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問筠端正了臉皮:“總要看看裏麵是什麽才好。”
冷卉此時心底有幾分感慨,心想這圓頭矮胖人說的還是有幾分對的,小姐有時侯裝模作樣的樣子叫人看了實在生氣。
她把那包裹送到了蕭問筠手上,道:“那小姐自己看吧,我先替小姐取碗蓮子羹來。”
蕭問筠望著手上的這小小的包裹,包裹上繡了青綠的翠竹,藕粉色的底襯上那翠竹,顯得那小小的葉片更是青蔥可愛,她的手指滑向了那包裹上的結,緩緩將它打開,便見著了那雕得極精巧亭台樓閣,再仔細望去,便見著兩個人在亭子間坐著,因離得近了,她見著兩兩人頭發花白,臉上神情卻平和安祥,兩個人的手相互的握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她腦中不由自主地便浮現了這句詞來,待再看清楚些,卻見到了那男子雖經了風霜卻依舊俊美的容貌,他攜著的手,自是她的。
她左看右看,都感覺那雕的那女子頭發太過花白,容顏太過蒼老,和他相比,簡直太象一片綠葉了……她暗自啐了一口,卻把那雕像緊緊的握在了掌心裏。
她抬起頭來,望著遠處紅牆碧瓦,飛簷樓閣,那紫青蔥綠的顏色將頭頂一片藍天更襯得碧空如洗,她感覺那藍色一縷縷地沉在了心底。
忽地,她聽見了竹葉沙沙,回過頭去,卻見著那一叢翠竹之下,一抹青衫掩在竹蔭底下,他默默而立,眼底神色幽幽,望著她。
她見他的視線落在了她的手上,忽感覺自己握著那物,握得有些緊。燙著了一般地想把手裏的那雕像放下,可她的四周卻是空無一物,她無處可放,掌底感覺到了那雕像觸手而溫,紫檀的木製似是如玉一般的溫潤,她隻得將它拿著,垂首之間,卻見自己的手指正撫上了那雕像裏麵坐著的他俊美的容顏。
她忙將手指移開,端正了麵容道:“這蕭府難道是你家後院?”
他卻沒有回答,隻深深地望了她。隔了良久才低聲道:“筠兒,你可明白了我的心思?”
她的心撲通撲通直跳,掌心觸及那略有些涼意的紫檀雕。卻象是要把那紫檀雕都烤得熱了,他怎麽能這麽直接?照道理來說,你也應該婉轉一點,比如說,你應該念一首詩以喻其意。再者,也應該在黃昏之時西廂月下花前柳下,光天白日的這算什麽……可她卻不由自主地回答:“明白。”
他便問:“那你認為怎樣?”
蕭問筠認為他有些步步緊逼,迫不及待,把人逼得無路可逃……太讓人喘不過氣來了……但她還是不由自主地回答:“不怎樣。”
“不怎樣哪是怎麽樣?”他如琴弦般低奏的語氣添了些著急。
“不怎樣就是那樣……”
“那到底是怎樣?”
她退無可退,慌亂慌張:“你想怎樣更怎樣……”
他的身影忽地逼近到了她的麵前。眼底的喜意將她完全浸沒,他低聲道:“你放心,”他的手指撫上了那雕件中央坐著的兩人。“你之所求,便是我之所求。”
她望著他修長的手指,薄而透明的指甲帶著玉般的顏色,那必也是溫潤而暖意融融的,而她的手卻纖細小巧。擺在他手的旁邊,薄得如冰雪般透明。她看見了自己的手指動了一下,緩緩向他移了去……她忙停住了,問自己,手指怎麽就不受控製了呢?
