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調戲你妹
嘴上掛了彩,楊昆就沒好意思再去王波家湊熱鬧,直接開車回了家,偷偷摸摸上樓時,正撞見老媽和老姐從客廳出來。
楊曉燕瞅瞅他,“嘴唇怎麽腫了,又跟人打架了?”
“是啊,剛跟一隻小妖精打了一架。”楊昆暗自嘀咕了一句,隨口糊弄道:“去電玩城看了看生意,人太多,不留神磕到人後腦勺上麵了……你們這是幹嘛去?”
楊曉燕說:“剛看完晚會重播,跟咱媽一塊上街上逛逛,你吃飯了沒?”
楊昆說在朋友家吃過了,叮囑過她們注意財物安全,就回了自己的臥室。
仔細照照鏡子,額頭上有片瘀痕,是在傅青梅臥室的房門上撞的,頭發太短遮掩不住,好在不太明顯,不注意的話看不出來,後腦勺倒是沒出血,隻是剛才那下著實撞得不輕,不時能感覺到一陣陣的抽痛,跟有人拿著小針往裏紮似的。
再看看下嘴唇,內側被咬傷的地方已經不再流血,就是腫得跟豬拱嘴似的,樣子雖然狼狽了些,好在腫起來後看不清外麵被咬出來的半排牙印,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他知道這位置不用怎麽處理,也不用打破傷風針,過得一半天自然會好,也就沒當回事,躺到床上,扯過被子睡午覺,想到剛才的旖旎風光,又是一陣陣地心馳神往。
一覺睡到傍晚,王波又打過電話來,楊昆見老媽和老姐逛街還沒回來,也懶得自己動手搞東西吃,就開車過去蹭飯。
劉婷給楊昆開了門,一眼瞅見他嘴皮子腫得老高,詫異地問:“半天不見,怎麽落魄成這樣了?”
楊昆含糊地答了句:“嘴饞,吃糖葫蘆時不小心咬到了。”
王波在一邊興災樂禍:“這小子指不定又去調戲誰家的小媳婦了,人家不從,就想霸王硬上弓,才被咬成這樣。”
楊昆朝他呲牙一笑,“調戲你妹!”
轉過天,年初二,按本地風俗,小輩們要給母親娘家的長輩拜年。
治喪不串門的規矩隻適用於外人,自家的親戚,該去還是得去。
吃過早飯,楊昆開著車,備了幾樣禮品,先到大姨家裏拜過年,坐著聊了會家常,然後告辭出來,去大舅、小舅家串門。
知道外甥現在出息了,加上兒子也在楊昆店裏上班,大舅待他很熱情,進門剛喊了聲“舅舅、舅媽過年好”,膝蓋還沒挨著地麵,就被兩口子分左右薅了起來,讓到沙發上說話。
舅媽張羅著給楊昆倒水,大舅就從茶幾上拿過煙來往他手裏塞,楊昆瞅瞅煙盒,硬中華。
楊昆知道大舅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他平時也就抽塊把錢的“迎賓”或“4。7”,家裏待客也就是5塊錢的“石林”,以他一向節儉的性子,是斷斷舍不得花幾十元買包煙來充場麵的。
楊昆就猜這煙多半是表哥劉彥波買的。
劉彥波上班不足半個月,看在親戚的份上,年三十放假的時候,楊建軍給他開足了半個月的工資400元,並依著老員工的標準給他封了個500元的新年紅包,加起來900元的收入,在這個時代夠買半扇豬肉了,買中華來抽卻依然顯得奢侈了些。
楊昆就想提醒大舅一下,勸表哥最好量入而出,隻是轉念一想,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就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問大舅:“表哥呢?”
