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蘭回到家已經是午飯過後了,陳姑娘要升火做飯,被藍天蘭攔住,說早飯吃的遲不餓。陳姑娘道:“這裏有糕點,你吃幾塊吧。是上午一位姓邵的姑娘來找你放下的,跟小丁寶熟悉,逗他玩了一會”。
“噢。應該就是你爹每天都去的浦口那個邵家的姑娘,沒說什麽事嗎?”
陳姑娘搖搖頭。
“小丁寶呢?”藍天蘭問。
“在對麵鐵匠鋪玩了吧,我去叫他”。
“讓他玩吧。我去浦口邵家看看”。
邵一萍正在家裏發呆,她不明白藍天蘭憑什麽把她從憲兵隊的牢房裏救出來,而且,門前監視她的漢奸也消失了。雖說當時在監獄門口看見藍天蘭便心潮滾滾,但事後想來存疑很多。藍天蘭一定是跟日本人做了交誼,但是,他用什麽資本做的交誼?她想見他問個明白,藍天蘭卻幾天沒有招麵,實在忍不住了,上午去他家裏找他,卻撲了個空,但是,他家裏的那個姑娘卻讓她心有點莫名的不爽,回到家便覺得有點鬱悶。
有人在敲門,邵一萍預感是藍天蘭,姚媽要去開門,她對姚媽道:“你忙你的,姚媽,我去開門”。攏了攏頭發,理了理披肩的圍巾,才出去開門。
“你好,邵小姐,邵老先生好些了嗎?”藍天蘭俏皮地用日語問候道。
邵一萍吃驚地望著他,好像看見怪物一樣。
“有什麽問題嗎,邵小姐?”
“不,不是有問題,而是一個大大的問題,從一開始你就欺騙了我,是不是?”邵一萍低聲用日語道。
“欺騙你,為什麽?”藍天蘭用浦口話疑惑地問,“先去看看邵老先生,然後再說吧”,藍天蘭說著徑直朝後院過去。
邵老爺子正和陳師傅談笑風生,看見藍天蘭微笑著做直身體,“藍先生,我正在聽陳師傅說奇聞怪事,有空你也聽聽,聞所未聞”。
“陳師傅走南闖北幾十年,肚子裏的山海經恐怕要用車廂裝了,是不是陳師傅?不過,你老身體好了,讓陳師傅教你一套太極拳,那才是前所未有的”,藍天蘭笑道。
“好。陳師傅,我們這就說好了,我病好了,真就辦桌拜師酒,你可要收我這個徒弟呀”。三人都笑了起來。
藍天蘭回到堂屋,邵一萍正坐著等他。
“你是不是懷疑我本來就會日語,卻故意裝做不會找你學習?如果我說我有特別的體質,你肯定不信,這樣吧,你去隨便找一本書給我,我就在這裏看一會,讓你看看我有沒有欺騙你”。
邵一萍果然去書屋拿了本書遞給藍天蘭,是一本名叫威利斯寫的《機構學原理》。藍天蘭拿著書先是略翻了一翻,便沉下心一頁一頁地讀了起來。邵一萍托著腮,盯著這個謎一樣的男人,心裏有一種前所未有迷茫。
十幾分鍾,藍天蘭放下書道:“好書!邵小姐,像這些齒輪機構螺旋機構我們老祖宗早就開始用了,鄉下打稻穀的風車就是兩個木齒輪帶著大葉輪轉,還有水車,邵小姐你見過嗎?木匠用的手鑽,用的都是這些原理,為什麽我們沒有人寫過這樣的書呢?”
“你看完了?”
“隻看了兩章,齒輪機構和螺旋機構。就這兩章你想問什麽,你說吧”,一幅學生等待考試的模樣。
還用問嗎?已經可以舉一反三了。邵一萍被折服。
“這就是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區別,雖然我們民族有聰明才智,生活生產中發明了很多的東西,但是我們由古至今都是農業社會,工業也是些手工業者,那些聰明才智僅僅被認做能工巧匠罷了,而文化人對那些是不屑一顧的,發揚光大的總是西歐人,他們再用這些東西侵略掠奪我們的財富。日本人就是這樣的一個強盜”,邵一萍忿忿地說。
“你這樣的體質是天生的嗎?”
藍天蘭苦笑了一下道:“我也是前不久才發現我有這樣特殊體質”。
“你學日語幹什麽?是想投奔日本人?”邵一萍改用日語道。
“我跟日本人有血債,我妻子是被日本人逼死的,屍骨無存。國恨家仇,不共戴天”。藍天蘭咬牙切齒道,“我小的時候跟外公打獵時候,外公就經常跟說一個好獵人,不僅僅隻是槍法準,還必須善於了解野獸的習性,要比野獸自已更懂野獸。按我外公的說法,你說我該不該學會日語”。
邵一萍望著眼前的男人,心念一動。
“日本人這次把我抓進去肯定是不達目的不罷休,怎麽會輕易就放了我,而且連門口監視我的人都走了,是不是你做了什麽?”
