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景和前世一模一樣,那一世,他也是滿身鮮血,倒在了她有麵前,隻不過今世,沒有那滿地的白雪覆蓋。
不,她不要他重來一次,又死在她的麵前。
她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忽地從地上爬起,推開了那將她推倒的宮婢,顧不上滿耳都是箭聲簌簌,跌跌撞撞地往他奔了過去,她沒有感覺到有好幾支箭破風而出,刺破了她的衣服,貼著她的身軀而過。
也沒有聽到身後李景譽氣急敗壞的大叫:“停止射擊。”
箭雨停住了,她終於跑到了他跌下的地方,跪倒在地,顫抖著手去摸他的臉,她看清了他身上的血跡,一支箭插在他的腰間,使得他青色的腰帶都染得黑紅,他半邊臉貼伏著地麵,蒙麵巾上麵貼滿了塵土,她淚眼朦朧,顫抖著手拉開了他麵上的蒙麵巾……
待得眼框裏的淚珠滾落,她終於看清了這人的麵容,深眉凹目,發色棕黃,麵容俊美,卻絕不是平安!
她忽地在心底鬆了一口氣,原本不應該這樣的歡喜的,卻歡喜得軟倒在地。
“把混進宮裏的賊人押走!”李景譽冷冷地吩咐兵士。
冷卉走上前來,把蕭問筠扶了起來,她低聲道:“小姐,你怎麽啦,怎麽就無端端地跑了過去?”
蕭問筠此時已經平複了心情,緩緩地道:“被他們一嚇,有些驚了……”她不知道如何向她解釋,更驚醒到李景譽在這兒,卻不能讓他起了疑心了……可平安。他到底去了哪兒了?
李景譽走到她們身邊。眼底神色莫辨:“蕭妹妹的膽子可真大,竟敢冒著箭雨往前奔,不知道的,還以為蕭妹妹和這人認識呢!”
蕭問筠此時已恢複了理智,端然答道:“三殿下在皇宮內大興兵器,民女一下子嚇著了,驚得隻顧著往養心門邊跑,還叫三殿下笑話了。”
李景譽心想你這話騙誰呢,明明我命人將你撲倒了。你死命地掙紮起來要跑向那人身邊,如果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人和她有什麽私情?
他暗暗地咬牙,不自覺地將掌心捏得極緊極緊,心底刺骨的痛意,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這個,可他可以肯定,這賊人絕對不會認識蕭問筠!
他心底存疑,卻也知道在蕭問筠的嘴裏問不出什麽來,心底又掛著接下來的布局。便帶了滿腹的疑惑押著那人走了。
有了這麽一個插曲,耽誤了不少時間,蕭問筠把手裏的方子交給養心門的公公之後,急忙往轎子走了去。待上得轎子,好不容易等轎子抬了起來,才緩緩站起身來,揭開了那長箱子的蓋子,打開一看,卻見平安好端端地縮在那箱子裏。眼眸卻如黑色燿石一般散著淡淡光芒,那一瞬間,他的眼神深得幾乎要將她吸了進去,可下一秒,他卻是笑了:“小小姐,你回來了,平安可等了你許久了。”
蕭問筠懷疑自己有些眼花。剛才那一瞬間隻不過是她的幻覺?
“平安,你還沒走啊?”蕭問筠問道。
“平安一直想走來著,可平安走不了啊,不過小小姐請放心,平安好好兒的。”
蕭問筠心底又有了那種奇異之感,平安的眼眸更為潤澤透亮,仿佛那黑色燿石在水裏浸過,又象是晶瑩的翡翠上凝了雨水,可待她想看清楚時,他眼底的淚意卻又消失了,他依舊是那個不通人情世故的平安。
“你能從箱子裏出來麽?”蕭問筠道。
“平安試了許多種辦法,終於能從箱子裏出來了……”平安緩緩地縮著身子,一寸一寸地縮往箱子裏,終於,他的腿伸了出來,挺個人悄無聲息地爬出了箱子,他一出來,蕭問筠便感覺這轎子一下子擁擠了許多。[.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平安盡量蹲著縮在了一角,對蕭問筠道:“小小姐,平安該走了,要不然那兩位不長胡子的老公公又要來找麻煩了。”
蕭問筠點了點頭,隻覺轎簾子似被風吹過,拂了起來,再一眨眼往座位上望過去的時侯,那裏便已經空空如也,她合上了那座位箱子,重坐了上去,想想剛剛發生的一切,暗暗感覺奇怪,為什麽恰巧自己來到了養心門,就發生了有賊人突襲?而恰恰好李景譽便使人捉了那賊人?
