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總覺得這幾年活得有點沉甸甸的。
一日翻閱晚報,忽有一行大字跳入眼中:“上海圖書館新書展銷廳為著書立說的學者排憂解難,特舉辦‘學術著作跳蚤市場’……”眼前一亮,心頭一鬆,頓悟近兩年裏不自如不瀟灑之部分原因了——我欠著兩筆債呢!
其一,三年前與友人合作編了一本辭典。數十萬字的文稿交出後,出版社來信說要作者包銷若幹,一部分充抵稿酬,一部分需將書款回繳。後來書出了,後來與友人使出渾身解數賣出去一些了,後來有幾百本一直堆著,我們終於一籌莫展了。出版社於是常常來信索款,我於是時不時地想起欠了公家一筆債務:心頭自不免沉甸甸的了。
一事未了,又生一事。因為深感兒童文學理論建設之薄弱、教材之奇缺,況且與友人合作得也愉快,於是便又冬戰三九、夏熬三伏地編了一套三冊共一百四十萬字既有理論又有作品選讀的書出來。書出來了包袱也便背上了,因為稿費又是以書支付的。大堆的書堆在屋角落裏、沉甸甸地壓在我心上——身為此書的發難者,我自覺欠了勞苦數年卻總也得不到那幾文辛苦錢的友人們的債。
圖書館欲開設售書市場的硝息不啻是為我卸除心靈負荷啟開了一道光明之門。
我決定一試——盡管那“跳蚤”兩字總覺得有點刺眼。
二
合作做學問的友人願同往。相約在很莊嚴地坐落於很繁華的南京路上的圖書館門口見麵。見麵時發現他刮了胡須,換了衣褲。拘謹的打扮反而顯示了他內心的不平衡。日常的灑脫和幽默還沒等到進場去學跳蚤便已蕩然無存。
中國士大夫式的自命清高重文輕商唯恐有辱斯文不為五鬥米折腰等等等等,幾千年文化積澱所造成的心理壓力,使三十幾名包括我在內的很鼓了一番勇氣才報名前來的著作者們,在剛邁進標有“跳蚤書市”的大廳時,步態都有點僵硬,微笑都有點尷尬。
主辦人以他的坦誠和熱情撫慰了三十幾顆心。他姓章,五六十歲了,幹了一輩子的書店活。他花白頭發紹興口音滿麵善相。他擺著桌子端著椅子拎來了熱水瓶對大家笑臉相迎。他請來了記者請來了電視台並且向顧客們大聲地介紹道這位是某某教授那位是某某研究員,這裏都是有成就的學者。他使一顆顆忐忑的心找回了自己的位置。世俗的傳統的觀念如一丈大水退下了八尺。書市熱鬧了起來。我瞥見章師傅退到一邊去揩抹他頭上的汗水。我永不會忘記這位普普通通的書店工作人員。
三
我的右側坐著一位老編審。他熟諳中外文,曾將魯迅作品和杜甫詩歌譯介到國外。他同時又是一位作家,如今在出售自己的詩集,因為出版社要他自銷千冊。我的左側是位中年學者,社科院的,為寫成那本美育專著,曾在徐家匯藏書樓足足泡了三個春秋。東首一位我認識,是華師大專攻人口學的……
薈萃的人才擺出了一副做生意的架勢。老編審的案頭煞有介事地擱了一隻放零錢作找頭的紙盒。有人來翻他的詩集了,他馬上欠起身子發出被人賞識的微笑。買賣雙方僅隻交談幾句,老編審便如逢知己般執意不肯收錢,把簽了名的詩集贈送給人家。午間他去了趟廁所,途經一個新書展銷廳,流連忘返許久後掏腰包買回了一本可抵十七八本詩集之價的辭書。傍晚,他那也幹翻譯出版工作的妻關切地為他送來一件羊毛衫,很內當家地詢問一天之營業額。老編審呐呐了。我笑著代他回答:售出三冊,贈出近二十本。那三冊書款,還是讀者堅持著往那隻紙盒裏擱了進去的。中國的知識分子嗬!
