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朱全忠,也就是後來製造白馬驛之變的朱溫。
先前是個反賊,中和二年降朝,後因與李克用聯合鎮壓黃巢有功,被馬球君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第二年又升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
這狗賊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天複元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製中央,又以武力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遷都途中在白馬驛屠盡李姓宗室諸王公主,朝廷中央官員盡數被殺,至此唐廷才算是真正的土崩瓦解,不久後,昭宗也被他幹掉了。
對於這個大仇人,李曄高度重視。
聽皇帝問起朱全忠,劉崇望略一思索道:“此人二三之徒,鎮黃巢有功,先帝賜其為宣武軍節度使,如今倒是挺安分的,不過不可不防。”
略一沉吟後,李曄道:“李克用不可圖,朱全忠無反跡,朕當治理宮闈。”
自穆宗以來八個皇帝,包括李曄在內,有七個是被宦官擁立的,文宗謀仇士良不成,反為其幽禁,憲宗、敬宗更是慘遭家奴殺害,大明宮的閹人關係李曄的性命。
宦黨不能不除,楊複恭雖然無罪,但也不能留在長安。
想要辦成大事,就必須先將大明宮完全掌握在手裏,長安控製了,就能著手整頓軍馬,那時就有了收複京畿、關內、西川諸道的機會,至於關東諸鎮,非十年之功不足謀也。
聽到李曄治理宮闈這句話的暗示,劉崇望當即道:““方鎮之禍綿延百年,當徐徐圖之,當此之時,長安京畿關內對陛下才是首要之急。”
劉季述早已識相的離去,聽到劉崇望這話,李曄見四下無人,就說道:“今朕受製於家奴,有淩雲壯誌卻無法施展,欲成王霸大業,當逐楊複恭出朝,愛卿可有良策?”
劉崇望道:“複恭為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田令孜被先帝逐走後,又為神策軍中尉,手握數萬神策軍,總攬軍國大事,不可不除,良策沒有,臣倒是有一拙見。”
李曄大喜,不動聲色道:“還請教朕。”
劉崇望道:“複恭廣收義子,有外宅郎君數百人,都是他的義子,不如從這裏下手。”
這與李曄的想法不謀而合,分化楊複恭集團是李曄的既定方針。
李曄對照記憶中的楊守立,問劉崇望道:“神策軍有一人,名為胡守立,與複恭一向交好,朕聽說複恭還有收其為義子的想法,不知此事屬實否?””
“胡守立?”
劉崇望眉頭一皺,沉吟稍許道:“臣倒是識得此人,不過已經拜複恭為義父隨之姓楊了。”
在李曄的詢問下,劉崇望將胡守立的平生故事娓娓道來。
原來楊守立是個趨炎附勢之徒,中和年田令孜掌權時,極力向田氏示好,拜了田令孜當祖父,僖宗驅逐田令孜後,胡守立又向僖宗效忠,並親自帶兵捉拿田氏黨羽。
楊複恭掌權後,胡守立又拜其為義父,隨之改名為楊守立,對楊複恭很是遵從。
隻是一聽,李曄便斷定楊守立是三姓家奴,於是對劉崇望說:“朕觀此人左右逢源,若是許以重利名譽,定能使其投效,愛卿可知這人喜歡什麽?”
劉崇望為官多年,長安城的稍微有點名聲的人都是門兒清,想了一會兒就回道:“此人權欲熏心,貪圖榮華功名,現居天威軍使,多次向複恭討要官職,楊複恭忌憚他反叛,沒有同意,陛下若是授其官職,倒是能讓其感恩,不過又恐為複恭所察。”
這也沒錯,無故對其封賞,楊複恭肯定會懷疑李曄在謀劃些什麽陰謀。
既然不能許其名利,那就隻能從其他方麵入手。
李曄問道:“楊守立除了好功名,就沒有其他愛好了麽?”
劉崇望回道:“有,好美人,長安城中但凡有點名氣的青樓,楊守立都是常客。”
“如此,朕當施以美人計,不過這人選卻是難了,要找個能擔此重任的女子,太難。”
外頭搜羅的美人不可靠,大明宮中倒是有忠心的宮女,但都不是能做大事的奇女子。
劉崇望卻道:“臣聞淑妃長兄膝下有一女,文史俱通,才華過人,美貌可人,尚未婚配,在長安城有名氣,陛下與淑妃為夫妻,或可與淑妃議此事。”
李曄如夢初醒,臉上笑意一閃而過,沉聲道:“就依愛卿!”
