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鑒之居然就這麽在觀瀾書院裏住下了,還拜了一位書院裏的老先生為老師學下棋,舒寧第一次聽說的時候還覺得有幾分震驚,可想到他本來就那樣不受拘束的亂來,也就覺得也是正常。
舒寧雖然沒有在秦威那裏得到確實的消息,可心中也有點數,從秦威走了之後,還一直都不敢跟秦鑒之聯係,隻偷偷捎信給吳少卿,送去些衣物或是點心。
秦鑒之倒是全數收下,還回送了一本不知從誰手裏淘來的醫書,讓舒寧喜不勝喜。
吳少卿何許人也,自然猜到了兩個人到底是怎麽回事,他裝作不知情,卻寫了信邀請舒寧出城來到觀瀾書院一遊,還真端出來一壇美酒,三個少年喝了一晚,之前的那些小尷尬和不自在在那一晚消失殆盡,秦鑒之和舒寧重歸於好。
秦威私底下又跟秦鑒之聯係了兩次,他一直想去見李氏,可又不知道見了要說什麽,加上政務繁忙,一時半會兒也走不開,此事就這麽耽擱下來。
到了十月,原本氣氛詭譎的京城因為一件突如其來的大事被打破,北邊的幾個大部落不知什麽時候聯合在一起,攻打西北邊陲,並且連破了三個重鎮,一舉拿下了西邊最大的城池。
這個消息傳來,朝野無不動容,皇帝原本聽大將軍說近來邊關戰事較多,還覺得是他危言聳聽,不願意放下自己最後的權利,又想要重整旗鼓的奪回兵權,這一次聽到這些消息才真正慌亂了起來。
貴妃那一派的將軍從來沒有打過仗,遭遇了幾次重擊之後連夜逃回京城請罪,他倒是個態度好。說自己本來就對政務比較在行,對軍事基本是一竅不通,因此無法勝任邊關駐守。
這些話雖然是為自己開脫,卻幾乎是句句打在了皇帝的臉上,皇帝看著秦威麵不改色的垂著臉在旁邊站著,氣不打一處來,將那位原本得寵的將軍打入天牢,一幹從屬也發配的發配,貶職的貶職。
皇上是因為大怒而衝動處理,回過神來才發現不對勁。他將現在的將軍打得打殺得殺,秦威又被他雪藏了那麽多年,眼看著邊關還要等著用人,這回要怎麽辦?
一時間朝堂上眾說紛紜,太子這一派自然是力挺大將軍重握兵權,他們的理由倒也充分,十幾年前就是大將軍本人打下邊境那一塊疆土,如今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他。
貴妃那一派則是誓死反對大將軍回歸。他們擺出各種各樣蹩腳的理由,說大將軍身體不適,多年來一直在京城裏休養,已經不適合出征,再加上十年光陰,邊境的狀況遠遠不是當年那般。就算真的派秦威去,將來真有了損失,誰負責?
在這個節骨眼上,皇帝經人提醒想起來另一個人。他的弟弟燕王此時正在京中,夏天的時候燕王的生母皇太妃身體抱恙。太醫說已經病入膏肓沒得救,燕王是個孝順兒子。聽了自然著急,連忙請求皇帝讓自己從封地回京,希望在母親身邊盡孝。
可還沒等燕王到達京城,皇太妃就已經去世,這一來也不過是奔喪罷了,如今喪事已經忙完,燕王卻還沒有走,當年燕王也曾經帶兵打過仗,正好讓他用一用。
皇帝很快宣旨,封燕王為大將軍,秦威還是留在京城裏替他在千裏之外運籌帷幄,倒是聽從秦威的意見,啟用了好幾個秦威從前的下屬,等於讓燕王帶著秦家軍去打邊關。
秦威雖然不滿,卻也無可奈何,一方麵盼著邊境早點平定,可另一方麵卻又知道邊境一日無事,他就一日沒有出頭之日。[.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之後的日子,秦威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倒是跑了好幾趟觀瀾書院,跟秦鑒之偶爾聊一聊,這麽幾次下來,讓他驚喜的發現秦鑒之居然對用兵打仗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並且還都見解不俗。
兩個人幾乎是一拍即合,秦威更是恨不能直接住在觀瀾書院裏,對這個兒子也是益發看重,隻是越這樣,他心裏越不踏實。