她抬起頭來,揭了簾子望出去,卻發現遠處紅牆綠瓦之上,有烏去滾滾而來,將滿屋頂的濃翠金黃擋住,使得整個富貴盈然的皇宮仿佛蒙上了一層陰影。
。。。。。。。。。
蕭問筠是在睡夢中被人叫醒的,她睜開眼,便見那麵生的宮婢麵容在燈光下散著如青玉一般的光,清冷淡漠,如這宮裏的物件一樣。
她道:“請蕭姑娘稍作準備,皇上請您去乾武殿。”
蕭問筠道:“姑姑可知道什麽事麽?”
那宮婢道:“奴婢隻管傳旨,姑娘還是快些準備好了,皇後和幾位娘娘可都等著呢。”
蕭問筠心底一驚,抬眼往屋內望了過去,卻見屏風邊有另兩個麵生的宮婢守著,竟見著是守著門不讓她和別人接觸的模樣,她心底那股驚涼之感更甚,便任由著冷卉給她穿衣梳洗,就是這當口兒,那幾名宮婢也不曾離開,守在了門口屏風。
好不容易穿戴好了,蕭問筠走出了門口,見轎輦已經備好,外邊抬轎子的全是陌生麵孔的公公,原來麵熟的公公更似已經遠遠地遣開了,她走到了門外,才發現門外的天還未曾亮,隻遠遠的屋脊上有一道白色如細線一般的光亮,四周圍暗沉沉的,將錦屋華宇染了一層黑灰之色,她坐了轎子向乾武宮去,一路上寂靜無聲,連抬轎子的腳步聲都聽不見,帷紗輕輕晃動,那上麵刺金線的地方在暗夜之中也發著微微淡光,隻使她感覺如前世那場大雪之上有兵刃寒刀。
好不容易來到了乾武宮前,那裏卻是燈火通明,四周圍持金吾的守衛更是增添了許多,宮門外停了幾頂轎子,蕭問筠看得清楚,皇後的輦座赫然在其中,走進了殿內,她才發現皇後,平妃,劉貴妃等嬪妃都已到場,更讓她驚疑的是,皇後沒有坐上皇上身邊的位子,卻與一眾妃嬪立於堂下,麵色端嚴。
而李景譽等幾位皇子也立於堂下,表情嚴肅。
蕭問筠忙上前行了禮,不敢抬頭,在下首站著了。
皇帝道:“好了,如今該到的人都到了,譽王,你把今日發生的事一一述來。”
李景譽上前恭敬行禮,麵色嚴肅:“兒臣遵旨。”他抬起頭來,視線在蕭問筠的臉上掃過,“近日皇宮宮牆之處時有賊人出沒,再加上前幾日祭拜之時出了那麽一單子事,兒臣便領了皇上聖旨,帶領金吾衛隊日夜巡察,以求查到那暗中作崇之人,直至昨日,兒臣於養心門前捉到了一個賊人,這才有了些眉目。”
李景辰顯然是剛剛被人從床上叫起,懶洋洋地道:“老三,你有什麽事,不會明兒早上再向父皇稟報?把大家都驚擾起來,到底是什麽意思……?”
