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道是監察區,以長江為界,南方分為江南、嶺南、安南三道,但這樣的劃分太大,在吸取東漢刺史做大的教訓後,江南道被一分為三,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
安史之亂後, 唐王朝繼續加強對南方的控製,總體政策是,各道不擴軍,謹設節度使,大幅削弱道轄區。
江南東道與福建道首先被撤銷,分置浙東節度使、浙西節度使、福建觀察使、淮南節度使、宣歙觀察使,跟著被撤的是江南西道, 改置江西觀察使、鄂嶽觀察使、湖南觀察使。
黃巢之亂爆發後, 鄂嶽觀察使請升武昌軍節度使,希圖獲得地方自主權,謀求抵抗亂軍,僖宗君臣為免各地觀察使效仿,拒絕了鄂嶽的請求,並陸續派遣中央重臣出鎮南方各地。
及至定初,南方局勢如下。
原江東道現為浙東觀察使、長樂經略使、浙西觀察使、福建觀察使、淮南節度使,原江西道現為江西觀察使、鄂嶽觀察使、湖南節度使、宣歙觀察使、黔中節度使、荊襄節度使。
嶺南還是老樣子,嶺東節度使、嶺西節度使、桂管經略使、靜海節度使、廣州大都督、安南大都督。
就曆史而言,即使是在景福年間,唐廷對嶺南各地軍政高官依舊是一言而命之,所以無論是根據中期的既定國策還是如今形勢來看,李曄都不可能同意升鄂嶽為武昌軍節度使。
崔紹死後,其牙將杜洪上位,悍然自稱武昌節度留後,野心昭然若揭,彼時唐廷流亡成都, 忙於組織反攻黃巢, 無暇顧及杜洪, 為免杜洪投敵造反,僖宗勉強同意了杜洪的奏請。
決議下達,以杜洪為武昌軍節度留後,曆史上昭宗即位後,朝廷承認既定事實,改置鄂嶽觀察使為武昌軍節度使,杜洪節度留後轉正,擔任武昌軍第一任節度使,鄂嶽從此獨立。
不過這是逼不得已的無奈之舉,朝廷要是不扯遮羞布,杜洪大可以效仿河朔,要是下道聖旨,你好我好大家好,雙方麵上都過得去,不過現在攻守易形了,李曄非曆史上的李曄。
文德以來,杜洪三次請求轉正,都被朝廷拒絕。
這回他是第四次上表,朝廷也照舊答複。
不許,不要再奏。
他難道不知道,他這麽做會被朝廷解讀為妄圖自立?
殊不知,長安已經在討論是否對鄂嶽用兵了,杜洪成了武學各舍學子口中的熱議人物,武學各科作戰室和參謀部擺上了鄂嶽的沙盤,兵部也開始研究製定對鄂嶽的多種軍事預案。
年初,朝廷下詔,廢武昌軍節度使,征杜洪入朝,封荊南侯,授檢校兵部侍郎,充右神策行營長武都權知兵馬使,以杜讓能弟、戶部侍郎杜弘徽為淮西轉運留後,前往處置財賦。
以禦史大夫韓儀為鄂州刺史,兼七州大都督,檢校吏部尚書、吏部侍郎、鳳翔知節度事、武學步兵科大管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楊守亮以宰相身份出鎮鄂嶽,代替杜洪為觀察使。
但就實際來看,杜洪並不願意接受李曄的好意。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鄂嶽邸報朝廷,杜洪自立武昌軍節度使,上表抗拒朝廷任命的鄂嶽文武,請求朝廷召回楊守亮等人,李曄予以駁斥,調集禁軍護送文武百官上任。
如今楊守亮的心情很煎熬,剛接到委任狀文的時候,他確實憂心忡忡,害怕鄂嶽局勢不穩,辭別皇帝後,就像韋昭度和崔安潛學習,加快速度前行,大隊人馬一天走了四十裏。
一行人走到商洛的時候,聽聞杜洪自立的消息,隨行的韓儀就生起了病,在驛站整整五天了,即使在第三天收到了任命他為檢校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淮西鄂嶽宣慰大使的製書,韓儀還是不走,急得柳璨一天往洛南驛派了七八波快馬,催促韓儀赴任。
韓儀病了走不了,楊守亮、杜弘徽、張威等官員自然隻能等,一個擁兵自重的武夫會如何對待來取代自己的人,韓儀很清楚,如果朝廷不派兵護送,他們一行一百六十四名官員就是去送死,可如果在驛站不走,又對不起皇帝。
一方是皇帝的托付,一方是隨行百餘名官員的性命,不但韓儀難受,楊守亮和杜弘徽等人也煎熬,第六天的時候,韓儀的病情終於有了好轉。
四月十一,上諭鄂嶽行台文武百官暫留商洛。
十二,李曄簽發軍令,宣布調遣禁軍護送官員赴任。
左神策行營奮威、神威、勇武、武山、曜日五都集結,右神策行營長武、天威、耀德、扈蹕、天德、天成六都拔營,禦馬監虎豹、大正兩營一萬騎兵集結,紫微軍天樞、天璿、天權、天璣四營開赴藍田待命,鬼魁王宗黯集結部下陰兵待命,楊晟、楊衝、楊虎父子獲命,楊崇本、符道昭、鹿弁、張範、史朝先、王兆憲、謝從本、魏弘夫等降將也接到了任命。
何澤成、何澤恭、何澤恩、裴進、王分、王竇、郭真、郭泓、郭慶誌等外戚子弟,劉過、武成策、劉定、韋見南、李武、王有石、李溫玉、夏允文等少壯軍官,杜至煥、杜開賢、柳紀山、韋子欽、韋智義、趙君議等世家子弟,他們大多是武學出身,這回也得到了職務,當然,是擔任中下級軍官。
聖旨下達,天命昭告,傳旨太監往來各處,京畿再次沸騰,從京兆府的武功、周至、戶縣、新豐、萬年、藍田,到山南東道邊界的商洛、洛南、山陽、武關、旬陽、安業等地,開始大量有償征發徭役,各地官道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定初三年五月初一,一百五十萬石糧草、十萬支箭、三萬副甲胄具裝運抵均州,這些輜重將在白河、十堰、均州、房陵等地的大小渡口登船,五月初三,照會荊襄節度使借道。
在兒子趙匡凝的勸說下,趙德諲同意官軍借道。
與此同時,大軍的調動也在進行,從左右神策行營抽調的十一都精銳,與禦馬監兩營和紫微四營合兵,總計四萬二千人,為左路軍,以楊守亮為招討使,張威副之。
王宗黯攜麾下四千鬼兵,楊晟攜麾下一萬五降兵,會同鹿弁、張範、史朝先、王兆憲、謝從本、魏弘夫等人麾下的降兵,總計四萬四千人,為右路軍,齊晉為招討使,韓儀副之。
移鄂嶽行台於秭歸,宰相柳璨率文武百官就地辦事。
與此同時,西川、東川、鳳翔、隴右、京畿也在全麵動員兵馬糧草,預計征集二十萬大軍左右,這麽大的陣仗當然不是為了杜洪一個人,李曄要一鼓作氣蕩平鄂嶽、江西、湖南。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定初三年五月二十三,上午時分,秭歸城外。
南征軍雲集在此,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頭,城門口人山人海,當地百姓為官軍壯行,王師終於要南征了,盤踞在鄂州的那群混世魔王終於要一鍋端了,王師一定要打贏啊!
