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宋國貿然對大隋動手,恰好也是在大宋新皇趙文遠初登大寶之際,對於新皇登基想要急於建立一番豐功偉業,以便可以鞏固自己的統治,這已是屢見不鮮的事了。
所以這些人在看到楊然都如此緊張,急於解決後顧之憂時,不免產生了曆城將要淪為人間煉獄的想法。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本來楊然成親是一件十足的大好事,可是經這些杞人憂天的人傳播一番之後,很快就轉變成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並且迅速在曆城就傳開了。
曆城百姓在誤認為楊然成親是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以後,紛紛開始組織向大隋內地遷徙,畢竟他們誰也不想做任人宰割的敵國俘虜。
因此楊然要成親的事才在曆城傳播便已引起了如此軒然大波,一時間曆城百姓大多開始往內地遷徙,剩下的一部分要麽是親屬在軍中當差,不得不留下來陪著自己的親屬共患難,要麽就是財產都在曆城無法轉移的大豪紳。
那些留下來的普通百姓有的開始在家中挖地窖,以便宋軍入城後有一藏身之所。
有的則把家中門窗全部用鐵板封死,索性直接跟外界斷了聯係。
還有的在家中備好了辣椒水、砍柴刀,似乎已經做好了給宋軍拚命的準備。
而那些留下來的大豪紳則不一樣,他們有的拿錢去近郊招募打手,有的在曆城拉攏江湖勢力,還有的索性暗中給宋軍送錢以求城破之日可以保全自己的家產。
總之整個曆城就這樣在楊然成親的陰雲中不見半點生機。
當然楊然成親的影響力並不局限於此,當曆城之外的一些江湖勢力聽到定山王要成親的消息以後,也開始紛紛組織人馬前來道賀,隻不過他們道賀是假,實則都是為了江湖中的事前來探一探楊然究竟是不是真的要跟白平劍派聯姻了。
因為江湖勢力都很擔憂白平劍派有了定山王這樣一個乘龍快婿之後,會不會野心膨脹,借機侵占他們這些小門小派。
正是因為這樣,江湖中也開始出現了混亂的局麵,各個門派爭相前來道賀,整個曆城因此變得魚龍混雜起來。
楊然成親不僅在大隋之地引起了不小的動蕩,甚至這個消息傳到唐宋兩國也引起了一陣騷動,表麵上看起來楊然成親隻不過就是一件小之不能再小的事情,誰也沒有想到背後竟會掀起這樣大的風波。
幸好這個消息在傳播出去的時候,嶽千羽、楊傲、劉威這些知情者都已經進山去了,所以並沒有人站出來揭穿楊然的謊言。
而另外一些沒有進山的知情者,譬如神秘人、曹亮、薛芊洛,他們雖然也都知道真相,可是卻看不明白楊然這樣做對自己又有什麽好處,似乎除了隻會讓曆城變得更加狼藉之外,根本看不到半點對楊然有利的地方。
正是因為他們看見現在的局勢對楊然相當不利,所以神秘人和曹亮這些知情人才沒有站出來揭穿真相,他們求之不得看見楊然把曆城整得如此混亂,又豈會傻到出來阻止曆城的局勢惡化下去呢!