“我贏了一個日本武士,並且答應他們做你的工作,等你父親身體好了以後,勸你去上班。而且,日本人也不會這麽輕易相信我,撤消對你的監視,可能隻是換了個監視方式”。
邵一萍眼睛看著茶杯,低聲地說:“謝謝你,但我是不會為他們工作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要請教你。我現在說的日本語是日本哪個地區的常用語,東京嗎?”
邵一萍點點頭道:“等同日本話中的標準語”。
“那麽這就等於關東話,u看書 wuukanshu與關西話有什麽區別嗎?”
邵一萍想了想說“日本關西地區我去的很少,但是,關西的人我有接觸。他們說話的語氣是與東京人的語氣是不同,比如說‘你幹什麽?’,剛才是東京話,比較平,關西人是這樣說的”。邵一萍把兩句話不斷比較。
“關西話起調平,後麵音有起伏,生動一些”。
藍天蘭麵對這個柔弱女子,心裏由衷地敬佩。
“謝謝你,我回去再琢磨琢磨。離過年時間也沒有多久了,先踏踏實實過完年再說”,藍天蘭道。想到過年,忽然觸動了藍天蘭藏在心裏的那塊最柔軟的地方,自已遠在鄉下的一對女兒:什麽時候才能見到她們。
就在藍天蘭與邵一萍化解疑惑的同時,一份藍天蘭資料放在石川佳夫麵前。
據資料顯示,藍天蘭,二十七歲,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在浦鎮國小任教四年,無政治傾向,沒有任何勢力背景,已婚,妻子亡故,育有兩女,現在住址烏衣鎮。特長一欄裏寫明拳術,標注師承不詳。性格分析一欄中寫道深受中國文化浸淫,為人善良豁達仗義等等。
石川加夫對這份情報很不滿,太簡單了,沒有達到他內心需要的那個報告,但是,這麽一份簡單的東西道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這個年輕應該是個有點中國文化人的迂腐或者說是執著,腦袋有點簡單,有點衝動。跟他最初的判斷很相似。這樣的人如果利用好了,對管理中國人中國的事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想到這裏,石川加夫在資料上畫了一個勾,合上了文件的夾子,手扶著腦袋進入沉思。
“噢。應該就是你爹每天都去的浦口那個邵家的姑娘,沒說什麽事嗎?”
陳姑娘搖搖頭。
“小丁寶呢?”藍天蘭問。
“在對麵鐵匠鋪玩了吧,我去叫他”。
“讓他玩吧。我去浦口邵家看看”。
邵一萍正在家裏發呆,她不明白藍天蘭憑什麽把她從憲兵隊的牢房裏救出來,而且,門前監視她的漢奸也消失了。雖說當時在監獄門口看見藍天蘭便心潮滾滾,但事後想來存疑很多。藍天蘭一定是跟日本人做了交誼,但是,他用什麽資本做的交誼?她想見他問個明白,藍天蘭卻幾天沒有招麵,實在忍不住了,上午去他家裏找他,卻撲了個空,但是,他家裏的那個姑娘卻讓她心有點莫名的不爽,回到家便覺得有點鬱悶。
有人在敲門,邵一萍預感是藍天蘭,姚媽要去開門,她對姚媽道:“你忙你的,姚媽,我去開門”。攏了攏頭發,理了理披肩的圍巾,才出去開門。
“你好,邵小姐,邵老先生好些了嗎?”藍天蘭俏皮地用日語問候道。
邵一萍吃驚地望著他,好像看見怪物一樣。
“有什麽問題嗎,邵小姐?”