若是秦鑒之隻是中人之姿,他對認回秦鑒之的心思或許還能淡一些,偏偏秦鑒之就這麽投了他的喜好,而他家中那兩個兒子,卻都是更喜歡讀書,更是有個已經立誌要經綸濟世,做再世諸葛的小兒子,他雖然對兒子的爭氣也心生歡喜,可畢竟還是遺憾自己衣缽無人傳承,如今遇到秦鑒之才真正是人生沒了遺憾。
可這件事情如何對公主說,說了之後又要如何處理,卻讓秦威犯了難,若說起來,秦鑒之是李氏所出,應該算是家中的嫡長子,這麽一來就讓他現在家中的兩個兒子都尷尬起來,畢竟當年他結婚時日較短,又匆匆娶了公主,如今十幾年過去,就算是當年的老人,也都忘記他在公主之前還有一位妻子,反倒都覺得公主才是他的發妻,要知道發妻和續弦說起來可大不一樣。
而且最令秦威為難的就是,李氏如今還尚在人世,若是認回秦鑒之,那李氏怎麽辦?從沒聽說過父親一府,母親一府的,可他家中卻還有一個公主在,李氏進門怎麽都不可能是做正室,這一來,關係就又亂了。
秦鑒之似乎也知道秦威的為難之處,平日見他來也沒有多欣喜,麵上淡淡的,隻是跟他聊到帶兵打仗才興奮起來,不得不說,就算他心中對秦威並沒有多少感情,但是說起這些他感興趣的事情來,對秦威還是很佩服。
這麽多年的蟄居,秦威並沒有真的放下一切,秦鑒之自認是環境所迫,才會在兵書上下功夫,如今在觀瀾書院,也是吸取了當年的教訓,為將來做打算,而秦威,他卻能看得出來,是真的喜歡這一行。
這個發現讓秦鑒之很是迷惑,他這樣從小到大每一步都走的艱辛,都要為生計考慮的實用派是無法理解那種衣食無憂的理想派的愛好,這也是秦鑒之和秦威最大的區別。
文老爺和許氏終於在第一場雪到來之前回到了京城。
一直緊繃著精神生怕出一點錯的舒寧終於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他雖然沒有舒玉和舒晴那麽的高興,卻也還是覺得安心了不少,畢竟他這個年紀還是搞不懂內院女人們的爭鬥,平日裏雖然護著妹妹們,可他一個少爺很多事情也不好過問,更對那些刁蠻的婆子媳婦無可奈何,隻每日裏求著許氏能早點回來,好讓他不用對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女人傷腦筋。
文老爺看著幾個孩子麵色都健康紅潤,不由得對舒寧益發滿意起來,帶著兩個男孩進了書房,說是要考校一下他們的功課。
原本還笑著的舒寧立刻苦了臉,文老爺雖然讓他繼續讀書,可他因為醉心醫術,早就已經放下課本,如今考校功課,一頓尅是免不了的。
倒是舒彥麵上有些猶豫,他一方麵很想在文老爺麵前顯擺一下最近自己的努力,可另一方麵又擔心文老爺會不會因為覺得他準備的好,現在就讓他進觀瀾書院,前陣子或許他還願意過去,可現在太子的敗勢如此明顯,舒彥卻不願意過去了。
或許是知道自己不該討人嫌,周姨娘稱病在屋裏沒有出來,她有點害怕麵對文老爺和許氏,尤其是自己用姑娘的名節來要挾舒寧帶自己回京城老宅,若是讓文老爺知道,就算麵上不說,心裏也一定會怨恨她。
周姨娘此時的心情很微妙,她一方麵覺得回到老宅自己就還有翻本的機會,另一方麵又因為太過了解文老爺的為人,知道自己這一次的做法一定會惹惱文老爺,這一來想要再重新哄好文老爺,就不知是什麽時候了。
舒玉終於見了許氏,自然陪在旁邊說了半天的話,舒晴也在旁邊不停嘴的問,又不停嘴的說,令舒玉感到奇怪的是,這一次跟著來的,居然還有李夫人。
不過據許氏說,李夫人在快到京城的時候就跟她們分開了,帶著那個小丫頭,不知去了哪兒,還托許氏給舒玉帶了一隻盒子,說是這些日子承蒙大姑娘照顧的禮物。
舒玉接過來盒子,打開看了一眼,上麵是幾個漂亮的荷包,看得出來都是費了心做出來的,讓她不由得笑了起來,伸手想要拿出荷包給大家分了,卻發現手下的感覺不對,不由得心中一動,又放下了手,合上盒子,轉身交給巧月。
許氏此時已經顯懷,加上旅途勞頓,才說了一會兒話,就顯得疲憊不堪。
就連在旁邊手舞足蹈的說著這幾個月來的種種的舒晴都看出許氏的虛弱,不敢再說下去,小心翼翼的趴伏在許氏床頭,擔憂的看著許氏。
“著什麽急?”許氏笑了,看著兩個孩子,“不過是旅途稍微累了些,這一路又沒有好吃好喝,才會那麽疲憊。”
“那娘快點睡覺吧。”舒晴連忙道。
