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晚上回到家時已經很晚了。洗漱上床後,腦子裏還在思考著創匯用的產品方案。
其實,周建華的選擇餘地並不多。
憑自己現有的資源,想做出口,周建華隻能考慮做電子產品。
礦產和農副產品、手工藝產品的出口,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自己隻能做工業產品出口。
而工業產品中,醫藥化工類的,整個國家在的這方麵都極度落後,在國際上基本是拿不出手,何況自己對這塊也知之甚少,沒想頭。
然後就隻剩下機械產品或電子產品了。雖然從技術上來說,周建華要做這類產品的設計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機械類產品和機電類產品的生產製造則不容易,這裏麵涉及到許多原材料來源的問題、生產加工設備的資金問題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現在的周建華憑借一個小小“個體戶”就能解決得了的,別忘了,現在還是計劃經濟體製在主導著這個國家呢。
於是,能動心思的,就隻剩下純電子產品了。
做電子產品出口,也不容易。
相對世界上的發達國家而言,中國的電子產業也整體比較落後。這種落後,不僅僅是基本元器件的研究設計和生產等電子相關基礎產業的落後,更有一個很重要的落後的因素,是做電子產品出口時必須要考慮的,那就是電子產業的配套問題。
周建華現在不可能設計生產一些高精尖的電子產品出口,一是這類產品所需的元器件國內無法提供,西方發達國家也對中國一直是技術封鎖,即使近幾年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相對要寬鬆了一些,願意賣一點好東西給中國,那價格卻是高得離譜,買他們的高價原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國際上不可能有競爭力。
現在能從國外進口的價格較合理的電子元器件,基本都是民用級別中較為低端的元器件,這些元器件的性能參數雖然比西方軍用的電子元器件要差一些,但是在中國。這些元器件也都是寶貝,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下,包括軍方的科研院所在內,所需的電子元器件也都隻能想辦法進口這些民用級別的元器件用於國防建設的需要,當然,國防部門如果能買得到性能指標更高的元器件,這個錢也是舍得花的。
但是周建華不行。周建華進口這些元器件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用於出口。就必須考慮個成本問題,成本高了,產品就沒有競爭力了。
周建華隻能選擇進口一些合用的較為低端電子元器件,而這樣的元器件,也隻能用來生產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民用產品用於出口。
由於有電子產業配套的局限,周建華在國內不可能有豐富的各類元器件進行選擇,生產出來的電子產品的功能性、便攜性、可靠性都使其不可能進入得了發達國家的中高端民用市場,隻能像“江電貿”公司高工張千韌所說的那樣,銷往亞非拉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
第三世界國家大多和中國差不多。其國民的消費能力有限,絕大多數能消費的電子產品,必定是功能實用、價格低廉的生活必需品,而不會有較多的個性化的要求。看看眼前國內的現狀就能想象得到,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電子產品能是啥?無非就是鍾表和收音機這兩樣了,鍾表能讓人知道自己還活著,收音機讓人了解外部的訊息能夠知道可以怎麽活。難道還有比這兩樣更重要的電子“必需品”嗎?
