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俊等人開完會後,盧俊義就開始參觀起每個大船的設施,主要是考察海軍的裝備如何。盧俊義將裝備部下麵所有能夠擺上來的都因地製宜地在船上裝上了,為什麽這麽看重裝備的作用,因為盧俊義對李俊這二千人剛從江河到大海上才半年時間的事實沒有太強的信心,既然海戰經驗不夠就用裝備來彌補。


    為了對抗西夏、契丹等北方蠻族鐵騎,沒有完善騎兵的宋軍更多使用強弓硬弩。在一百多年的戰爭對抗中,宋軍勝率在六七成以上,隻是沒有像樣的騎兵,無法完成殲滅擴大戰果。後來北宋亡於女真、南宋亡於蒙古,以至於讓後人認為宋軍是不堪一擊。實際上宋軍的精銳步兵使用的弓弩兵器在當時來說跟後世的美國一樣厲害,屬於高精尖武器。蒙古大汗蒙哥就在釣魚城被宋軍射死。


    宋軍有九成是步兵,而步兵裏有七成是弓弩兵(宋軍每個編製單位“都”一百人裏有刀手八人,長槍手十六人,剩下的七十多人都是弓弩手)。日後麵對宋軍,人家並不靠近,隻是萬箭齊發,尤其是那種能夠穿破重鎧的神臂弓,真是十分可怕。難怪曆史上方臘沒支持多久就敗亡了,手持棍棒菜刀沒有強弓硬弩火力支援的方臘軍隊遇到武裝齊備的宋軍精銳,抵抗上一陣子就支撐不下去,一敗塗地。這種情景在盧俊義試用了神臂弓後,在腦海中慢慢浮現。難怪曆次農民起義,幾千個官兵就敢攆著幾萬名農民軍屁股後麵追殺,尖兵利器在戰爭中能夠發揮的作用是無法用其他東西替代的,直到有了善於宣傳的某黨出現。


    在海上,最重要的武器自然就是遠距離殺傷性武器,最常見的自然就是弓弩,還沒有靠近目標船,就來一頓箭雨,尋常的船隻就屈服了。


    首先每條大船上各有十人配備神臂弓,做超遠距離狙擊。


    神臂弓雖起名為弓,其實是一種踏張弩,弩上有鐵蹬可以用腳踏住,同時兩手抓住弩弦,腰、腹、臂、腿同時用力將弩張開,把箭矢放入箭槽,瞄準,射擊。踏張弩射速較慢,但威力巨大,而且射手易掌握(相對弓而言)。它用堅韌的山桑木為弩弓,又用堅實的檀木作弩身,麻為弦,輕巧堅勁,能射三百多米後還能穿透重鎧。


    這神臂弓可謂時下宋朝單人武器中威力最強的,嚴禁軍方外泄、民間私藏。時遷在盧俊義的授意下,探入梁中書的留守司的器械局弓弩院中,偷得神臂弓的裝配圖。神臂弓上裝有巧妙的機關,這些機關是神臂弓強悍威力的保證。這種機關讓盧俊義這個現代人都參悟不出,顯然在後世這種技術是失傳的。


    本來是無人會製作的,幸好在時遷偷過來後,盧俊義通過招賢貼,招來的人才中就有從樞密院甲仗庫和留守司器械局退役的老弩匠(想來北宋氣數已盡,這種高精技術人才就應該控製起來,讓他在技術崗位老死,不能便宜別有用心之輩,可惜那些奸賊腐儒知道個屁),他們會造。當然這樣的老弩匠為數不多,在盧俊義刻意的搜尋下,也隻有五個人來到大名府,不過經過他們培訓,出了十五個學徒(學徒也難選,必須先有一定做弓弩的經驗)。這神臂弓機關精巧,結構複雜,所以製造起來也是很麻煩,二十個弩匠,一天總共才出二個,平均一個人要花十天時間才能出一張神弩弓。


    從這一年的六月份開始做,到現在十一月份,才做了三百張,其中有一百張送給李俊的海軍,另外二百張組建成十個強弩隊分布在不同的步兵旗裏。


    那種踏張弩神臂弓畢竟稀少,還要打造多些更簡易的臂張弩。


    臂張弩,顧名思義,是依靠雙臂的力量就可拉開,相對於弓射擊更準確,但射程和威力沒多少提高,但貴在操作方便,不需要特別費時間訓練,而且精準。


    依靠的技術人才還是從宋軍內部挖那些退役無所依靠的老弩匠,高薪秘請過來,招募學徒,最後組成五十人的臂張弩匠隊。盧俊義讓他們做的臂張弩結構依照的是秦弩,結構雖然較為簡單,但工藝要求很精密,打造起來也較為耗費時間,一個弩匠花五天時間才能夠做出一張。五個月內勉強打造出了一千五百張,其中五百張給海軍使用,每個小船上十張,每個大船上三十隻。另外一千張留給陸軍。


    盧俊義屬下的兵馬有一千寒衛、一千孤衛、二千近衛、四百娘子軍、兩千水軍,按照宋軍的配備,就需要四千張弩。但是打造速度跟不上,沒辦法,隻好繼續用弓。弓相對於弩,雖然有射程小威力小精度差的缺點,但也有射擊頻率高(一分鍾射擊近十次,而弩隻有兩三次)、覆蓋麵積大的優點。


    本來是想打造英格蘭長弓,後來發現太難了。一則打造英格蘭長弓,最好的材料是紫杉,這種木材在中國稀缺。再則打造好了,使用的人要身高八尺,才能拉開,而且還要訓練多年(英國中世紀時,國王下令除射箭外,禁絕一切娛樂,英國長弓手跟蒙古騎射手一樣,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戰士),很難湊齊人裝備出一個整編隊伍。所以隻好沿用目前宋軍常用的黑漆弓(宋史記載一個弓匠一天就成,但有些記載說半年才成),盧俊義招收的弓匠更多些,加上五十個學徒,五個月造出了二千多張弓,基本上滿足了大家的要求。


    分配給每個大船上三十把弓,小船上十把,剩下的都裝備給騎兵。


    宋朝為製造弓弩,設有專門的機構,官營的兵器工場規模頗大。北宋前期,弓弩院、 造箭院各有有工匠一千多人,平均一人一日可造弓一張或造箭三十枝。但在外行官僚管理下,弓弩質量較差,神宗曾隨意抽取三張弓檢查,沒有一張弓令人滿意。這是因為宋朝的兵器工廠沒有建立完善的責任製度。


    盧俊義要求裝備部屬下的工匠們打造的每一個兵器上都要刻有監造官和工匠的姓名,如果有質量問題,即可捉拿查辦。雖然現在還不適合推行後世的全麵質量管理,但盧俊義有意識想恢複秦朝的兵器打造體製。秦軍統一六國,一靠軍功製度和殘酷軍法,二靠精銳的武器,而精銳的兵器靠嚴苛的標準化的生產質量要求來造就的。


    盧俊義組織招募來的所有工匠,就普通複合弓、弩、刀、劍、槍、盔甲、箭等兵器都設立了一個加工標準,每個工匠都要按照這個標準進行加工,寧可做慢點不能做差。不過不用擔心他們的速度,因為他們都是拿計件薪酬,也不願偷懶。(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之梟雄盧俊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歡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歡樂並收藏宋之梟雄盧俊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