二人又商議了一番細節,殿外宮人頻頻闖入偷聽,劉崇望為防泄密,主動拱手告辭。
送走劉崇望,李曄沉思起來。
楊複恭雖有外宅郎君八百,但若是楊複恭大難來臨,這八百外宅郎君有多少人真正願意為他衝鋒陷陣猶未可知,死道友不死貧道,大難來臨各自飛才是人之本性。
魏忠賢得勢時權傾朝野,號九千歲,就連手握重兵的袁崇煥也要上書為他建生祠,但閹黨垮台魏忠賢去鳳陽守陵的路上,有人站出來為他說話嗎?一個都沒有。
<a href="http://m.bidige.com" id="wzsy">bidige.com</a>
拉攏楊守立一事,李曄很有信心,隻要不操之過急,徐徐圖之,事一定能成。
翌日天還沒亮的時候,李曄被侍奉的太監宮女叫醒,黃門太監告訴李曄:“今早有朝會,宰相們和各部大人都等著大家的聖斷!”
望向窗外,天還沒亮,心中估摸了一下,應該是淩晨四點左右。
李曄不由得苦笑一聲,這當皇帝也不好當啊。
在太監宮女的侍奉下,李曄洗漱更衣,又對著銅鏡打理發冠,望著鏡中的自己,李曄心情凝重,又是鬥智鬥勇的一天,心中歎息一句,李曄招手示意出發。
黃門太監高聲唱道:“起駕紫宸殿!”
行至紫宸殿,李曄在一眾太監的侍奉下落座,安然等待大臣入殿。
大殿中央兩邊站著許多武宦,大殿大門外還有數十名武士,這些武士身材高大,穿著墨黑的精良甲胄,腰間挎刀,手中執戟,看起來威懾力十足。
三聲朝鞭響打斷了李曄思緒,密集的腳步聲從殿外台階上傳來,大隊神策軍士兵開到了太極殿兩側,這些神策軍士兵各自站定後,一道高大的人影大步跨入了紫宸殿。
不是別人,正是有定策之功的楊複恭。
先前是個反賊,中和二年降朝,後因與李克用聯合鎮壓黃巢有功,被馬球君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第二年又升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
這狗賊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天複元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製中央,又以武力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遷都途中在白馬驛屠盡李姓宗室諸王公主,朝廷中央官員盡數被殺,至此唐廷才算是真正的土崩瓦解,不久後,昭宗也被他幹掉了。
對於這個大仇人,李曄高度重視。
聽皇帝問起朱全忠,劉崇望略一思索道:“此人二三之徒,鎮黃巢有功,先帝賜其為宣武軍節度使,如今倒是挺安分的,不過不可不防。”
略一沉吟後,李曄道:“李克用不可圖,朱全忠無反跡,朕當治理宮闈。”
自穆宗以來八個皇帝,包括李曄在內,有七個是被宦官擁立的,文宗謀仇士良不成,反為其幽禁,憲宗、敬宗更是慘遭家奴殺害,大明宮的閹人關係李曄的性命。
宦黨不能不除,楊複恭雖然無罪,但也不能留在長安。
想要辦成大事,就必須先將大明宮完全掌握在手裏,長安控製了,就能著手整頓軍馬,那時就有了收複京畿、關內、西川諸道的機會,至於關東諸鎮,非十年之功不足謀也。
聽到李曄治理宮闈這句話的暗示,劉崇望當即道:““方鎮之禍綿延百年,當徐徐圖之,當此之時,長安京畿關內對陛下才是首要之急。”
劉季述早已識相的離去,聽到劉崇望這話,李曄見四下無人,就說道:“今朕受製於家奴,有淩雲壯誌卻無法施展,欲成王霸大業,當逐楊複恭出朝,愛卿可有良策?”
劉崇望道:“複恭為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田令孜被先帝逐走後,又為神策軍中尉,手握數萬神策軍,總攬軍國大事,不可不除,良策沒有,臣倒是有一拙見。”
李曄大喜,不動聲色道:“還請教朕。”
劉崇望道:“複恭廣收義子,有外宅郎君數百人,都是他的義子,不如從這裏下手。”
這與李曄的想法不謀而合,分化楊複恭集團是李曄的既定方針。
李曄對照記憶中的楊守立,問劉崇望道:“神策軍有一人,名為胡守立,與複恭一向交好,朕聽說複恭還有收其為義子的想法,不知此事屬實否?””