周建華知道,雖然現在國內大家使用的都還是機械式鍾表,但是在國外,幾十年前就開始出現了第一代的“擺輪遊絲電子表”和第二代的“音叉電子手表”,第三代“石英電子手表”也在十幾年前開始生產了,發展到現在。國外石英電子表的生產成本已經非常低。
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價格低廉、走時精準、功能多樣、款式新穎的電子表即將通過深圳等沿海特區大量地走私到國內,國內也即將要掀起一波電子表熱了。
這種時候,周建華如果想生產電子鍾表,由於產業配套的原因,隻能從境外配套相關的集成電路、石英諧振器、步進電機甚至是配套的電容,自己隻能做塑料外殼。和做組裝沒啥區別了,雖然現在國內的人工低廉,但是由於內地沒有沿海的政策優勢,一進一出,再交個稅,根本沒做頭。
周建華心說,好吧!現在自己隻能打出口收音機的念頭了。
民用收音機對元器件的要求不高,在國內的生產廠家很多,由於價格不算太貴,一般的半導體收音機隻要20塊左右就能買到,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個吧月的收入即可,所以已經在國內許多城鎮的居民家庭中有較高的普及率。
但是這類國產收音機基本都是由分立元件組裝,性能一般,且個頭比一塊磚頭還要大,耗電也大,用於出口的話,並沒有什麽優勢。相對而言,國外生產的收音機中已經使用了集成電路,體積已經可以做到很小,耗電也低。
但是收音機和電子表有個不同之處,那就是電路較為複雜,此時的收音機還不能像電子表那樣,僅靠集成電路就可以基本解決電路的需要,各種分離元器件的比重依然比較大。而且,生產過程中,裏麵還有許多的元器件需要進行逐一的調校,在生產技術上較為複雜一點。
周建華考慮,要做收音機的出口,可以設計一款少量使用幾款進口型號的集成塊再配以國產元器件組裝的收音機,這樣生產出來的收音機雖然價格略高一點,但卻在性能、體積以及耗電上都大為改善。在這個基礎上,再配以顏色明快的塑料機身外殼,一改國內那種大塊頭、顏色單一死板的金屬外殼收音機的笨重呆板形象,這樣的產品做出口應該是可以得到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認可的。
雖然在國外,類似於周建華這種定位的收音機肯定已經有了,但是由於國內的元器件和人工成本較低的原因,周建華這款收音機可以賣相對低廉的價格,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應該還是可以有一定的競爭力的。而且,周建華出口產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外匯,隻要能換得回來外匯,哪怕不賺錢都可以賣。
周建華忽然想到,前世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抱怨過,為啥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在國外賣的比國內還便宜呢?殊不知,國外的競爭那麽激烈,許多欠發達國家的產品出口就是為了創匯的,人家不求賺錢,隻求有外匯收入,在這種低端產品的國際市場裏,你要麽就放棄市場,要麽就隻能低價競爭。
而同樣的產品在國內,人家不指望賺外匯,當然就得掙錢了,價格當然不能低。國外賺不到錢,國內再不賺錢,這種虧本生意誰做?
周建華現在就是這樣,不得已,為了外匯,隻能考慮做這款創匯不創收的產品了,當然,這個產品在國內肯定不會賣的的太便宜。
但是,靠出口收音機來換外匯,隻是周建華的權宜之計。他已經考慮好了一個機電類產品,預計在半年內就全麵推向國際國內市場。當然,那是一個既能創匯,又創收的技術產品。(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其實,周建華的選擇餘地並不多。
憑自己現有的資源,想做出口,周建華隻能考慮做電子產品。
礦產和農副產品、手工藝產品的出口,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自己隻能做工業產品出口。
而工業產品中,醫藥化工類的,整個國家在的這方麵都極度落後,在國際上基本是拿不出手,何況自己對這塊也知之甚少,沒想頭。
然後就隻剩下機械產品或電子產品了。雖然從技術上來說,周建華要做這類產品的設計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機械類產品和機電類產品的生產製造則不容易,這裏麵涉及到許多原材料來源的問題、生產加工設備的資金問題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現在的周建華憑借一個小小“個體戶”就能解決得了的,別忘了,現在還是計劃經濟體製在主導著這個國家呢。
於是,能動心思的,就隻剩下純電子產品了。
做電子產品出口,也不容易。
相對世界上的發達國家而言,中國的電子產業也整體比較落後。這種落後,不僅僅是基本元器件的研究設計和生產等電子相關基礎產業的落後,更有一個很重要的落後的因素,是做電子產品出口時必須要考慮的,那就是電子產業的配套問題。
周建華現在不可能設計生產一些高精尖的電子產品出口,一是這類產品所需的元器件國內無法提供,西方發達國家也對中國一直是技術封鎖,即使近幾年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相對要寬鬆了一些,願意賣一點好東西給中國,那價格卻是高得離譜,買他們的高價原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國際上不可能有競爭力。
現在能從國外進口的價格較合理的電子元器件,基本都是民用級別中較為低端的元器件,這些元器件的性能參數雖然比西方軍用的電子元器件要差一些,但是在中國。這些元器件也都是寶貝,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下,包括軍方的科研院所在內,所需的電子元器件也都隻能想辦法進口這些民用級別的元器件用於國防建設的需要,當然,國防部門如果能買得到性能指標更高的元器件,這個錢也是舍得花的。
但是周建華不行。周建華進口這些元器件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用於出口。就必須考慮個成本問題,成本高了,產品就沒有競爭力了。
周建華隻能選擇進口一些合用的較為低端電子元器件,而這樣的元器件,也隻能用來生產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民用產品用於出口。
由於有電子產業配套的局限,周建華在國內不可能有豐富的各類元器件進行選擇,生產出來的電子產品的功能性、便攜性、可靠性都使其不可能進入得了發達國家的中高端民用市場,隻能像“江電貿”公司高工張千韌所說的那樣,銷往亞非拉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
第三世界國家大多和中國差不多。其國民的消費能力有限,絕大多數能消費的電子產品,必定是功能實用、價格低廉的生活必需品,而不會有較多的個性化的要求。看看眼前國內的現狀就能想象得到,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電子產品能是啥?無非就是鍾表和收音機這兩樣了,鍾表能讓人知道自己還活著,收音機讓人了解外部的訊息能夠知道可以怎麽活。難道還有比這兩樣更重要的電子“必需品”嗎?
