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軍隊分兩種,一稱禁軍用一個活的兵樣,後來用木頭做成一人樣子,送到各地方各隊伍。合這標準的,就送中央當禁,一稱廂軍。宋代兵製算是中國曆史上最壞的兵製了,然而也有其因緣來曆,我們仍不能過分來責備宋人。


    在唐末五代時,藩鎮驕橫,兵亂頻仍,當時社會幾乎大家都當兵,讀書人像要沒有了。開頭軍隊還像樣,以後都變成了老弱殘兵。軍隊不能上陣打仗,便把來像罪犯般當勞役用。其時凡當兵的,都要麵上刺花字,稱為配軍,防他逃跑。如《水滸傳》裏的宋江武鬆一類人,臉上刺了字,送到某地方軍營中當兵做苦工,人家罵他賊配軍。這是遠從五代起,直到宋朝,沒有能徹底改。這樣的軍隊,當然沒有用。


    其實這些軍隊,在漢是更役,在唐則是庸。而宋代之所謂役,在漢代卻是地方自治之代表。此種轉變,極不合理。隻因積重難返,宋太祖也隻能在這種軍隊中挑選一批精壯的另外編隊,就叫禁軍。禁軍的挑選,身長體重都有規定,因此禁軍比較像樣;不合這標準的,留在地方作廂軍。廂是城廂之義,廂軍是指駐在各地方城廂的。這些兵,並不要他們上陣打仗,隻在地方當雜差。地方政府有什麽力役,就叫他們做。


    照理,宋代開國第一件該做的事,便是裁兵複員。而宋代卻隻照上麵所說的這樣裁,至於複員則始終複不了。這也因宋代得天下,並未能真個統一了全國。他們的大敵遼國,已經先宋立國有了五十多年的曆史。所謂燕雲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贈遼人。當時內蒙大部、遼寧乃及山西、河北的一部分疆土,都在遼人手裏。北方藩籬盡撤,而宋代又建都開封,開封是一片平地,豁露在黃河邊。太行山以東盡是個大平原,騎兵從北南下,三幾天就可到黃河邊。一渡黃河,即達開封城門下。所以宋代立國時沒有國防的。


    倘使能建都洛陽,敵人從北平下來,渡了河,由現在的隴海線向西,還需越過鄭州一帶所謂京索之山,勉強還有險可守;若從山西邊塞南下,五台山雁門關是那裏的內險,可算得第二道國防線,要一氣衝到黃河邊,還不容易。所以建都洛陽還比較好。若能恢複漢唐規模,更向西建都西安,那當然更好。


    但宋太祖為何不建都洛陽西安,而偏要建都開封呢?這也有他的苦衷。因為當時國防線早經殘破,燕雲失地未複,他不得不養兵。養兵要糧食,而當時的軍糧,也已經要全靠長江流域給養。古代所謂大河中原地帶,早在唐末五代殘破不堪,經濟全賴南方支持。由揚州往北有一條運河,這不是元以後的運河,而是從揚州往北沿今隴海線西達開封的,這是隋煬帝以來的所謂通濟渠。米糧到了開封,若要再往洛陽運,那時汴渠已壞;若靠陸路運輸,更艱難,要浪費許多人力物力。宋代開國,承接五代一般長期混亂黑暗殘破的局麵,沒有力量把軍糧再運洛陽去;長安一片荒涼,更不用提。為要節省一點糧運費用,所以遷就建都在開封。宋太祖當時也講過,將來國家太平,國都還是要西遷的。


    在當時本有兩個國策,一是先打黃河北岸,把北漢及遼打平了,長江流域就可不打自下。這個政策是積極進取的,不過也很危險。假使打了敗仗,連退路都沒有。一個是先平長江流域,統一了南方,再打北方,這個政策比較持重穩健。宋太祖采了第二策,先平南方,卻留著艱難的事給後人做。所以宋太祖臨死,聽他母親話,傳位他弟弟趙匡義,這是宋太宗。太宗即位,曾兩次對遼親征,但都打了敗仗。一次是在今北平西直門外去西山頤和園的那條高粱河邊上交戰。這一仗打敗,他自己中了箭,回來因創死了。在曆史上,這種事是隱諱不講的。


    隻因宋代開國形勢如此,以後就不能裁兵、不能複員,而同時也不敢和遼國再打仗。因為要打就隻能勝、不能敗,敗了一退就到黃河邊,國本就動搖。在這種情形下,宋代就變成養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養兵。更奇怪的,養了兵又不看重他們,卻來竭力提倡文治。這也未可厚非,宋代就因刻意提倡文治,才把晚唐五代一段中國曆史的逆流扭轉過來了。在宋人隻想把這些兵隊來抵禦外患,一麵提倡文治,重文輕武,好漸漸裁抑軍人跋扈,不再蹈唐末五代覆轍。因此上養兵而愈不得兵之用,以後就愈養愈多。《水滸傳》說林衝是八十三萬禁軍教頭,實際上太祖開國時隻有二十萬軍隊,太宗時有六十六萬,到仁宗時已經有了一百二十五萬。


    所以王荊公變法行新政,便要著手裁兵。裁兵的步驟,是想恢複古代民兵製度,來代替當時的傭兵。但民兵製度,急切未易推行到全國,遂有所謂保甲製,先在黃河流域一帶試行。保甲就是把農民就地訓練,希望臨時需要,可以編成軍隊,而又可免除養兵之費。


    論到募兵製,本來也非全要不得。在某種地方某種情形下,募兵也很有用。但須有一確定的敵人做目標,而且非打不可,在幾年內,定要把敵人解決。在這種情形下,募兵可以刻意訓練,及鋒而試,或許比全國皆兵製還好些。東晉的北府兵便是募兵,也曾建了奇功。但宋代的國防精神是防禦性的,不敢主動攻擊,用意始終在防守。把募兵製度與長期的防守政策相配合,這卻差誤了。一個士兵募了來,輕易不脫行伍,直養到六十歲,還在軍隊裏。其間隻有二十歲到三十歲這十年可用,三十歲到六十歲這三十年,他已老了,而且在軍伍十年,精神也疲了。這樣的軍隊,有名無實,於是隻有再招新的。因此軍隊愈養愈多,紀律又不好。隊伍多了,雖不易捍禦外侮,卻很能引起內亂。宋人最怕唐末五代以來的驕兵悍卒,但宋代依然是兵驕卒悍。國家不能不給他們待遇,而且須時時加優,否則就要叛變。政府無奈何,加意崇獎文人,把文官地位提高,武官地位抑低。節度使閑來沒事做,困住在京城,每年冬天送幾百斤薪炭,如是種種,把他們養著就算。養了武的又要養文的,文官數目也就逐漸增多,待遇亦逐漸提高。弄得一方麵是冗兵,一方麵是冗吏,國家負擔一年重過一年,弱了轉貧,貧了更轉弱,宋代政府再也扭不轉這形勢來。