咚咚鏘鏘,老百姓敲鑼打鼓歡送南征大軍。
依照舊例,當地德隆望尊者在城門為將士們送酒壯行。
依照皇帝擬定的戰略,楊守亮的四萬二千左路軍從秭歸出發後,沿遠安、荊門、鍾祥、京山一線往東北,沿途攻討應城、孝感、安陸、漢川、雲夢,切斷杜洪北逃河南後路。
當然,還有一個用意,那就是防止中原藩鎮出兵救援鄂嶽,別人不好說,但朱全忠出兵幹涉鄂嶽戰事的可能性很大,曆史上楊行密與杜洪爆發戰爭後,朱全忠就多次出兵救援。
至於右路軍,出秭歸後,沿夷陵、公安、石首山、華容道一線,向西掃蕩酆陽、武陵、漢壽、沅江、汨羅江,完成對洞庭湖的戰略包圍態勢後,北上攻嶽陽,切斷杜洪南逃退路。
南北夾擊,但留了東西兩路讓杜洪逃。
既然哀兵必勝,那麽就得圍三闕一。
留一條退路,至少可以讓很多鄂嶽士兵認為鄂州還不是死地,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想法自然也會沒有,心裏總會抱有僥幸,但實際上,如果他們往東逃,大概率也是死路一條。
為什麽?因為東麵是鍾傳、孫儒、楊行密。
此時的武昌城內,氣氛已是一片肅殺,決定杜洪前途的空前大戰即將到來,鄂嶽上下早已進入最高戒備狀態,沔鄂江夏一帶重兵雲集,但即便如此,杜洪依然沒有到絕望的地步。
就心態來說,他比王建和李茂貞強得多。
從自立武昌軍節度使,決定上表抗拒皇帝鄂嶽人事任命那一刻起,他就預料到狗皇帝會對他動手,從邸報朝廷的第二天開始,他就在積極組織這場這事關生死存亡的防禦戰。
在這段時間裏,他四處尋找盟友,不但找到了與他唇亡齒寒的江西和湖南,還派人出使襄陽、宣歙、福建、淮南、浙江、許州、宣武、徐州等地,請求朱全忠、鍾傳、陳岩、周嶽、楊行密、孫儒、時溥、董昌、趙德諲等人,請求各鎮節度使與他一同抵抗狗皇帝的殘酷暴政。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兩個月時間過去,如今的鄂嶽雲集了江西、湖南、宣武、浙東等地的精兵,光是援軍就接近四萬人,加上鄂嶽本兵,杜洪現在手上的可用之兵超過十萬人。
此外,鍾傳、周嶽、董昌還上表為他洗罪。
名義上是代為陳情洗罪,實際上當然是威脅朝廷了,說什麽按照本朝舊製,朝廷理應任命杜洪為武昌節度使,為何要出無名之師討伐恭敬的臣子?湖南節度使周嶽在奏章中先拿李惟嶽襲成德節度使的前事舉例,還提到李正己和梁崇義,跟著又講到了李懷光和李希烈。
陛下,您自個兒看看,李惟嶽、田悅、李正己、梁崇義、李納、李希烈、朱泚、李懷光、朱滔、王武俊、吳少誠這些人,他們是天生反骨嗎,他們誰不是被朝廷逼著造反的?
陛下能寬厚李克用與朱全忠,為何不能寬待杜洪?
他隻是想轉正當個節度使,他有什麽罪?何罪至於受伐!
吾皇三思,臣誠惶誠恐,頓首!
這些話的暗喻是什麽,相信不用多說。
如果陛下決意對鄂嶽用兵,那就別怪咱們不客氣了。
四王二帝的先事,臣等也不是不會。
奏章一出,朝野嘩然,滿朝文武無不咬牙切齒,鍾傳的口吻倒是很客氣,但出於唇寒齒亡的道理,也充當了中間調停人,希望李曄能以社稷為重,不要隨意興兵,至於董昌,自從向僖宗請封越王被拒後,對朝廷的仇恨和不滿越來越強烈,當年的屠龍少年已變成了惡龍。
這回杜洪第一個挑頭,董昌便也借機響應。
周嶽所言固然大逆不道,但董昌的態度更囂張,奏中最後一段如是道:“陛下明鑒,非臣負朝廷,實乃朝廷負臣,臣進奉錢糧金帛經年不絕,何惜越王不與?臣或可善自為計!”
善自為計是假,打算自取自立是真。
杜洪之所以敢跟狗皇帝翻臉,使者回歸是重要原因,仇恩嗣等人出使各鎮,董昌和周嶽明確表示鼎力支持,鍾傳表示呼應,朱全忠表示視情而定,至於其他幾家,孫儒和楊行密正在決戰,都無暇他顧,福建陳岩不敢插手,徐州時溥沒有回音,荊襄趙德諲選擇了拒絕。
趙德諲雖然和朱全忠穿連襠褲,但就地理上而言,長安的威脅更大,如果朝廷怪罪下來,不等朱全忠派兵來救,他的腦袋就得搬家,趙德諲背後有朱全忠,皇帝背後也有李克用。
後台,誰沒有?