周建華知道,雖然現在國內大家使用的都還是機械式鍾表,但是在國外,幾十年前就開始出現了第一代的“擺輪遊絲電子表”和第二代的“音叉電子手表”,第三代“石英電子手表”也在十幾年前開始生產了,發展到現在。國外石英電子表的生產成本已經非常低。
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價格低廉、走時精準、功能多樣、款式新穎的電子表即將通過深圳等沿海特區大量地走私到國內,國內也即將要掀起一波電子表熱了。
這種時候,周建華如果想生產電子鍾表,由於產業配套的原因,隻能從境外配套相關的集成電路、石英諧振器、步進電機甚至是配套的電容,自己隻能做塑料外殼。和做組裝沒啥區別了,雖然現在國內的人工低廉,但是由於內地沒有沿海的政策優勢,一進一出,再交個稅,根本沒做頭。
周建華心說,好吧!現在自己隻能打出口收音機的念頭了。
民用收音機對元器件的要求不高,在國內的生產廠家很多,由於價格不算太貴,一般的半導體收音機隻要20塊左右就能買到,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個吧月的收入即可,所以已經在國內許多城鎮的居民家庭中有較高的普及率。
但是這類國產收音機基本都是由分立元件組裝,性能一般,且個頭比一塊磚頭還要大,耗電也大,用於出口的話,並沒有什麽優勢。相對而言,國外生產的收音機中已經使用了集成電路,體積已經可以做到很小,耗電也低。
但是收音機和電子表有個不同之處,那就是電路較為複雜,此時的收音機還不能像電子表那樣,僅靠集成電路就可以基本解決電路的需要,各種分離元器件的比重依然比較大。而且,生產過程中,裏麵還有許多的元器件需要進行逐一的調校,在生產技術上較為複雜一點。
周建華考慮,要做收音機的出口,可以設計一款少量使用幾款進口型號的集成塊再配以國產元器件組裝的收音機,這樣生產出來的收音機雖然價格略高一點,但卻在性能、體積以及耗電上都大為改善。在這個基礎上,再配以顏色明快的塑料機身外殼,一改國內那種大塊頭、顏色單一死板的金屬外殼收音機的笨重呆板形象,這樣的產品做出口應該是可以得到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認可的。
雖然在國外,類似於周建華這種定位的收音機肯定已經有了,但是由於國內的元器件和人工成本較低的原因,周建華這款收音機可以賣相對低廉的價格,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應該還是可以有一定的競爭力的。而且,周建華出口產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外匯,隻要能換得回來外匯,哪怕不賺錢都可以賣。
周建華忽然想到,前世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抱怨過,為啥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在國外賣的比國內還便宜呢?殊不知,國外的競爭那麽激烈,許多欠發達國家的產品出口就是為了創匯的,人家不求賺錢,隻求有外匯收入,在這種低端產品的國際市場裏,你要麽就放棄市場,要麽就隻能低價競爭。
而同樣的產品在國內,人家不指望賺外匯,當然就得掙錢了,價格當然不能低。國外賺不到錢,國內再不賺錢,這種虧本生意誰做?
周建華現在就是這樣,不得已,為了外匯,隻能考慮做這款創匯不創收的產品了,當然,這個產品在國內肯定不會賣的的太便宜。
但是,靠出口收音機來換外匯,隻是周建華的權宜之計。他已經考慮好了一個機電類產品,預計在半年內就全麵推向國際國內市場。當然,那是一個既能創匯,又創收的技術產品。(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