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十,白帝城,張飛廟。
柳氏一身素服,帶著三個蓮跪在蒲團上誠心祈禱,柳氏一行人避難到此,幾乎是逢廟必拜,為求心安而已,其實張飛本是管著屠宰行業的神,那裏管得了人間亂世。
寧佑則帶著兩個弟弟在碑林那裏抄錄張飛廟古人留下的墨寶詩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他們剛剛從永安宮回來,也是抄錄了一圈。
旁邊有兩個頭戴儒巾、身穿道袍的年輕士子指著碑林一處楹聯讚道:“‘劍氣非關月,書香不是花’!這是鄒侍郎親筆手書,雖說是讀書人,但是渾然一股豪邁正氣,好聯好聯!”(注:關於此聯,有人說是嶽飛所做,有人說是明朝東林黨領袖人物鄒光標所做,蘭舟無從可考,幹脆在十八釵一文設定為嶽飛所做,鄒侍郎提筆寫在張飛廟石碑林裏,蘭舟以前遊白帝城時見過此聯,印象深刻,所以用在本文裏,詳情請見作者有話說。)
另一士子歎道:“如今我大燕國已在存亡之秋了,如今愚兄是醉裏桃燈看劍,都打算要投筆從戎了!”
那士子也感歎道:“國之存亡,匹夫有責,愚弟也曾想自請投軍去西北救駕,無奈家中老母妻子堅決不同意,愚弟隻得捐了些錢糧送去衛所,唉。”
自稱愚兄的士子有些鄙夷的一笑,說道:“大浪淘沙始見金,話說這天下讀書人,每三年春闈都會出個狀元,可是如今堪稱天下讀書人典範的,卻是‘一門三進士,父子兩探花’的那位探花郎顏學士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顏學士被抓之時,錚錚鐵骨,浩然正氣,大罵偽帝是‘不肯過江東’的禍國之君,被投入詔獄日夜折磨,顏府還被偽帝下旨抄家,家裏老母妻兒得了急病都去了,還不知顏學士能不能活著從詔獄裏出來……。”
雖然已經是無數次從別人嘴裏聽到這個消息,寧佑一行三人此刻也還是怔住了,寧佑從小在顏老太太膝下長大,和祖母感情最為深厚;寧嗣得知母親逝去,早就和慧蓮哭過許多回;而寧康惦記著生母宋姨娘,此刻連魂魄都不在此處,早就飛到燕京尋找生母。
那兩個士子還在議論這,“……詔獄那種地方,即便是不死出來也是折騰廢了,可惜顏學士正在編撰《承平大典》,據說已經完成了大半,剩下的隻需五六年就能完畢,顏學士這一去,將來大典編成,不知道會不會有顏學士的名字。”
打算投筆從戎的士子慷慨激昂道:“大典乃是千秋偉業,顏學士付出了一輩子的精力,自然會留下姓名萬古流芳,乃我們蜀地舉子的楷模。倘若被人抹殺了去,愚兄和老師也會發動蜀地舉子聯名上奏皇上。”
另一士子道:“吳兄的老師師承已故去的顏大學士吧?”
“正是,我的老師在國子監求學時,那時的祭酒就是顏大學士。”吳姓士子歎道:
“那天我的老師驚聞師母病逝,當即換上素服,對著燕京城的方向設下祭台拜祭師母,唉,師母堂堂一品誥命夫人,卻被偽帝下旨趕出家門,後來雖得了親眷相助,卻也油枯燈滅,無力回天了。”
另一士子驚訝道:“燕京居然還有如此膽色的家族敢接納顏學士家眷?”
吳姓士子道:“是顏家的親家魏家,魏家故去的老爺子和顏大學士是同科的榜眼,顏學士的原配夫人魏氏便是魏家嫡女,顏魏兩家尚未發跡之時就定下了親事,可惜那位魏氏夫人早早去了,和顏老夫人一起病逝的是繼室夫人。”
此話一出,寧佑、寧嗣、寧康頓時愕然,他們打聽的消息可沒有這位陳姓士子那麽準確,寧佑心裏還惦記顏九爺,暗想魏家出麵,九叔在魏家暫時應該是安全的。
寧嗣心裏在想:為何我舅舅濟南楊家沒有音訊?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母親故去的消息麽?