況且四鎮伐晉也沒有戰果,赫連鐸反倒叫李鴉兒捉了生。
如今朱全忠正是傷心的時候,討伐李鴉兒無果,夫人張氏也死了,哪還有太多心思他顧,況且根據他的發家史來看,為了一個杜洪而開罪朝廷,這種賠本買賣他是不會做的。
出於情義,暗中派點援軍可以,明麵上決不會下場。
不過這對於杜洪來說並無所謂,鍾傳、周嶽、董昌表態就足夠了,杜洪相信,隻要自己守個一年半載,等貌似強大的朝廷暴露出虛弱的真麵目,天下肯定會有很多藩鎮出麵響應。
等皇帝黔驢技窮了,還不是任自己拿捏?
哼哼,到那個時候,可就不是一個武昌軍節度使能擺平的事了,昏君要想息事寧人,起碼得下三道旨,先是下旨好言好語認錯,承認自己為武昌軍節度使,然後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銜,接著下旨冊封郡王的爵位,最後加自己中書令,就像當初穆宗對待王廷湊那樣。
要是運作的好,即使是二帝四王的局麵,也不是不能重演。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至於西麵兩路來攻的官軍,杜洪並不擔心,他相信自己能夠對付,唯一讓他感到為難的是董昌,董昌的態度很堅決,要想讓我幫你,要麽把你兒子送來杭州為質子,要麽讓楊守亮和齊晉他們幹你,對於這種油鹽不進的家夥,杜洪苦思無果,隻好暫且拖著糊弄著。
沉思少許,杜洪笑眯眯出來外堂。
盧勤軟硬不吃,逼問道:“大帥如何打算?”
杜洪悲聲道:“血濃於水,骨肉難割,自說送犬子質子杭州,賤內每日就以淚洗麵,哭哭啼啼的叫人好生煩惱,杜某每天也寢食難安,官人兒郎們也都是看著犬子長大的,還請盧別駕原諒本帥再三,不能給別駕明確期限,但千萬放心,董相公的要求,杜某不敢不從,這樣罷,別駕先回杭州通情達意,請董相公再寬限幾日,一月之內,某一定打發犬子上路。”
盧勤再三強調上命難違,杜洪卻不肯鬆口,甚至流下淚水,抱著腦袋嚎聲大哭,盧勤實在沒見過感情這麽豐富的封疆大吏,隻好留下幾句軟硬兼施的話,動身趕回杭州複命了。
你道董昌為什麽非要杜洪質子杭州?因為他準備稱王了,他要拉杜洪上賊船,自稱節度使和自立為王相比,哪個後果更嚴重,當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他董昌比杜洪還渴望盟友。
杜洪被蒙在鼓裏,還自以為董昌是個厚道人。
送走盧勤,杜洪又多了幾分自信,知道大禍降臨的左梨卻忍不住了,怒闖官邸,在武士的注視下,伏地規勸杜洪趕緊上表謝罪,與其質子杭州,不如質於長安,董昌狼子野心,連稱帝的野心都有,你跟他混在一塊,不是自尋死路嗎?好好跟天子談一談,事情或可挽救。
杜洪不屑道:“左狎牙想得簡單,不給昏君一點顏色看看,他才不會好好說話,道義隻在弓弩射程之內,顏麵隻在劍鋒之上,朝廷說你想造反,你最好真有造反的實力,如果我們有河東的實力,昏君敢征我入朝嗎?說白了,那昏君也隻是個欺軟怕硬的孬種,何懼也?”
“教昏君吃到苦頭,保管他以後皈依伏法。”
話音落地,眾人放聲大笑,之後左梨又在府門前攔住杜洪的馬車哭勸,結果被惱怒的杜洪派兵丟到了一邊,並且下令以後不準放左梨入府,奈何左梨多才多藝,你不讓我見你,那我就讓你見畫,於是畫了一幅全家老小被裝在囚車裏押往長安的工筆畫,托人進獻給杜洪。
此畫極為寫實,畫中男女栩栩如生,外貌神情也是惟妙惟肖,恐懼和悲痛彌漫在畫中,杜洪忍無可忍,終於大發雷霆,將左梨下獄關押,此後杜洪耳邊聽到的全都是順心話了。
什麽廟堂之上,朽木為官,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什麽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心之輩洶洶當朝,社稷已成丘墟,官軍尚未進入鄂嶽地界,就已經被鄂嶽文武團滅了十幾回。
長安,大明宮延英殿。
看完秭歸發回來的密奏,杜讓能歎氣道:“唉,難免一戰了。”
李曄冷聲道:“對於鄂嶽,朕早已表明態度,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麵對杜洪的軟硬兩手,朕也早就給出了答案,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大唐經曆了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什麽樣的陣勢沒見過?他要戰,那就戰,不惜一切代價,討伐到底!”