“一早就出去了,說是去給你媽拜年,這會也沒見回來,八成又找戰友喝酒去了。”大舅無奈地搖搖頭,“昨天就喝醉了,回來時吐得不像人樣,你這個表哥呀,一天到晚不讓人省心,手頭有倆糟錢就更不知天高地厚,你店裏不是沒放假麽,還是讓他早點回去上班吧,省得我跟你舅媽看見他就來氣。”
新年期間,楊建軍的日常應酬不是太多,就給劉彥波多放了幾天假,讓他過完初五再上班,既然大舅這麽要求,楊昆也就點頭答應下來,說:“過完初三的吧。”
初三一大早,楊昆開了那輛皮卡,接上二叔,一起去給爺爺奶奶和他爸上墳。
楊昆過世的長輩都葬在縣城西郊,十幾年後,這裏都劃成了開發區,眼下卻還是本街村民的自留地,附近集中了不少街坊鄰居家的墳地,叔侄倆趕到地頭時,已經有不少早起的街坊們祭過了祖輩,開始往回返了。
田間溝坎交錯,麥苗上覆著積雪,濕滑難行,楊昆仗著皮卡底盤高,直接將車開進了地頭,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煙酒、供菜、水果等祭品,分別擺到他曾祖、爺爺奶奶和父親楊建國的墳前,掏火機點著香燭、紙錢,然後輪流給長輩們磕頭。
本地風俗,初三上墳時要哭祭,楊建軍在父母合葬的墳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跪在雪地裏就開始號啕大哭:“爹、娘,我跟小昆來看你們了……虧了小昆有出息,咱家現在條件好了,多燒點紙錢和元寶給你們,別舍不得花……”
受二叔的哭訴所感染,楊昆也覺得眼眶發酸,紅著眼圈跪在父親的墳前默默念叨:“爸,這半年來,我把你媳婦和閨女照顧得還不錯,家裏有吃有喝有錢花,你在下麵好好的,甭替咱們操心,要是嫌悶,回頭趁我媽不注意,我燒倆黃花大閨女下去侍候你……”
拿鐵鍬除去周圍的雜草,往墳頭上添了幾抔新水,楊昆打開後車廂的擋板,和二叔一起往下搬鞭炮。
上墳時放鞭炮,除了應景之外,其實也是放給活人看的。
國人攀比之心隨處可見,比吃穿用度、比身家地位,連上墳都要比一比誰家的人馬多,誰家的鞭炮放得響。
楊昆家祖籍在縣城以東25公裏處的東楊莊,到了清朝同治年間,他這一支才遷到城裏,向來人丁不旺,到了楊建軍這輩更是隻有老哥倆,叔侄二人結伴來上墳,跟別人家相比,多少顯得有些寒酸。正因如此,楊昆才將開業時剩下的兩大箱鞭炮一股腦全帶了過來,霹靂啪啦地放了將近半個小時,一下子就將周圍上墳的街坊全比了下去。
嘴上掛了彩,楊昆就沒好意思再去王波家湊熱鬧,直接開車回了家,偷偷摸摸上樓時,正撞見老媽和老姐從客廳出來。
楊曉燕瞅瞅他,“嘴唇怎麽腫了,又跟人打架了?”
“是啊,剛跟一隻小妖精打了一架。”楊昆暗自嘀咕了一句,隨口糊弄道:“去電玩城看了看生意,人太多,不留神磕到人後腦勺上麵了……你們這是幹嘛去?”
楊曉燕說:“剛看完晚會重播,跟咱媽一塊上街上逛逛,你吃飯了沒?”
楊昆說在朋友家吃過了,叮囑過她們注意財物安全,就回了自己的臥室。
仔細照照鏡子,額頭上有片瘀痕,是在傅青梅臥室的房門上撞的,頭發太短遮掩不住,好在不太明顯,不注意的話看不出來,後腦勺倒是沒出血,隻是剛才那下著實撞得不輕,不時能感覺到一陣陣的抽痛,跟有人拿著小針往裏紮似的。
再看看下嘴唇,內側被咬傷的地方已經不再流血,就是腫得跟豬拱嘴似的,樣子雖然狼狽了些,好在腫起來後看不清外麵被咬出來的半排牙印,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他知道這位置不用怎麽處理,也不用打破傷風針,過得一半天自然會好,也就沒當回事,躺到床上,扯過被子睡午覺,想到剛才的旖旎風光,又是一陣陣地心馳神往。
一覺睡到傍晚,王波又打過電話來,楊昆見老媽和老姐逛街還沒回來,也懶得自己動手搞東西吃,就開車過去蹭飯。
劉婷給楊昆開了門,一眼瞅見他嘴皮子腫得老高,詫異地問:“半天不見,怎麽落魄成這樣了?”
楊昆含糊地答了句:“嘴饞,吃糖葫蘆時不小心咬到了。”
王波在一邊興災樂禍:“這小子指不定又去調戲誰家的小媳婦了,人家不從,就想霸王硬上弓,才被咬成這樣。”
楊昆朝他呲牙一笑,“調戲你妹!”
