其內,實力強的將領或許不會有影響,但普通士兵呆久了必定會因中暑而戰力大降。
清軍的綜合戰力本就比秦軍弱,這要是在降一大截的話,等火熄滅之後,又如何能擋住秦軍的兵鋒?
所以,拓跋燾不是想撤,而是不得不撤。
不撤的話隻有死路一條,而撤的話還能保存實力,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打仗決出勝負,無非三點因素:天時、地利、人和;
這小小的一場攻堅戰當中,衛青明明是處於進攻的一方,卻將天時地利人和全都用到了。
天時,算準了西風。
地利,利用壺口地形,發動蒸籠戰,不廢一兵一卒,就逼得拓跋燾撤軍。
人和,先鋒軍覆沒,秦軍意圖雪恥,鬥誌昂揚,戰力大增,清軍卻因中暑而戰戰力下降。
一念至此,薛丁山心中對衛青更為敬佩,同時也明白了秦王為何將他調到衛青麾下,實在是因為衛青是有真本事的,在他身邊言傳身教之下,自己定會得以成長。
此時在薛丁山已經徹底被衛青所折服,在他的心中衛青已是僅次於白起的名將,和他的父親薛仁貴,嶽飛、蘇定方等人同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