一席話斬釘截鐵,氣勢如虹,陪坐大臣都是一震。
起居官如是記錄道:“邸報於朝,上召對延英殿,諸恐有戰,上深惡洪,曰‘鄂嶽,朕已明矣,不戰也不憚,必不得不擊。徇其堅手,朕亦早受報案。談,門開闔擊,奉果從,唐曆二百餘年風雨,何陣不見?戰則戰,不必當費。’上貌凜然,眾皆拜服,始令宰輔謀劃對楚兵戎。”
始令真是一字寓褒貶的春秋筆法了,好像是因為杜洪不識抬舉,李曄惱怒之下才要用兵的,從杜洪的立場來看,這個始字應該換成費盡心思,始也罷,費勁心思也好,總之這一仗是在所難免了,李曄已經定下了全力籌備江南戰事的戰略,決意一舉蕩平南方諸鎮不臣。
六月初九,有製。
研究決定,杜洪不再擔任武昌軍留後。
周嶽去職衡州刺史和武安軍節度使,董昌不再擔任杭州刺史、義勝軍節度使、檢校右仆射、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浙東諸道采訪圖籍使,並除隴西郡王爵位,廢為庶人。
這下好了,雙方徹底翻臉了。
和一般皇帝不同的是,李曄注重風險預估,把所有的風險,可能不可能的,都列出來,製定出預案,什麽甲乙丙案在兵部各占了一個櫃子,預案和相關卷宗一應俱全,到時候稍作調整就能用上,像當年李適用兵平定河北結果卻演變成全國動亂的禍事,李曄不允許發生。
打鄂嶽,最好的情況是江西、湖南、荊襄、福建、浙江、宣歙、淮南都保持中立,官軍關門打狗,但是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有東西那麽大兩個缺口,杜洪在心理上就有了依靠。
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南方其他各鎮也很容易受影響,最壞的情況是鄂嶽、江西、湖南、浙東、福建全反,若果真如此,長江以南和洞庭以東都會陷入大亂,甚至中原和嶺南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這一刻李曄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已極大程度改變了曆史的本來走向。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鄂嶽、湖南、浙東反,江西的鍾傳不反,夾在鄂嶽和浙東中間,騎在牆上觀望,如果官軍進展不利,鍾傳很有可能兩邊接應或者落井下石,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容易打成持久戰,消耗就太大了,稍好一點的,周嶽懾於壓力,向朝廷輸誠,朝廷集結三十萬兵馬圍杜洪打董昌,打一個看一個,這樣估計一年把二年就能結束戰爭,但這樣的話,至少有百萬人口在這段時間遭受兵亂,原江西道轄區的州縣至少兩年不能恢複正常生產。
做完各種預案,李曄又接連召開會議,強調要繼續加強對隴右、鳳翔、涇原、靜難、朔方、華州、奉天、武定、感義、彰義、匡國等京畿道治下府縣的控製,南直隸和蜀中兩省要加快對在冊府兵的征集,利用各種方式影響鄂嶽的判斷決策也是朝廷這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六月中旬,各地夏解陸續入庫,或者存入大唐工商銀行,新糧上市,麵價下跌,為了保護農戶的利益,李曄特地詔令工商銀行以保護價在各地收購了大量新麥子,穩定物價的同時也充實了府庫,兵有了,糧有了,錢有了,夏日炎炎,趁著梅雨季沒來,也可以打仗了。
六月底,蒼茫安靜的田野上,幾匹快馬疾馳而過,在田野間勞作的百姓都直身觀看,最近這一段,官道上來往的差吏特別多,連大官都見到了好幾個,隨從的人足有半裏路。
眾人都說又要打仗了,但打的是哪兒卻不清楚,官道上的公差已經遠去了,一個小子把脖子縮回來,問旁邊的一個鄰人道:“三哥,你昨日下集賣絹,可知縣上還招民夫輸差不?”
旁邊漢子道:“你問這作甚?今年跟往年不一樣,縣上不攤派徭役,全憑自願,而且招的也是閑散勞力,聽說是東邊要打仗,招去運軍糧,咱家今年有存糧,犯不著去冒風險。”
小子眉飛色舞道:“運軍糧不怕,出去還可以漲見識,而且你也快娶媳婦了,秋收後把新米賣了,我再出去輸差賺點錢,明年咱就可以把房子修大些,不能委屈了嫂子了是不?”
哥哥沒說話,悶了半天道:“出去輸差也是我去,你要是亂跑,告訴爹和大哥,打斷你的腿,想賺錢,京城又不遠,隻管進城找事賣力,去打仗的地方作甚?小心去了回不來,好生在家呆著,明年要還是好年頭,朝廷還收糧食,我跟大哥給你也起個房子,再說門婚事。”
“不是還沒打起來嗎?”
說話的時候,又是十數隊快馬跑過。
這些大都是各鎮進奏院的官吏,奉命邸報本鎮。
昨天,朝廷正式發布討杜洪製,製書曆數杜洪大罪如下。
一,藐視朝廷,目無君父,拒不奉詔入朝。
二,暗中操縱漕運,私販鹽鐵等朝廷管製貨物。
三,私通董昌、鍾傳、周嶽,妄圖勾結教唆中原藩鎮造反。
四,親奸佞,殺忠義,悖逆朝廷,殘暴楚地百姓。
五,杜洪他爹娘,他姐姐妹妹,他夫人小妾,他爺爺奶奶都不是好鳥,他們全家都不是好鳥,作為一介娼妓,從事崔紹多年,卻還是不受教化,一家反動,該從大唐戶籍上抹除。
……
在製書中,歸黯從杜洪的血統寫到杜洪的行動,從朝廷仁義寫到皇帝仁德,翰林學士歸黯強調,朝廷本來是想給杜洪機會的,但杜洪自己卻不珍惜,一次次辜負朝廷,辜負天子,辜負鄂嶽七州百姓對他的期望,自絕大唐,自絕皇帝,自絕於天下人,杜洪這是自取滅亡。
大魔頭杜洪的罪行天人共憤,朝廷將出兵五十萬予以製裁。
製書號召全國官員、士兵、百姓,認清杜洪無君無父、棄國棄家、一心製造分裂的真麵目,認清杜洪自私自利、殘暴不仁、頑固反動的罪惡嘴臉,號召天下人團結在文成武德的大唐皇帝身邊,為消滅杜洪反動勢力,解救鄂嶽七州百姓而勠力同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號召前線將士同心同德,勇往直前,挽鄂嶽於危難,解家家於倒懸,救百姓於水火,上報國恩,下告父老,希望鄂嶽的忠貞仁義之士認清杜洪的真麵目,調轉刀口為官軍效力,朝廷保證對你們一視同仁,有功則賞,評職稱,加工資,絕不食言歧視,有楊崇本、符道昭、楊晟、魏弘夫、王宗黯、鹿弁、史朝先、王兆憲、謝從本等鳳翔兩川舊將為證,還沒有認識到杜洪真麵目的人,還對杜洪心存幻想的人,希望你們相信朝廷,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早日回到正確立場上來。