大婚在整個王府的人忙忙碌碌的籌劃了一天之後,如期舉行,時間雖然非常的唐突,但是該來的與不該來的基本上都已聚集到了王府。
王府本來在整個隋國都算建築麵積比較宏大的宅院了,可是一大早王府之內便被前來道賀的人擠了個水泄不通,最後王府不得不將一些門派帶來的弟子請到了府外,並將一些好心前來道喜的百姓招呼到了府外吃流水宴席,這才讓王府內部的秩序稍微緩和了過來。
楊然成親這麽大的排場,豈能沒有官府中人前來道喜,且不說曆城之地的官府衙門都來了,甚至就連渝州、通州、達州等臨近曆城的州郡衙門也都有派代表前來送禮,剛剛才經曆過大戰本已頹廢狼藉的曆城,瞬間又變得生機勃勃,車水馬龍起來。
隻見熱鬧非凡的曆城大街上,迎親隊伍已經開始返程,因為按照大隋婚嫁的習俗,若是遠嫁他鄉的女子需要提前將女子迎至夫家所在地的近郊,這樣大婚當日夫家派人迎親才不會誤了時辰。
而薛芊洛昨日便已被楊然安排到了曆城別院,本來那裏是當年楊紹建來招攬奇人異士暗自替他辦事的,後來楊紹造反當了皇帝,這處別院也就沒有了隱瞞起來的必要,所以它就跟著定山王府的地產一起納入到了楊然名下。
楊然本來對那處別院從未在意過,直到不久前他接到皇上賜婚的聖旨,這才安排人去修善那座年久失修的別院,以便成親之日讓新娘子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然而楊然也沒想到修善的工程才進行到一半,自己的大婚便要草草舉行了。
當然這並不是真正的成親,所以楊然也沒有去在意過那些禮節,他隻是按照大隋的習俗,一大早便騎著高頭大馬,uu看書 .ukanshu.om 前去迎親了。
平日裏出行一切從簡的楊然,此次前去迎親的隊伍卻是異常壯大,十八人抬著的大紅花轎,三十六人鳴鑼開道,八位穿著紅衣的紅娘分立花轎兩旁,挑著彩禮的挑夫從曆城正街南側一直通到了北側,場麵那是相當的宏偉壯觀,幾乎已是近三十年來最為盛大的一場婚禮了,故而引得無數群眾佇足圍觀。
普天之下能夠跟這場婚禮相提並論的,那就隻有三十年前秦廣海的父親還沒去世之前,迎娶江南第一舞姬蕭鳳狸的那一場婚禮了。
可是那一場婚禮再怎麽盛大,卻因為被世人看不起名門豪紳竟娶一位舞姬為妾,並且還故意擺出這麽大的排場來顯擺,而受到世人鄙夷,因此並沒有什麽道賀與圍觀的群眾。
這一次楊然成親則不一樣,本來楊然就是明媒正娶的嶽語琴,兩人又是那麽的門當戶對,並且還有當今皇上賜婚,再加上他們成親之前這個消息便已傳得沸沸揚揚,所以圍觀的群眾相當的多,甚至好多本已遷徙去了內地的原曆城百姓,竟都攜著家眷偷偷前來瞻仰這場曠世婚禮。
(本章完)
所以這些人在看到楊然都如此緊張,急於解決後顧之憂時,不免產生了曆城將要淪為人間煉獄的想法。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本來楊然成親是一件十足的大好事,可是經這些杞人憂天的人傳播一番之後,很快就轉變成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並且迅速在曆城就傳開了。
曆城百姓在誤認為楊然成親是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以後,紛紛開始組織向大隋內地遷徙,畢竟他們誰也不想做任人宰割的敵國俘虜。
因此楊然要成親的事才在曆城傳播便已引起了如此軒然大波,一時間曆城百姓大多開始往內地遷徙,剩下的一部分要麽是親屬在軍中當差,不得不留下來陪著自己的親屬共患難,要麽就是財產都在曆城無法轉移的大豪紳。
那些留下來的普通百姓有的開始在家中挖地窖,以便宋軍入城後有一藏身之所。
有的則把家中門窗全部用鐵板封死,索性直接跟外界斷了聯係。
還有的在家中備好了辣椒水、砍柴刀,似乎已經做好了給宋軍拚命的準備。
而那些留下來的大豪紳則不一樣,他們有的拿錢去近郊招募打手,有的在曆城拉攏江湖勢力,還有的索性暗中給宋軍送錢以求城破之日可以保全自己的家產。
總之整個曆城就這樣在楊然成親的陰雲中不見半點生機。
當然楊然成親的影響力並不局限於此,當曆城之外的一些江湖勢力聽到定山王要成親的消息以後,也開始紛紛組織人馬前來道賀,隻不過他們道賀是假,實則都是為了江湖中的事前來探一探楊然究竟是不是真的要跟白平劍派聯姻了。
因為江湖勢力都很擔憂白平劍派有了定山王這樣一個乘龍快婿之後,會不會野心膨脹,借機侵占他們這些小門小派。
正是因為這樣,江湖中也開始出現了混亂的局麵,各個門派爭相前來道賀,整個曆城因此變得魚龍混雜起來。
楊然成親不僅在大隋之地引起了不小的動蕩,甚至這個消息傳到唐宋兩國也引起了一陣騷動,表麵上看起來楊然成親隻不過就是一件小之不能再小的事情,誰也沒有想到背後竟會掀起這樣大的風波。
幸好這個消息在傳播出去的時候,嶽千羽、楊傲、劉威這些知情者都已經進山去了,所以並沒有人站出來揭穿楊然的謊言。
而另外一些沒有進山的知情者,譬如神秘人、曹亮、薛芊洛,他們雖然也都知道真相,可是卻看不明白楊然這樣做對自己又有什麽好處,似乎除了隻會讓曆城變得更加狼藉之外,根本看不到半點對楊然有利的地方。
正是因為他們看見現在的局勢對楊然相當不利,所以神秘人和曹亮這些知情人才沒有站出來揭穿真相,他們求之不得看見楊然把曆城整得如此混亂,又豈會傻到出來阻止曆城的局勢惡化下去呢!