寧康心裏卻暗暗有些驚喜:姨娘是魏家的人,魏家能夠冒險收留祖母她們,應該也會照顧姨娘吧……。
三人正各有心思時,另一個穿著一襲玄色道袍的書生匆匆而來,嚷嚷道:“吳兄!西北戰事有了新消息!平涼城扛住了韃靼的數次圍攻,西北叛亂的秦王被屬下和皇上的使者裏應外合砍下人頭,進獻皇上,叛軍崩退的崩退,投降的投降,如今通往西北的路已經被我軍重新掌控,軍隊和糧草都可以迅速去平涼城救駕啦!”
吳姓書生攥緊了拳頭,叫道:“果真如此?我這就回去收拾收拾去衛所找我姑父投軍去!”
那位“愚弟”兄台問道:“不知是鼓動秦王屬下棄暗投明的皇上使者是那位大人?此等孤膽英雄,深入敵營救萬民於水火,實在令人欽佩。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前來報信玄色道袍書生道:“軍報上說的是一位許姓少將軍,京衛指揮司的總指揮使,這位本來是負責燕京防衛的,這次跟隨聖駕親征韃靼、收複西北兩城先鋒戰將就有這位許將軍,許將軍係出名門,是跟隨太祖爺趕走蒙古人出中原的永定侯後代。”
“將門虎子,果然不凡!”吳姓書生摩拳擦掌,恨不得此時就跟著軍隊去沙場打韃靼,在原地走了兩圈,說道:“如此一來,皇上遲早會突破平涼城之圍,將韃靼趕出雁門關,燕京偽帝被千夫所指,很快就會倒台了!我得趕緊將此事告知老師去,兩位告辭。”
吳姓書生轉身狂奔而去,奔走太急,居然撞上了後方一個穿著素服的小姑娘,那小姑娘一聲驚叫,將要倒地之時,被一個身形高挑的少女穩穩扶住了,吳姓書生待作揖道歉,一陣大風刮過,掀起那高挑少女幃帽下麵垂著的麵紗,驚鴻一瞥後,吳姓書生已化作石像般愣在原地。
這時,衝過五個壯漢將書生的視線的隔開,把那高挑少女和小姑娘簇擁在中間,疾行而去,寧佑心道糟糕,忙拉著寧嗣和寧康跟著離去了。
“吳兄,你不是要去報信麽?怎地傻愣的不走了。”穿著玄衣道袍的書生拍了拍吳姓書生的肩膀。
吳姓書生怔怔道:“‘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並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
“愚弟”士子嗬嗬笑道:“吳兄魔障了,怎地突然背誦起了宋玉的《神女賦》?”
吳姓書生認真說道:“不是在背誦,我剛才是真的看見了巫山神女,若真是耀如陽光、皎潔若明月、溫瑩如美玉,奪人眼目,娶妻如此,此生足矣。”
言罷,吳姓書生不顧斯文體麵,拔腿狂追而去,未及,悻悻然而歸,對著剛才報喜訊的玄衣書生一輯,道:“令尊是奉節縣縣令、本地父母官,可否幫忙打聽那女子的來曆?”
玄衣書生根本不信那吳姓書生的話,還玩笑道:“我瞧著剛才那幾個家丁的氣質,肯定不是普通人家的護院,可能是外地來白帝城遊玩的豪門女子,不是奉節本地人。若那女子是你所說的那番巫山神女的美貌,而且還是奉節縣的人,恐怕早就豔名遠播,名花有主了,我能不知道?你肯定是看花眼了……。”
馬車內,方才闖了禍的慧蓮低聲道:“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聽見他們議論燕京時事,就忍不住想走近一些細聽。”
睡蓮已經脫下了幃帽,淡淡道:“回家再說,外頭人多嘴雜。”
怡蓮攥緊繡帕,剛才她也聽到魏家人安置顏府的消息了,姨娘她――她應該會好好的吧……。
柳氏緊鎖眉頭,若有所思,目光似喜似悲。
馬車很快回到了山下的白帝鎮,睡蓮和寧佑亮兩個家主在密室商議一番,終究不得要領,於是便請了柳氏來密室一敘。
密室就在地窖下方,陰深深的,隻點了一支蠟燭照明,中間紅泥小爐煮著一壺茶,寧佑請柳氏坐下,睡蓮則給柳氏倒了一杯茶,說道:“如今平涼城解圍指日可待,若等燕京偽帝下台,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派人給燕京的九叔稍消息過去?”