可她還沒有完全收得回,便被他握住了,那掌心的溫暖將她冰冷的手捂得熱氣騰騰。
他高大的身影把原有些刺眼的陽光遮擋,將她完全籠罩,她感覺到了有熱力透過他薄薄的衣衫滲出,傳至她的身上,他的食指上戴著的老坑玻璃種的翡翠玉戒溫潤地貼在她的食間,是那麽的熨貼,仿佛天生就當如此。
他身上有薄荷的香味,唇齒之間帶著清香:“筠兒,我永遠是你的平安,會護你一身平安。”
她看清了他腰間那鑲白玉的黃金腰帶,襯著繡金龍紋,卻沒有了往日裏的猙獰刺目,帶著些溫潤的光芒,仿佛觸手摸上去,便如花瓣般柔軟。
“嗯……”她垂頭應到。
她怎麽會不相信他,怎麽會對他懷疑?他依舊是以往的平安,會護她一生一世的平安。
。。。。。。
蕭問筠看著床上,衣架上琳琅滿目的衣服飾品,哭笑不得:“冷卉,你這是怎麽了,怎麽好似將我所有的衣服都拿了出來?不過進宮一次而已。”
冷卉笑道:“小姐,今日可不比往日,這次皇後娘娘宣您進宮,定是有大事要宣布,您不說,老爺不說,奴婢也猜得著。”
蕭問筠垂了垂眼:“什麽大事,怎麽我便不知道了?”
冷卉揚著下額點了點桌上那被絲綢覆蓋的紫檀雕件:“小姐,那樣忽然多出來的東西奴婢可是見著了。”她撇了撇嘴,“小姐如寶貝一般地收著,連睡覺的時侯都放在枕邊……”
蕭問筠忙一拉那綢子,把雕件完全的蓋住,這才道:“行了,冷卉,宮裏的轎子在外邊等著,咱們可遲了。”
冷卉忙招呼著兩名丫環替蕭問筠換上了衣服,又幫蕭問筠梳著發髻,依次將妝台上的金縷玉釵插到了蕭問筠的頭上:“小姐,這玉釵兒,卻是宮裏麵前一晚便送進府裏來的,共有十隻玉釵兒,十隻金釵頂簪,都是一等一的精品,依奴婢看,這預示著十全十美,試問宣哪一位小姐進宮,曾有這麽大的陣仗?前幾次小姐被皇後宣了進宮,坐的也不過是自家的轎子,可這一次,宮裏麵卻派了轎子來……”冷卉一邊笑著,一邊將脂油細細地塗在她的頭上,“小姐這一次進宮,定是喜意連連。”
兩人正說著,便聽院子裏守著的公公道:“蕭家姑娘,眼看日頭都到了頭頂上了。您可準備好了?”
冷卉便扶著蕭問筠往門外走,來到轎門邊,就見那公公滿臉含笑迎了上來,彎著腰在前帶路,打開了轎簾子:“姑娘小心些,姑娘不日便是宮裏的貴人了,別閃了腰……”
蕭問筠聽了這話,抬頭望了他一眼,這才發現他的麵孔很熟悉,這不就是那賀大家麽?他將額上的傷疤用頭發遮住了。彎腰弓背,一派的小太監模樣。
“姑娘,門主叫我來保您一路平安。”
蕭問筠奇道:“不過進宮而已。何必弄得這麽大的陣仗?”
“這世上總有些不死心的人……”賀大家聲音極低,又望了望她道。
蕭問筠聽了他的話,不由也緊張了起來,正準備跟他上了轎子,就聽路徑邊有奴婢急急地走上前來。彎腰稟報:“小姐,四殿下來訪……”
蕭問筠一愕,正想答話,就見賀大家上前:“你沒見著你家姑娘要進宮見皇後娘娘麽,其餘閑雜人等,叫他等著罷。”
那奴婢臉色遲疑:“可四殿下說有要事相告。”
蕭問筠皺了皺眉。道:“請四殿下改日再來吧。”
她抬腿往轎子邊走了去,剛到轎旁,便聽身後有人道:“蕭姐姐。這宮裏頭,你去不得。”
蕭問筠回過頭來,隻見李景乾眼底含了焦灼之意,切切地望著她,他麵孔微紅。額角有淚,顯見是一路跑來的。
蕭問筠心底存疑。轉頭道:“四殿下,皇後娘娘下了懿旨,民女遵了懿旨進宮。”
李景乾垂頭,眼眸明暗不定:“蕭姐姐,本王知道的……隻是,你要明白,無論發生什麽,本王都會陪在你身邊的。”
賀大家聽了這話,語氣陰陰的:“四殿下,雜家可是奉了皇後懿旨來接蕭家姑娘,你可不能無中生有……”
