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這一片混亂之際,天空中忽然傳來了一陣悠揚的簫聲。
狄青山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武將,自然聽不懂這曲子乃是宋國德藝雙馨的魯大師的傑作。
這個曲子出於宋國魯大師之手,後來因為楊紹野心勃勃,毅然決然的對宋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導致這首曲子在沉寂多年以後,又重新大紅大紫了起來,並且還搖身一變成為了宋國的國殤曲,同時還是隋國人迄今為止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事要從十餘年前的伐宋大戰說起,當時浩浩蕩蕩的隋國大軍分三路攻占了合肥、襄陽、洪城,徹底點燃了隋宋兩國之間的戰火。
隋國本就處在一塊四戰之地,因此隋國軍隊常年都在戰火中浴血廝殺,早就成為了一支彪悍的噬戰軍隊。
而宋國一直偏安一隅,鮮少發生戰端,舉國上下不僅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更找不出一名可以帶兵打仗的將軍。
因此隋宋兩國初次交鋒,宋國便被當作弱雞一樣吊打,合肥、襄陽、洪城相繼淪陷,宋國半壁江山都在峰火狼煙中動蕩,百姓流離失所。
繁華的襄陽城淪為人間煉獄,隨處都是屍骸腐骨,因為隋軍占領襄陽以後,聽聞襄陽富庶,百姓陪葬品豐富,所以隋軍變成了強盜,四處挖墳掘墓,屍骨就這樣到處亂扔,慘目忍睹。
而差不多同一時間淪陷的軍事重鎮洪城,在隋軍久攻不下後,鑿開了雲蒼江的支流洪河的堤壩,引得江水倒灌進了洪城,整個洪城在一片汪洋中覆沒,隨處可見都是浮屍。
最後淪陷的合肥也好不到哪裏去,因為負責攻占合肥的主將名聲一直不太好,所以合肥的百姓擔心他們進城之後會攪得合肥不得安寧。
因此隋軍在攻打合肥時,遭到了官兵與百姓的強烈抵觸,最後拿下合肥不僅死傷非常慘重,而且隋軍進城以後還老是遭到百姓偷襲,本來就懷著滿腔怒火的隋軍主將,下令在城中盡情燒殺搶掠十日,以此方式震懾宋國軍民。
結果合肥十裏空巷,夜晚全城不見一點燈火,百姓許多都是活活餓死在了自家的地窖之中,因為他們擔心出去就會被憤怒的隋軍殺掉,所以隻能忍饑挨餓躲於地窖了。
在那一段時間,過慣了安居樂業的宋國百姓突然遭逢如此巨變,許多子民在走投無路之下跳河而死,淪陷的城池幾乎每天都有投河自盡的,場麵十分蒼涼。
淪陷的大宋國土就好像在哭泣一般,一直下了半個月的綿綿細雨。
宋國大半故土是哀嚎遍野、屍集如山、血流成河。
而魯大師的這首曲子便是在這一段時間開始在宋國流行起來的,幾乎大街小巷都在吹拉彈唱這個曲調,因為曲子裏的淒涼悠揚正好訴說了大宋在戰火中漸漸走向衰落,甚至很有可能走向滅亡的味道。
這種味道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讓人情不自禁生出酸甜苦辣鹹的滋味,因此這首曲子便被宋國定為國殤曲,並且在隨後全麵爆發的隋宋大戰中,隻要響起這首曲子,宋軍仿佛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亢奮,一個個跟瘋子似的拚命。
終於在半年的攻堅戰中,宋軍依靠對地形的熟悉、軍民的齊心、氣候的幫助,以天時地利人和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而這首曲子也隨著宋國的崛起,慢慢淡出了曆史的舞台,因為這樣的曲調隻適合滿目瘡痍時的景象,國家一旦複興了,那便不再需要它的存在了。
反而宋國國君為了避免它會揭開國家無能,以致受人欺辱的傷疤,從而讓宋國百姓思想變得消極,故而明令禁止了國殤曲繼續流傳下去。
因此宋國剛剛在戰火中洗禮出來,又經曆了一場國殤曲的風波。
不知道有多少藝人因為國殤曲被殺,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在國殤曲中毀滅,更不知道有多少驚世曲譜被國殤曲所累銷聲匿跡。
總之在這一場禁曲風波中,許多曲藝家被坑殺,許多家庭因此破滅,許多驚世曲譜被懷疑是國殤曲的延伸而焚毀。
時隔幾載,這首絕跡的宋國國殤曲居然再次響起,也不知道這是隋軍的魔咒,還在宋國百姓的惡魔,又或者是宋軍的精神食糧。
當然這一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吹簫的主人是誰?他吹奏宋國明令禁止的國殤曲又有什麽目的?