柳氏抿了一口暖茶,反問道:“你們是什麽意見?”
寧佑道:“兒子是覺得,若要等聖上將韃靼趕出雁門關班師回朝,那估計至少再等半年,可是老太太和五嬸娘的喪事不能就這麽草草辦了,而且五伯父還在詔獄――恐怕是等不及了,兒子是想等偽帝下台就回燕京。”
睡蓮道:“侄女覺得,燕京波詭雲譎,即便是偽帝下台,肯定會有其他勢力在背後爭鬥,若匆忙歸去,恐怕會違背了祖父避世的初衷,侄女是覺得等到皇上班師回朝,我們再給九叔送消息。”
柳氏心道,兒子偏向激進,而睡蓮傾向於保守做法,一群孤兒寡婦在亂世中避世求生,還是睡蓮的做法的恰當。
雖然心下已經有了判斷,但是柳氏卻另辟奇徑說道:“目前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無論是回燕京,還是先去報消息,這路上都不安全――那位號稱楚霸王的江匪四處燒殺搶掠,已經成了氣候,聽說已經在湖北自封為楚王,手下還有了將軍丞相,強搶民間女子做妃子,哼,一個草台班子就敢唱大戲。”
“在這亂世,這種渾水摸魚的楚霸王肯定不止一個,現在又是開春青黃不接的時候,流民遍地,人們為了一口飯吃,跟著造反的不計其數,公公在白帝鎮苦心經營,就是為了避開亂世,你們稍有不慎,就會壞了公公的大局。”
寧佑急道:“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柳氏打斷兒子的話頭,說道:“公公生前常常將孟子的一句話掛在嘴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隻有顯達者,才有可能兼濟天下。在你羽翼未豐之前,隻能先忍,獨善其身,等待時機。”
柳氏又說道:“不出意外的話,燕京城趙王很快就能將偽帝趕下台,趙王此人心機頗深,我這些
天思前想後,為何偽帝會如此輕易得逞?為何那些燕京周圍的衛所會觀望到如今?”
“恐怕都是那位趙王被背後推波助瀾,把偽帝推上高位,逼得所有支持偽帝的勢力顯身,然後製造民怨,一舉推翻偽帝,恭迎聖駕,或者派兵去西北勤王,以換得民心和聖心!等到聖駕回朝,恐怕這位趙王立太子的呼聲最高!”