大婚在整個王府的人忙忙碌碌的籌劃了一天之後,如期舉行,時間雖然非常的唐突,但是該來的與不該來的基本上都已聚集到了王府。
王府本來在整個隋國都算建築麵積比較宏大的宅院了,可是一大早王府之內便被前來道賀的人擠了個水泄不通,最後王府不得不將一些門派帶來的弟子請到了府外,並將一些好心前來道喜的百姓招呼到了府外吃流水宴席,這才讓王府內部的秩序稍微緩和了過來。
楊然成親這麽大的排場,豈能沒有官府中人前來道喜,且不說曆城之地的官府衙門都來了,甚至就連渝州、通州、達州等臨近曆城的州郡衙門也都有派代表前來送禮,剛剛才經曆過大戰本已頹廢狼藉的曆城,瞬間又變得生機勃勃,車水馬龍起來。
隻見熱鬧非凡的曆城大街上,迎親隊伍已經開始返程,因為按照大隋婚嫁的習俗,若是遠嫁他鄉的女子需要提前將女子迎至夫家所在地的近郊,這樣大婚當日夫家派人迎親才不會誤了時辰。
而薛芊洛昨日便已被楊然安排到了曆城別院,本來那裏是當年楊紹建來招攬奇人異士暗自替他辦事的,後來楊紹造反當了皇帝,這處別院也就沒有了隱瞞起來的必要,所以它就跟著定山王府的地產一起納入到了楊然名下。
楊然本來對那處別院從未在意過,直到不久前他接到皇上賜婚的聖旨,這才安排人去修善那座年久失修的別院,以便成親之日讓新娘子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然而楊然也沒想到修善的工程才進行到一半,自己的大婚便要草草舉行了。
當然這並不是真正的成親,所以楊然也沒有去在意過那些禮節,他隻是按照大隋的習俗,一大早便騎著高頭大馬,uu看書 .ukanshu.om 前去迎親了。
平日裏出行一切從簡的楊然,此次前去迎親的隊伍卻是異常壯大,十八人抬著的大紅花轎,三十六人鳴鑼開道,八位穿著紅衣的紅娘分立花轎兩旁,挑著彩禮的挑夫從曆城正街南側一直通到了北側,場麵那是相當的宏偉壯觀,幾乎已是近三十年來最為盛大的一場婚禮了,故而引得無數群眾佇足圍觀。
普天之下能夠跟這場婚禮相提並論的,那就隻有三十年前秦廣海的父親還沒去世之前,迎娶江南第一舞姬蕭鳳狸的那一場婚禮了。
可是那一場婚禮再怎麽盛大,卻因為被世人看不起名門豪紳竟娶一位舞姬為妾,並且還故意擺出這麽大的排場來顯擺,而受到世人鄙夷,因此並沒有什麽道賀與圍觀的群眾。
這一次楊然成親則不一樣,本來楊然就是明媒正娶的嶽語琴,兩人又是那麽的門當戶對,並且還有當今皇上賜婚,再加上他們成親之前這個消息便已傳得沸沸揚揚,所以圍觀的群眾相當的多,甚至好多本已遷徙去了內地的原曆城百姓,竟都攜著家眷偷偷前來瞻仰這場曠世婚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