這些問題從曲子響起時便在困擾著楊然,他想不明白這些人到底是什麽人,開始的時候他懷疑這些人是宋軍潛伏進來的精兵。
可是他現在聽到這個曲子以後,便覺得這種可能性不會存在了,因為這曲子雖然曾經激勵過宋軍打敗隋軍,可在後來國殤曲風波中也讓宋國人的心在滴血,所以說它是隋軍的魔咒,也是宋軍的惡夢。
隻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才會拿它來刺激隋軍,而宋軍是絕不可能去揭自己傷疤的,想必是有人想借此國殤曲將此事栽贓嫁禍給宋軍。
這些都是楊然對此事的看法,u看書 w.uukansh 可其他人似乎不是這樣想的,尤其是跟楊然一樣經曆過伐宋之戰的狄青山。
狄青山在聽到這首曲子時,心就有種刺痛的感覺,思緒仿佛也回到了曾經經曆過的伐宋之戰。
當年他是親眼目睹發瘋般的宋軍怎麽砍殺他的戰友的,那樣的畫麵在他腦中埋藏了這麽多年,如今全被這首曲子給勾了起來。
因此狄青山認為吹奏曲子的人一定是宋軍的人,目的就是想要勾起他們對往事的回憶,讓曾經的惡夢瓦解他們的鬥誌。
尤其是在狄青山看見那些準備逃跑的士兵又殺了回來的時候,他便有了一種堅定不移的猜測,他認為這些守備軍肯定是宋軍的臥底。
因為狄青山才帶領過守備軍打跑唐軍,怎麽會不清楚守備軍有多少的戰鬥力呢?所以他在跟這些士兵交手的時候就感覺了出來這些士兵不可能會是守備軍了。
因此狄青山在跟這些士兵交手的時候,早就已經開始質疑這些人的身份了。
狄青山是一個五大三粗的武將,自然聽不懂這曲子乃是宋國德藝雙馨的魯大師的傑作。
這個曲子出於宋國魯大師之手,後來因為楊紹野心勃勃,毅然決然的對宋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導致這首曲子在沉寂多年以後,又重新大紅大紫了起來,並且還搖身一變成為了宋國的國殤曲,同時還是隋國人迄今為止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事要從十餘年前的伐宋大戰說起,當時浩浩蕩蕩的隋國大軍分三路攻占了合肥、襄陽、洪城,徹底點燃了隋宋兩國之間的戰火。
隋國本就處在一塊四戰之地,因此隋國軍隊常年都在戰火中浴血廝殺,早就成為了一支彪悍的噬戰軍隊。
而宋國一直偏安一隅,鮮少發生戰端,舉國上下不僅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更找不出一名可以帶兵打仗的將軍。
因此隋宋兩國初次交鋒,宋國便被當作弱雞一樣吊打,合肥、襄陽、洪城相繼淪陷,宋國半壁江山都在峰火狼煙中動蕩,百姓流離失所。
繁華的襄陽城淪為人間煉獄,隨處都是屍骸腐骨,因為隋軍占領襄陽以後,聽聞襄陽富庶,百姓陪葬品豐富,所以隋軍變成了強盜,四處挖墳掘墓,屍骨就這樣到處亂扔,慘目忍睹。
而差不多同一時間淪陷的軍事重鎮洪城,在隋軍久攻不下後,鑿開了雲蒼江的支流洪河的堤壩,引得江水倒灌進了洪城,整個洪城在一片汪洋中覆沒,隨處可見都是浮屍。
最後淪陷的合肥也好不到哪裏去,因為負責攻占合肥的主將名聲一直不太好,所以合肥的百姓擔心他們進城之後會攪得合肥不得安寧。
因此隋軍在攻打合肥時,遭到了官兵與百姓的強烈抵觸,最後拿下合肥不僅死傷非常慘重,而且隋軍進城以後還老是遭到百姓偷襲,本來就懷著滿腔怒火的隋軍主將,下令在城中盡情燒殺搶掠十日,以此方式震懾宋國軍民。
結果合肥十裏空巷,夜晚全城不見一點燈火,百姓許多都是活活餓死在了自家的地窖之中,因為他們擔心出去就會被憤怒的隋軍殺掉,所以隻能忍饑挨餓躲於地窖了。
在那一段時間,過慣了安居樂業的宋國百姓突然遭逢如此巨變,許多子民在走投無路之下跳河而死,淪陷的城池幾乎每天都有投河自盡的,場麵十分蒼涼。