聽到這裏,睡蓮和寧佑驚訝的麵麵相覷:柳氏的猜想很大膽,但是字字在理,天家無情,若燕京大亂真的是趙王在背後推波助瀾,他們貿然回燕京,恐怕顏家就成為了趙王的棋子。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更新不多,因為蘭舟受了點小驚嚇,情緒時斷時續的。
家裏煤氣膠皮管泄漏,舟公鼻子好使,把閥門關了,否則會造成大麻煩,幸虧蘭舟有把廚房窗戶打開的習慣,否則。。。。。。。。乃們就看不到十八釵下半部分了。
順便提醒大家,到了冬天,一定還要檢查家裏的煤氣膠管部分,如有老化,立刻更換,否則會是大禍患,然後廚房窗戶也不會緊閉,透氣重要。
圖為白帝城張飛廟碑林明朝東林黨首領鄒光標的手書“劍氣非關月,書香不是花”,蘭舟以前去白帝城對其影響很深刻,所以用在了此文中。
這句楹聯有人說時候嶽飛寫的,有人說明朝東林黨首領鄒光標的,莫衷一是,蘭舟無從考據,若有不足之處,請諒解哈。
柳氏一身素服,帶著三個蓮跪在蒲團上誠心祈禱,柳氏一行人避難到此,幾乎是逢廟必拜,為求心安而已,其實張飛本是管著屠宰行業的神,那裏管得了人間亂世。
寧佑則帶著兩個弟弟在碑林那裏抄錄張飛廟古人留下的墨寶詩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他們剛剛從永安宮回來,也是抄錄了一圈。
旁邊有兩個頭戴儒巾、身穿道袍的年輕士子指著碑林一處楹聯讚道:“‘劍氣非關月,書香不是花’!這是鄒侍郎親筆手書,雖說是讀書人,但是渾然一股豪邁正氣,好聯好聯!”(注:關於此聯,有人說是嶽飛所做,有人說是明朝東林黨領袖人物鄒光標所做,蘭舟無從可考,幹脆在十八釵一文設定為嶽飛所做,鄒侍郎提筆寫在張飛廟石碑林裏,蘭舟以前遊白帝城時見過此聯,印象深刻,所以用在本文裏,詳情請見作者有話說。)
另一士子歎道:“如今我大燕國已在存亡之秋了,如今愚兄是醉裏桃燈看劍,都打算要投筆從戎了!”
那士子也感歎道:“國之存亡,匹夫有責,愚弟也曾想自請投軍去西北救駕,無奈家中老母妻子堅決不同意,愚弟隻得捐了些錢糧送去衛所,唉。”
自稱愚兄的士子有些鄙夷的一笑,說道:“大浪淘沙始見金,話說這天下讀書人,每三年春闈都會出個狀元,可是如今堪稱天下讀書人典範的,卻是‘一門三進士,父子兩探花’的那位探花郎顏學士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顏學士被抓之時,錚錚鐵骨,浩然正氣,大罵偽帝是‘不肯過江東’的禍國之君,被投入詔獄日夜折磨,顏府還被偽帝下旨抄家,家裏老母妻兒得了急病都去了,還不知顏學士能不能活著從詔獄裏出來……。”
雖然已經是無數次從別人嘴裏聽到這個消息,寧佑一行三人此刻也還是怔住了,寧佑從小在顏老太太膝下長大,和祖母感情最為深厚;寧嗣得知母親逝去,早就和慧蓮哭過許多回;而寧康惦記著生母宋姨娘,此刻連魂魄都不在此處,早就飛到燕京尋找生母。
那兩個士子還在議論這,“……詔獄那種地方,即便是不死出來也是折騰廢了,可惜顏學士正在編撰《承平大典》,據說已經完成了大半,剩下的隻需五六年就能完畢,顏學士這一去,將來大典編成,不知道會不會有顏學士的名字。”
打算投筆從戎的士子慷慨激昂道:“大典乃是千秋偉業,顏學士付出了一輩子的精力,自然會留下姓名萬古流芳,乃我們蜀地舉子的楷模。倘若被人抹殺了去,愚兄和老師也會發動蜀地舉子聯名上奏皇上。”
另一士子道:“吳兄的老師師承已故去的顏大學士吧?”
“正是,我的老師在國子監求學時,那時的祭酒就是顏大學士。”吳姓士子歎道:
“那天我的老師驚聞師母病逝,當即換上素服,對著燕京城的方向設下祭台拜祭師母,唉,師母堂堂一品誥命夫人,卻被偽帝下旨趕出家門,後來雖得了親眷相助,卻也油枯燈滅,無力回天了。”
另一士子驚訝道:“燕京居然還有如此膽色的家族敢接納顏學士家眷?”
吳姓士子道:“是顏家的親家魏家,魏家故去的老爺子和顏大學士是同科的榜眼,顏學士的原配夫人魏氏便是魏家嫡女,顏魏兩家尚未發跡之時就定下了親事,可惜那位魏氏夫人早早去了,和顏老夫人一起病逝的是繼室夫人。”
此話一出,寧佑、寧嗣、寧康頓時愕然,他們打聽的消息可沒有這位陳姓士子那麽準確,寧佑心裏還惦記顏九爺,暗想魏家出麵,九叔在魏家暫時應該是安全的。
寧嗣心裏在想:為何我舅舅濟南楊家沒有音訊?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母親故去的消息麽?
