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自己開發星際爭霸的話,剛好可以順便再完成和摩根集團的約定。
給摩根集團的係統貢獻一部擁有千萬級正版銷量,同時擁有至少三千萬以上潛在用戶的遊戲產品,他們應該會很滿意的。
對於遊戲的開發韓國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並沒有想跟著遊星電子娛樂的腳步照貓畫虎。
所以竹遊星也不用在這方麵操心。
竹遊星和他們大致交接了一下接下來電競的培養流程和規矩。
先讓韓國人在星際爭霸出現之前用其他項目熟悉一下,然後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電競體係。
最好是可以直接搭建起類似於前世wcg這種世界級的電競賽事。
這個金池財團和蘇瑞電子一樣,同樣是一個擁有多種流行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的大型公司。
而且他們因為有米國背書,擅長的方向更多,和蘇瑞電子有明顯的不同。
他們很希望通過這次的電競項目賺錢。
不賺錢的項目哪怕真的有韓國政府扶持,也肯定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而這個星際爭霸就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星際爭霸登錄在個人電腦上。
那麽你就肯定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電腦吧?
不需要性能太高,反正硬件都是其他國家的,金池集團也就有個閃存和內存業務。
但電腦顯示器一定得特別好才行吧,不然怎麽體現出這款遊戲的畫質?
剛好金池財團有自家的顯示技術,而且還是排在世界前列的。
前世的三星電子據說就是一開始想要兜售自家的顯示器才舉辦的wcg這種電競賽事。
後來是因為這種賽事漸漸不如其他宣傳方式更有效果,所以三星才放棄了wcg的舉辦。
說到底,一切都是為利益服務的。
所以竹遊星就專門抓住這個痛點,和他們規劃了一個很美好的未來藍圖。
通過星際爭霸他們可以進一步增加顯示屏設備、閃存設備的銷售。
後世很多電子產品隻要和電競牽扯上,似乎就都會提高自身的身價,玩家也願意為此買賬,而實際上這些產品和普通的外設或硬件產品性能上真的沒有太明顯的區別,至少普通玩家幾乎是感受不出來的。
前世竹遊星就深受這種消費陷阱坑害,買了一大堆電競產品,但始終還是一個菜狗。
這就是人如菜雞,但設備必須拉滿的典型例子。
等竹遊星給他們規劃好宏偉的商業藍圖後,這幫韓國人的眼睛都齊刷刷的亮了起來。
一開始,他們和竹遊星商談僅僅隻是出於和政府之間有利可圖的基礎上,還並沒有想過方便自家產品銷售這一點。
可是現在他們突然發現原來他們其實是可以在這上麵賣產品的,他們的態度馬上就變得更加尊敬起來。
幾個人幾乎是同時走出會議室,然後掏出自己的手機去和上司匯報。
而竹遊星則一個人留在會議室再次拿起他們之前給自己看的那個計劃書。
有了韓國一整個國家的幫助,電競項目應該是可以完全組建起來了。
穀呎
未來隻要自己牢牢抓住這個渠道,那麽宣傳任何遊戲都可以再額外節省大筆資金,這可是相當劃算的。
像是後世的英雄聯盟,因為有了成熟的電競聯盟體係後,他們就可以不斷的擴展英雄聯盟宇宙,讓這款遊戲並不僅僅局限於一部moba遊戲,未來可以擴展到更廣闊的層麵,可以說是多麵開花。
而竹遊星也想好了,等韓國人真的主動將星際爭霸捧起來後,他或許就可以完成曾經前世暴雪未完成的願望。
那就是擴展星際爭霸宇宙,讓星際爭霸不再局限於即時戰略類型,可以朝著更多方向發展。
在前世一直有一款停留在演示畫麵的星際爭霸係列遊戲。
