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圖城的戰報很快就送到了萬八千手裏。<-》他拿過來一看,見傷亡了五十多名弟兄,而且還讓縣長跑了,立即親自扭定了一份電報給蔡大慶、郎青他們發了過去。
蔡大慶率領的保安二團,已經完全控製了圖城。除了命令一部分人繼續搜索殘敵和原先圖城縣的一些主要軍政官員外,立即控製了四座城門,並派人將早就寫好的安民告示貼了出去。好在這場戰鬥規模並不大,持續的時間也不長,而且又是發生在晚上,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影響不大。
蔡大慶保安二團的團部很自然地駐紮在了這圖城縣衙內。郎青接到萬八千的回電,立刻來找蔡大慶,道:“八爺的回電。再次重申了入城紀律。”說著,將電報遞給了蔡大慶。蔡大慶接過一看,見萬八千除了在電報重申了入城紀律外,還告訴他一定要認真總結這次戰鬥的經驗,注意部隊休整,暫且不要急著進攻青良縣城。蔡大慶有點不解地問道:“郎參謀長,八爺讓咱們暫且不急於進攻青良,我有點不明白。按常理說,咱們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拿下青良才對。八爺偏偏不讓咱們攻,反而讓咱們總結經驗、休整,這算怎麽回事?”
楊一彪聽他這麽一嚷嚷,伸手拿過了他手中的電報,仔細看了兩遍,道:“大當家的,從電報上看,八爺對咱們這次奪取圖城不甚滿意。”
“哪寫著呢?我怎麽沒看出來?”蔡大慶說著,將頭湊到楊一彪拿著的電報跟前。
楊一彪將電報往桌子上一攤,指著第三行字,一字一頓地念道:“你們要認真總結此戰的經驗。”
蔡大慶聽完,仍有些不解地問道:“這怎麽了?”
楊一彪見他還沒聽明白,又念了一遍,道:“大當家的,咱們這一仗,在有內應的配合下,還傷亡了這麽多弟兄,盡管咱們是把這圖城拿下來了,可從敵我雙方力量對比上來說,這仗勝得確實有點待價太大了,確實需要咱們好好總結經驗教訓呐。接下來的一仗――青良,不論是從天時、地利、人和哪個方麵來講,都要比圖城要難,要照這樣打下來,咱們還不傷亡過百呀?”
蔡大慶聽楊一彪這麽一說,總算明白萬八千這封電報裏麵的意思,伸手重重地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我說呢,八爺怎麽好端端的又讓咱們停下來休整呢?原來是怕咱們把事搞砸了。你說,八爺也是,有什麽話就直接說好了,還繞什麽圈子?要不是軍師你這麽一說,我到現在還不明白呢。你說,這事鬧得。”
楊一彪笑了笑。郎青接過話茬來說道:“蔡團長,你應該理解八爺的良苦用心才對。”
“什麽良苦用心?”蔡大慶聽他這麽一說,頓時又不解了。
郎青道:“八爺之所以這麽說,是為了給咱們留麵子。雖然咱們這一仗傷亡大了點,可畢竟是打勝。在這種情況,如果八爺再橫眉瞪眼地指責咱們一頓,咱們會是什麽感受?八爺正是顧忌到這一點,才將話點到為止,算是給咱們留足了麵子。”
楊一彪接過話茬來,點了點頭道:“郎參謀長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呀。大當家的,你要理解八爺的良苦用心呐。”
蔡大慶點了點頭,道:“那好。咱們也行軍這麽多ri子了,弟兄們也沒好好休息過,從明天開始,讓弟兄們好好休息休息,養jing蓄銳,然後再一鼓作氣拿下青良縣城。”
本來按照原定計劃,部隊拿下圖城後,立即南下進攻青良。就因為攻打圖城時受了小挫,傷亡比預定的要大了不少,部隊被迫停了下來。一方麵休整、一方麵召開連以上軍官會議,讓大家夥暢所yu言,總結這第一次攻城的經驗教訓。很快,上上下下統一了認識。輕敵大意,是此次失利的主要原因。蔡大慶、郎青、楊一彪三人湊在一起,共同起草了一份總結經驗的報告,給萬八千發了過去。萬八千看過之後,覺得他們抓住了問題的實質,總結得不錯,這才重新給他們下達了進攻青良的命令。
進攻青良縣城,與進攻圖城大不相同。進攻圖城時,萬八千命令他們要盡一切可能保持部隊的隱蔽,以保證戰鬥的突然xing。而這次,則命令他們大張旗鼓,拉開架勢,盡量把聲勢造大一些。這一來,青良縣城裏,上至縣長,下至平民百姓,幾乎全都知道了,有人要來攻打青良縣了。
青良縣長在得知圖城被占之後,便已經猜到會有這麽一天,早已將這個消息層層上報到了省裏。可直到得知敵人已經在城外五裏紮住了營盤,非但沒有盼來上麵派來的援軍,甚至連一封信都沒盼。眼見敵人大兵壓境,自己手中又沒有多少兵,頓時便慌了手腳,除了命人緊關城門,派兵嚴加防守外,立即把眾官員召到了自己的縣衙內商量對策。
“諸位,情況想必你們大家都聽說了。敵人已經打到城外了。就在這北門外五裏的地方。估計今天不攻城,明天就要開始攻城了。你們大家說說,咱們該怎麽辦?”