四
“跳蚤市場”是外來名詞,主要特征以乎在商品價格的可浮動上。這個“跳蚤書市”卻很少討價還價。不但是賣者,便是踏進了這大廳的買者,也大都是不樂於不習慣於或者說是不忍於討價還價的。一位買了我的折價書的中年男子一麵遞錢,一邊很慚愧很惶恐地作著解釋:“真對不起,一個月就這麽點錢……”我收著他那帶著體溫的人民幣,不敢抬起眼睛看他。我覺得自己的眼睛濡濕了。
五
兒子送飯來。午餐時分,大廳裏格外地冷清。坐在自己著作後的作者們嚼著自備幹糧。兒子周遊各攤,掃描著書和書的主人。他也在念中文係,也喜歡動筆爬格子。我憂心忡忡地望著他。我不知道他在這“學術著作跳蚤市場”裏看到了榜樣還是看到了教訓。我希望是前者。待他返回到我麵前,我把那位老編審的一首題名為《駱駝》的詩翻給他看:“願意在無垠的荒涼中播種文明/厚厚的肉趾敲出曆史的回音/把沉睡的寶藏、圮毀的城堡敲醒/沙柳會笑著歡迎繁花以錦。”
兒子讀了,麵無表情。他默默地翻過幾頁,轉而將兩行詩指給我看:“蠟燭在自己的微光裏/滴著快樂的眼淚。”
六
書市曆時三日。收攤了,我很笨拙地包紮著還必須運回去的書。友人忽興衝衝進入,邊幫忙邊告訴我,本市某出版社正在考慮接納我們合作編寫的一本述評港台文學的書。我抬頭仰望他那張容光煥發的臉,不免詫異:“當跳蚤還沒當夠?”他如遭棒喝,變了臉色囁嚅道:“這一回,這一回大約,總不至於吧……”
但願如此。
1991.6
總覺得這幾年活得有點沉甸甸的。
一日翻閱晚報,忽有一行大字跳入眼中:“上海圖書館新書展銷廳為著書立說的學者排憂解難,特舉辦‘學術著作跳蚤市場’……”眼前一亮,心頭一鬆,頓悟近兩年裏不自如不瀟灑之部分原因了——我欠著兩筆債呢!
其一,三年前與友人合作編了一本辭典。數十萬字的文稿交出後,出版社來信說要作者包銷若幹,一部分充抵稿酬,一部分需將書款回繳。後來書出了,後來與友人使出渾身解數賣出去一些了,後來有幾百本一直堆著,我們終於一籌莫展了。出版社於是常常來信索款,我於是時不時地想起欠了公家一筆債務:心頭自不免沉甸甸的了。
一事未了,又生一事。因為深感兒童文學理論建設之薄弱、教材之奇缺,況且與友人合作得也愉快,於是便又冬戰三九、夏熬三伏地編了一套三冊共一百四十萬字既有理論又有作品選讀的書出來。書出來了包袱也便背上了,因為稿費又是以書支付的。大堆的書堆在屋角落裏、沉甸甸地壓在我心上——身為此書的發難者,我自覺欠了勞苦數年卻總也得不到那幾文辛苦錢的友人們的債。
圖書館欲開設售書市場的硝息不啻是為我卸除心靈負荷啟開了一道光明之門。
我決定一試——盡管那“跳蚤”兩字總覺得有點刺眼。
二
合作做學問的友人願同往。相約在很莊嚴地坐落於很繁華的南京路上的圖書館門口見麵。見麵時發現他刮了胡須,換了衣褲。拘謹的打扮反而顯示了他內心的不平衡。日常的灑脫和幽默還沒等到進場去學跳蚤便已蕩然無存。
中國士大夫式的自命清高重文輕商唯恐有辱斯文不為五鬥米折腰等等等等,幾千年文化積澱所造成的心理壓力,使三十幾名包括我在內的很鼓了一番勇氣才報名前來的著作者們,在剛邁進標有“跳蚤書市”的大廳時,步態都有點僵硬,微笑都有點尷尬。