那就是星際爭霸幽靈,當初這款遊戲的演示出來的時候可是讓很多玩家都相當期待,但最後還是因為種種原因胎死腹中。
或許是因為商業利益,或許是其他職場鬥爭原因,總之這款遊戲除了那次演示之外就沒有了任何動靜。
如果以一款係列遊戲來評判的話,這真的是暴殄天物。
星際爭霸後世的地位本來應該是不弱於魔獸係列的,但最後暴雪自己卻放棄掉了。
至於自己嘛,他可不會輕易放過這種機會,哪怕因此會賠本,但他賠得起。
無數遊戲給自己帶來的充足現金流讓他很難因為一兩個係列出什麽問題。
“不好意思竹遊先生,我們剛才有一點事情想要和上麵匯報,現在已經有了回複。”
幾位金馳集團的文化娛樂高層紛紛重新回到會議室中。
竹遊星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不在意,接著他們再次認真商談起來。
而這一次他們明顯更加的認真。
而且沒過多久就又有兩名來自其他電子部門的高管加入到了會議討論中。
電子產業是他們公司的重點產品之一。
通過電競可以增加一個銷售渠道他們當然是很高興的。
不過竹遊星也就是和他們大致聊一下電競給這類產品帶來的好處。
至於更詳細的商業談判,就交給更加專業的商業經理人去負責就好。
對於金池財團來說,和竹遊星的交流等於是突然有了一個意外之喜。
至於竹遊星,他已經滿腦子在規劃未來屬於星際爭霸這個龐大世界觀的更多遊戲。
先把即時戰略搞起來,然後再安排一個新的工作室專門製作星際爭霸的多款遊戲。
什麽射擊類型的、競速類型的、或者是線性劇情敘事的都安排上。
在這個世界,竹遊星除了想要讓這個世界的玩家享受到自己前世的遊戲之外,他同樣也想讓曾經前世的各種遺憾都在這個世界得到彌補。
一切就先從這個星際爭霸開始好了。
等回到曰本,竹遊星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招募新的開發團隊。
先從老團隊中找一些經驗較為豐富的開發人員。
然後再補充上更多新鮮血液。
這一次剛好也是一個擴展開發小組數量的契機,同時也改變一下過去的遊戲開發策略,讓一個小組專門負責某一個遊戲的係列,而類型不再局限。
給摩根集團的係統貢獻一部擁有千萬級正版銷量,同時擁有至少三千萬以上潛在用戶的遊戲產品,他們應該會很滿意的。
對於遊戲的開發韓國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並沒有想跟著遊星電子娛樂的腳步照貓畫虎。
所以竹遊星也不用在這方麵操心。
竹遊星和他們大致交接了一下接下來電競的培養流程和規矩。
先讓韓國人在星際爭霸出現之前用其他項目熟悉一下,然後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電競體係。
最好是可以直接搭建起類似於前世wcg這種世界級的電競賽事。
這個金池財團和蘇瑞電子一樣,同樣是一個擁有多種流行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的大型公司。
而且他們因為有米國背書,擅長的方向更多,和蘇瑞電子有明顯的不同。
他們很希望通過這次的電競項目賺錢。
不賺錢的項目哪怕真的有韓國政府扶持,也肯定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而這個星際爭霸就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星際爭霸登錄在個人電腦上。
那麽你就肯定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電腦吧?
不需要性能太高,反正硬件都是其他國家的,金池集團也就有個閃存和內存業務。
但電腦顯示器一定得特別好才行吧,不然怎麽體現出這款遊戲的畫質?
