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平定了太湖匪患後,關勝軍與方百花軍兵分兩路,關勝軍攻打浙東沿海州縣,方百花浙西腹地州縣。因為沿海的州縣都是浙江較為重要的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地,所以趙宋官軍的防守會比浙西森嚴一些,因此盧俊海的海軍第三軍第三師便沿著江南運河南下協助關勝對秀州、杭州一帶的攻擊。


    而那個水軍陸戰師被編製為水軍第四軍第一師,第四軍軍長為阮小二,他同時兼任第一師師長和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其他四個團長為費保、倪雲、卜青、狄成,但基層軍官都是阮小二從張順水軍第一軍中帶領的立過功的基層將士擔任。阮小二這個新編師負責繼續護衛江南運河、太湖水係和策應張順水軍的任務。


    關勝輕鬆地攻占了秀州治所嘉興以及秀州治下的華亭、海鹽、崇德等縣。


    秀州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裏。


    此時的秀州包括日後的嘉興和上海市。兩漢時此地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吳黃龍三年“由拳野稻自生”,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改稱嘉興。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昆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華亭縣屬地就是日後的阿拉上海。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時期依然沿用此等設置。


    現代那個盛氣淩人的上海現在隻是一個小鎮,隸屬於華亭縣。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位置在後來鬆江區,是上海建縣之始,到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前,在華亭縣東北方,便有一個名叫上海的鎮子,朝廷在此設立酒務,名叫上海務,管理附近地區的酒類買賣和酒稅。


    占領了秀州以後,盧俊義是準備發展這裏的經濟,讓它做為長三角的龍頭起飛,但是不準備用上海這個稱謂,“阿拉上海人”在後世聽的想吐血,秀州蠻好的。繼續保持中國的對外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優勢,相信不會再出現後世那個租界城市。


    此地煮海為鹽的傳統甚是普遍,大型的鹽場由青墩鹽場、袁部鹽場、浦東鹽場、金山鹽場、蘆瀝鹽場、沙要鹽場,遵照盧俊義的經濟政策,鹽場全部收歸國有,國家派專人負責經營,日後可以交給私人承包,但目前是軍政府階段,必須搞計劃經濟。


    攻下秀州後,便攻打一路上最難攻打的杭州。


    北宋末年,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二十多萬戶,折合人口將近一百多萬,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這樣的城池自然是重兵把守,雖然新近平息了方臘之亂,尚未休養安息過來,但也招募二萬廂軍,依托著高聳城牆,頗為易守難攻。


    關勝被迫動用了海軍大船上的火炮,在運河上對著杭州城牆猛轟,然後動用工兵快速鋪設浮橋殺入杭州城內。此地富饒的生活使得這裏的百姓都懶散散的,連同新近招募的官兵也是如此。他們在關勝軍圍攻之初就從齊軍用風箏散發的傳單裏知道了天下大勢,知道趙宋朝廷已經日薄西山,一日不如一日,而盧齊政權正如日中天,他們的士氣當時就被瓦解了,後來看到齊軍的火炮如此犀利,戰鬥意誌都低落到了極點,聽到齊國的“繳械不殺,投降有賞,歸順厚餉”的口號都喪失了戰鬥力,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安民告示、政治宣傳、軍政編製、輕度土改,這一切行動在齊國政務院和軍務院都有一整套的製度和流程說明,各級的軍官按照流程操作,再根據各地的特殊情況做微調即可。盧俊義理想中的爭霸之路就是如此,按照一個成功的模板推行到全國,這樣可以加快統一全國的步伐,誠然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特點,但齊軍不用考慮民族因為以後隻有一個華族,不用考慮宗教以後隻有一個玄教,不用考慮方言以後隻有一個中州官話,可以團結尊重地方地主士紳,但不能遷就,很簡單,將齊國的政策宣傳解釋清楚以後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攻打杭州以後,便馬不停蹄地占領杭州治下的鹽官、仁和、錢塘、餘杭、臨安、富陽、昌化、於潛、新登等九個縣。