    在宋太祖時,因防兵卒驕惰,又規定禁軍分番戍守之製。地方兵廂軍是擺著無用的,各邊防守全須派中央禁軍去。但亦不讓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調中央,又隔些時再調到山西,這又與漢唐戍兵退役不同。宋代是沒有退役的,不在邊防,即在中央,仍是在行伍中。如是則一番調防,在軍人隻感是一番勞動,因此又要多送他們錢。因此宋代雖連年不打仗,而經費上則等於年年動員、年年打仗。軍隊老是在路上跑,並且又把將官和軍隊分開了。軍隊一批批調防,將官還是在那裏不動,如是則兵不習將,將不喜兵。這也是怕軍人擁兵自重,然而緩急之際,兵將不相習,也難運用。所以整個宋代,都是不得不用兵,而又看不起兵,如何叫武人立功?宋代武將最有名的如狄青,因其是行伍出身,所以得軍心,受一般兵卒之崇拜。但朝廷又要提防他要做宋太祖第二,又要黃袍加身,於是立了大功也不重用,結果宋代成為一個因養兵而亡國的朝代。


    然而宋代開國時,中國社會承襲唐末五代,已飽受軍人之禍了,所以宋代自開國起就知尚文輕武。宋太祖臨死有遺囑告訴他後人說:你們子孫相傳,絕對不能殺一個讀書人。他們牢守此家訓,都知尊重文臣士大夫。直到南宋,還是守著不殺士大夫的遺訓。豈止不殺,宋王室實在是懂得優獎文人的。因此過了百十年,能從唐末五代如此混亂黑暗的局麵下,文化又慢慢地複興。後代所謂宋學——又稱理學,就是在宋興後百年內奠定基礎的。這一輩文人,都提倡尊王攘夷,明夷夏之分,又提倡曆史傳統,所以中國還能維持,開辟出自宋以下的下半部中國史,一直到現在。正因宋代人那樣尚文輕武,所以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話頭,也就從那時傳下來。


    我們今天從曆史上平心評論,隻能說宋代人為了補救唐代人的毛病,而並沒有完全把毛病糾正過來,我們卻不能請怪宋人。須知有許多毛病,還該怪唐代人。唐代窮兵黷武,到唐玄宗時,正像近代所謂的帝國主義,這是要不得的。我們隻能說羅馬人因為推行帝國主義而亡國,並且從此不再有羅馬;而中國在唐代窮兵黷武之後仍沒有垮台,中國的曆史文化依然持續,這還是宋代人的功勞。我們不能因他太貧太弱,遂把這些艱苦一並抹殺。


    中國的地理形勢,到了黃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長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戰,一定得要騎兵。而中國之對付北方塞外敵人,更非騎兵不可。而騎兵所需的馬匹,在中國隻有兩個地方出產,一在東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謂薊北之野,即今熱察一帶;一是甘涼河套一帶。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養好馬。養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養,要在長山大穀、有美草、有甘泉、有曠地,才能成群養,才能為騎兵出塞長途追擊之用。而這兩個出馬地方,在宋初開國時,正好一個被遼拿去,一個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國手裏。與馬相關聯的尚有鐵,精良的鐵礦亦都在東北塞外,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王荊公行新法,一麵想訓練保甲,一麵又注意到養馬。但在中國內地養馬不方便,據當時人估計,養一匹馬所需的土地,拿來種田可以養活二十五個人,這是在農業社會裏要準備戰爭一大缺點。王荊公不得已,定出保馬政策,讓民間到政府領馬養,把馬寄養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養。平時民間可以利用領養之馬;遇到戰爭需要,再臨時集合。這種事,民間當然情願做,領一匹馬來平時作牲口用,卻不曉得馬在溫濕地帶飼養不易,很容易生病死亡。但馬死了要賠錢,於是農民把養馬看作苦事。政府卻要挨派,於是保馬變成一秕政。其實這一方法縱使推行有效,遇到戰事,一群羸弱之馬也未必真有用。在這一製度上,也可告訴我們宋代國防上所遭遇的大難題。


    再說當時長城內險,自居庸關到山海關一帶,都已在遼人手裏。遼人倘向南衝來,又怎樣辦呢?真宗時澶淵之盟,即由此形勢下*成。自宋遼兩國講和以後,宋朝的國防形勢是很可憐的。兩國既不正式開戰,中國人也不好正式布置邊防,隻獎勵民間種水田,多開渠道,於渠旁多植榆楊。萬一打仗,可以做障礙,稍稍抵禦遼人之大隊騎兵。這可說是無法中的辦法,這真是極頂可憐的辦法。但這辦法縱可憐,遼人也懂得,還是時時不許中國開溝渠、種水田。又在冬令時,放隊四出小掠,把中國邊境農村燒殺破殘了,讓中國永久不能有沿邊的防禦線,他們可以隨時入侵,如是威脅著中國隻好保持和議。算隻有山西一麵,太原向北,還有一道雁門關內險,這就是楊家將楊老令公楊六郎等守禦的一條線。不過這是次要的一線,主要的還是在河北。此線無險可守,主要的國防線算是拒馬河,亦在涿州附近,這是宋代中國不得已的一條可憐的國防線;由此一退下來,就直扣首都開封之國門;再退始是淮南北丘陵地帶,漸漸和黃河流域中原大平原不同;至於過了長江,形勢更不同,所以南宋還能守江淮。這是宋代國防上的先天弱點,我們也不能一一怪宋人。


    自然,宋代如果能出一個大有為之主,就國防根本條件論,隻有主動地以攻為守,先要大大地向外攻擊,獲得勝利才能立國,才能再講其他製度;現在是以防禦來保國家,而且是一種劣勢的防禦,遲早總要失敗,再遷就這一形勢來決定其他製度,自該無一是處了。


    其實中國自古立國,也沒有不以戰鬥攻勢立國的。秦始皇帝的萬裏長城,東起大同江,西到甘肅蘭州黃河鐵橋,較之宋代這一條拒馬河,怎好相提並論呢?況且縱使是萬裏長城,也該采用攻勢防禦,所以終於*出漢武帝的開塞出擊。宋代軍隊又完全用在消極性的防禦上,這固然是受了唐代的教訓深,才矯枉過正至於如此。進不可攻,退不可守,兵無用而不能不要兵,始終在國防無辦法狀態下支撐。幸而還是宋代人特別重視讀書人,軍隊雖未整理好,而文治方麵仍能複興,以此內部也還沒有出什麽大毛病。其大體得失如是。