李景乾臉有怒意,卻是忍了氣道:“公公,本王不過跟蕭姐姐閑話兩句……”
蕭問筠柔聲勸道:“四殿下,您有什麽事,還是改日再說吧。”
李景乾這才垂了頭退開。
馬車一路前行,再無人打擾,極順利地來到了長秋宮,還未到長秋宮,蕭問筠揭了轎簾子往外望,便見著長秋宮前麵的台階上,早有轎子停在廊下,轎子壁上雕得有蒼鷹圖案,蕭問筠怎麽不明白這便是十公主的轎子。
來到正堂,皇後早坐在了堂上,一見她進來,便笑吟吟地道:“筠兒,你今日可是遲了。”
蕭問筠行了大禮,早有太監領了她到堂前錦凳上坐下,她抬起頭來,便見著李景坤帶著微光的眼眸,金絲編成的頭冠錦緞在他下額打了一個結,將他堅毅的下額襯得如石雕一般。
她忙避開了他的眼神,隻垂頭坐著。
同坐席間的,還有李景辰與十公主,一見這個陣仗,蕭問筠便明白她聽到的消息是真的了。
雖是告訴自己要喜怒不形於色,可那股喜意還是從心底直升了上來,一直延伸至五髒六肺,連坐在案幾上的糕點,看在她的眼底,也分外的鮮亮甜美的許多。
隔不了一會兒,皇帝也來到了,他的身邊,跟著奉旨太監,各人行了大禮坐下之後,皇帝便下了聖旨,將十公主指婚給了二皇子李景辰。
聽了這聖旨,蕭問筠心底的喜意更上一層,她不由將視線上抬,往李景坤那邊望了去,卻正巧遇上了他含笑的雙眼。
她忙把頭垂下,卻聽皇後笑道:“十公主和辰兒年紀相近,性格也相似,都喜歡騎馬,本宮期望你們日後定能琴瑟相和,相扶相持。”她又轉頭朝李景坤道,“太子的年紀比辰王還要大呢,但因太子剛剛回朝,總有一個熟悉時間,他的婚事麽,本宮也會留意著的……”她含笑往蕭問筠處望了過去,直將她的頭望得垂了下來。
席間這一眉來眼去,殿內之人連同在一旁侍侯的宮娥婢女都清楚明白了,人人臉上都露出了笑意。
這指婚的消息怕是早就和東夷之人事先商討過,所以馮天凝並不感覺意外,聽了皇後之話,上前拂禮:“皇後娘娘,奴家定如娘娘所盼,和二殿下……”她含羞帶怯地一笑,“日後琴瑟相和。”
蕭問筠見她現如今眼眸底裝著的全是李景辰,不由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李景辰卻是表情平靜,也上前謝恩,臉上既無悲傷也無喜意。
馮天凝是草原兒女,和中原女子相比,卻多了幾分豪氣,喜意形於臉色,向皇帝道:“皇上,今日既是奴家的喜日,奴家草原上規矩,這等時侯,便要歌舞助興的,奴家使人編了一隻舞曲,名喚《獵秋風》,趁今日高興,還請皇上同意,使他們能在皇上麵前獻上一曲?”
皇帝與皇後對望了一眼,皇後柔聲道:“今兒孩子們既是這麽高興,偶爾歡樂一下倒是無妨。”
小太監得了旨意,便喚來了樂師,將場上桌椅擺好,空出一大塊地方來。
隔不了一會兒,隻聽見弦聲急響,震天的鼓聲當中,那身穿獸皮獸衣帶著麵具的舞者旋轉而入,手裏拿著短刃戰斧,邊舞邊刺,那震天的舞聲當中,隊列來回穿插,扮成男子的舞者英姿矯健。
皇帝見了這樣的舞蹈,不由想起以往在草原上縱橫往來之時,不由拈須而笑,轉身對皇後道:“皇後,你看看,這東夷的舞蹈和中原就是不同……”
兩人正說著,卻見那眼前白光一閃,那領舞之人手持短刃騰空而起,腳尖踮著幾名舞者的頭頂,在半空中作了幾個空翻,直往龍鳳椅前翻了過去,皇帝感覺有異,在叫一聲:“護駕。”
常福常樂從薄紗暗影中忽地飛了出來,擋在了皇帝與皇後麵前。
那人見被人攔住,卻是丟下了手中的利刃,任由常福常樂將他壓在地上,並不掙紮。
他臉上的麵具被揭了下來,卻引得上坐之人一聲輕呼,皇帝似有所感,側過頭往李景辰那邊望了去,皺了皺眉頭:“辰王,你怎麽啦?”