皇帝冷冷一哼,李景辰這才收了嘴。
李景譽道:“二皇兄,您稍安勿燥,我原也打算等天明了,才稟報父皇的,可從那賊人嘴裏問出來的東西實在太過驚人,我不得不將父皇叫醒……”
皇帝淡淡地道:“既叫了你們來,自是有話要問,譽王,你往下說吧。”
李景譽道:“兒臣領著金吾衛的人捉了那賊人之後,連夜審問,哪知那賊人抵死都不鬆口,兒臣知道此事滋事體大,於是不得不對他用了毒蠅傘,使他能口吐真言,哪知這賊人意誌力極強,兒臣隻能聽到他吐露出來的隻言片語,他一說了出口,便意識到了自己禍從口出,拚了最後一口氣,用手指上戴著的鐵指,擊破自己的喉嚨自盡了。”
李景譽拍了拍手,有內侍捧了個木盤子進來,那盤子上放著一個血跡斑斑的鐵指環,送到皇上麵前,皇上見了這鐵指環,臉色變為陰沉:“這是塞外東夷遊民的東西,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李景譽道:“兒臣也不明白,但聽他臨終吐出的言語,反複地念著一個人的名字……”
李景譽抬頭望了皇帝一眼,皇帝皺眉道:“你查到什麽,不妨照實說來!”
李景譽垂頭:“兒臣不敢說,唯有呈上司筆儀的筆錄,請父皇察看。”
他又擊掌兩下,便有內侍監又端了木盤子進來,這次木盤子上麵放著的,是一張暗黃色的紙,那張紙呈到了皇帝麵前,皇帝取過了那張紙隻看了一眼,便利聲道:“譽王,你可知何為孝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你拿皇後的名諱來行不義?”
李景譽撲通一聲跪下:“兒臣不敢,兒臣從那人嘴裏聽到母後名諱,也是大吃一驚,更是懷疑此人有意為之,其目地是挑撥離間,於是,兒臣讓仵作細細地查驗了這人的屍首……發現這人,這人左腳生有六指,父皇,您應當知道,東夷最近權傾天下的那北王,是生有六指的!父皇,餘下的,還請您傳了仵作來,一問便知。”(未完待續)
不,她不要他重來一次,又死在她的麵前。
她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忽地從地上爬起,推開了那將她推倒的宮婢,顧不上滿耳都是箭聲簌簌,跌跌撞撞地往他奔了過去,她沒有感覺到有好幾支箭破風而出,刺破了她的衣服,貼著她的身軀而過。
也沒有聽到身後李景譽氣急敗壞的大叫:“停止射擊。”
箭雨停住了,她終於跑到了他跌下的地方,跪倒在地,顫抖著手去摸他的臉,她看清了他身上的血跡,一支箭插在他的腰間,使得他青色的腰帶都染得黑紅,他半邊臉貼伏著地麵,蒙麵巾上麵貼滿了塵土,她淚眼朦朧,顫抖著手拉開了他麵上的蒙麵巾……
待得眼框裏的淚珠滾落,她終於看清了這人的麵容,深眉凹目,發色棕黃,麵容俊美,卻絕不是平安!
她忽地在心底鬆了一口氣,原本不應該這樣的歡喜的,卻歡喜得軟倒在地。
“把混進宮裏的賊人押走!”李景譽冷冷地吩咐兵士。
冷卉走上前來,把蕭問筠扶了起來,她低聲道:“小姐,你怎麽啦,怎麽就無端端地跑了過去?”
蕭問筠此時已經平複了心情,緩緩地道:“被他們一嚇,有些驚了……”她不知道如何向她解釋,更驚醒到李景譽在這兒,卻不能讓他起了疑心了……可平安。他到底去了哪兒了?
李景譽走到她們身邊。眼底神色莫辨:“蕭妹妹的膽子可真大,竟敢冒著箭雨往前奔,不知道的,還以為蕭妹妹和這人認識呢!”