“不,不是有問題,而是一個大大的問題,從一開始你就欺騙了我,是不是?”邵一萍低聲用日語道。
“欺騙你,為什麽?”藍天蘭用浦口話疑惑地問,“先去看看邵老先生,然後再說吧”,藍天蘭說著徑直朝後院過去。
邵老爺子正和陳師傅談笑風生,看見藍天蘭微笑著做直身體,“藍先生,我正在聽陳師傅說奇聞怪事,有空你也聽聽,聞所未聞”。
“陳師傅走南闖北幾十年,肚子裏的山海經恐怕要用車廂裝了,是不是陳師傅?不過,你老身體好了,讓陳師傅教你一套太極拳,那才是前所未有的”,藍天蘭笑道。
“好。陳師傅,我們這就說好了,我病好了,真就辦桌拜師酒,你可要收我這個徒弟呀”。三人都笑了起來。
藍天蘭回到堂屋,邵一萍正坐著等他。
“你是不是懷疑我本來就會日語,卻故意裝做不會找你學習?如果我說我有特別的體質,你肯定不信,這樣吧,你去隨便找一本書給我,我就在這裏看一會,讓你看看我有沒有欺騙你”。
邵一萍果然去書屋拿了本書遞給藍天蘭,是一本名叫威利斯寫的《機構學原理》。藍天蘭拿著書先是略翻了一翻,便沉下心一頁一頁地讀了起來。邵一萍托著腮,盯著這個謎一樣的男人,心裏有一種前所未有迷茫。
十幾分鍾,藍天蘭放下書道:“好書!邵小姐,像這些齒輪機構螺旋機構我們老祖宗早就開始用了,鄉下打稻穀的風車就是兩個木齒輪帶著大葉輪轉,還有水車,邵小姐你見過嗎?木匠用的手鑽,用的都是這些原理,為什麽我們沒有人寫過這樣的書呢?”
“你看完了?”
“隻看了兩章,齒輪機構和螺旋機構。就這兩章你想問什麽,你說吧”,一幅學生等待考試的模樣。
還用問嗎?已經可以舉一反三了。邵一萍被折服。
“這就是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區別,雖然我們民族有聰明才智,生活生產中發明了很多的東西,但是我們由古至今都是農業社會,工業也是些手工業者,那些聰明才智僅僅被認做能工巧匠罷了,而文化人對那些是不屑一顧的,發揚光大的總是西歐人,他們再用這些東西侵略掠奪我們的財富。日本人就是這樣的一個強盜”,邵一萍忿忿地說。
“你這樣的體質是天生的嗎?”
藍天蘭苦笑了一下道:“我也是前不久才發現我有這樣特殊體質”。
“你學日語幹什麽?是想投奔日本人?”邵一萍改用日語道。
“我跟日本人有血債,我妻子是被日本人逼死的,屍骨無存。國恨家仇,不共戴天”。藍天蘭咬牙切齒道,“我小的時候跟外公打獵時候,外公就經常跟說一個好獵人,不僅僅隻是槍法準,還必須善於了解野獸的習性,要比野獸自已更懂野獸。按我外公的說法,你說我該不該學會日語”。
邵一萍望著眼前的男人,心念一動。
“日本人這次把我抓進去肯定是不達目的不罷休,怎麽會輕易就放了我,而且連門口監視我的人都走了,是不是你做了什麽?”
“我贏了一個日本武士,並且答應他們做你的工作,等你父親身體好了以後,勸你去上班。而且,日本人也不會這麽輕易相信我,撤消對你的監視,可能隻是換了個監視方式”。
邵一萍眼睛看著茶杯,低聲地說:“謝謝你,但我是不會為他們工作的”。
“對了,還有一件事要請教你。我現在說的日本語是日本哪個地區的常用語,東京嗎?”
邵一萍點點頭道:“等同日本話中的標準語”。
“那麽這就等於關東話,u看書 wuukanshu與關西話有什麽區別嗎?”
邵一萍想了想說“日本關西地區我去的很少,但是,關西的人我有接觸。他們說話的語氣是與東京人的語氣是不同,比如說‘你幹什麽?’,剛才是東京話,比較平,關西人是這樣說的”。邵一萍把兩句話不斷比較。
“關西話起調平,後麵音有起伏,生動一些”。
藍天蘭麵對這個柔弱女子,心裏由衷地敬佩。
“謝謝你,我回去再琢磨琢磨。離過年時間也沒有多久了,先踏踏實實過完年再說”,藍天蘭道。想到過年,忽然觸動了藍天蘭藏在心裏的那塊最柔軟的地方,自已遠在鄉下的一對女兒:什麽時候才能見到她們。
就在藍天蘭與邵一萍化解疑惑的同時,一份藍天蘭資料放在石川佳夫麵前。
據資料顯示,藍天蘭,二十七歲,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在浦鎮國小任教四年,無政治傾向,沒有任何勢力背景,已婚,妻子亡故,育有兩女,現在住址烏衣鎮。特長一欄裏寫明拳術,標注師承不詳。性格分析一欄中寫道深受中國文化浸淫,為人善良豁達仗義等等。
石川加夫對這份情報很不滿,太簡單了,沒有達到他內心需要的那個報告,但是,這麽一份簡單的東西道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這個年輕應該是個有點中國文化人的迂腐或者說是執著,腦袋有點簡單,有點衝動。跟他最初的判斷很相似。這樣的人如果利用好了,對管理中國人中國的事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想到這裏,石川加夫在資料上畫了一個勾,合上了文件的夾子,手扶著腦袋進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