寧康心裏卻暗暗有些驚喜:姨娘是魏家的人,魏家能夠冒險收留祖母她們,應該也會照顧姨娘吧……。
三人正各有心思時,另一個穿著一襲玄色道袍的書生匆匆而來,嚷嚷道:“吳兄!西北戰事有了新消息!平涼城扛住了韃靼的數次圍攻,西北叛亂的秦王被屬下和皇上的使者裏應外合砍下人頭,進獻皇上,叛軍崩退的崩退,投降的投降,如今通往西北的路已經被我軍重新掌控,軍隊和糧草都可以迅速去平涼城救駕啦!”
吳姓書生攥緊了拳頭,叫道:“果真如此?我這就回去收拾收拾去衛所找我姑父投軍去!”
那位“愚弟”兄台問道:“不知是鼓動秦王屬下棄暗投明的皇上使者是那位大人?此等孤膽英雄,深入敵營救萬民於水火,實在令人欽佩。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前來報信玄色道袍書生道:“軍報上說的是一位許姓少將軍,京衛指揮司的總指揮使,這位本來是負責燕京防衛的,這次跟隨聖駕親征韃靼、收複西北兩城先鋒戰將就有這位許將軍,許將軍係出名門,是跟隨太祖爺趕走蒙古人出中原的永定侯後代。”
“將門虎子,果然不凡!”吳姓書生摩拳擦掌,恨不得此時就跟著軍隊去沙場打韃靼,在原地走了兩圈,說道:“如此一來,皇上遲早會突破平涼城之圍,將韃靼趕出雁門關,燕京偽帝被千夫所指,很快就會倒台了!我得趕緊將此事告知老師去,兩位告辭。”
吳姓書生轉身狂奔而去,奔走太急,居然撞上了後方一個穿著素服的小姑娘,那小姑娘一聲驚叫,將要倒地之時,被一個身形高挑的少女穩穩扶住了,吳姓書生待作揖道歉,一陣大風刮過,掀起那高挑少女幃帽下麵垂著的麵紗,驚鴻一瞥後,吳姓書生已化作石像般愣在原地。
這時,衝過五個壯漢將書生的視線的隔開,把那高挑少女和小姑娘簇擁在中間,疾行而去,寧佑心道糟糕,忙拉著寧嗣和寧康跟著離去了。
“吳兄,你不是要去報信麽?怎地傻愣的不走了。”穿著玄衣道袍的書生拍了拍吳姓書生的肩膀。
吳姓書生怔怔道:“‘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色並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精……。”
“愚弟”士子嗬嗬笑道:“吳兄魔障了,怎地突然背誦起了宋玉的《神女賦》?”
吳姓書生認真說道:“不是在背誦,我剛才是真的看見了巫山神女,若真是耀如陽光、皎潔若明月、溫瑩如美玉,奪人眼目,娶妻如此,此生足矣。”
言罷,吳姓書生不顧斯文體麵,拔腿狂追而去,未及,悻悻然而歸,對著剛才報喜訊的玄衣書生一輯,道:“令尊是奉節縣縣令、本地父母官,可否幫忙打聽那女子的來曆?”
玄衣書生根本不信那吳姓書生的話,還玩笑道:“我瞧著剛才那幾個家丁的氣質,肯定不是普通人家的護院,可能是外地來白帝城遊玩的豪門女子,不是奉節本地人。若那女子是你所說的那番巫山神女的美貌,而且還是奉節縣的人,恐怕早就豔名遠播,名花有主了,我能不知道?你肯定是看花眼了……。”
馬車內,方才闖了禍的慧蓮低聲道:“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聽見他們議論燕京時事,就忍不住想走近一些細聽。”
睡蓮已經脫下了幃帽,淡淡道:“回家再說,外頭人多嘴雜。”
怡蓮攥緊繡帕,剛才她也聽到魏家人安置顏府的消息了,姨娘她――她應該會好好的吧……。
柳氏緊鎖眉頭,若有所思,目光似喜似悲。
馬車很快回到了山下的白帝鎮,睡蓮和寧佑亮兩個家主在密室商議一番,終究不得要領,於是便請了柳氏來密室一敘。
密室就在地窖下方,陰深深的,隻點了一支蠟燭照明,中間紅泥小爐煮著一壺茶,寧佑請柳氏坐下,睡蓮則給柳氏倒了一杯茶,說道:“如今平涼城解圍指日可待,若等燕京偽帝下台,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派人給燕京的九叔稍消息過去?”