製書最後宣稱,勝利一定屬於朝廷和天子,任何膽敢分裂大唐的亂臣賊子,都將成為倒在曆史車輪下的碰瓷老人,朝廷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粉碎一切意圖分裂大唐的陰謀詭計。
隨著討賊製書下達,各項任命相繼並發。
安史之亂後, 唐王朝繼續加強對南方的控製,總體政策是,各道不擴軍,謹設節度使,大幅削弱道轄區。
江南東道與福建道首先被撤銷,分置浙東節度使、浙西節度使、福建觀察使、淮南節度使、宣歙觀察使,跟著被撤的是江南西道, 改置江西觀察使、鄂嶽觀察使、湖南觀察使。
黃巢之亂爆發後, 鄂嶽觀察使請升武昌軍節度使,希圖獲得地方自主權,謀求抵抗亂軍,僖宗君臣為免各地觀察使效仿,拒絕了鄂嶽的請求,並陸續派遣中央重臣出鎮南方各地。
及至定初,南方局勢如下。
原江東道現為浙東觀察使、長樂經略使、浙西觀察使、福建觀察使、淮南節度使,原江西道現為江西觀察使、鄂嶽觀察使、湖南節度使、宣歙觀察使、黔中節度使、荊襄節度使。
嶺南還是老樣子,嶺東節度使、嶺西節度使、桂管經略使、靜海節度使、廣州大都督、安南大都督。
就曆史而言,即使是在景福年間,唐廷對嶺南各地軍政高官依舊是一言而命之,所以無論是根據中期的既定國策還是如今形勢來看,李曄都不可能同意升鄂嶽為武昌軍節度使。
崔紹死後,其牙將杜洪上位,悍然自稱武昌節度留後,野心昭然若揭,彼時唐廷流亡成都, 忙於組織反攻黃巢, 無暇顧及杜洪, 為免杜洪投敵造反,僖宗勉強同意了杜洪的奏請。
決議下達,以杜洪為武昌軍節度留後,曆史上昭宗即位後,朝廷承認既定事實,改置鄂嶽觀察使為武昌軍節度使,杜洪節度留後轉正,擔任武昌軍第一任節度使,鄂嶽從此獨立。
不過這是逼不得已的無奈之舉,朝廷要是不扯遮羞布,杜洪大可以效仿河朔,要是下道聖旨,你好我好大家好,雙方麵上都過得去,不過現在攻守易形了,李曄非曆史上的李曄。
文德以來,杜洪三次請求轉正,都被朝廷拒絕。
這回他是第四次上表,朝廷也照舊答複。
不許,不要再奏。
他難道不知道,他這麽做會被朝廷解讀為妄圖自立?
殊不知,長安已經在討論是否對鄂嶽用兵了,杜洪成了武學各舍學子口中的熱議人物,武學各科作戰室和參謀部擺上了鄂嶽的沙盤,兵部也開始研究製定對鄂嶽的多種軍事預案。
年初,朝廷下詔,廢武昌軍節度使,征杜洪入朝,封荊南侯,授檢校兵部侍郎,充右神策行營長武都權知兵馬使,以杜讓能弟、戶部侍郎杜弘徽為淮西轉運留後,前往處置財賦。
以禦史大夫韓儀為鄂州刺史,兼七州大都督,檢校吏部尚書、吏部侍郎、鳳翔知節度事、武學步兵科大管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楊守亮以宰相身份出鎮鄂嶽,代替杜洪為觀察使。
但就實際來看,杜洪並不願意接受李曄的好意。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鄂嶽邸報朝廷,杜洪自立武昌軍節度使,上表抗拒朝廷任命的鄂嶽文武,請求朝廷召回楊守亮等人,李曄予以駁斥,調集禁軍護送文武百官上任。
如今楊守亮的心情很煎熬,剛接到委任狀文的時候,他確實憂心忡忡,害怕鄂嶽局勢不穩,辭別皇帝後,就像韋昭度和崔安潛學習,加快速度前行,大隊人馬一天走了四十裏。
一行人走到商洛的時候,聽聞杜洪自立的消息,隨行的韓儀就生起了病,在驛站整整五天了,即使在第三天收到了任命他為檢校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淮西鄂嶽宣慰大使的製書,韓儀還是不走,急得柳璨一天往洛南驛派了七八波快馬,催促韓儀赴任。
韓儀病了走不了,楊守亮、杜弘徽、張威等官員自然隻能等,一個擁兵自重的武夫會如何對待來取代自己的人,韓儀很清楚,如果朝廷不派兵護送,他們一行一百六十四名官員就是去送死,可如果在驛站不走,又對不起皇帝。
一方是皇帝的托付,一方是隨行百餘名官員的性命,不但韓儀難受,楊守亮和杜弘徽等人也煎熬,第六天的時候,韓儀的病情終於有了好轉。
四月十一,上諭鄂嶽行台文武百官暫留商洛。
十二,李曄簽發軍令,宣布調遣禁軍護送官員赴任。
左神策行營奮威、神威、勇武、武山、曜日五都集結,右神策行營長武、天威、耀德、扈蹕、天德、天成六都拔營,禦馬監虎豹、大正兩營一萬騎兵集結,紫微軍天樞、天璿、天權、天璣四營開赴藍田待命,鬼魁王宗黯集結部下陰兵待命,楊晟、楊衝、楊虎父子獲命,楊崇本、符道昭、鹿弁、張範、史朝先、王兆憲、謝從本、魏弘夫等降將也接到了任命。
何澤成、何澤恭、何澤恩、裴進、王分、王竇、郭真、郭泓、郭慶誌等外戚子弟,劉過、武成策、劉定、韋見南、李武、王有石、李溫玉、夏允文等少壯軍官,杜至煥、杜開賢、柳紀山、韋子欽、韋智義、趙君議等世家子弟,他們大多是武學出身,這回也得到了職務,當然,是擔任中下級軍官。
聖旨下達,天命昭告,傳旨太監往來各處,京畿再次沸騰,從京兆府的武功、周至、戶縣、新豐、萬年、藍田,到山南東道邊界的商洛、洛南、山陽、武關、旬陽、安業等地,開始大量有償征發徭役,各地官道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定初三年五月初一,一百五十萬石糧草、十萬支箭、三萬副甲胄具裝運抵均州,這些輜重將在白河、十堰、均州、房陵等地的大小渡口登船,五月初三,照會荊襄節度使借道。
在兒子趙匡凝的勸說下,趙德諲同意官軍借道。
與此同時,大軍的調動也在進行,從左右神策行營抽調的十一都精銳,與禦馬監兩營和紫微四營合兵,總計四萬二千人,為左路軍,以楊守亮為招討使,張威副之。
王宗黯攜麾下四千鬼兵,楊晟攜麾下一萬五降兵,會同鹿弁、張範、史朝先、王兆憲、謝從本、魏弘夫等人麾下的降兵,總計四萬四千人,為右路軍,齊晉為招討使,韓儀副之。
移鄂嶽行台於秭歸,宰相柳璨率文武百官就地辦事。
與此同時,西川、東川、鳳翔、隴右、京畿也在全麵動員兵馬糧草,預計征集二十萬大軍左右,這麽大的陣仗當然不是為了杜洪一個人,李曄要一鼓作氣蕩平鄂嶽、江西、湖南。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定初三年五月二十三,上午時分,秭歸城外。
南征軍雲集在此,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頭,城門口人山人海,當地百姓為官軍壯行,王師終於要南征了,盤踞在鄂州的那群混世魔王終於要一鍋端了,王師一定要打贏啊!
