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問筠略放下了些心思,轉頭想走進房內,卻感覺有身影一閃,便來到了她的身邊,抬頭望去,卻是平安被微風吹拂開秀發俊秀的臉。
“小小姐,這蟋蟀,是平安在路上捉的,小姐晚上如果睡不著了,可以聽聽它的叫聲,可好聽了。”平安舉著那精巧的籠子道。
蕭問筠心底感動,卻道:“平安,你家小姐睡不著,那是因為有東西吵得慌,你拿隻鬧翻天的蟋蟀過來,是不是嫌你家小姐睡得過於安穩啊?”
平安臉上有失望之色:“原來小小姐不喜歡蟋蟀啊,昨晚上小小姐還在院子裏說這蟋蟀的聲音聽了好聽呢。”
蕭問筠心想昨晚上平安沒在這裏啊,自己也不過在院子裏逛了一圈就回房了,很可能是說了這句話,那麽,他是在哪兒聽見的?
不但蕭問筠有這個疑問,冷卉心底也有這個疑問:“平安,你在哪兒聽見小姐說了?”
平安展了個大大的笑臉:“在老爺院子的牆角下,平安想著,小小姐在院子裏幹什麽呢?於是平安就聽到了。”
蕭問筠心底悚然,明白平安的武功隻怕是再進了一步了,老爹的院子離自己這個院子可有好幾個回廊,他居然想聽就聽到了?她開始擔心了,這平安越發的耳聰目明了,不是會聽到其它的什麽吧?
“平安,你能經常這樣麽?”蕭問筠道。
平安搖了搖頭:“不成的,小姐,平安要把全身的注意力都集中,才能聽得到一兩個瞬間……”他揚了一個大大的笑臉。“所以。小小姐,你平日裏睡覺打呼,一不小心罵粗口等等的聲音,平安隻聽見過一兩次而已。”
蕭問筠:“…….”
冷卉緊張:“那我呢?”
平安望了她一眼:“平安隻保護小小姐平安,無緣無故地聽你幹什麽?”
冷卉黯然地垂下了頭。
蕭問筠決定轉移話題:“平安啊,最近府裏的新廚子新研製了一種紅燒肉,不知道你試過沒有?”
平安果然把注意力從蕭問筠打呼等等上轉移開來,興致勃勃地瞪大了雙眼:“真的?那平安要去試試。”
蕭問筠嚴肅地道:“平安。你是知道的,既吃了紅燒肉,就不能亂說話,把你家小姐的種種習慣周圍亂傳,尤其是老爺那裏,那是一絲兒都不能透露的。”
平安側過頭望著他,臉上除了茫然之外還夾了些笑意:“小小姐,平安明白,就如今日你吩咐平安做的事一樣,是決不能對任何人說的!”
蕭問筠感覺還交待得不夠清楚:“平安。不但不能對任何人說,而且你要忘記了,不能老記著你家小姐睡覺打呼,偶爾罵罵粗口之類的事!”
平安抬頭望了望明月下那片浮雲:“可是平安感覺小小姐打呼的聲音很動聽。罵粗口時很悅耳啊,平安想多回味幾天呢!”