剛好金池財團有自家的顯示技術,而且還是排在世界前列的。
前世的三星電子據說就是一開始想要兜售自家的顯示器才舉辦的wcg這種電競賽事。
後來是因為這種賽事漸漸不如其他宣傳方式更有效果,所以三星才放棄了wcg的舉辦。
說到底,一切都是為利益服務的。
所以竹遊星就專門抓住這個痛點,和他們規劃了一個很美好的未來藍圖。
通過星際爭霸他們可以進一步增加顯示屏設備、閃存設備的銷售。
後世很多電子產品隻要和電競牽扯上,似乎就都會提高自身的身價,玩家也願意為此買賬,而實際上這些產品和普通的外設或硬件產品性能上真的沒有太明顯的區別,至少普通玩家幾乎是感受不出來的。
前世竹遊星就深受這種消費陷阱坑害,買了一大堆電競產品,但始終還是一個菜狗。
這就是人如菜雞,但設備必須拉滿的典型例子。
等竹遊星給他們規劃好宏偉的商業藍圖後,這幫韓國人的眼睛都齊刷刷的亮了起來。
一開始,他們和竹遊星商談僅僅隻是出於和政府之間有利可圖的基礎上,還並沒有想過方便自家產品銷售這一點。
可是現在他們突然發現原來他們其實是可以在這上麵賣產品的,他們的態度馬上就變得更加尊敬起來。
幾個人幾乎是同時走出會議室,然後掏出自己的手機去和上司匯報。
而竹遊星則一個人留在會議室再次拿起他們之前給自己看的那個計劃書。
有了韓國一整個國家的幫助,電競項目應該是可以完全組建起來了。
穀呎
未來隻要自己牢牢抓住這個渠道,那麽宣傳任何遊戲都可以再額外節省大筆資金,這可是相當劃算的。
像是後世的英雄聯盟,因為有了成熟的電競聯盟體係後,他們就可以不斷的擴展英雄聯盟宇宙,讓這款遊戲並不僅僅局限於一部moba遊戲,未來可以擴展到更廣闊的層麵,可以說是多麵開花。
而竹遊星也想好了,等韓國人真的主動將星際爭霸捧起來後,他或許就可以完成曾經前世暴雪未完成的願望。
那就是擴展星際爭霸宇宙,讓星際爭霸不再局限於即時戰略類型,可以朝著更多方向發展。
在前世一直有一款停留在演示畫麵的星際爭霸係列遊戲。
那就是星際爭霸幽靈,當初這款遊戲的演示出來的時候可是讓很多玩家都相當期待,但最後還是因為種種原因胎死腹中。
或許是因為商業利益,或許是其他職場鬥爭原因,總之這款遊戲除了那次演示之外就沒有了任何動靜。
如果以一款係列遊戲來評判的話,這真的是暴殄天物。
星際爭霸後世的地位本來應該是不弱於魔獸係列的,但最後暴雪自己卻放棄掉了。
至於自己嘛,他可不會輕易放過這種機會,哪怕因此會賠本,但他賠得起。
無數遊戲給自己帶來的充足現金流讓他很難因為一兩個係列出什麽問題。
“不好意思竹遊先生,我們剛才有一點事情想要和上麵匯報,現在已經有了回複。”
幾位金馳集團的文化娛樂高層紛紛重新回到會議室中。
竹遊星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不在意,接著他們再次認真商談起來。
而這一次他們明顯更加的認真。
而且沒過多久就又有兩名來自其他電子部門的高管加入到了會議討論中。
電子產業是他們公司的重點產品之一。
通過電競可以增加一個銷售渠道他們當然是很高興的。
不過竹遊星也就是和他們大致聊一下電競給這類產品帶來的好處。
至於更詳細的商業談判,就交給更加專業的商業經理人去負責就好。
對於金池財團來說,和竹遊星的交流等於是突然有了一個意外之喜。
至於竹遊星,他已經滿腦子在規劃未來屬於星際爭霸這個龐大世界觀的更多遊戲。
先把即時戰略搞起來,然後再安排一個新的工作室專門製作星際爭霸的多款遊戲。
什麽射擊類型的、競速類型的、或者是線性劇情敘事的都安排上。
在這個世界,竹遊星除了想要讓這個世界的玩家享受到自己前世的遊戲之外,他同樣也想讓曾經前世的各種遺憾都在這個世界得到彌補。
一切就先從這個星際爭霸開始好了。
等回到曰本,竹遊星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招募新的開發團隊。
先從老團隊中找一些經驗較為豐富的開發人員。
然後再補充上更多新鮮血液。
這一次剛好也是一個擴展開發小組數量的契機,同時也改變一下過去的遊戲開發策略,讓一個小組專門負責某一個遊戲的係列,而類型不再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