咚咚鏘鏘,老百姓敲鑼打鼓歡送南征大軍。
依照舊例,當地德隆望尊者在城門為將士們送酒壯行。
依照皇帝擬定的戰略,楊守亮的四萬二千左路軍從秭歸出發後,沿遠安、荊門、鍾祥、京山一線往東北,沿途攻討應城、孝感、安陸、漢川、雲夢,切斷杜洪北逃河南後路。
當然,還有一個用意,那就是防止中原藩鎮出兵救援鄂嶽,別人不好說,但朱全忠出兵幹涉鄂嶽戰事的可能性很大,曆史上楊行密與杜洪爆發戰爭後,朱全忠就多次出兵救援。
至於右路軍,出秭歸後,沿夷陵、公安、石首山、華容道一線,向西掃蕩酆陽、武陵、漢壽、沅江、汨羅江,完成對洞庭湖的戰略包圍態勢後,北上攻嶽陽,切斷杜洪南逃退路。
南北夾擊,但留了東西兩路讓杜洪逃。
既然哀兵必勝,那麽就得圍三闕一。
留一條退路,至少可以讓很多鄂嶽士兵認為鄂州還不是死地,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想法自然也會沒有,心裏總會抱有僥幸,但實際上,如果他們往東逃,大概率也是死路一條。
為什麽?因為東麵是鍾傳、孫儒、楊行密。
此時的武昌城內,氣氛已是一片肅殺,決定杜洪前途的空前大戰即將到來,鄂嶽上下早已進入最高戒備狀態,沔鄂江夏一帶重兵雲集,但即便如此,杜洪依然沒有到絕望的地步。
就心態來說,他比王建和李茂貞強得多。
從自立武昌軍節度使,決定上表抗拒皇帝鄂嶽人事任命那一刻起,他就預料到狗皇帝會對他動手,從邸報朝廷的第二天開始,他就在積極組織這場這事關生死存亡的防禦戰。
在這段時間裏,他四處尋找盟友,不但找到了與他唇亡齒寒的江西和湖南,還派人出使襄陽、宣歙、福建、淮南、浙江、許州、宣武、徐州等地,請求朱全忠、鍾傳、陳岩、周嶽、楊行密、孫儒、時溥、董昌、趙德諲等人,請求各鎮節度使與他一同抵抗狗皇帝的殘酷暴政。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兩個月時間過去,如今的鄂嶽雲集了江西、湖南、宣武、浙東等地的精兵,光是援軍就接近四萬人,加上鄂嶽本兵,杜洪現在手上的可用之兵超過十萬人。
此外,鍾傳、周嶽、董昌還上表為他洗罪。
名義上是代為陳情洗罪,實際上當然是威脅朝廷了,說什麽按照本朝舊製,朝廷理應任命杜洪為武昌節度使,為何要出無名之師討伐恭敬的臣子?湖南節度使周嶽在奏章中先拿李惟嶽襲成德節度使的前事舉例,還提到李正己和梁崇義,跟著又講到了李懷光和李希烈。
陛下,您自個兒看看,李惟嶽、田悅、李正己、梁崇義、李納、李希烈、朱泚、李懷光、朱滔、王武俊、吳少誠這些人,他們是天生反骨嗎,他們誰不是被朝廷逼著造反的?
陛下能寬厚李克用與朱全忠,為何不能寬待杜洪?
他隻是想轉正當個節度使,他有什麽罪?何罪至於受伐!
吾皇三思,臣誠惶誠恐,頓首!
這些話的暗喻是什麽,相信不用多說。
如果陛下決意對鄂嶽用兵,那就別怪咱們不客氣了。
四王二帝的先事,臣等也不是不會。
奏章一出,朝野嘩然,滿朝文武無不咬牙切齒,鍾傳的口吻倒是很客氣,但出於唇寒齒亡的道理,也充當了中間調停人,希望李曄能以社稷為重,不要隨意興兵,至於董昌,自從向僖宗請封越王被拒後,對朝廷的仇恨和不滿越來越強烈,當年的屠龍少年已變成了惡龍。
這回杜洪第一個挑頭,董昌便也借機響應。
周嶽所言固然大逆不道,但董昌的態度更囂張,奏中最後一段如是道:“陛下明鑒,非臣負朝廷,實乃朝廷負臣,臣進奉錢糧金帛經年不絕,何惜越王不與?臣或可善自為計!”
善自為計是假,打算自取自立是真。
杜洪之所以敢跟狗皇帝翻臉,使者回歸是重要原因,仇恩嗣等人出使各鎮,董昌和周嶽明確表示鼎力支持,鍾傳表示呼應,朱全忠表示視情而定,至於其他幾家,孫儒和楊行密正在決戰,都無暇他顧,福建陳岩不敢插手,徐州時溥沒有回音,荊襄趙德諲選擇了拒絕。
趙德諲雖然和朱全忠穿連襠褲,但就地理上而言,長安的威脅更大,如果朝廷怪罪下來,不等朱全忠派兵來救,他的腦袋就得搬家,趙德諲背後有朱全忠,皇帝背後也有李克用。
後台,誰沒有?