蕭問筠頭一次感覺到了秀才遇到兵,那是人間多麽大的不幸事啊。
。。。。。。。。
景德宮內,劉貴妃歪在床上,任由身邊的宮婢環兒用玉錘子給她錘打著身上:“也不知道怎麽了,這些日子身上老是酸痛。夜裏要醒來好幾次……”
劉禦醫給她號完了脈,笑道:“娘娘這是憂心過度,前幾日三殿下出了事,您憂心得睡不安穩,所以才這樣的,隻要吃了下官開的這劑安神湯,將養將養。多吃些清熱降火的食物,比如說比如說絲瓜湯,綠豆蓮子羹等等,娘娘就會大好了。”
劉貴妃點點頭,擺手讓環兒退下了,歎道:“劉大人,本宮能相信的人也隻有你了,幸好你返鄉不久,就回來了,要不然,本宮還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呢。”
劉禦醫見殿裏的人都退下了,垂頭道:“隻是下官無能,不能完成娘娘的托付,自始至終都沒能找到那幅奇方。”
劉貴妃歎了口氣,臉色有些黯然:“那病根子都已經埋了這麽多年了,又怎麽能說去就去得了的?年年盼望,年年望,本宮都已經習慣了。”
劉禦醫道:“娘娘,下官回鄉,雖然沒有找到什麽線索,但依照您的吩咐,下官使人緊盯著東華宮那邊,果見那一位……”他伸出手指頭,比了一個四字,“偷偷地出了宮了,屬下又使宮外的人緊盯著,倒發現了些端倪。”
劉貴妃大感興趣:“哦?他都成了秋後的蚱蜢了,還在周圍的蹦噠?”
劉禦醫道:“下官知道娘娘緊張東華宮的那位,所以,下官便仔細地查了他的行蹤,竟被下官發現這一位偷偷地從鄉下帶回來了一個人,而且是位年紀較大的婦人。”
劉貴妃皺眉道:“他小小的年紀,怎麽會跟宮外扯上關係?”
劉禦醫道:“娘娘,你的判斷是沒有錯的,這位從小就心機深沉,是個你打了他左臉,他還把右臉伸過來讓你打,隻不過會事後再捅你一刀的人……”
劉貴妃不耐煩地道:“你有什麽話,就直接說吧!”
劉禦醫望了她一眼:“娘娘,那位婦人,下官命人跟蹤接近於她,差點就被四爺發現了,但那位跟蹤的人回報下官……”他抬起頭來,望了劉貴妃一眼。
劉貴妃心裏一跳:“怎麽樣?”
劉禦醫用深深的目光朝她望著:“那位婦人,原來是個啞的!”
“什麽?”劉貴妃一下子從坐位上站了起來,走下矮榻,薄底繡鞋走到薄雕的石板地上,竟發出了重重的足音,“不可能,怎麽會是她?”
“下官也不相信,下官想再使人調查那婦人,卻被對方發現了,將那婦人不知道收在了何處,下官再使人調查四爺的行蹤,卻發現,原來四爺早在一兩年前,就派人去過娘娘您的故鄉了!”
劉貴妃臉上倏地升起了不可置信之色,她急走幾步,來到劉禦醫的麵前:“怎麽可能,他怎麽可能,那個時候,他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
劉禦醫的眼眸在燈光照射之下發著幽幽暗光:“娘娘忘了,他是在庚醜年雙十節那一日落水,生了一場大病,還是下官開的方子治的,差點兒就不好了。”
劉貴妃咬牙道:“當初如果不時一時心軟……”
劉禦醫道:“那一年也不知道他知道了些什麽,加上有平妃在後麵幫著,他做出如此舉動,也不出奇了,現在看來,他那時開始,就已經懷疑上娘娘了,隱忍潛伏,就為了尋找能扳倒娘娘的證據。”
“難怪他來到我這宮裏,雖是笑說打鬧,卻再也不願意吃我這宮裏的東西,而且向皇上請求,尋民間高手教他武藝,讓本宮幾次三番都找不到機會!”
劉禦醫道:“娘娘顧著長秋宮,便顧不得東華宮了,所以才讓他漸漸成了氣侯,下官怕的是,那婦人把什麽都說了出來了。”
劉貴妃冷冷地道:“她要怎麽說?她是個啞巴,又不識字!”