李景辰臉色蒼白,死死地盯著那做男裝打扮的女子,閉了閉眼:“父皇,兒臣怕是看錯了。”
蕭問筠看得清楚,那人秀眉微蹙,麵如芙蓉,卻正是自大獄之中失蹤了林美人。
蕭問筠心底一驚,抬起頭來往皇帝處望了去,卻見皇帝目光冷凝地望了李景辰一眼,轉頭對馮天凝道:“這人是東夷人?”
馮天凝驚慌失措,上前道:“皇上,此人並東夷之人,奴家也不知道她是怎麽混進來的……”
皇帝輕聲道:“十公主殿下也太不小心了,竟讓這個人混進了舞隊。”
馮天凝臉上全是羞愧,對皇帝道:“皇上,是兒臣不察,差點釀成大禍,請容許兒臣帶了此人下去,嚴加查問,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皇帝輕掃了李景辰一眼,淡淡地道:“十公主到底來自東夷,對中原並不熟悉,還是交由中朝大理寺審詢的好。”
馮天凝答了一聲‘是’,垂頭下了頭去。
正值此時,殿前傳來唱諾:“蕭侯爺駕到。”
皇帝便道:“將此人押了下去,在殿外等侯聽審……”再對轉頭對皇後笑道,“不如今日便向侯爺宣布了這好消息吧?”
皇後朝蕭問筠望了一眼,含笑點了點頭。
蕭問筠雖是對所發生之事驚疑不定,但卻明白皇後那一眼中包含的意思,心不由撲通撲通直跳,再朝李景坤望了一眼,卻見李景坤眉頭微皺,感覺到了她的目光,迎上去微微一笑。
說話之間,蕭南逸便大步邁進殿來,朝皇帝皇後進了大禮,上前稟報:“皇上,臣來遲了,請皇上恕罪……”
皇帝含笑道:“愛卿不必多禮,朕與皇後剛剛還在提及,愛卿怎麽還不來呢。”
蕭問筠端正了臉皮:“總要看看裏麵是什麽才好。”
冷卉此時心底有幾分感慨,心想這圓頭矮胖人說的還是有幾分對的,小姐有時侯裝模作樣的樣子叫人看了實在生氣。
她把那包裹送到了蕭問筠手上,道:“那小姐自己看吧,我先替小姐取碗蓮子羹來。”
蕭問筠望著手上的這小小的包裹,包裹上繡了青綠的翠竹,藕粉色的底襯上那翠竹,顯得那小小的葉片更是青蔥可愛,她的手指滑向了那包裹上的結,緩緩將它打開,便見著了那雕得極精巧亭台樓閣,再仔細望去,便見著兩個人在亭子間坐著,因離得近了,她見著兩兩人頭發花白,臉上神情卻平和安祥,兩個人的手相互的握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她腦中不由自主地便浮現了這句詞來,待再看清楚些,卻見到了那男子雖經了風霜卻依舊俊美的容貌,他攜著的手,自是她的。
她左看右看,都感覺那雕的那女子頭發太過花白,容顏太過蒼老,和他相比,簡直太象一片綠葉了……她暗自啐了一口,卻把那雕像緊緊的握在了掌心裏。
她抬起頭來,望著遠處紅牆碧瓦,飛簷樓閣,那紫青蔥綠的顏色將頭頂一片藍天更襯得碧空如洗,她感覺那藍色一縷縷地沉在了心底。
忽地,她聽見了竹葉沙沙,回過頭去,卻見著那一叢翠竹之下,一抹青衫掩在竹蔭底下,他默默而立,眼底神色幽幽,望著她。
她見他的視線落在了她的手上,忽感覺自己握著那物,握得有些緊。燙著了一般地想把手裏的那雕像放下,可她的四周卻是空無一物,她無處可放,掌底感覺到了那雕像觸手而溫,紫檀的木製似是如玉一般的溫潤,她隻得將它拿著,垂首之間,卻見自己的手指正撫上了那雕像裏麵坐著的他俊美的容顏。
她忙將手指移開,端正了麵容道:“這蕭府難道是你家後院?”