舒玉也起身端來了補身體的藥,讓許氏喝下,這才帶著舒晴一起出了門。(未完待續)
舒寧雖然沒有在秦威那裏得到確實的消息,可心中也有點數,從秦威走了之後,還一直都不敢跟秦鑒之聯係,隻偷偷捎信給吳少卿,送去些衣物或是點心。
秦鑒之倒是全數收下,還回送了一本不知從誰手裏淘來的醫書,讓舒寧喜不勝喜。
吳少卿何許人也,自然猜到了兩個人到底是怎麽回事,他裝作不知情,卻寫了信邀請舒寧出城來到觀瀾書院一遊,還真端出來一壇美酒,三個少年喝了一晚,之前的那些小尷尬和不自在在那一晚消失殆盡,秦鑒之和舒寧重歸於好。
秦威私底下又跟秦鑒之聯係了兩次,他一直想去見李氏,可又不知道見了要說什麽,加上政務繁忙,一時半會兒也走不開,此事就這麽耽擱下來。
到了十月,原本氣氛詭譎的京城因為一件突如其來的大事被打破,北邊的幾個大部落不知什麽時候聯合在一起,攻打西北邊陲,並且連破了三個重鎮,一舉拿下了西邊最大的城池。
這個消息傳來,朝野無不動容,皇帝原本聽大將軍說近來邊關戰事較多,還覺得是他危言聳聽,不願意放下自己最後的權利,又想要重整旗鼓的奪回兵權,這一次聽到這些消息才真正慌亂了起來。
貴妃那一派的將軍從來沒有打過仗,遭遇了幾次重擊之後連夜逃回京城請罪,他倒是個態度好。說自己本來就對政務比較在行,對軍事基本是一竅不通,因此無法勝任邊關駐守。
這些話雖然是為自己開脫,卻幾乎是句句打在了皇帝的臉上,皇帝看著秦威麵不改色的垂著臉在旁邊站著,氣不打一處來,將那位原本得寵的將軍打入天牢,一幹從屬也發配的發配,貶職的貶職。
皇上是因為大怒而衝動處理,回過神來才發現不對勁。他將現在的將軍打得打殺得殺,秦威又被他雪藏了那麽多年,眼看著邊關還要等著用人,這回要怎麽辦?
一時間朝堂上眾說紛紜,太子這一派自然是力挺大將軍重握兵權,他們的理由倒也充分,十幾年前就是大將軍本人打下邊境那一塊疆土,如今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他。
貴妃那一派則是誓死反對大將軍回歸。他們擺出各種各樣蹩腳的理由,說大將軍身體不適,多年來一直在京城裏休養,已經不適合出征,再加上十年光陰,邊境的狀況遠遠不是當年那般。就算真的派秦威去,將來真有了損失,誰負責?
在這個節骨眼上,皇帝經人提醒想起來另一個人。他的弟弟燕王此時正在京中,夏天的時候燕王的生母皇太妃身體抱恙。太醫說已經病入膏肓沒得救,燕王是個孝順兒子。聽了自然著急,連忙請求皇帝讓自己從封地回京,希望在母親身邊盡孝。
可還沒等燕王到達京城,皇太妃就已經去世,這一來也不過是奔喪罷了,如今喪事已經忙完,燕王卻還沒有走,當年燕王也曾經帶兵打過仗,正好讓他用一用。
皇帝很快宣旨,封燕王為大將軍,秦威還是留在京城裏替他在千裏之外運籌帷幄,倒是聽從秦威的意見,啟用了好幾個秦威從前的下屬,等於讓燕王帶著秦家軍去打邊關。
秦威雖然不滿,卻也無可奈何,一方麵盼著邊境早點平定,可另一方麵卻又知道邊境一日無事,他就一日沒有出頭之日。[.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之後的日子,秦威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倒是跑了好幾趟觀瀾書院,跟秦鑒之偶爾聊一聊,這麽幾次下來,讓他驚喜的發現秦鑒之居然對用兵打仗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並且還都見解不俗。
兩個人幾乎是一拍即合,秦威更是恨不能直接住在觀瀾書院裏,對這個兒子也是益發看重,隻是越這樣,他心裏越不踏實。
若是秦鑒之隻是中人之姿,他對認回秦鑒之的心思或許還能淡一些,偏偏秦鑒之就這麽投了他的喜好,而他家中那兩個兒子,卻都是更喜歡讀書,更是有個已經立誌要經綸濟世,做再世諸葛的小兒子,他雖然對兒子的爭氣也心生歡喜,可畢竟還是遺憾自己衣缽無人傳承,如今遇到秦鑒之才真正是人生沒了遺憾。