劉禦醫望了她一眼:“可她有手有腳,而且並不是個癡傻的,娘娘心底定是明白,東華宮那一位既是隱忍了這麽多年,如今那位小的可不是個善茬兒,那麽他定會想出辦法來的。”
劉貴妃臉上這才現了些著急之色:“你是說……”
劉禦醫道:“她不用寫太多的字,隻要把您心底的那位的下落寫了出來,那就成了。”
裙裾索索,環佩聲響,劉貴妃的腳步在大理石的地板上沉沉而響:“不,她不會這樣,也不可能這樣!她是個奴婢,奴婢是不可能識字的。”
正在此時,環兒在屋外輕聲道:“娘娘,奴婢有事稟報。”
劉貴妃正心底慌亂,聞言冷聲道:“沒見本宮有事麽?”
環兒怯怯地道:“娘娘,奴婢有件東西,想給娘娘……”
劉貴妃聽出了她語氣中的不同尋常,聲音放緩:“進來吧。”
環兒垂了頭從屏風處轉了進來,跪下行禮,身體卻在顫抖個不停,隔了良久才道:“娘娘,奴婢在隔壁娘娘放置衣衫的紫檀木衣櫃上,發現了這個。”
她把手裏捏著的東西遞了上去,燈光照射之下,那綠瑩瑩的鐲子發出潤澤之極的光芒,上麵的累金絲嵌絲上略有些黑色的汙漬,卻有著遮掩不住的富貴端華。
“這東西你在哪裏拾來的?”劉貴妃聲音中帶了些冷冽,如碎雪寒冰,使人不寒而栗。
環兒愕然抬頭,卻又將頭垂下了,怯怯地道:“奴婢剛剛到隔壁,想給娘娘拿隻十方軟枕,就看到了這隻鐲子放在那紫檀的箱子上,挨著錯金嵌寶石碗放在一起,奴婢很清楚的記得娘娘沒有這樣飾品,而那放置東西的地方平日裏除了奴婢和娘娘之外,沒有人去,所以,奴婢……奴婢……”環兒說到這裏,已驚成了一團,在地上索索發抖,“奴婢實在不知這東西從哪兒來的。”
劉禦醫也已看清了那隻玉鐲子,想起一事,驚道:“娘娘,這難道是……?”
劉貴妃忽地跌坐於椅凳之上:“是的,這就是那賤人手上戴的東西,還是本宮送給她的!”(未完待續)
“小小姐,這蟋蟀,是平安在路上捉的,小姐晚上如果睡不著了,可以聽聽它的叫聲,可好聽了。”平安舉著那精巧的籠子道。
蕭問筠心底感動,卻道:“平安,你家小姐睡不著,那是因為有東西吵得慌,你拿隻鬧翻天的蟋蟀過來,是不是嫌你家小姐睡得過於安穩啊?”
平安臉上有失望之色:“原來小小姐不喜歡蟋蟀啊,昨晚上小小姐還在院子裏說這蟋蟀的聲音聽了好聽呢。”
蕭問筠心想昨晚上平安沒在這裏啊,自己也不過在院子裏逛了一圈就回房了,很可能是說了這句話,那麽,他是在哪兒聽見的?
不但蕭問筠有這個疑問,冷卉心底也有這個疑問:“平安,你在哪兒聽見小姐說了?”
平安展了個大大的笑臉:“在老爺院子的牆角下,平安想著,小小姐在院子裏幹什麽呢?於是平安就聽到了。”
蕭問筠心底悚然,明白平安的武功隻怕是再進了一步了,老爹的院子離自己這個院子可有好幾個回廊,他居然想聽就聽到了?她開始擔心了,這平安越發的耳聰目明了,不是會聽到其它的什麽吧?
“平安,你能經常這樣麽?”蕭問筠道。
平安搖了搖頭:“不成的,小姐,平安要把全身的注意力都集中,才能聽得到一兩個瞬間……”他揚了一個大大的笑臉。“所以。小小姐,你平日裏睡覺打呼,一不小心罵粗口等等的聲音,平安隻聽見過一兩次而已。”
蕭問筠:“…….”
冷卉緊張:“那我呢?”
平安望了她一眼:“平安隻保護小小姐平安,無緣無故地聽你幹什麽?”