柳氏抿了一口暖茶,反問道:“你們是什麽意見?”
寧佑道:“兒子是覺得,若要等聖上將韃靼趕出雁門關班師回朝,那估計至少再等半年,可是老太太和五嬸娘的喪事不能就這麽草草辦了,而且五伯父還在詔獄――恐怕是等不及了,兒子是想等偽帝下台就回燕京。”
睡蓮道:“侄女覺得,燕京波詭雲譎,即便是偽帝下台,肯定會有其他勢力在背後爭鬥,若匆忙歸去,恐怕會違背了祖父避世的初衷,侄女是覺得等到皇上班師回朝,我們再給九叔送消息。”
柳氏心道,兒子偏向激進,而睡蓮傾向於保守做法,一群孤兒寡婦在亂世中避世求生,還是睡蓮的做法的恰當。
雖然心下已經有了判斷,但是柳氏卻另辟奇徑說道:“目前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無論是回燕京,還是先去報消息,這路上都不安全――那位號稱楚霸王的江匪四處燒殺搶掠,已經成了氣候,聽說已經在湖北自封為楚王,手下還有了將軍丞相,強搶民間女子做妃子,哼,一個草台班子就敢唱大戲。”
“在這亂世,這種渾水摸魚的楚霸王肯定不止一個,現在又是開春青黃不接的時候,流民遍地,人們為了一口飯吃,跟著造反的不計其數,公公在白帝鎮苦心經營,就是為了避開亂世,你們稍有不慎,就會壞了公公的大局。”
寧佑急道:“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柳氏打斷兒子的話頭,說道:“公公生前常常將孟子的一句話掛在嘴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隻有顯達者,才有可能兼濟天下。在你羽翼未豐之前,隻能先忍,獨善其身,等待時機。”
柳氏又說道:“不出意外的話,燕京城趙王很快就能將偽帝趕下台,趙王此人心機頗深,我這些
天思前想後,為何偽帝會如此輕易得逞?為何那些燕京周圍的衛所會觀望到如今?”
“恐怕都是那位趙王被背後推波助瀾,把偽帝推上高位,逼得所有支持偽帝的勢力顯身,然後製造民怨,一舉推翻偽帝,恭迎聖駕,或者派兵去西北勤王,以換得民心和聖心!等到聖駕回朝,恐怕這位趙王立太子的呼聲最高!”
聽到這裏,睡蓮和寧佑驚訝的麵麵相覷:柳氏的猜想很大膽,但是字字在理,天家無情,若燕京大亂真的是趙王在背後推波助瀾,他們貿然回燕京,恐怕顏家就成為了趙王的棋子。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更新不多,因為蘭舟受了點小驚嚇,情緒時斷時續的。
家裏煤氣膠皮管泄漏,舟公鼻子好使,把閥門關了,否則會造成大麻煩,幸虧蘭舟有把廚房窗戶打開的習慣,否則。。。。。。。。乃們就看不到十八釵下半部分了。
順便提醒大家,到了冬天,一定還要檢查家裏的煤氣膠管部分,如有老化,立刻更換,否則會是大禍患,然後廚房窗戶也不會緊閉,透氣重要。
圖為白帝城張飛廟碑林明朝東林黨首領鄒光標的手書“劍氣非關月,書香不是花”,蘭舟以前去白帝城對其影響很深刻,所以用在了此文中。
這句楹聯有人說時候嶽飛寫的,有人說明朝東林黨首領鄒光標的,莫衷一是,蘭舟無從考據,若有不足之處,請諒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