可這件事情如何對公主說,說了之後又要如何處理,卻讓秦威犯了難,若說起來,秦鑒之是李氏所出,應該算是家中的嫡長子,這麽一來就讓他現在家中的兩個兒子都尷尬起來,畢竟當年他結婚時日較短,又匆匆娶了公主,如今十幾年過去,就算是當年的老人,也都忘記他在公主之前還有一位妻子,反倒都覺得公主才是他的發妻,要知道發妻和續弦說起來可大不一樣。
而且最令秦威為難的就是,李氏如今還尚在人世,若是認回秦鑒之,那李氏怎麽辦?從沒聽說過父親一府,母親一府的,可他家中卻還有一個公主在,李氏進門怎麽都不可能是做正室,這一來,關係就又亂了。
秦鑒之似乎也知道秦威的為難之處,平日見他來也沒有多欣喜,麵上淡淡的,隻是跟他聊到帶兵打仗才興奮起來,不得不說,就算他心中對秦威並沒有多少感情,但是說起這些他感興趣的事情來,對秦威還是很佩服。
這麽多年的蟄居,秦威並沒有真的放下一切,秦鑒之自認是環境所迫,才會在兵書上下功夫,如今在觀瀾書院,也是吸取了當年的教訓,為將來做打算,而秦威,他卻能看得出來,是真的喜歡這一行。
這個發現讓秦鑒之很是迷惑,他這樣從小到大每一步都走的艱辛,都要為生計考慮的實用派是無法理解那種衣食無憂的理想派的愛好,這也是秦鑒之和秦威最大的區別。
文老爺和許氏終於在第一場雪到來之前回到了京城。
一直緊繃著精神生怕出一點錯的舒寧終於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他雖然沒有舒玉和舒晴那麽的高興,卻也還是覺得安心了不少,畢竟他這個年紀還是搞不懂內院女人們的爭鬥,平日裏雖然護著妹妹們,可他一個少爺很多事情也不好過問,更對那些刁蠻的婆子媳婦無可奈何,隻每日裏求著許氏能早點回來,好讓他不用對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女人傷腦筋。
文老爺看著幾個孩子麵色都健康紅潤,不由得對舒寧益發滿意起來,帶著兩個男孩進了書房,說是要考校一下他們的功課。
原本還笑著的舒寧立刻苦了臉,文老爺雖然讓他繼續讀書,可他因為醉心醫術,早就已經放下課本,如今考校功課,一頓尅是免不了的。
倒是舒彥麵上有些猶豫,他一方麵很想在文老爺麵前顯擺一下最近自己的努力,可另一方麵又擔心文老爺會不會因為覺得他準備的好,現在就讓他進觀瀾書院,前陣子或許他還願意過去,可現在太子的敗勢如此明顯,舒彥卻不願意過去了。
或許是知道自己不該討人嫌,周姨娘稱病在屋裏沒有出來,她有點害怕麵對文老爺和許氏,尤其是自己用姑娘的名節來要挾舒寧帶自己回京城老宅,若是讓文老爺知道,就算麵上不說,心裏也一定會怨恨她。
周姨娘此時的心情很微妙,她一方麵覺得回到老宅自己就還有翻本的機會,另一方麵又因為太過了解文老爺的為人,知道自己這一次的做法一定會惹惱文老爺,這一來想要再重新哄好文老爺,就不知是什麽時候了。
舒玉終於見了許氏,自然陪在旁邊說了半天的話,舒晴也在旁邊不停嘴的問,又不停嘴的說,令舒玉感到奇怪的是,這一次跟著來的,居然還有李夫人。
不過據許氏說,李夫人在快到京城的時候就跟她們分開了,帶著那個小丫頭,不知去了哪兒,還托許氏給舒玉帶了一隻盒子,說是這些日子承蒙大姑娘照顧的禮物。
舒玉接過來盒子,打開看了一眼,上麵是幾個漂亮的荷包,看得出來都是費了心做出來的,讓她不由得笑了起來,伸手想要拿出荷包給大家分了,卻發現手下的感覺不對,不由得心中一動,又放下了手,合上盒子,轉身交給巧月。
許氏此時已經顯懷,加上旅途勞頓,才說了一會兒話,就顯得疲憊不堪。
就連在旁邊手舞足蹈的說著這幾個月來的種種的舒晴都看出許氏的虛弱,不敢再說下去,小心翼翼的趴伏在許氏床頭,擔憂的看著許氏。
“著什麽急?”許氏笑了,看著兩個孩子,“不過是旅途稍微累了些,這一路又沒有好吃好喝,才會那麽疲憊。”
“那娘快點睡覺吧。”舒晴連忙道。
舒玉也起身端來了補身體的藥,讓許氏喝下,這才帶著舒晴一起出了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