他卻沒有回答,隻深深地望了她。隔了良久才低聲道:“筠兒,你可明白了我的心思?”
她的心撲通撲通直跳,掌心觸及那略有些涼意的紫檀雕。卻象是要把那紫檀雕都烤得熱了,他怎麽能這麽直接?照道理來說,你也應該婉轉一點,比如說,你應該念一首詩以喻其意。再者,也應該在黃昏之時西廂月下花前柳下,光天白日的這算什麽……可她卻不由自主地回答:“明白。”
他便問:“那你認為怎樣?”
蕭問筠認為他有些步步緊逼,迫不及待,把人逼得無路可逃……太讓人喘不過氣來了……但她還是不由自主地回答:“不怎樣。”
“不怎樣哪是怎麽樣?”他如琴弦般低奏的語氣添了些著急。
“不怎樣就是那樣……”
“那到底是怎樣?”
她退無可退,慌亂慌張:“你想怎樣更怎樣……”
他的身影忽地逼近到了她的麵前。眼底的喜意將她完全浸沒,他低聲道:“你放心,”他的手指撫上了那雕件中央坐著的兩人。“你之所求,便是我之所求。”
她望著他修長的手指,薄而透明的指甲帶著玉般的顏色,那必也是溫潤而暖意融融的,而她的手卻纖細小巧。擺在他手的旁邊,薄得如冰雪般透明。她看見了自己的手指動了一下,緩緩向他移了去……她忙停住了,問自己,手指怎麽就不受控製了呢?
可她還沒有完全收得回,便被他握住了,那掌心的溫暖將她冰冷的手捂得熱氣騰騰。
他高大的身影把原有些刺眼的陽光遮擋,將她完全籠罩,她感覺到了有熱力透過他薄薄的衣衫滲出,傳至她的身上,他的食指上戴著的老坑玻璃種的翡翠玉戒溫潤地貼在她的食間,是那麽的熨貼,仿佛天生就當如此。
他身上有薄荷的香味,唇齒之間帶著清香:“筠兒,我永遠是你的平安,會護你一身平安。”
她看清了他腰間那鑲白玉的黃金腰帶,襯著繡金龍紋,卻沒有了往日裏的猙獰刺目,帶著些溫潤的光芒,仿佛觸手摸上去,便如花瓣般柔軟。
“嗯……”她垂頭應到。
她怎麽會不相信他,怎麽會對他懷疑?他依舊是以往的平安,會護她一生一世的平安。
。。。。。。
蕭問筠看著床上,衣架上琳琅滿目的衣服飾品,哭笑不得:“冷卉,你這是怎麽了,怎麽好似將我所有的衣服都拿了出來?不過進宮一次而已。”
冷卉笑道:“小姐,今日可不比往日,這次皇後娘娘宣您進宮,定是有大事要宣布,您不說,老爺不說,奴婢也猜得著。”
蕭問筠垂了垂眼:“什麽大事,怎麽我便不知道了?”
冷卉揚著下額點了點桌上那被絲綢覆蓋的紫檀雕件:“小姐,那樣忽然多出來的東西奴婢可是見著了。”她撇了撇嘴,“小姐如寶貝一般地收著,連睡覺的時侯都放在枕邊……”
蕭問筠忙一拉那綢子,把雕件完全的蓋住,這才道:“行了,冷卉,宮裏的轎子在外邊等著,咱們可遲了。”
冷卉忙招呼著兩名丫環替蕭問筠換上了衣服,又幫蕭問筠梳著發髻,依次將妝台上的金縷玉釵插到了蕭問筠的頭上:“小姐,這玉釵兒,卻是宮裏麵前一晚便送進府裏來的,共有十隻玉釵兒,十隻金釵頂簪,都是一等一的精品,依奴婢看,這預示著十全十美,試問宣哪一位小姐進宮,曾有這麽大的陣仗?前幾次小姐被皇後宣了進宮,坐的也不過是自家的轎子,可這一次,宮裏麵卻派了轎子來……”冷卉一邊笑著,一邊將脂油細細地塗在她的頭上,“小姐這一次進宮,定是喜意連連。”
兩人正說著,便聽院子裏守著的公公道:“蕭家姑娘,眼看日頭都到了頭頂上了。您可準備好了?”