蕭問筠此時已恢複了理智,端然答道:“三殿下在皇宮內大興兵器,民女一下子嚇著了,驚得隻顧著往養心門邊跑,還叫三殿下笑話了。”
李景譽心想你這話騙誰呢,明明我命人將你撲倒了。你死命地掙紮起來要跑向那人身邊,如果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人和她有什麽私情?
他暗暗地咬牙,不自覺地將掌心捏得極緊極緊,心底刺骨的痛意,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這個,可他可以肯定,這賊人絕對不會認識蕭問筠!
他心底存疑,卻也知道在蕭問筠的嘴裏問不出什麽來,心底又掛著接下來的布局。便帶了滿腹的疑惑押著那人走了。
有了這麽一個插曲,耽誤了不少時間,蕭問筠把手裏的方子交給養心門的公公之後,急忙往轎子走了去。待上得轎子,好不容易等轎子抬了起來,才緩緩站起身來,揭開了那長箱子的蓋子,打開一看,卻見平安好端端地縮在那箱子裏。眼眸卻如黑色燿石一般散著淡淡光芒,那一瞬間,他的眼神深得幾乎要將她吸了進去,可下一秒,他卻是笑了:“小小姐,你回來了,平安可等了你許久了。”
蕭問筠懷疑自己有些眼花。剛才那一瞬間隻不過是她的幻覺?
“平安,你還沒走啊?”蕭問筠問道。
“平安一直想走來著,可平安走不了啊,不過小小姐請放心,平安好好兒的。”
蕭問筠心底又有了那種奇異之感,平安的眼眸更為潤澤透亮,仿佛那黑色燿石在水裏浸過,又象是晶瑩的翡翠上凝了雨水,可待她想看清楚時,他眼底的淚意卻又消失了,他依舊是那個不通人情世故的平安。
“你能從箱子裏出來麽?”蕭問筠道。
“平安試了許多種辦法,終於能從箱子裏出來了……”平安緩緩地縮著身子,一寸一寸地縮往箱子裏,終於,他的腿伸了出來,挺個人悄無聲息地爬出了箱子,他一出來,蕭問筠便感覺這轎子一下子擁擠了許多。[.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平安盡量蹲著縮在了一角,對蕭問筠道:“小小姐,平安該走了,要不然那兩位不長胡子的老公公又要來找麻煩了。”
蕭問筠點了點頭,隻覺轎簾子似被風吹過,拂了起來,再一眨眼往座位上望過去的時侯,那裏便已經空空如也,她合上了那座位箱子,重坐了上去,想想剛剛發生的一切,暗暗感覺奇怪,為什麽恰巧自己來到了養心門,就發生了有賊人突襲?而恰恰好李景譽便使人捉了那賊人?
她抬起頭來,揭了簾子望出去,卻發現遠處紅牆綠瓦之上,有烏去滾滾而來,將滿屋頂的濃翠金黃擋住,使得整個富貴盈然的皇宮仿佛蒙上了一層陰影。
。。。。。。。。。
蕭問筠是在睡夢中被人叫醒的,她睜開眼,便見那麵生的宮婢麵容在燈光下散著如青玉一般的光,清冷淡漠,如這宮裏的物件一樣。
她道:“請蕭姑娘稍作準備,皇上請您去乾武殿。”
蕭問筠道:“姑姑可知道什麽事麽?”
