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相公以為,朕如何執政才能不受李義山諷喻?”


    杜讓能拱手對道:“內修德政,外治武功,王霸並行,成元和盛況,方能不受。”


    李曄點頭,但心中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於是又看向崔胤。


    崔胤知道不能裝糊塗,深思少許拱手道:“臣聞漢失道而失於曹魏,爽芳昏少而失鹿三馬,南風淫蕩,八王相爭,北晉國祚遂終,南晉前王後謝,王馬共權,於是天命崩於裕宋,及至泰歡分魏而東西並國,其原由皆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宮,遠者叛於外,小不製而至於大,大不製而至於僭,以致天下離心,君臣離德,人不用命。”


    李曄心中冷笑,這崔胤真是個裝糊塗的高手,說了半天沒抖出個辦法來,於是說道:“今日論政,三位相公暢所欲言,有理當賞,無理不罪,勿以為慮。”


    劉崇望瞟了崔胤一眼,繼而接話道:“視曹操、劉備、劉焉、孫權、赫連勃勃、石勒、苻堅人等,乘其國亂而盜竊神器,欺主辱爪而分據王地,本朝劉辟、李師道、田季安、三吳、王承宗諸賊,不竊天命而分庭中央,殘暴好殺,蠻橫專斷,名為一鎮節帥,實為一道大王。”


    李曄露出了笑容,拍手道:“好,很好,繼續說。”


    劉崇望繼續道:“以今揆之,各鎮節帥相互攻殺,弱則殞命夷族,強則吞並數道,朝廷九廟仍在,然國已不國,天子威嚴不再,朝廷法度難張,亂象亦如春秋戰國。”


    這話倒是直接,就差把李曄比作任人欺辱的周天子了。


    “秦宗權問鼎中原,僭越稱帝,朱全忠席卷湟水,窺伺河北諸鎮,李克用踞六關之固,盤龍興故地,三者上下固守以窺社稷,有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六合之心。”


    “明諸鎮分據之由,方知蕩平之術。”


    “陛下欲平天下,必先引賢用能,黜退無能以正時局,朝廷反複無道,朝令夕改,軍民概不信令,陛下應立信義以結朝野。”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賞罰分明,則軍民各盡其力,儉約用度以豐府庫,薄征稅賦以富關中百姓。”


    “待國庫充盈,錢糧富裕,武備精良有餘,關中人心向附,則可發數十萬兵出潼關滅賊,宣武知長安政治清明,上下同心,文武昌盛,百姓安樂,且有必取敵國之誌,則明智者會為朝廷充當細作,熟悉本地山川地形之人,就會成為朝廷討伐不臣方鎮的先鋒。”


    聽到這,李曄淡笑幾聲,劉崇望聽見皇帝發笑,頓時不敢再說。


    李曄收斂笑意,正色道:“朕受任禍亂之際,奉命危難之間,每念曆代祖宗創業守業艱難,以致寢食難安,夙夜憂歎,然朕每思治政之方,概不得要,今聞三公言,豁然開朗矣。”


    聽到皇帝誇獎,崔胤目露得色,劉崇望神情仍是古井無波。


    李曄又道:“相公所言,即為朕之所思,倘若方鎮與關中心意相通,即天意如此,與天意同,朕則無不成之功,不過朕以為,攻取之道,從易者始。”


    三人齊齊拱手,擺出一副示下受教的模樣。


    李曄打開堪輿圖,指著關中諸鎮道:“當今之時,惟三秦之地易圖,如果朝廷全麵掌控關中,向西可複故漢疆土,遙控西域諸國,南下從金牛道入劍門亦可收蜀中,以其為朕所用,向東可出潼函伐關東不臣,朝廷勢強則各鎮必奔走以救其弊。”


    三位宰相先後點頭,這位年輕的皇帝對天下形勢判斷的非常精準。


    李曄指著河南道,又在地圖上找到宣武,繼而說道:“各鎮奔走救亡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到時朝廷高官厚祿收強藩為朕所用,眾強殺弱,攻虛擊弱,則朕所向無前。”


    “南人懦怯,知王師入地,必大發來應,數大發則民困國竭,一不大發,則朕乘虛取利,彼竭朕利,則江淮數道州縣為朝廷所有。”