    然後盧俊海統領他的海兵師團從錢塘江入海,從海上支援關勝軍隨後的行動,而阮小二的水軍陸戰師則分出兩個團的兵力分別協助關勝和方百花間或的水上行動。


    攻占了杭州後,稍作休整,關勝在杭州留下六千人馬,交給郝思文統領負責整頓俘虜、擴軍到一萬以及整頓杭州的軍政秩序,建立杭州的齊國政府,從開始攻打江南時,他們就效仿當初攻占山東和蘇北的經驗,原來趙宋的官吏如民怨極大當即抄家全家押去勞改,民怨較少的官吏留任沒有實權的,有實權的職位由齊國政務院派人擔任。


    齊國目前活躍的幾隻攻城拔寨的部隊都是每到一個地方留下一部分兵力布防和整頓地方軍政的同時,又從俘虜和當地百姓中甄選一部分素質高的人補充起原來的編製,稍作訓練後,便啟程攻打下一個城池。


    關勝離開杭州攻打越州。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臥薪嚐膽時,“越池”一度成為中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北宋沿用唐製。越州後來在南宋被改名紹興,原由是,趙構被金人所逼,到處奔竄於江浙一帶,逃至越州,覺得心情很好,江山會被收複,講了一句“紹祚中興”,並改元為紹興,而越州也就成了紹興,盧俊義來到這個時代,趙構怕是再也難以中興趙宋了,日後越州就永遠是越州了。


    七百年後,有一個叫周樹人的紹興人寫了一係列對紹興的回憶,給少年時期的盧俊義很深的形象,一年後他巡視領地去了越州,沒見到戴著銀項圈的玩童、嚐不到正宗的茴香豆、看不到一場傳統的社戲,方才啞然失笑,時光已經隔了九百年。


    先下越州蕭山縣,繼而攻下諸暨、嵊縣、新昌等縣,然後攻下鏡湖邊的山陰、會稽,然後沿著浙東運河攻下上虞,然後沿著餘姚江攻下餘姚,自此全部拿下越州。


    關勝攻下餘姚後,沿著慈溪河攻下慈溪縣,然後順流而下攻占明州,再沿著大淶江在海軍配合下攻占定海,然後在逆流而上,沿著奉化江,攻占鄞縣、奉化,慈溪的鳴鶴鹽場和象山都有盧俊海的海軍占領。自此舟山跟明州連成一起,攻占明州頗費力氣的是這裏的趙宋朝廷市舶司擁有上萬軍隊,因為從北宋開始明州就與廣州、泉州同時列為對外貿易三大港口重鎮,主要對日本、高麗和東南亞一帶進行貿易,所以這裏的市舶司的武裝力量甚是強大,雖然遭受了方臘明教軍的攻擊洗盤,但依賴於強大的財力恢複很快,但沒有恢複多久,就慘遭齊軍的海陸雙重攻擊,一天工夫市舶司投降,明州被齊國占領。唐開元二十六年設明州,朱元璋吳元年稱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為避國號諱,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現代,明朝不會再出現了,因此明州之名將延續下去。


    攻下奉化後,稍作調整,繼續南下,攻占寧海,然後再攻占象山腹地,繼而在海軍支援下攻占三門,然後在攻占天台縣,然後沿著始豐溪南下攻占台州治所臨海,然後再分兵一路沿著永安溪攻占仙居縣全境,關勝順著臨海江南下攻占杜瀆鹽場然後控製台州灣,繼而沿著永寧江西上攻占黃岩縣和新安鎮、溫嶺縣等全境。台州海岸線漫長,港灣優良,東吳孫權派遣大將衛溫率軍從台州海門港北岸章安出發,經略夷洲(台灣)。台州灣的海門港、三門灣的健跳港和樂清灣的大麥嶼港“三灣三港”使得台州亦是東南沿海重要海上貿易口岸。


    隨後關勝跟花榮合兵一處,攻下雁蕩山,然後攻下樂清縣,在海軍支援下攻占溫州治所永嘉,隨後一路南下攻占瑞安、平陽諸縣,然後又分兵西進攻占溫州腹地泰順、文成等鎮,並將這些升級為縣,而玉環島、溫州海邊的永嘉鹽場、雙穗鹽場、天富鹽場等諸多鹽場都由海軍攻占。東晉明帝太寧元年設永嘉郡,唐高宗時改置州,因氣候溫暖,“雖隆冬而恒燠”,故名溫州。宋時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之稱。


    因兵力疲憊,戰線不宜拉得過長,暫時不向福建進軍,先安定好浙東再說。(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之梟雄盧俊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歡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歡樂並收藏宋之梟雄盧俊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