冷卉便扶著蕭問筠往門外走,來到轎門邊,就見那公公滿臉含笑迎了上來,彎著腰在前帶路,打開了轎簾子:“姑娘小心些,姑娘不日便是宮裏的貴人了,別閃了腰……”
蕭問筠聽了這話,抬頭望了他一眼,這才發現他的麵孔很熟悉,這不就是那賀大家麽?他將額上的傷疤用頭發遮住了。彎腰弓背,一派的小太監模樣。
“姑娘,門主叫我來保您一路平安。”
蕭問筠奇道:“不過進宮而已。何必弄得這麽大的陣仗?”
“這世上總有些不死心的人……”賀大家聲音極低,又望了望她道。
蕭問筠聽了他的話,不由也緊張了起來,正準備跟他上了轎子,就聽路徑邊有奴婢急急地走上前來。彎腰稟報:“小姐,四殿下來訪……”
蕭問筠一愕,正想答話,就見賀大家上前:“你沒見著你家姑娘要進宮見皇後娘娘麽,其餘閑雜人等,叫他等著罷。”
那奴婢臉色遲疑:“可四殿下說有要事相告。”
蕭問筠皺了皺眉。道:“請四殿下改日再來吧。”
她抬腿往轎子邊走了去,剛到轎旁,便聽身後有人道:“蕭姐姐。這宮裏頭,你去不得。”
蕭問筠回過頭來,隻見李景乾眼底含了焦灼之意,切切地望著她,他麵孔微紅。額角有淚,顯見是一路跑來的。
蕭問筠心底存疑。轉頭道:“四殿下,皇後娘娘下了懿旨,民女遵了懿旨進宮。”
李景乾垂頭,眼眸明暗不定:“蕭姐姐,本王知道的……隻是,你要明白,無論發生什麽,本王都會陪在你身邊的。”
賀大家聽了這話,語氣陰陰的:“四殿下,雜家可是奉了皇後懿旨來接蕭家姑娘,你可不能無中生有……”
李景乾臉有怒意,卻是忍了氣道:“公公,本王不過跟蕭姐姐閑話兩句……”
蕭問筠柔聲勸道:“四殿下,您有什麽事,還是改日再說吧。”
李景乾這才垂了頭退開。
馬車一路前行,再無人打擾,極順利地來到了長秋宮,還未到長秋宮,蕭問筠揭了轎簾子往外望,便見著長秋宮前麵的台階上,早有轎子停在廊下,轎子壁上雕得有蒼鷹圖案,蕭問筠怎麽不明白這便是十公主的轎子。
來到正堂,皇後早坐在了堂上,一見她進來,便笑吟吟地道:“筠兒,你今日可是遲了。”
蕭問筠行了大禮,早有太監領了她到堂前錦凳上坐下,她抬起頭來,便見著李景坤帶著微光的眼眸,金絲編成的頭冠錦緞在他下額打了一個結,將他堅毅的下額襯得如石雕一般。
她忙避開了他的眼神,隻垂頭坐著。
同坐席間的,還有李景辰與十公主,一見這個陣仗,蕭問筠便明白她聽到的消息是真的了。
雖是告訴自己要喜怒不形於色,可那股喜意還是從心底直升了上來,一直延伸至五髒六肺,連坐在案幾上的糕點,看在她的眼底,也分外的鮮亮甜美的許多。
隔不了一會兒,皇帝也來到了,他的身邊,跟著奉旨太監,各人行了大禮坐下之後,皇帝便下了聖旨,將十公主指婚給了二皇子李景辰。
聽了這聖旨,蕭問筠心底的喜意更上一層,她不由將視線上抬,往李景坤那邊望了去,卻正巧遇上了他含笑的雙眼。
她忙把頭垂下,卻聽皇後笑道:“十公主和辰兒年紀相近,性格也相似,都喜歡騎馬,本宮期望你們日後定能琴瑟相和,相扶相持。”她又轉頭朝李景坤道,“太子的年紀比辰王還要大呢,但因太子剛剛回朝,總有一個熟悉時間,他的婚事麽,本宮也會留意著的……”她含笑往蕭問筠處望了過去,直將她的頭望得垂了下來。
席間這一眉來眼去,殿內之人連同在一旁侍侯的宮娥婢女都清楚明白了,人人臉上都露出了笑意。
這指婚的消息怕是早就和東夷之人事先商討過,所以馮天凝並不感覺意外,聽了皇後之話,上前拂禮:“皇後娘娘,奴家定如娘娘所盼,和二殿下……”她含羞帶怯地一笑,“日後琴瑟相和。”
蕭問筠見她現如今眼眸底裝著的全是李景辰,不由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李景辰卻是表情平靜,也上前謝恩,臉上既無悲傷也無喜意。
馮天凝是草原兒女,和中原女子相比,卻多了幾分豪氣,喜意形於臉色,向皇帝道:“皇上,今日既是奴家的喜日,奴家草原上規矩,這等時侯,便要歌舞助興的,奴家使人編了一隻舞曲,名喚《獵秋風》,趁今日高興,還請皇上同意,使他們能在皇上麵前獻上一曲?”