那宮婢道:“奴婢隻管傳旨,姑娘還是快些準備好了,皇後和幾位娘娘可都等著呢。”
蕭問筠心底一驚,抬眼往屋內望了過去,卻見屏風邊有另兩個麵生的宮婢守著,竟見著是守著門不讓她和別人接觸的模樣,她心底那股驚涼之感更甚,便任由著冷卉給她穿衣梳洗,就是這當口兒,那幾名宮婢也不曾離開,守在了門口屏風。
好不容易穿戴好了,蕭問筠走出了門口,見轎輦已經備好,外邊抬轎子的全是陌生麵孔的公公,原來麵熟的公公更似已經遠遠地遣開了,她走到了門外,才發現門外的天還未曾亮,隻遠遠的屋脊上有一道白色如細線一般的光亮,四周圍暗沉沉的,將錦屋華宇染了一層黑灰之色,她坐了轎子向乾武宮去,一路上寂靜無聲,連抬轎子的腳步聲都聽不見,帷紗輕輕晃動,那上麵刺金線的地方在暗夜之中也發著微微淡光,隻使她感覺如前世那場大雪之上有兵刃寒刀。
好不容易來到了乾武宮前,那裏卻是燈火通明,四周圍持金吾的守衛更是增添了許多,宮門外停了幾頂轎子,蕭問筠看得清楚,皇後的輦座赫然在其中,走進了殿內,她才發現皇後,平妃,劉貴妃等嬪妃都已到場,更讓她驚疑的是,皇後沒有坐上皇上身邊的位子,卻與一眾妃嬪立於堂下,麵色端嚴。
而李景譽等幾位皇子也立於堂下,表情嚴肅。
蕭問筠忙上前行了禮,不敢抬頭,在下首站著了。
皇帝道:“好了,如今該到的人都到了,譽王,你把今日發生的事一一述來。”
李景譽上前恭敬行禮,麵色嚴肅:“兒臣遵旨。”他抬起頭來,視線在蕭問筠的臉上掃過,“近日皇宮宮牆之處時有賊人出沒,再加上前幾日祭拜之時出了那麽一單子事,兒臣便領了皇上聖旨,帶領金吾衛隊日夜巡察,以求查到那暗中作崇之人,直至昨日,兒臣於養心門前捉到了一個賊人,這才有了些眉目。”
李景辰顯然是剛剛被人從床上叫起,懶洋洋地道:“老三,你有什麽事,不會明兒早上再向父皇稟報?把大家都驚擾起來,到底是什麽意思……?”
皇帝冷冷一哼,李景辰這才收了嘴。
李景譽道:“二皇兄,您稍安勿燥,我原也打算等天明了,才稟報父皇的,可從那賊人嘴裏問出來的東西實在太過驚人,我不得不將父皇叫醒……”
皇帝淡淡地道:“既叫了你們來,自是有話要問,譽王,你往下說吧。”
李景譽道:“兒臣領著金吾衛的人捉了那賊人之後,連夜審問,哪知那賊人抵死都不鬆口,兒臣知道此事滋事體大,於是不得不對他用了毒蠅傘,使他能口吐真言,哪知這賊人意誌力極強,兒臣隻能聽到他吐露出來的隻言片語,他一說了出口,便意識到了自己禍從口出,拚了最後一口氣,用手指上戴著的鐵指,擊破自己的喉嚨自盡了。”
李景譽拍了拍手,有內侍捧了個木盤子進來,那盤子上放著一個血跡斑斑的鐵指環,送到皇上麵前,皇上見了這鐵指環,臉色變為陰沉:“這是塞外東夷遊民的東西,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李景譽道:“兒臣也不明白,但聽他臨終吐出的言語,反複地念著一個人的名字……”
李景譽抬頭望了皇帝一眼,皇帝皺眉道:“你查到什麽,不妨照實說來!”
李景譽垂頭:“兒臣不敢說,唯有呈上司筆儀的筆錄,請父皇察看。”
他又擊掌兩下,便有內侍監又端了木盤子進來,這次木盤子上麵放著的,是一張暗黃色的紙,那張紙呈到了皇帝麵前,皇帝取過了那張紙隻看了一眼,便利聲道:“譽王,你可知何為孝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你拿皇後的名諱來行不義?”
李景譽撲通一聲跪下:“兒臣不敢,兒臣從那人嘴裏聽到母後名諱,也是大吃一驚,更是懷疑此人有意為之,其目地是挑撥離間,於是,兒臣讓仵作細細地查驗了這人的屍首……發現這人,這人左腳生有六指,父皇,您應當知道,東夷最近權傾天下的那北王,是生有六指的!父皇,餘下的,還請您傳了仵作來,一問便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