    公元986年,遼景宗耶律賢死。年僅十二歲的遼聖宗耶律隆緒即位,由其母親蕭太後攝政。宋太宗在沒有經過任何實地考察,沒有任何權威情報的情況下,武斷的認為,遼國“老主喪,新主年幼。孤兒寡母國內必亂”。於是趁機大舉伐遼。派出曹彬、田重進、潘美率領三路大軍北伐,北方名將楊業則做了潘美的副將。三路大軍分路進攻,旗開得勝。潘美、楊業的一路人馬出了雁門關,由於楊業的勇戰,很快就收複了雲州等四州。但是,由於宋軍前線將領深受限製,根本沒有應急的指揮權和調兵權。而宋太宗趙光義本人又根本不具備作為統帥的才能。致使宋將米信所部造偷襲,首先覆沒,後方糧道被切斷。導致曹彬率領的東路軍和中路軍田重進因絕糧陷入困境,加之腹背受敵而前線將領有無權臨陣隨即指揮。最終宋軍主力中路、東路20萬人全軍覆沒,宋軍敗局已定,全線潰退。敗局下,潘美和楊業的西路軍也開始撤退。但因為還要掩護已經收複的四個州的百姓撤回中原,所以西路軍撤退的速度要慢得多。當撤退到狼牙村時,遼軍攻占寰州(注:今山西朔縣),*近宋軍。於是,楊業建議派兵佯攻,吸引住遼軍主力,並且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護軍民撤退,主帥潘美也讚同。但問題是潘美並沒有實際指揮權。因為他身邊有個監軍王侁。王侁本身是靠阿諛奉承爬上高位的,根本不懂軍事。但他堅決反對楊業的戰術,因為他秉承的就是宋太宗對楊業的不信任。同時他強令楊業領本部人馬殿後。由於王侁有最終決策權,潘美也不得不屈服。因此,楊業被迫率領不足1萬人的兵力在後麵阻擊遼軍。作為傑出的軍事家,楊業知道此去很可能回不來了。因此含淚請求潘美允許留下自己的長子延昭,同時請求潘美在陳家穀口兩側埋伏步兵和弓弩手。待他退到穀中後夾擊遼軍。但是,在埋伏一天後,監軍王侁貪生怕死,斷定楊業已經陣亡。因此強令潘美將伏兵撤去,離開了陳家峪。當楊業退到穀中,沒人接應。被數萬追擊的遼軍重重包圍。最終,所部數千將士全部戰死,其中包括楊業的部將王貴和他的幼子楊延玉。楊業本人身上受了十幾處傷。最後因戰馬中箭,落馬被俘。在遼營,楊業嚴詞拒絕了遼國勸降,絕食三天三夜,壯烈殉國。享年55歲。楊業戰死後,王侁為推托責任,勾結邊將,悍然誣蔑楊業“通敵叛國”。後來楊業妻子佘氏和長子楊延昭寫血書,與朝中數十名重臣以及有良知的邊將聯名上奏,才使真相大白。潘美被降職。直接責任者王侁革職查辦,刺配金州。楊業死後,宋朝喪失了北方邊境的擎天支柱。加之兩次北伐均告慘敗,開國精銳之師全軍覆沒,無力再次北進。因此,遼國開始連年攻掠北方邊境。在這種危局中,本文的主角。楊業的長子楊延昭,繼承他父親的事業,等上了曆史的舞台。開始續寫“楊家將”的功業。


    公元980年,遼朝大舉南侵北宋,以十萬大軍攻打雁門關。而楊業手下隻有隻有三千兵力,而且大部分是步兵。雙方兵力相差極為懸殊。麵對強敵,楊業以步兵在正麵佯裝抵抗並逐步後退,以誘敵深入。同時采取遠後方大縱深迂回的戰術,親率僅有的幾百名精銳騎兵抄小路繞到雁門關北麵遼軍後方。楊業命令所有騎兵在戰馬的尾巴上都拴上樹枝拖在身後。這樣奔跑時會卷起大量煙塵,讓對方無法辨清虛實。隨後楊業率騎兵發起衝鋒。遼軍南侵後,一路上沒遇到像樣的抵抗,異常驕橫。輕敵冒進。根本沒有料到楊業敢於以區區三千人進行抵抗,更沒想到楊業能主動發起進攻,因此毫無防備。宋軍從遼軍背後發起衝鋒,戰馬後麵拖著樹枝卷起大片塵土,一時煙塵滾滾,戰馬嘶鳴。楊業一馬當先率宋軍鐵騎衝入遼軍陣中亂砍猛殺。遼兵毫無防備,加之弄不清後麵究竟來了多少宋軍,一時間膽顫心驚,陣腳大亂,紛紛潰散。楊業帶兵趁勝追擊,掩殺十幾裏殺傷大批遼兵,射殺一名貴族,還活捉了一員遼將。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北宋雁門關大捷。雁門關大捷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也是宋、遼戰爭中宋朝少有的大勝仗。楊業在此戰後威震塞北。“楊無敵”成為令遼軍聞風喪膽的稱號。但是,楊業取得的勝利並沒有為他在祖國帶來多大的榮耀。相反的,北宋其他邊關守將以及朝中的那些“大儒”們對他的成功充滿嫉妒。紛紛上書彈劾,甚至公然明目張膽的捏造“證據”誣陷楊業“謀反”。宋太宗對楊業這個“降將”本來就不信任,但迫於北方防務的壓力不得不用。因此,宋太宗將所有參劾楊業的奏折封好,派人送給楊業。一些評論認為這表明了宋太宗對楊業的信任。但靈雲認為,這種舉動更多的是對楊業的一種“旁敲側擊”。楊業就是在這種不信任的壓力下為宋朝鎮守北方邊境的。


    昭(靈雲注:958—1014年),本名延朗。後來,為了避道士趙玄朗(靈雲注:就是財神趙公明,被宋室趙氏奉為始祖,追諡“宋聖祖”,因此楊延昭要避嫌)的諱,改名延昭。自幼就隨父親習武。成年後追隨其父爭戰,屢立戰功。公元979年北宋第一次北伐中,時年二十九歲的楊延昭為先鋒,隨其父先後力克攻應、朔等州。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楊業殉國後,楊延昭繼承父誌,領兵鎮守北部邊境。在景州(靈雲注:今河北景縣)、保州(靈雲注:今河北安新縣)等地抵禦遼軍侵擾。在任期間,楊延昭治軍嚴格,多次擊潰遼國入侵。


    公元999年初。宋真宗得到遼聖宗及蕭太後屯兵幽州,準備大舉南下的情報。於是命忠武軍節度傅潛為鎮、定和高陽關三路行營都部署,屯定州。節製北方駐軍。楊延昭改調保州沿邊都巡檢使,守衛保州、廣信、安肅三州軍事。同時,由於燕雲十六州的淪陷,宋朝喪失了北方燕山山脈這一重要天然屏障。遼國騎兵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河北平原上可以肆意馳騁殺戮。因此,宋太宗為了加強北境防禦設施,接受了當時滄州刺史何承矩的建議,利用河北平原湖泊、水係多的有利條件。開水渠,挖深池,將河北各地水係相連同。形成了一道自保州沉遼濼至滄州泥沽海口,綿亙九百裏的“深不可以行舟,淺不可徒涉”的,由湖泊、河道、沼澤、淺灘和水田構成的多層次、大縱深水上防禦體係,企圖以水來組躺契丹鐵騎的步伐。這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宋朝“水長城”。北宋的水路防護的,其重點地段就是楊延昭所部駐守的保州、靜戎、威虜三州軍,成為契丹陸路南下必經的咽喉要地。因此,楊延昭到任後,立即趕修城垣,加緊儲備糧草兵器等。同時命魏能屯兵梁門,楊嗣屯兵保州,自則親率所部3000人鎮守中央陣地遂城(注:即今河北徐水縣),正麵應擊契丹鐵騎的刀鋒。公元999年九月初,遼蕭太後及聖宗率10萬大軍越過易水大舉攻宋,宋軍節節。遼軍一路勢如破竹,破狼山,直奔戰略咽喉遂城。遂城攻防戰打響。