主辦人以他的坦誠和熱情撫慰了三十幾顆心。他姓章,五六十歲了,幹了一輩子的書店活。他花白頭發紹興口音滿麵善相。他擺著桌子端著椅子拎來了熱水瓶對大家笑臉相迎。他請來了記者請來了電視台並且向顧客們大聲地介紹道這位是某某教授那位是某某研究員,這裏都是有成就的學者。他使一顆顆忐忑的心找回了自己的位置。世俗的傳統的觀念如一丈大水退下了八尺。書市熱鬧了起來。我瞥見章師傅退到一邊去揩抹他頭上的汗水。我永不會忘記這位普普通通的書店工作人員。
三
我的右側坐著一位老編審。他熟諳中外文,曾將魯迅作品和杜甫詩歌譯介到國外。他同時又是一位作家,如今在出售自己的詩集,因為出版社要他自銷千冊。我的左側是位中年學者,社科院的,為寫成那本美育專著,曾在徐家匯藏書樓足足泡了三個春秋。東首一位我認識,是華師大專攻人口學的……
薈萃的人才擺出了一副做生意的架勢。老編審的案頭煞有介事地擱了一隻放零錢作找頭的紙盒。有人來翻他的詩集了,他馬上欠起身子發出被人賞識的微笑。買賣雙方僅隻交談幾句,老編審便如逢知己般執意不肯收錢,把簽了名的詩集贈送給人家。午間他去了趟廁所,途經一個新書展銷廳,流連忘返許久後掏腰包買回了一本可抵十七八本詩集之價的辭書。傍晚,他那也幹翻譯出版工作的妻關切地為他送來一件羊毛衫,很內當家地詢問一天之營業額。老編審呐呐了。我笑著代他回答:售出三冊,贈出近二十本。那三冊書款,還是讀者堅持著往那隻紙盒裏擱了進去的。中國的知識分子嗬!
四
“跳蚤市場”是外來名詞,主要特征以乎在商品價格的可浮動上。這個“跳蚤書市”卻很少討價還價。不但是賣者,便是踏進了這大廳的買者,也大都是不樂於不習慣於或者說是不忍於討價還價的。一位買了我的折價書的中年男子一麵遞錢,一邊很慚愧很惶恐地作著解釋:“真對不起,一個月就這麽點錢……”我收著他那帶著體溫的人民幣,不敢抬起眼睛看他。我覺得自己的眼睛濡濕了。
五
兒子送飯來。午餐時分,大廳裏格外地冷清。坐在自己著作後的作者們嚼著自備幹糧。兒子周遊各攤,掃描著書和書的主人。他也在念中文係,也喜歡動筆爬格子。我憂心忡忡地望著他。我不知道他在這“學術著作跳蚤市場”裏看到了榜樣還是看到了教訓。我希望是前者。待他返回到我麵前,我把那位老編審的一首題名為《駱駝》的詩翻給他看:“願意在無垠的荒涼中播種文明/厚厚的肉趾敲出曆史的回音/把沉睡的寶藏、圮毀的城堡敲醒/沙柳會笑著歡迎繁花以錦。”
兒子讀了,麵無表情。他默默地翻過幾頁,轉而將兩行詩指給我看:“蠟燭在自己的微光裏/滴著快樂的眼淚。”
六
書市曆時三日。收攤了,我很笨拙地包紮著還必須運回去的書。友人忽興衝衝進入,邊幫忙邊告訴我,本市某出版社正在考慮接納我們合作編寫的一本述評港台文學的書。我抬頭仰望他那張容光煥發的臉,不免詫異:“當跳蚤還沒當夠?”他如遭棒喝,變了臉色囁嚅道:“這一回,這一回大約,總不至於吧……”
但願如此。
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