“胡守立?”
劉崇望眉頭一皺,沉吟稍許道:“臣倒是識得此人,不過已經拜複恭為義父隨之姓楊了。”
在李曄的詢問下,劉崇望將胡守立的平生故事娓娓道來。
原來楊守立是個趨炎附勢之徒,中和年田令孜掌權時,極力向田氏示好,拜了田令孜當祖父,僖宗驅逐田令孜後,胡守立又向僖宗效忠,並親自帶兵捉拿田氏黨羽。
楊複恭掌權後,胡守立又拜其為義父,隨之改名為楊守立,對楊複恭很是遵從。
隻是一聽,李曄便斷定楊守立是三姓家奴,於是對劉崇望說:“朕觀此人左右逢源,若是許以重利名譽,定能使其投效,愛卿可知這人喜歡什麽?”
劉崇望為官多年,長安城的稍微有點名聲的人都是門兒清,想了一會兒就回道:“此人權欲熏心,貪圖榮華功名,現居天威軍使,多次向複恭討要官職,楊複恭忌憚他反叛,沒有同意,陛下若是授其官職,倒是能讓其感恩,不過又恐為複恭所察。”
這也沒錯,無故對其封賞,楊複恭肯定會懷疑李曄在謀劃些什麽陰謀。
既然不能許其名利,那就隻能從其他方麵入手。
李曄問道:“楊守立除了好功名,就沒有其他愛好了麽?”
劉崇望回道:“有,好美人,長安城中但凡有點名氣的青樓,楊守立都是常客。”
“如此,朕當施以美人計,不過這人選卻是難了,要找個能擔此重任的女子,太難。”
外頭搜羅的美人不可靠,大明宮中倒是有忠心的宮女,但都不是能做大事的奇女子。
劉崇望卻道:“臣聞淑妃長兄膝下有一女,文史俱通,才華過人,美貌可人,尚未婚配,在長安城有名氣,陛下與淑妃為夫妻,或可與淑妃議此事。”
李曄如夢初醒,臉上笑意一閃而過,沉聲道:“就依愛卿!”
二人又商議了一番細節,殿外宮人頻頻闖入偷聽,劉崇望為防泄密,主動拱手告辭。
送走劉崇望,李曄沉思起來。
楊複恭雖有外宅郎君八百,但若是楊複恭大難來臨,這八百外宅郎君有多少人真正願意為他衝鋒陷陣猶未可知,死道友不死貧道,大難來臨各自飛才是人之本性。
魏忠賢得勢時權傾朝野,號九千歲,就連手握重兵的袁崇煥也要上書為他建生祠,但閹黨垮台魏忠賢去鳳陽守陵的路上,有人站出來為他說話嗎?一個都沒有。
<a href="http://m.bidige.com" id="wzsy">bidige.com</a>
拉攏楊守立一事,李曄很有信心,隻要不操之過急,徐徐圖之,事一定能成。
翌日天還沒亮的時候,李曄被侍奉的太監宮女叫醒,黃門太監告訴李曄:“今早有朝會,宰相們和各部大人都等著大家的聖斷!”
望向窗外,天還沒亮,心中估摸了一下,應該是淩晨四點左右。
李曄不由得苦笑一聲,這當皇帝也不好當啊。
在太監宮女的侍奉下,李曄洗漱更衣,又對著銅鏡打理發冠,望著鏡中的自己,李曄心情凝重,又是鬥智鬥勇的一天,心中歎息一句,李曄招手示意出發。
黃門太監高聲唱道:“起駕紫宸殿!”
行至紫宸殿,李曄在一眾太監的侍奉下落座,安然等待大臣入殿。
大殿中央兩邊站著許多武宦,大殿大門外還有數十名武士,這些武士身材高大,穿著墨黑的精良甲胄,腰間挎刀,手中執戟,看起來威懾力十足。
三聲朝鞭響打斷了李曄思緒,密集的腳步聲從殿外台階上傳來,大隊神策軍士兵開到了太極殿兩側,這些神策軍士兵各自站定後,一道高大的人影大步跨入了紫宸殿。
不是別人,正是有定策之功的楊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