    麵對數十倍的強敵,楊延昭緊急向後方求援。但宋朝北方軍隊總指揮忠武軍節度傅潛貪生怕死。座擁主力大軍步騎兵二十餘萬卻拒不增援。結果遼軍將遂城團團包圍。遼軍先是勸降。將用契丹文、漢文書寫的勸降信射入城中。先是以當年擒殺楊業的“戰績”,隨後又以歸還楊業屍骸為誘餌威*楊延昭投降。但都遭到嚴詞拒絕。在勸降未果的情況下,遼軍開始攻城。起初,遼軍並沒有將彈丸之地遂城放在眼裏,認為“彈丸孤城,稍頃即克之”。但是,由於城內軍民在楊延昭的組織下早有準備日,加之遼軍因輕敵,並沒有投入大的兵力攻擊。因此初期十幾次進攻均告失利,死傷枕擠。


    於是,遼軍改變策略。動用步兵主力,用人海戰術,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衝向彈丸的遂城。同時,遼軍騎兵在後方用弓箭進行掩護。戰鬥打響後,遼軍步兵在騎兵弓箭掩護下,以密集的隊形,推著雲梯,舉著盾牌,拚死強攻。麵對城下的人海,楊延昭鎮定自若,表現出一個傑出將領的才華。他指揮守軍,依托事先架設在城垣上的大型木盾躲避對方弓箭射擊。當敵軍接近後,宋軍遠用連弩進行猛烈而密集的齊射,最大限度的殺傷敵軍。當敵軍靠近後,先用竹竿長將對方雲梯推倒。雲梯上的遼軍士兵也隨之摔死。隨後在城頭用滾木、雷石和灰瓶(靈雲注:一種內裝大量生石灰的薄瓦罐,破碎後石灰可燒傷對方眼睛等。是守城武器)打擊敵軍。同時用大鍋燒開水後倒下去燒燙對方。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打退遼軍的進攻。


    九月底,在屢攻不克的情況下。遼國投入最精銳的王室玉帳親騎(注:即遼國皇室近衛軍),同時抽調大批援兵,全力攻城。為鼓舞士氣,遼國當時的實際最高統治者蕭太後親臨戰場,等上高台,親自擂鼓督戰。遼聖宗則親臨前線勞軍。在統帥的鼓動下,遼軍發起開戰以來最猛烈的攻勢,戰況空前慘烈!後方,數萬遼軍弓箭手以齊射的方式,不到4小時的時間就向小小的遂城發射了數十萬支箭。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的砸向遂城。隨後步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架設雲梯強城牆,另一部分架衝車直攻城門。城頭宋軍冒著密集的箭雨拚死抵抗,首先是用強弩還擊,同時用長竹竿推倒秦軍的雲梯,在城頭用滾木雷石打擊登城秦軍,同時用大鍋將水燒開後潑向敵軍。此時,遼軍又以新型攻城塔配合攻城。攻城塔下麵是一個巨大的4輪底座,用人力推動前進。上部是一坐高大的塔樓,塔樓裏麵是多層盤旋而上的雲梯,外麵由厚木板掩護,頂端前部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吊橋門。士兵在裏麵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護,當接近城牆後放下吊橋門,士兵可以直接從塔內衝出蹬城作戰。避免了以往雲梯傷亡大的缺點。同時挖掘地道,企圖從地下攻城。而此時城內守軍以不足3000。危機時刻,楊延昭身披鎧甲手持寶劍親自上城指揮作戰。同時,組織城中百姓中的壯丁,被甲執械,登城協助守軍防守。在楊延昭無畏精神的感召下,遂城軍民士氣大振。高呼口號拚死抗擊遼軍。到最後危機時刻,甚至連城中的老弱婦孺都協助守城。他們用繩索拴上巨石去撞毀遼軍的攻城塔,發射密集的火箭焚毀秦軍攻城塔。同時,在反方向挖掘壕溝,截斷遼軍地道,還向遼軍地道中灌水,最終徹底挫敗遼軍攻勢。遼軍在遂城死傷數萬人。遂城外壕和護城河被遼軍屍體填平。護城河水被鮮血染成深紅色。遼軍再次受挫。


    不過平靜隨著趙光義的病逝再次被打破,宋遼戰爭的第二次*終於到來了!遼國蕭太後母子利用宋真宗上台不久,親自帶領大軍發動了旨在征服宋朝的大規模南征。這場戰爭的焦點無疑是瀛州裴村之戰,此戰宋將康保裔陷於敵,對此戰眾家各有說辭,所謂“權威”的《中國軍事通史》更是繪聲繪色描述道:“範廷詔約與次日早上合軍擊敵,不料當日晚上範廷詔偷偷的率部逃走”事實真是這樣麽?讓我們帶著疑問共同探討整個戰役的經過吧!


    二、戰役的準備


    遼國的軍事準備在鹹平2年也就是統和十七年七月就開始了,遼史記載“秋七月,以伐宋詔諭諸道。”依據宋朝知代州柳開的奏報八月契丹軍已經開始試探性的攻擊,“伏自八月以來,聞河北邊上敵人屯結甚眾,又數侵犯雁門瓶形寨、寧化軍。度其奸謀,必不輕退”。依據全遼文宋順墓誌“統和十九年九月,承天皇太後金壇拜將,玉帳運籌,因興丹浦之師,直指黃河之渡”。遼軍應在九月開始全麵展開,不幸的是遼軍兵馬未動先折大將著名將領耶律斜軫去世,遼史記載“從太後南伐,卒於軍”遼史耶律斜軫傳。但這並沒動搖這位鐵腕政治女強人的決心,十多萬精銳遼軍浩浩蕩蕩南下踏上了企圖征服一個龐大帝國的征程。


    而同時宋朝也在積極準備,七月在遼方“詔諭諸道”的同時宋朝就得到了情報開始積極準備了。不過和遼國一樣宋朝宿將也開始凋零,兩次重創耶律休哥的李繼隆因為擁立楚王元佐,已經被架空了軍職,宿將曹彬先於耶律斜軫數月也去世了。宋朝任命了一係列將領“忠武節度使傅潛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部署,西上閤門使、富州刺史張昭允為都鈐轄,洛苑使、入內副都知秦翰為排陣都監,萊州防禦使田紹斌為押先鋒,崇儀使石普同押先鋒,單州防禦使楊瓊為策先鋒。”此外鎮,定,高陽關河北三大鎮分別由猛將葛霸,範廷詔,康保裔指揮,特點是增強了統一指揮和調度傅潛“光榮的”成為第一任身兼三個大鎮的最高指揮官統一調度河北軍事。此外宋真宗頒發了一係列的官員加恩以鼓舞士氣。該年八月宋真宗為了向遼軍示威也為了顯示自己對軍隊的領導力,在京師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並親自參加檢閱京師的衛戍部隊,史載:“上至行營,諸軍陣於臺前,左右相向,步騎交屬,諸班衛士,翼侍於臺後。有司奏成列,上升台東向,召從臣觀之。殿前都指揮使王超執五方旗以節進退。…….有司奏陣堅而整,士勇而厲”這次閱兵規模浩大“夜三鼓,殿前、侍衛馬步諸軍二十萬分出諸門,遲明乃絕”。