    “朝廷得江南,用彼之民,揚朕之兵,則江南二道亦不難平,再收吳、桂、廣為王土,則浙東、嶺南二道之地可傳檄而定,節帥膽敢不入朝拜朕,則水陸並進三麵逼迫蕩平之。”


    “及至那時,朝廷龍據關中,朕左執洛陽,右鎮江南,執敲撲而鞭笞天下,龍視四海賊帥,則交、姚、燕趙、河東之地望風而降,惟河北、河南、隴右、吐蕃、南詔為必死寇盜,夏州、宣武、魏博、成德、淄青等蓋為反複方鎮,恩信利誘不能,必以強兵殺伐。”


    “餘者不足為患,可為後圖,朕早晚必擒之!”


    一言既罷,含元殿一片寂靜,三位宰相為李曄威勢所懾,齊齊伏惟稱善。


    “五年平關中,八年治天下,十年拿江南,二十年複中原。”


    李曄大袖一揮,推出了自己的總體戰略,繼而說道:“朕即位之前,內中已是八代亂政,一百三十三年來,年年有戰,府庫早已一空,馬場已無戰馬可征,兵器甲胄亦斷銅鐵,成軍人口大為減少,天下盡失,六關易手,諸鎮卑朕,不與入朝。”


    “此等情勢,一戰失利則社稷危亡,朝廷淪為各鎮爭奪的玩物,因此朕以為當趁軍力尚存之際,保住百姓,保住將士,恢複元氣,再做圖謀。”


    杜讓能拱手道:“陛下,天下數十方鎮,向中央進獻租稅者卻是寥寥無幾,朝廷府庫入不敷出,難以支撐討伐不臣,因此臣以為朝廷當務之急是要恢複關中田地生產。”


    “然也。”


    這一點李曄承認,是必須立即著手去做的大事。


    關中沃野千裏,這幾年卻是荒蕪薄收,渭水湯湯,在朝無險,朝廷據渭水而失漕運,均田崩壞,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官府橫征暴斂,百姓紛紛逃籍。


    李曄沉思稍稍,坐下來說道:“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土地戶口太少,關中工田不振,南北甲兵老舊,鎮軍私鬥成風,農人勤耕而不能溫飽,將士立功而不能得賞,強弱之勢古無定則,天下治道不在空談,務求國家實力增長,務求激勵朝野士氣。”


    茫茫中國代有人才,強國何須借代而生?


    “以今揆之,朕以為中興大政有四,獎勵農耕富國,激賞軍功強兵,統一治權以理政,移風易俗以正民,四綱之下各有法令,上下同法,令行禁止,有功重賞,有罪重罰。這四項大政,杜相公回去與臣工們拿出詳細的章程來,後天朕就要閱覽。”


    杜讓能拱手應下:“臣遵旨。”


    李曄又道:“以往朝廷多有反複,文武官吏不信詔,軍民士商不信官,人無信不立,況乎國耶?互相猜疑,事辦不好,從明日起,五監六部九寺不許擅行妄為。但凡政事,不求行必果,但須言必行,反複無常行蒙騙事者,無論是誰,即刻黜官。”


    三人聽到這,各自在心裏產生了不同的想法,各有各的打算。


    李曄思來想去,決定把這件事交給劉崇望主持,於是對其道:“這件事交給你和張浚辦,下去召集禮部、吏部、禦史台、翰林院的臣工們好好議一議,也要拿出詳細章程來。”


    崔胤是個騎牆派,除了殺宦官是一把好手,其他事辦不好,張浚行事太過激進,鄭從儻威望不夠,這三人沒有總攬全局的能力,不能獨當一麵。


    可以用,不能重用。


    杜讓能老好人一個,讓他去做得罪人的事太過為難他,所以李曄因材施令讓他主持統籌四項大政方針,這也符合他的專業能力,畢竟杜讓能是搞財務吏治工作出身的。


    劉崇望才智過人,官場老手,閱曆極為豐富,李克用都對其尊敬有加,關中不少節度使也和他關係融洽,加上他和禦史台走得近,讓他去搞得罪人的事最好。


    外有方鎮聲援,內有皇帝支持,手裏還掌握了南軍,京畿一帶應該沒人敢頂撞他。


    詔對完畢,三相出宮,李曄駕臨集賢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一個唐朝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野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野舞並收藏最後一個唐朝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