淪陷的大宋國土就好像在哭泣一般,一直下了半個月的綿綿細雨。
宋國大半故土是哀嚎遍野、屍集如山、血流成河。
而魯大師的這首曲子便是在這一段時間開始在宋國流行起來的,幾乎大街小巷都在吹拉彈唱這個曲調,因為曲子裏的淒涼悠揚正好訴說了大宋在戰火中漸漸走向衰落,甚至很有可能走向滅亡的味道。
這種味道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讓人情不自禁生出酸甜苦辣鹹的滋味,因此這首曲子便被宋國定為國殤曲,並且在隨後全麵爆發的隋宋大戰中,隻要響起這首曲子,宋軍仿佛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亢奮,一個個跟瘋子似的拚命。
終於在半年的攻堅戰中,宋軍依靠對地形的熟悉、軍民的齊心、氣候的幫助,以天時地利人和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而這首曲子也隨著宋國的崛起,慢慢淡出了曆史的舞台,因為這樣的曲調隻適合滿目瘡痍時的景象,國家一旦複興了,那便不再需要它的存在了。
反而宋國國君為了避免它會揭開國家無能,以致受人欺辱的傷疤,從而讓宋國百姓思想變得消極,故而明令禁止了國殤曲繼續流傳下去。
因此宋國剛剛在戰火中洗禮出來,又經曆了一場國殤曲的風波。
不知道有多少藝人因為國殤曲被殺,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在國殤曲中毀滅,更不知道有多少驚世曲譜被國殤曲所累銷聲匿跡。
總之在這一場禁曲風波中,許多曲藝家被坑殺,許多家庭因此破滅,許多驚世曲譜被懷疑是國殤曲的延伸而焚毀。
時隔幾載,這首絕跡的宋國國殤曲居然再次響起,也不知道這是隋軍的魔咒,還在宋國百姓的惡魔,又或者是宋軍的精神食糧。
當然這一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吹簫的主人是誰?他吹奏宋國明令禁止的國殤曲又有什麽目的?
這些問題從曲子響起時便在困擾著楊然,他想不明白這些人到底是什麽人,開始的時候他懷疑這些人是宋軍潛伏進來的精兵。
可是他現在聽到這個曲子以後,便覺得這種可能性不會存在了,因為這曲子雖然曾經激勵過宋軍打敗隋軍,可在後來國殤曲風波中也讓宋國人的心在滴血,所以說它是隋軍的魔咒,也是宋軍的惡夢。
隻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才會拿它來刺激隋軍,而宋軍是絕不可能去揭自己傷疤的,想必是有人想借此國殤曲將此事栽贓嫁禍給宋軍。
這些都是楊然對此事的看法,u看書 w.uukansh 可其他人似乎不是這樣想的,尤其是跟楊然一樣經曆過伐宋之戰的狄青山。
狄青山在聽到這首曲子時,心就有種刺痛的感覺,思緒仿佛也回到了曾經經曆過的伐宋之戰。
當年他是親眼目睹發瘋般的宋軍怎麽砍殺他的戰友的,那樣的畫麵在他腦中埋藏了這麽多年,如今全被這首曲子給勾了起來。
因此狄青山認為吹奏曲子的人一定是宋軍的人,目的就是想要勾起他們對往事的回憶,讓曾經的惡夢瓦解他們的鬥誌。
尤其是在狄青山看見那些準備逃跑的士兵又殺了回來的時候,他便有了一種堅定不移的猜測,他認為這些守備軍肯定是宋軍的臥底。
因為狄青山才帶領過守備軍打跑唐軍,怎麽會不清楚守備軍有多少的戰鬥力呢?所以他在跟這些士兵交手的時候就感覺了出來這些士兵不可能會是守備軍了。
因此狄青山在跟這些士兵交手的時候,早就已經開始質疑這些人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