    三、中山血戰蕭達凜


    九月契丹人終於開始全麵行動,蕭太後母子到達南京“九月庚辰朔,幸南京。”。


    遼國的進軍路線是從威虜軍,保州方向實施突破直*宋軍河北西路的要塞,宋朝鎮、定、高陽關路押先鋒大將田紹斌“素勇悍”和石普,以及保州守將楊嗣商量後決定迎戰,於是遼宋雙方先頭部隊率先在保州以北的廉良河打響了這場可怕戰役的第一槍,這場戰鬥異常激烈田紹斌在指揮部等到了夜裏石普和楊嗣仍然沒有回來“及夜,普、嗣未還”,田紹斌一看形勢,估計宋軍有麻煩了,馬上提兵出援,到了廉良河一看宋軍果然已經敗退而且“頗喪師眾”田紹斌“即合兵疾戰”,宋軍反敗為勝,遼軍損失慘重慘敗而退,此戰宋軍斬首五百級,上報的殺敵數高達兩千之多,獲馬五百匹。。宋軍獲勝傅潛馬上派右侍禁郭均快馬報捷,真宗得到捷報異常興奮,群臣紛紛奏賀。雖然宋軍首戰告捷但實際前線形勢相當不樂觀,田紹斌取勝後馬上寫信給傅潛陳述了前線形勢:“潛屯中山,紹斌三馳書於潛,且言:“邊眾大至,但列兵唐河南,背城與戰,慎無窮追。”可見遼兵來勢之凶猛。此外各邊將紛紛要求定州的三路總指揮傅潛增援“延昭與楊嗣、石普屢請益兵以戰”,不過傅潛統統一概加以拒絕緊縮唐河防線。遼軍前鋒被擊潰後,並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們會同主力十月在蕭太後的帶領下再次突入宋朝邊境,攻打遂城要塞,遂城守將是楊業之子楊延昭,此人號稱“楊無敵”頗有大將之風,他采取了女真人冰城戰術在城頭上澆水,由於天寒結冰後非常濕滑,遼兵難以立足,隻得悻悻而退,撤退時遭到宋軍襲擊,丟棄了不少鎧仗輜重。蕭太後在遂城碰了一鼻子灰後不甘失敗繼續南下,攻擊定州西北狼山鎮石砦。對於遼軍的入侵宋軍將士士氣高昂出戰很多士兵“鹹自置鐵撾、鐵棰,爭欲奮擊”但主將傅潛依然堅持防禦策略,閉門不出。


    北宋是中國曆史上以漢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建都開封(今屬河南),其創建者為宋太祖趙匡胤。


    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病死,七歲的恭帝繼位,時任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掌握了軍權。翌年正月初,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動兵變,率軍入開封,脅迫周恭帝禪位,奪取了皇位。趙匡胤即位後,仍定都開封,改國號為宋,史稱北宋。經過十餘年的南征北伐,趙匡胤消滅了後周藩鎮勢力的反抗,攻滅了荊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宋太宗趙即位後,招降割據吳越的錢,平定北漢。於是自安史之亂以來,二百多年的封建軍閥割據局麵基本上結束。北宋疆域東、南臨海,北境以今津海河、河北霸縣、山西雁門關一線與遼接壤,西北至今陝西白於山、甘肅東部、青海東北部與西夏、吐蕃毗鄰,西南與越南接界。


    北宋共曆九帝,前後一百六十八年。這長達一百六十多年的曆史階段中,可劃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


    前期(公元960年-公元997年)即宋太祖、宋太宗統治時期。這一時期,北宋統治者除了致力於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麵之外,著重在政治、軍事和經濟製度方麵進行改革,以確保宋朝統治長治久安。其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一是軍製改革。取消禁軍最高統帥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職務,朝廷設樞密院掌管調動軍隊,但無統兵權。三帥統兵權和樞密院調兵權職責分明,相互製約,直接對皇帝負責。軍隊實行更戍法,定期換防,將帥常調,以防止官兵「親黨膠固」。二是行政改革。宰相下設數名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以分其軍、政、財三權,使宰相無法獨攬大權。對獨霸一方的節度使,采取「稍奪其權,製其錢穀,收其精兵」的辦法,逐步從地方調回都城任閑職,其原領州郡由朝廷控製,委派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對朝廷負責。規定地方財政每年賦稅收入,除支度給用外,凡屬錢幣之類,「悉輦送京師」。經過改革,宋朝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得到強化。這對政治穩定,結束分裂局麵和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高度中?


    ??集權也帶來「強幹弱枝」,地方權憲太小,軍隊戰鬥力削弱等消極後果。


    中期(公元998年-公元1099年)即宋真宗至宋哲宗統治時期。這一時期是北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由於實施兩稅法、代役製和租佃製等新的經濟製度,從而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增加,墾田麵積的擴大,鐵製工具製作進步,耕作技術的提高,農作物的種類和產量倍增等等。據統計,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北宋戶籍上有523萬多戶,而到宋仁宗嘉八年(公元1063年),北宋戶數已逾1246萬多戶。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耕地有3億多畝,而至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增至5.2億多畝。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北宋的造船、礦冶、紡織、染色、造紙、製瓷等手工業,在生產規模和技術上都超過了前代。商業市場打破了舊的格局,大小城鎮貿易盛況空前,紙幣的出現及廣泛使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時期也是宋代科技文化的繁榮時期。尤其是聞名於世的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三大發明,開發和應用主要是在這個階段。然而,這一時期也是社會矛盾日益嚴重的時期。軍隊數量猛增,官僚機構龐大,土地兼並加劇,使國家財政連年虧空,出現積貧積弱的局麵。對此,宋朝政府也試圖進行改革,以扭轉危機四伏的局麵。北宋改革影響最大的是宋仁宗時期的慶曆新政和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結果,兩次改革收效甚微,北宋逐步走向衰落。


    後期(公元1100年-公元1127年)即宋徽宗、宋欽宗統治時期。這一時期是北宋王朝最腐朽黑暗的階段。由於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眾多的農民傾家蕩產無以為生,紛紛起事反抗暴政。其間以方臘、宋江先後領導的起義影響最大。內憂不已,外患又起。北宋長期與遼、夏、金爭戰不休。與西夏戰事剛止,金軍又大舉南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軍攻占開封。次年二月六日,廢宋帝,北宋亡。


    茶是商品,但在某個曆史時期,它的政治屬性遠遠超過商品屬性,在我國宋代,由於國家加強戰備,渴求戰馬,而強化茶的禁榷,積極開展茶馬貿易,成為邊陲要政。宋代沿襲唐製,對茶實行禁榷,引起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激烈爭論。改革派如李靚、王安石認為,國家對經濟生活不能放任自流,但也不能幹預過多,主張茶宜通商,貨暢其流,而包括皇帝在內的保守派則堅決主張禁榷,目的是有利於茶馬互市貿易的開展,確保與遼和西夏戰爭所急需的軍貿和戰馬來源,解決北宋王朝麵臨的政治、經濟兩個頭等重大的難題,以維護其統治的長治久安。因而兩派鬥爭激烈,茶法頻頻變更。宋代始終把茶葉和戰爭捆在一起,茶馬貿易堅定不移地貫徹實施。