冷卉黯然地垂下了頭。
蕭問筠決定轉移話題:“平安啊,最近府裏的新廚子新研製了一種紅燒肉,不知道你試過沒有?”
平安果然把注意力從蕭問筠打呼等等上轉移開來,興致勃勃地瞪大了雙眼:“真的?那平安要去試試。”
蕭問筠嚴肅地道:“平安。你是知道的,既吃了紅燒肉,就不能亂說話,把你家小姐的種種習慣周圍亂傳,尤其是老爺那裏,那是一絲兒都不能透露的。”
平安側過頭望著他,臉上除了茫然之外還夾了些笑意:“小小姐,平安明白,就如今日你吩咐平安做的事一樣,是決不能對任何人說的!”
蕭問筠感覺還交待得不夠清楚:“平安。不但不能對任何人說,而且你要忘記了,不能老記著你家小姐睡覺打呼,偶爾罵罵粗口之類的事!”
平安抬頭望了望明月下那片浮雲:“可是平安感覺小小姐打呼的聲音很動聽。罵粗口時很悅耳啊,平安想多回味幾天呢!”
蕭問筠頭一次感覺到了秀才遇到兵,那是人間多麽大的不幸事啊。
。。。。。。。。
景德宮內,劉貴妃歪在床上,任由身邊的宮婢環兒用玉錘子給她錘打著身上:“也不知道怎麽了,這些日子身上老是酸痛。夜裏要醒來好幾次……”
劉禦醫給她號完了脈,笑道:“娘娘這是憂心過度,前幾日三殿下出了事,您憂心得睡不安穩,所以才這樣的,隻要吃了下官開的這劑安神湯,將養將養。多吃些清熱降火的食物,比如說比如說絲瓜湯,綠豆蓮子羹等等,娘娘就會大好了。”
劉貴妃點點頭,擺手讓環兒退下了,歎道:“劉大人,本宮能相信的人也隻有你了,幸好你返鄉不久,就回來了,要不然,本宮還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呢。”
劉禦醫見殿裏的人都退下了,垂頭道:“隻是下官無能,不能完成娘娘的托付,自始至終都沒能找到那幅奇方。”
劉貴妃歎了口氣,臉色有些黯然:“那病根子都已經埋了這麽多年了,又怎麽能說去就去得了的?年年盼望,年年望,本宮都已經習慣了。”
劉禦醫道:“娘娘,下官回鄉,雖然沒有找到什麽線索,但依照您的吩咐,下官使人緊盯著東華宮那邊,果見那一位……”他伸出手指頭,比了一個四字,“偷偷地出了宮了,屬下又使宮外的人緊盯著,倒發現了些端倪。”
劉貴妃大感興趣:“哦?他都成了秋後的蚱蜢了,還在周圍的蹦噠?”
劉禦醫道:“下官知道娘娘緊張東華宮的那位,所以,下官便仔細地查了他的行蹤,竟被下官發現這一位偷偷地從鄉下帶回來了一個人,而且是位年紀較大的婦人。”
劉貴妃皺眉道:“他小小的年紀,怎麽會跟宮外扯上關係?”
劉禦醫道:“娘娘,你的判斷是沒有錯的,這位從小就心機深沉,是個你打了他左臉,他還把右臉伸過來讓你打,隻不過會事後再捅你一刀的人……”
劉貴妃不耐煩地道:“你有什麽話,就直接說吧!”
劉禦醫望了她一眼:“娘娘,那位婦人,下官命人跟蹤接近於她,差點就被四爺發現了,但那位跟蹤的人回報下官……”他抬起頭來,望了劉貴妃一眼。
劉貴妃心裏一跳:“怎麽樣?”
劉禦醫用深深的目光朝她望著:“那位婦人,原來是個啞的!”
“什麽?”劉貴妃一下子從坐位上站了起來,走下矮榻,薄底繡鞋走到薄雕的石板地上,竟發出了重重的足音,“不可能,怎麽會是她?”