況且四鎮伐晉也沒有戰果,赫連鐸反倒叫李鴉兒捉了生。
如今朱全忠正是傷心的時候,討伐李鴉兒無果,夫人張氏也死了,哪還有太多心思他顧,況且根據他的發家史來看,為了一個杜洪而開罪朝廷,這種賠本買賣他是不會做的。
出於情義,暗中派點援軍可以,明麵上決不會下場。
不過這對於杜洪來說並無所謂,鍾傳、周嶽、董昌表態就足夠了,杜洪相信,隻要自己守個一年半載,等貌似強大的朝廷暴露出虛弱的真麵目,天下肯定會有很多藩鎮出麵響應。
等皇帝黔驢技窮了,還不是任自己拿捏?
哼哼,到那個時候,可就不是一個武昌軍節度使能擺平的事了,昏君要想息事寧人,起碼得下三道旨,先是下旨好言好語認錯,承認自己為武昌軍節度使,然後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銜,接著下旨冊封郡王的爵位,最後加自己中書令,就像當初穆宗對待王廷湊那樣。
要是運作的好,即使是二帝四王的局麵,也不是不能重演。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至於西麵兩路來攻的官軍,杜洪並不擔心,他相信自己能夠對付,唯一讓他感到為難的是董昌,董昌的態度很堅決,要想讓我幫你,要麽把你兒子送來杭州為質子,要麽讓楊守亮和齊晉他們幹你,對於這種油鹽不進的家夥,杜洪苦思無果,隻好暫且拖著糊弄著。
沉思少許,杜洪笑眯眯出來外堂。
盧勤軟硬不吃,逼問道:“大帥如何打算?”
杜洪悲聲道:“血濃於水,骨肉難割,自說送犬子質子杭州,賤內每日就以淚洗麵,哭哭啼啼的叫人好生煩惱,杜某每天也寢食難安,官人兒郎們也都是看著犬子長大的,還請盧別駕原諒本帥再三,不能給別駕明確期限,但千萬放心,董相公的要求,杜某不敢不從,這樣罷,別駕先回杭州通情達意,請董相公再寬限幾日,一月之內,某一定打發犬子上路。”
盧勤再三強調上命難違,杜洪卻不肯鬆口,甚至流下淚水,抱著腦袋嚎聲大哭,盧勤實在沒見過感情這麽豐富的封疆大吏,隻好留下幾句軟硬兼施的話,動身趕回杭州複命了。
你道董昌為什麽非要杜洪質子杭州?因為他準備稱王了,他要拉杜洪上賊船,自稱節度使和自立為王相比,哪個後果更嚴重,當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他董昌比杜洪還渴望盟友。
杜洪被蒙在鼓裏,還自以為董昌是個厚道人。
送走盧勤,杜洪又多了幾分自信,知道大禍降臨的左梨卻忍不住了,怒闖官邸,在武士的注視下,伏地規勸杜洪趕緊上表謝罪,與其質子杭州,不如質於長安,董昌狼子野心,連稱帝的野心都有,你跟他混在一塊,不是自尋死路嗎?好好跟天子談一談,事情或可挽救。
杜洪不屑道:“左狎牙想得簡單,不給昏君一點顏色看看,他才不會好好說話,道義隻在弓弩射程之內,顏麵隻在劍鋒之上,朝廷說你想造反,你最好真有造反的實力,如果我們有河東的實力,昏君敢征我入朝嗎?說白了,那昏君也隻是個欺軟怕硬的孬種,何懼也?”
“教昏君吃到苦頭,保管他以後皈依伏法。”
話音落地,眾人放聲大笑,之後左梨又在府門前攔住杜洪的馬車哭勸,結果被惱怒的杜洪派兵丟到了一邊,並且下令以後不準放左梨入府,奈何左梨多才多藝,你不讓我見你,那我就讓你見畫,於是畫了一幅全家老小被裝在囚車裏押往長安的工筆畫,托人進獻給杜洪。
此畫極為寫實,畫中男女栩栩如生,外貌神情也是惟妙惟肖,恐懼和悲痛彌漫在畫中,杜洪忍無可忍,終於大發雷霆,將左梨下獄關押,此後杜洪耳邊聽到的全都是順心話了。
什麽廟堂之上,朽木為官,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什麽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心之輩洶洶當朝,社稷已成丘墟,官軍尚未進入鄂嶽地界,就已經被鄂嶽文武團滅了十幾回。
長安,大明宮延英殿。
看完秭歸發回來的密奏,杜讓能歎氣道:“唉,難免一戰了。”
李曄冷聲道:“對於鄂嶽,朕早已表明態度,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麵對杜洪的軟硬兩手,朕也早就給出了答案,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大唐經曆了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什麽樣的陣勢沒見過?他要戰,那就戰,不惜一切代價,討伐到底!”