    茶馬貿易形成的原因


    (一)宋代茶葉生產的大發展,為朝廷開拓茶馬互市貿易提供了豐宮的物質基礎。宋代東南地區的淮南、江南、兩浙、荊湖、福建諸路植茶在唐代基礎上有較大的發展。東南9路產茶遍及60個州242個縣。福建的建州,不但產區集中,產量較多,而且品質優異,引起朝廷的關注.因而設置規格宏大,管理嚴密,專造貢茶的“北苑龍焙”,以代替顧渚貢茶院。每到采茶季節,“千夫雷動,一時之盛,誠為偉硯”。同時北宋王朝繼唐朝開發江南廣袤土地之後,繼續向嶺南開發。在廣東、廣西開辟了很多新茶園。如廣東的南雄、循州,廣西的靜江府及融、潯、賓、昭等州。東南地區的茶葉產量,在北未嘉祐四年(1059),已達到兩幹多萬斤,成為全國茶業經濟中心,因此北宋政府規定專榷東南茶。大祖乾德三年(965),茶利“歲人百餘萬緒”。景德元年(1004),茶歲課“五百六十九萬貫”,茶利直線上升,成為國家財政重要支柱,對籌措軍響起了關鍵性作用。


    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四川是我國茶樹發源地之一,也是我國最早出現茶葉市場的省。入宋,雖然茶業重心南移,但四川產茶曆史悠久,群眾富有種茶造茶經驗,茶農進一步開發山區,廣種茶樹。加上北宋中期以前,專榷東南茶,川茶聽民自賣。刺激了生產的發展。熙寧七年(1074)川茶禁榷之後,開展茶馬貿易,拓寬了市場,也刺激了川茶的發展,所以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都產茶,成都府路有九個產茶州(軍),是川茶的中心。


    四川西北與西藏為鄰,茶是藏族同胞“不可一日或無”的生活必需品。曆史上川茶被稱為“邊茶”,其采製不及東南茶的精良。由於采摘粗老,故產量多,元祐元年(1086)達到三千多萬斤。加上東南諸路的產量,宋代茶葉總產量高達五千多萬斤,較唐代增長二、三倍,為茶馬貿易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質基礎。


    (二)“蜀茶總人諸番市,胡馬常從刀裏來”,漢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邊疆少數民族居住在高寒草原地區,以畜牧業為主。自古以來就進行著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到唐代,朝廷采取團結寬撫政策,更加強了這種交流,促進了團結和友善。安祿山反唐,回紇曾兩次出兵助唐平亂,且大驅名馬,市茶而歸。為茶馬互市貿易之始。


    邊疆少數民族以畜牧為業,以肉,乳為上,而茶“攻肉食之膻膩,滌通宵之昏寐”。到宋代牧民飲茶已很普遍,已是“夷人不可一日無茶以生”,上至貴族,下至庶民,無不飲者。


    古代,“國家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馬。”北宋與遼、西夏戰火連年,軍費開支浩大,戰馬來源貧乏。熙寧七年(1074),王韶收複河州後,給神宗上奏曰:“西人多以善馬至邊,其所市唯茶。”神宗則派人入四川籌措此事,以內地過剩之茶,換取蕃人之良馬,調劑餘缺,兩廂情願,互惠互利。茶馬互市貿易順應形勢的發展需要而蓬勃開展起來,成為漢族人民同遊牧民族之間經濟交流的重要形式。而這種形式的形成,對北宋來說,完全是由於政治與軍事的需要。


    (三)以茶易馬是諸物資中最佳選擇。宋初以銅錢、絹、茶等易馬。以銅錢買馬,存在三個問題,據史載,綜合平衡計算馬價,平均每匹約30貫錢,以每年買馬二萬五千匹計算,耗資七十五萬貫,非國家財力所能負擔,此其一。北宋初年。銅餞大量流往宋朝統治以外地區。導致錢荒,影響貨幣流通與市場繁榮。此其二。更為重要的是是,“戌人得錢,悉銷鑄為(兵)器”,這就等於為對方輸送武器,增強了他門進攻的能力。從而削弱了本身的抵禦能力,在軍事上造成極大的危害,此其三。所以不能以銅錢買馬。


    再看以絹買馬。太宗、真宗時,宋中央政府二稅收入的綢絹每年不足二百萬匹。一匹絹值一貫,一匹馬值三十貫,則需三十匹絹買一匹馬,絹賤馬貴。平均每年買馬二萬五千匹,則中央財政絹的支出幾乎占全年二稅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也是宋政府財力無法承受的。隻有茶貨源充足,牧民又喜愛,故以茶易馬是中央財政最佳方案,從而推動了茶馬互市貿易的發展。


    榷茶銷番,保證軍費和戰馬來源


    從曆史的真實意義來說,宋大祖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麵,但北宋始終沒有實現過真正的統一。在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遼政權,在西北有黨項族建立的西夏政權,此外還有雲南的大理,西藏的吐蕃以及西北的高昌、龜茲等政權,爾後又有東北的金政權。北宋統治者片麵總結了中晚唐時期宦官擅權,藩滇割據導致唐代滅亡的經驗教訓,而忽視了北宋的國情。在軍事部署上錯誤她采取“守內虛外”的政策。禁軍有一半是駐防在京師及其附近,其餘分戌全國各要衝地區,主要是防止人民起來造反。邊境上隻屯駐少量的禁軍。對遼、西夏勢力采取被動的守勢。這種策略被他們所識破,就誘發了她們頻傾向北宋發動進攻。同時宋軍隊由於實行兵將分離政策,帶來了將帥無權,指揮不靈,戰鬥力削弱等弊端,所以雖然養了百餘萬大軍,卻阻擋不住遼、西夏的侵憂。每次戰爭的結果,宋方隻是求和,並奉獻大量的銀、絹、茶。如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舉攻宋,訂立屈辱的“渣淵之盟”,宋每年給契丹銀十五萬兩、絹二十萬匹。康定元年到慶曆二年(1010-1012),西夏發動多次人規模進攻,結果在公元1004年訂立和約,北宋每年給西夏銀七萬二千兩、絹十五萬三千匹、茶葉三萬斤。但到英宗治平三年(1066)西夏又發動進攻,烽人不息,長期戰亂。遼和西夏按連挑戰,使北宋成了曆史上名符其實的“積貧積弱”王朝。為解決財政上的困難和軍事上的夫利,所以宋朝特別重視對茶的壟斷和茶馬貿易的實施。


    宋代榷茶,始於未大祖乾德二年(964)。榷法極為嚴酷,以維護專利政策的推行。後調整在茶葉集散地,又是交通便捷的“要會之地”設荊南府、漢陽軍、等六個榷貨場。其次又在準南盛產茶葉的靳、黃、廬、舒、光、壽六州設立十三場。凡六州園戶種的茶,一律隸屬於所在山場,把茶葉生產者控製起來。從而造成東南諸路茶皆榷,唯川、廣茶聽民自賣的局麵。