“下官也不相信,下官想再使人調查那婦人,卻被對方發現了,將那婦人不知道收在了何處,下官再使人調查四爺的行蹤,卻發現,原來四爺早在一兩年前,就派人去過娘娘您的故鄉了!”
劉貴妃臉上倏地升起了不可置信之色,她急走幾步,來到劉禦醫的麵前:“怎麽可能,他怎麽可能,那個時候,他不過十一二歲的年紀!”
劉禦醫的眼眸在燈光照射之下發著幽幽暗光:“娘娘忘了,他是在庚醜年雙十節那一日落水,生了一場大病,還是下官開的方子治的,差點兒就不好了。”
劉貴妃咬牙道:“當初如果不時一時心軟……”
劉禦醫道:“那一年也不知道他知道了些什麽,加上有平妃在後麵幫著,他做出如此舉動,也不出奇了,現在看來,他那時開始,就已經懷疑上娘娘了,隱忍潛伏,就為了尋找能扳倒娘娘的證據。”
“難怪他來到我這宮裏,雖是笑說打鬧,卻再也不願意吃我這宮裏的東西,而且向皇上請求,尋民間高手教他武藝,讓本宮幾次三番都找不到機會!”
劉禦醫道:“娘娘顧著長秋宮,便顧不得東華宮了,所以才讓他漸漸成了氣侯,下官怕的是,那婦人把什麽都說了出來了。”
劉貴妃冷冷地道:“她要怎麽說?她是個啞巴,又不識字!”
劉禦醫望了她一眼:“可她有手有腳,而且並不是個癡傻的,娘娘心底定是明白,東華宮那一位既是隱忍了這麽多年,如今那位小的可不是個善茬兒,那麽他定會想出辦法來的。”
劉貴妃臉上這才現了些著急之色:“你是說……”
劉禦醫道:“她不用寫太多的字,隻要把您心底的那位的下落寫了出來,那就成了。”
裙裾索索,環佩聲響,劉貴妃的腳步在大理石的地板上沉沉而響:“不,她不會這樣,也不可能這樣!她是個奴婢,奴婢是不可能識字的。”
正在此時,環兒在屋外輕聲道:“娘娘,奴婢有事稟報。”
劉貴妃正心底慌亂,聞言冷聲道:“沒見本宮有事麽?”
環兒怯怯地道:“娘娘,奴婢有件東西,想給娘娘……”
劉貴妃聽出了她語氣中的不同尋常,聲音放緩:“進來吧。”
環兒垂了頭從屏風處轉了進來,跪下行禮,身體卻在顫抖個不停,隔了良久才道:“娘娘,奴婢在隔壁娘娘放置衣衫的紫檀木衣櫃上,發現了這個。”
她把手裏捏著的東西遞了上去,燈光照射之下,那綠瑩瑩的鐲子發出潤澤之極的光芒,上麵的累金絲嵌絲上略有些黑色的汙漬,卻有著遮掩不住的富貴端華。
“這東西你在哪裏拾來的?”劉貴妃聲音中帶了些冷冽,如碎雪寒冰,使人不寒而栗。
環兒愕然抬頭,卻又將頭垂下了,怯怯地道:“奴婢剛剛到隔壁,想給娘娘拿隻十方軟枕,就看到了這隻鐲子放在那紫檀的箱子上,挨著錯金嵌寶石碗放在一起,奴婢很清楚的記得娘娘沒有這樣飾品,而那放置東西的地方平日裏除了奴婢和娘娘之外,沒有人去,所以,奴婢……奴婢……”環兒說到這裏,已驚成了一團,在地上索索發抖,“奴婢實在不知這東西從哪兒來的。”
劉禦醫也已看清了那隻玉鐲子,想起一事,驚道:“娘娘,這難道是……?”
劉貴妃忽地跌坐於椅凳之上:“是的,這就是那賤人手上戴的東西,還是本宮送給她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