皇帝與皇後對望了一眼,皇後柔聲道:“今兒孩子們既是這麽高興,偶爾歡樂一下倒是無妨。”
小太監得了旨意,便喚來了樂師,將場上桌椅擺好,空出一大塊地方來。
隔不了一會兒,隻聽見弦聲急響,震天的鼓聲當中,那身穿獸皮獸衣帶著麵具的舞者旋轉而入,手裏拿著短刃戰斧,邊舞邊刺,那震天的舞聲當中,隊列來回穿插,扮成男子的舞者英姿矯健。
皇帝見了這樣的舞蹈,不由想起以往在草原上縱橫往來之時,不由拈須而笑,轉身對皇後道:“皇後,你看看,這東夷的舞蹈和中原就是不同……”
兩人正說著,卻見那眼前白光一閃,那領舞之人手持短刃騰空而起,腳尖踮著幾名舞者的頭頂,在半空中作了幾個空翻,直往龍鳳椅前翻了過去,皇帝感覺有異,在叫一聲:“護駕。”
常福常樂從薄紗暗影中忽地飛了出來,擋在了皇帝與皇後麵前。
那人見被人攔住,卻是丟下了手中的利刃,任由常福常樂將他壓在地上,並不掙紮。
他臉上的麵具被揭了下來,卻引得上坐之人一聲輕呼,皇帝似有所感,側過頭往李景辰那邊望了去,皺了皺眉頭:“辰王,你怎麽啦?”
李景辰臉色蒼白,死死地盯著那做男裝打扮的女子,閉了閉眼:“父皇,兒臣怕是看錯了。”
蕭問筠看得清楚,那人秀眉微蹙,麵如芙蓉,卻正是自大獄之中失蹤了林美人。
蕭問筠心底一驚,抬起頭來往皇帝處望了去,卻見皇帝目光冷凝地望了李景辰一眼,轉頭對馮天凝道:“這人是東夷人?”
馮天凝驚慌失措,上前道:“皇上,此人並東夷之人,奴家也不知道她是怎麽混進來的……”
皇帝輕聲道:“十公主殿下也太不小心了,竟讓這個人混進了舞隊。”
馮天凝臉上全是羞愧,對皇帝道:“皇上,是兒臣不察,差點釀成大禍,請容許兒臣帶了此人下去,嚴加查問,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皇帝輕掃了李景辰一眼,淡淡地道:“十公主到底來自東夷,對中原並不熟悉,還是交由中朝大理寺審詢的好。”
馮天凝答了一聲‘是’,垂頭下了頭去。
正值此時,殿前傳來唱諾:“蕭侯爺駕到。”
皇帝便道:“將此人押了下去,在殿外等侯聽審……”再對轉頭對皇後笑道,“不如今日便向侯爺宣布了這好消息吧?”
皇後朝蕭問筠望了一眼,含笑點了點頭。
蕭問筠雖是對所發生之事驚疑不定,但卻明白皇後那一眼中包含的意思,心不由撲通撲通直跳,再朝李景坤望了一眼,卻見李景坤眉頭微皺,感覺到了她的目光,迎上去微微一笑。
說話之間,蕭南逸便大步邁進殿來,朝皇帝皇後進了大禮,上前稟報:“皇上,臣來遲了,請皇上恕罪……”
皇帝含笑道:“愛卿不必多禮,朕與皇後剛剛還在提及,愛卿怎麽還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