    神宗即位,力圖富國強兵,欲徹底改變對遼、西夏的屈辱地位。他采納了王韶招撫居住在今甘肅洮河流域一帶的吐蕃部族,目的是把矛頭對準西夏,製服遼國。過去在河北、陝西一帶打戰,故榷東南茶以助軍響,現在要在與四川接近的地區打仗,不能舍近而求遠,故決定禁榷川茶。這說明川茶之榷,主要是為了保證熙州、河州地區軍事需要。


    茶馬貿易組織機構與實施辦法


    熙寧七年,神宗采納了熙河路經略使王韶以茶易馬招撫吐蕃的建議後,立即派李杞赴四川籌辦此事。當務之急是成立機構,統一管理榷茶買馬事宜,並製定具體實施辦法,使茶馬貿易政策得以順利實行。


    (一)茶馬貿易組織機構:李杞抵達四川後,即在成都府路設置茶場司,在陝西秦州設置買馬司。因榷茶買馬本屬一回事.後兩司合並,更名為都大提舉茶馬司。該司的職責是,製定政策、法令、法規,組建下屬機構,統一管理川茶的征榷、運輸、銷售、易馬事宜。


    買賣茶機構,在成都府路八個州設置24個買茶場。在陝西設置50個賣茶場。賣茶場按國家規定的價格全部收購茶農的茶葉,茶商必須向茶場買茶,不能和茶農直接交易。官、商、民一律禁止私販,許人告捕、治予重罪。買茶場屬茶馬司直接領導,但“茶場所在,州委都監,縣委令佐兼監”,各級地方長官,均有義不容辭的監督之責。各買茶場並設有專典、庫秤、牙人等辦理買茶和征稅事宜。並製定了各場收購定額和超額獎勵欠額懲罰條例。賣茶場主要任務是把四川運去的茶葉按官價出賣或易馬,同樣屬茶馬司領導,地方長官也有監督之責,同樣製定了銷售定額和獎懲條例。


    買馬機構:熙寧八年,在熙河路設置六個買馬場,後又在秦風及四川的黎州、雅州、滬州等地增設。茶馬管理機構的設置與調整,組織的嚴密,獎勵和懲罰諸措施,對保證茶馬貿易政策的貫徹執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茶馬貿易政策具體實施辦法。


    茶馬比價: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比價是否公平合理,關係到事業的成敗。宋政府確定“隨市增減,價例不定”的原則,是符合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是深謀熟慮的結果。元豐間,馬源充裕,一百斤茶可換一匹馬。後以茶價格下滑,要二百五十斤茶才能換一匹馬。崇寧年間,“馬價分為九等(良馬三等,綱馬六等).良馬上等者每匹折茶250斤,中等者220斤,下等者200斤。綱馬六等,每匹分別折茶176斤、169斤、164斤、154斤、149斤、132斤”。南宋時,馬源銳減,馬價上漲十多倍,要千斤茶才能換一匹馬。可以看出,茶馬比價是按照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和馬質優劣來確定的,可說是既公平又合理。


    為了鼓勵吐蕃以馬易茶,宋政府還規定易馬的茶價低於專賣的價格,這種削價政策,既刺激了戰馬的來源,又“馬來既眾,則售茶亦多”,薄利多銷,同樣獲得厚刊。同時又規定好茶專用易馬,不得商賣,雅州名山茶是川茶中的上等茶,“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闕”,用名山茶易馬,最受少數民族歡迎。


    宋代買馬分兩種,其一曰良馬,用於戰爭,主要來自今甘肅,青海地區的吐著等少數民族,其二曰“羈縻馬,產於西南諸蠻,短小不及格,今黎、敘等五州所產是也。”買這種馬的意圖有二,一是從羈縻馬中挑選一部份良健的為戰馬,以補充戰馬來源的不足。二是安撫西南少數民族,使他們不致反抗宋政府。在當時政治、經濟中產上了很大的影響。


    茶馬貿易的曆史意義


    茶馬互市貿易自中唐開始出現,到宋代已發展成為封建國家一項重要的經濟政策而製度化,且一直延續到清代,長達幾百年之久。這不能不引起我們茶學學術界的深思。


    以前茶學界提到曆朝茶馬互市貿易多有責難之嫌。有人認為這項政策是封建王朝“以茶治邊”的一種策略。也有人認為這項政策是對邊疆少數民族施行“政治上的壓迫,經濟上的剝削”的一種手段。曆史的客觀事實果真如此?筆者認為有重新認識深入探討的必要,以複原曆史客觀真實麵目,而有利增進地區聯誼,加強民族團結。


    邊疆少數民族,食肉飲酪,茶能解油膩、助消化,所以他們對茶有特殊的愛好。茶與鹽同屬於他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從而導出許多諺語,如“寧可三日無油鹽,不可一日不喝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進而到“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因而病”的地步,直至婚喪喜慶和祭祀活動中都少不了茶。可見茶在高寒草原遊牧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何等重要。


    宋代茶馬貿易政策已臻完善,各種舉措也很有力。如易馬數額與價格“隨市增減,價例不定”;“馬價分九等”,各等按馬駿駕折茶不一;買馬的茶價低於專賣的價格,“馬來既眾,財售茶亦多”有利多銷;又規定品質好的雅州名山茶專用於博馬,在博馬任務沒有完成之前,禁止商人販運等等。所有這些規定都是符合商品交換原則和商品經濟市場客觀規律的,贏得了少數民族的歡迎和擁護,使茶馬貿易得以持續開展,所以筆者認為茶馬互市貿易是雙方經濟上的互相依賴,物資上的餘缺調劑,是互惠互利的,是符合人民共同利益的。


    宋代與吐蕃等少數民族通過茶馬互市貿易促進了經濟的緊榮。首先擴大了茶和馬的市場,推動了畜牧業和茶業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其他商品的交換,高寒草原地區的牛,羊、獸皮、藥材和其他農副上特產大量流入漢族地區,而漢族地區的絹、布、陶瓷、食鹽及其他手工業品和農副土特產也大量進入少數民族地區,不但促進了當地手工等產業的發展,同時頻繁的經濟貿易活動,也促進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交流,對推動邊疆地區的開發和社會進步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宋代茶馬貿易在政治上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統一。吐蕃驅馬來買茶,少則幾百人,多則幾千人,既有官員,也有百姓,與漢族各階層人士進行廣泛的聯係和接觸,這就有利於促進雙方的溝通,增進理解與友誼。西北地區的吐蕃就是通過茶馬交往而願意接受宋王朝的統治,邊疆地區也比較安寧,並共同抵抗西夏的進攻。西夏與宋對峙,茶無來源,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滿,迫使與宋一度議和,購進茶葉。而宋孝宗時,四川黎州青塘羌族就是因為宋朝一度中斷茶馬貿易而聚眾擾邊,要求恢複互市。所以茶馬貿易對增強民族團結和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對宋王朝的鞏固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京畿路治:開封府京東東路治:青州(山東益都)京東西路治:應天府(河南商丘舊城)京西南路治:襄州(襄樊市)京西北路治:河南府(洛陽市)河北東路治:大名府(大名縣)河北西路治:真定府(正定)河東路治:太原府永興軍路治:京兆府(西安)秦鳳路治:秦州(天水市)淮南東路治:揚州淮南西路治:壽州(安徽省鳳台縣)兩浙路治:杭州江南東路治:江寧府(南京市)江南西路治:洪州(南昌市)福建路治:福州荊湖南路治:譚州(長沙市)荊湖北路治:江陵府(湖北江陵縣)廣南東路治:廣州廣南西路治:桂州(桂林市)成都府路治:成都府梓州路治:梓州(四川三台縣)利州路治:光元府(漢中市)夔州路治:夔州(奉節縣)前麵說到的路製,均指轉運使分路,至於安撫使和提點刑獄使的分路則有所不同。北宋仁宗慶曆(1041)以後,以防禦契丹和西夏的軍事行動是否指揮靈便考慮,將河北分為四路安撫司,陝西分作六路安撫司。河北四路安撫司分路為:大名府路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北)高陽關路治:河間府(今河北河間)真定府路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定州路治:定州(今河北定州市)陝西六路安撫司分路為:永興軍路治:京兆府(今陝西西安)鄜延路治:延安府(今陝西延安)環慶路治:慶州(今甘肅慶陽)涇原路治:渭州(今甘肅平涼)秦鳳路治:秦州(今甘肅天水)熙河路治:熙州(今甘肅臨洮)南宋高宗聽從李綱的建議,於南方各路普遍設置安撫使,掌一路兵民之政,地位在轉運使之上,所以,南宋的路製皆指安撫司的分路。南宋偏安江南,與金朝劃淮水、秦嶺大散關為界,半壁河山,隻