轉過天,年初二,按本地風俗,小輩們要給母親娘家的長輩拜年。
治喪不串門的規矩隻適用於外人,自家的親戚,該去還是得去。
吃過早飯,楊昆開著車,備了幾樣禮品,先到大姨家裏拜過年,坐著聊了會家常,然後告辭出來,去大舅、小舅家串門。
知道外甥現在出息了,加上兒子也在楊昆店裏上班,大舅待他很熱情,進門剛喊了聲“舅舅、舅媽過年好”,膝蓋還沒挨著地麵,就被兩口子分左右薅了起來,讓到沙發上說話。
舅媽張羅著給楊昆倒水,大舅就從茶幾上拿過煙來往他手裏塞,楊昆瞅瞅煙盒,硬中華。
楊昆知道大舅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他平時也就抽塊把錢的“迎賓”或“4。7”,家裏待客也就是5塊錢的“石林”,以他一向節儉的性子,是斷斷舍不得花幾十元買包煙來充場麵的。
楊昆就猜這煙多半是表哥劉彥波買的。
劉彥波上班不足半個月,看在親戚的份上,年三十放假的時候,楊建軍給他開足了半個月的工資400元,並依著老員工的標準給他封了個500元的新年紅包,加起來900元的收入,在這個時代夠買半扇豬肉了,買中華來抽卻依然顯得奢侈了些。
楊昆就想提醒大舅一下,勸表哥最好量入而出,隻是轉念一想,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就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問大舅:“表哥呢?”
“一早就出去了,說是去給你媽拜年,這會也沒見回來,八成又找戰友喝酒去了。”大舅無奈地搖搖頭,“昨天就喝醉了,回來時吐得不像人樣,你這個表哥呀,一天到晚不讓人省心,手頭有倆糟錢就更不知天高地厚,你店裏不是沒放假麽,還是讓他早點回去上班吧,省得我跟你舅媽看見他就來氣。”
新年期間,楊建軍的日常應酬不是太多,就給劉彥波多放了幾天假,讓他過完初五再上班,既然大舅這麽要求,楊昆也就點頭答應下來,說:“過完初三的吧。”
初三一大早,楊昆開了那輛皮卡,接上二叔,一起去給爺爺奶奶和他爸上墳。
楊昆過世的長輩都葬在縣城西郊,十幾年後,這裏都劃成了開發區,眼下卻還是本街村民的自留地,附近集中了不少街坊鄰居家的墳地,叔侄倆趕到地頭時,已經有不少早起的街坊們祭過了祖輩,開始往回返了。
田間溝坎交錯,麥苗上覆著積雪,濕滑難行,楊昆仗著皮卡底盤高,直接將車開進了地頭,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煙酒、供菜、水果等祭品,分別擺到他曾祖、爺爺奶奶和父親楊建國的墳前,掏火機點著香燭、紙錢,然後輪流給長輩們磕頭。
本地風俗,初三上墳時要哭祭,楊建軍在父母合葬的墳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跪在雪地裏就開始號啕大哭:“爹、娘,我跟小昆來看你們了……虧了小昆有出息,咱家現在條件好了,多燒點紙錢和元寶給你們,別舍不得花……”
受二叔的哭訴所感染,楊昆也覺得眼眶發酸,紅著眼圈跪在父親的墳前默默念叨:“爸,這半年來,我把你媳婦和閨女照顧得還不錯,家裏有吃有喝有錢花,你在下麵好好的,甭替咱們操心,要是嫌悶,回頭趁我媽不注意,我燒倆黃花大閨女下去侍候你……”
拿鐵鍬除去周圍的雜草,往墳頭上添了幾抔新水,楊昆打開後車廂的擋板,和二叔一起往下搬鞭炮。
上墳時放鞭炮,除了應景之外,其實也是放給活人看的。
國人攀比之心隨處可見,比吃穿用度、比身家地位,連上墳都要比一比誰家的人馬多,誰家的鞭炮放得響。
楊昆家祖籍在縣城以東25公裏處的東楊莊,到了清朝同治年間,他這一支才遷到城裏,向來人丁不旺,到了楊建軍這輩更是隻有老哥倆,叔侄二人結伴來上墳,跟別人家相比,多少顯得有些寒酸。正因如此,楊昆才將開業時剩下的兩大箱鞭炮一股腦全帶了過來,霹靂啪啦地放了將近半個小時,一下子就將周圍上墳的街坊全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