一席話斬釘截鐵,氣勢如虹,陪坐大臣都是一震。
起居官如是記錄道:“邸報於朝,上召對延英殿,諸恐有戰,上深惡洪,曰‘鄂嶽,朕已明矣,不戰也不憚,必不得不擊。徇其堅手,朕亦早受報案。談,門開闔擊,奉果從,唐曆二百餘年風雨,何陣不見?戰則戰,不必當費。’上貌凜然,眾皆拜服,始令宰輔謀劃對楚兵戎。”
始令真是一字寓褒貶的春秋筆法了,好像是因為杜洪不識抬舉,李曄惱怒之下才要用兵的,從杜洪的立場來看,這個始字應該換成費盡心思,始也罷,費勁心思也好,總之這一仗是在所難免了,李曄已經定下了全力籌備江南戰事的戰略,決意一舉蕩平南方諸鎮不臣。
六月初九,有製。
研究決定,杜洪不再擔任武昌軍留後。
周嶽去職衡州刺史和武安軍節度使,董昌不再擔任杭州刺史、義勝軍節度使、檢校右仆射、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浙東諸道采訪圖籍使,並除隴西郡王爵位,廢為庶人。
這下好了,雙方徹底翻臉了。
和一般皇帝不同的是,李曄注重風險預估,把所有的風險,可能不可能的,都列出來,製定出預案,什麽甲乙丙案在兵部各占了一個櫃子,預案和相關卷宗一應俱全,到時候稍作調整就能用上,像當年李適用兵平定河北結果卻演變成全國動亂的禍事,李曄不允許發生。
打鄂嶽,最好的情況是江西、湖南、荊襄、福建、浙江、宣歙、淮南都保持中立,官軍關門打狗,但是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有東西那麽大兩個缺口,杜洪在心理上就有了依靠。
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南方其他各鎮也很容易受影響,最壞的情況是鄂嶽、江西、湖南、浙東、福建全反,若果真如此,長江以南和洞庭以東都會陷入大亂,甚至中原和嶺南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這一刻李曄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已極大程度改變了曆史的本來走向。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鄂嶽、湖南、浙東反,江西的鍾傳不反,夾在鄂嶽和浙東中間,騎在牆上觀望,如果官軍進展不利,鍾傳很有可能兩邊接應或者落井下石,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容易打成持久戰,消耗就太大了,稍好一點的,周嶽懾於壓力,向朝廷輸誠,朝廷集結三十萬兵馬圍杜洪打董昌,打一個看一個,這樣估計一年把二年就能結束戰爭,但這樣的話,至少有百萬人口在這段時間遭受兵亂,原江西道轄區的州縣至少兩年不能恢複正常生產。
做完各種預案,李曄又接連召開會議,強調要繼續加強對隴右、鳳翔、涇原、靜難、朔方、華州、奉天、武定、感義、彰義、匡國等京畿道治下府縣的控製,南直隸和蜀中兩省要加快對在冊府兵的征集,利用各種方式影響鄂嶽的判斷決策也是朝廷這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六月中旬,各地夏解陸續入庫,或者存入大唐工商銀行,新糧上市,麵價下跌,為了保護農戶的利益,李曄特地詔令工商銀行以保護價在各地收購了大量新麥子,穩定物價的同時也充實了府庫,兵有了,糧有了,錢有了,夏日炎炎,趁著梅雨季沒來,也可以打仗了。
六月底,蒼茫安靜的田野上,幾匹快馬疾馳而過,在田野間勞作的百姓都直身觀看,最近這一段,官道上來往的差吏特別多,連大官都見到了好幾個,隨從的人足有半裏路。
眾人都說又要打仗了,但打的是哪兒卻不清楚,官道上的公差已經遠去了,一個小子把脖子縮回來,問旁邊的一個鄰人道:“三哥,你昨日下集賣絹,可知縣上還招民夫輸差不?”
旁邊漢子道:“你問這作甚?今年跟往年不一樣,縣上不攤派徭役,全憑自願,而且招的也是閑散勞力,聽說是東邊要打仗,招去運軍糧,咱家今年有存糧,犯不著去冒風險。”
小子眉飛色舞道:“運軍糧不怕,出去還可以漲見識,而且你也快娶媳婦了,秋收後把新米賣了,我再出去輸差賺點錢,明年咱就可以把房子修大些,不能委屈了嫂子了是不?”
哥哥沒說話,悶了半天道:“出去輸差也是我去,你要是亂跑,告訴爹和大哥,打斷你的腿,想賺錢,京城又不遠,隻管進城找事賣力,去打仗的地方作甚?小心去了回不來,好生在家呆著,明年要還是好年頭,朝廷還收糧食,我跟大哥給你也起個房子,再說門婚事。”
“不是還沒打起來嗎?”
說話的時候,又是十數隊快馬跑過。
這些大都是各鎮進奏院的官吏,奉命邸報本鎮。
昨天,朝廷正式發布討杜洪製,製書曆數杜洪大罪如下。
一,藐視朝廷,目無君父,拒不奉詔入朝。
二,暗中操縱漕運,私販鹽鐵等朝廷管製貨物。
三,私通董昌、鍾傳、周嶽,妄圖勾結教唆中原藩鎮造反。
四,親奸佞,殺忠義,悖逆朝廷,殘暴楚地百姓。
五,杜洪他爹娘,他姐姐妹妹,他夫人小妾,他爺爺奶奶都不是好鳥,他們全家都不是好鳥,作為一介娼妓,從事崔紹多年,卻還是不受教化,一家反動,該從大唐戶籍上抹除。
……
在製書中,歸黯從杜洪的血統寫到杜洪的行動,從朝廷仁義寫到皇帝仁德,翰林學士歸黯強調,朝廷本來是想給杜洪機會的,但杜洪自己卻不珍惜,一次次辜負朝廷,辜負天子,辜負鄂嶽七州百姓對他的期望,自絕大唐,自絕皇帝,自絕於天下人,杜洪這是自取滅亡。
大魔頭杜洪的罪行天人共憤,朝廷將出兵五十萬予以製裁。
製書號召全國官員、士兵、百姓,認清杜洪無君無父、棄國棄家、一心製造分裂的真麵目,認清杜洪自私自利、殘暴不仁、頑固反動的罪惡嘴臉,號召天下人團結在文成武德的大唐皇帝身邊,為消滅杜洪反動勢力,解救鄂嶽七州百姓而勠力同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號召前線將士同心同德,勇往直前,挽鄂嶽於危難,解家家於倒懸,救百姓於水火,上報國恩,下告父老,希望鄂嶽的忠貞仁義之士認清杜洪的真麵目,調轉刀口為官軍效力,朝廷保證對你們一視同仁,有功則賞,評職稱,加工資,絕不食言歧視,有楊崇本、符道昭、楊晟、魏弘夫、王宗黯、鹿弁、史朝先、王兆憲、謝從本等鳳翔兩川舊將為證,還沒有認識到杜洪真麵目的人,還對杜洪心存幻想的人,希望你們相信朝廷,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早日回到正確立場上來。
製書最後宣稱,勝利一定屬於朝廷和天子,任何膽敢分裂大唐的亂臣賊子,都將成為倒在曆史車輪下的碰瓷老人,朝廷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粉碎一切意圖分裂大唐的陰謀詭計。
隨著討賊製書下達,各項任命相繼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