    圖片說明:1.遼上京皇城遺址2.烏蘭壩草原3.烏蘭壩草原4.原始森林5.契丹石房子6.真寂之寺7.8.9.蕭太後點將台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廣闊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公元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機令漢人康默記充版築使建立京城,名“皇都”。公元938年,將皇都改為上京,府曰臨潢,改國號為大遼。遼上京分南北二城,兩城連接呈“日”字型,“北曰皇城、南曰漢城”。兩城周長約合25華裏。


    蕭太後點將台坐落在巴林左旗查幹哈達蘇木哈巴其拉嘎查北三公裏處。所謂點將台,實際是一巨大孤石。孤石高約30米,周長50米,平地拔起,無依無靠,四周是緩坡草地,孤石顯得突兀孤傲,偉岸凝重。因孤石平平穩穩地坐落在草原上,有如當地牧民家中的炕桌,故有“石桌子”之俗稱。


    這裏說的蕭太後,指的是遼朝第五代皇帝景宗耶律賢的皇後,姓蕭名綽,小字燕燕。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遼景宗崩於西京的焦山(今山西大同附近)行在。按照景宗遣詔,景宗之於耶律隆緒繼皇帝位,稱為聖宗,其母蕭綽被尊皇太後攝國政。當時蕭綽年僅30,聖宗隻有12歲,加之諸王宗室擁兵握權,南邊與宋朝經常發生邊界糾紛,因此,聖宗和蕭太後處境非常危險。這時,南麵樞密使韓德讓和北麵樞密使耶律斜軫對蕭綽說:“信任我等,何患之有?”於是,蕭綽與韓德讓、耶律斜軫一同參決國事。南麵的軍事委托給耶律休哥,韓德讓總管宿衛事,大遼邊境和蕭綽母子的安全得到了保證。韓德讓在蕭綽的支持下,撤換了一批大臣,並奪了他們的兵權,使聖宗的地位得以鞏固。但北宋於乾亨二年(980年)開始挑起的為了收複燕雲16州的北伐契丹之戰,並沒有結束。


    五代時,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於清泰三年(936年)勾結契丹滅了後唐,並受契丹冊封為帝,建都汴,國號晉。為報答契丹援立之恩,石敬瑭自稱兒皇帝井把燕雲16州割讓給契丹。北宋認為燕雲16州是中原故地.理應收複。於是,宋太宗趙光義於乾亨元年(979年)滅北漢後,為收複燕雲16州,乘勝北伐遼朝,在瓦橋關戰役中大敗,但伐遼的決心未改。乾亨四年,遼景宗駕崩,宋太宗伐遼的決心更加堅定了。他認為遼朝易主人心不定,聖宗耶律隆緒年幼,蕭太後女流可欺。於是,統和四年(986年),他下令兵分三路再次北伐契丹。在多年的戰爭中,兩朝各有勝負,僵持不下。統和十五年(997年),宋太宗趙光義崩,其子趙恒繼位。趙恒登上皇帝寶座之後,他本人和許多朝臣產生了“厭兵”傾向和“恐遼”情緒,部分將領貪生怕死,宋軍戰鬥力急劇下降,而遼朝逐淅變被動為主動。不時發動侵宋戰爭。統和十七年(999年)以來,遼軍在遂城,瀛州、望都等戰役中不斷取得重大勝利。在這種情況下,蕭太後於統和二十二年發動了著名的“澶淵大戰”。這年九月已醜日清晨,遼軍20萬兵馬聚集在遼上京西南十三公裏今哈巴其拉草原“石桌子”山附近,分列40個方隊,廈蓋了石桌子山周圍廣闊的草原。草原上戰馬嘶鳴,旌旗蔽日,刀光劍影,鎧甲生輝,將帥威武沉著,士卒鬥誌旺盛,展現了遼軍的強大陣容。


    辰時,隻見一隊人馬從遼上京臨潢府方向急馳而來。率領在前麵的是皇太後蕭綽,緊隨其後的是聖宗耶律隆緒。韓德讓、蕭撻凜等將領護其左右。前麵打著龍鳳日月大旗,蕭太後騎著桃紅寶馬,身著黃袍銀甲戰服,手持方天畫戟,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看其形象,哪裏是柔美的女子,而是衝鋒陷陣的勇武將軍。


    隻見蕭綽母於二人風馳電掣般掠過方隊,躍馬登上石桌子山頂。蕭綽高聲宣諭:宋朝欺我新主年幼,欲奪我燕雲寶地,數年征戰,宋軍元氣大傷,但,仍為我大遼之後患。為了打擊敵人,鞏固疆土,今我與皇帝禦駕親征,望我大遼將士,精誠團結,勇敢殺敵,奪取最後勝利全體將領兵丁知皇太後與皇帝親征,倍受鼓舞,精神大振,雀躍歡呼,誓立奇功。


    蕭太後一聲令下,20萬大軍奔赴疆場。蕭綽運籌帷幄,將士威猛如虎,僅用兩個月的時間,遼軍抵達黃河北岸的澶淵城下,直接威脅著宋朝都城汴梁。然而遼軍也遇到了強有力的抵抗。蕭綽恐怕腹背受敵而慘遭大敗,因此,與宋朝協商,簽訂了“澶淵之盟”。雙方約為兄弟之國,遼聖宗為弟,宋真宗趙恒為兄,稱蕭太後為嬸母,並規定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絹20萬匹、白銀10萬兩。就此兩國罷兵。


    “澶淵之盟”不僅是遼宋關係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國發展史中的重要事件。它開創了遼、宋兩朝長達百餘年和平交往的新時期,有力地促進了南北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社會的發展。因此,蕭太後孤石點將的故事在巴林草原廣為流傳,石桌子山被稱之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光燦爛楊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第一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第一妖並收藏春光燦爛楊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