“縣長,咱們怎麽不派人向上麵求援呐?”
“怎麽沒派?我都派了兩撥人拿著我的親筆信向州裏、府裏、省裏求援了。可到如今,連個回信都沒有,就更別說救兵了。”
“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不了咱們死守這座城池,與城共存亡也就是了。”
“與城共存亡?你說什麽笑話?咱們城裏才總共才多少兵?才有幾支槍?我可打聽清楚了,這次人家可是發來了一千多人,一千多隻洋槍?就憑咱們那點兵,那幾條破槍?不是白白送死嗎?縣長,要是聽我說,既然上麵不派援軍來,咱們幹脆開門投降算了。也免得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此言一出,頓時有不少人應和,道:“對呀!對呀!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既然咱們明知道打不過人家,就沒必要再做無謂的抵抗,讓咱們的士兵白白送死。萬一再激怒了他們,殺進城來,那百姓就更加遭殃了。咱們在坐的,就更落不到好了。你們說,是吧?”
“對……對……對,言之有理呀!”
見大家夥都這麽說,剛才還聲言要與此城共存亡的,也都不敢再開口了。青良縣長見絕大多數都讚成投降,不禁“唉”地長歎了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那我也隻好順從民意了。不知諸位誰願意出城走一趟,去跟對方說一聲,讓他們進城之後,休要傷害百姓?”
眾人聽他這麽一說,頓時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後將目光全都落在了副縣長身上。副縣長見大家夥都看著自己,知道自己是推也推掉了,索xing站起來,道:“縣長,如果諸位信得過我,那我就出城走一趟吧。”
yin
yu
蔡大慶率領的保安二團,已經完全控製了圖城。除了命令一部分人繼續搜索殘敵和原先圖城縣的一些主要軍政官員外,立即控製了四座城門,並派人將早就寫好的安民告示貼了出去。好在這場戰鬥規模並不大,持續的時間也不長,而且又是發生在晚上,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影響不大。
蔡大慶保安二團的團部很自然地駐紮在了這圖城縣衙內。郎青接到萬八千的回電,立刻來找蔡大慶,道:“八爺的回電。再次重申了入城紀律。”說著,將電報遞給了蔡大慶。蔡大慶接過一看,見萬八千除了在電報重申了入城紀律外,還告訴他一定要認真總結這次戰鬥的經驗,注意部隊休整,暫且不要急著進攻青良縣城。蔡大慶有點不解地問道:“郎參謀長,八爺讓咱們暫且不急於進攻青良,我有點不明白。按常理說,咱們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拿下青良才對。八爺偏偏不讓咱們攻,反而讓咱們總結經驗、休整,這算怎麽回事?”
楊一彪聽他這麽一嚷嚷,伸手拿過了他手中的電報,仔細看了兩遍,道:“大當家的,從電報上看,八爺對咱們這次奪取圖城不甚滿意。”
“哪寫著呢?我怎麽沒看出來?”蔡大慶說著,將頭湊到楊一彪拿著的電報跟前。
楊一彪將電報往桌子上一攤,指著第三行字,一字一頓地念道:“你們要認真總結此戰的經驗。”
蔡大慶聽完,仍有些不解地問道:“這怎麽了?”
楊一彪見他還沒聽明白,又念了一遍,道:“大當家的,咱們這一仗,在有內應的配合下,還傷亡了這麽多弟兄,盡管咱們是把這圖城拿下來了,可從敵我雙方力量對比上來說,這仗勝得確實有點待價太大了,確實需要咱們好好總結經驗教訓呐。接下來的一仗――青良,不論是從天時、地利、人和哪個方麵來講,都要比圖城要難,要照這樣打下來,咱們還不傷亡過百呀?”
蔡大慶聽楊一彪這麽一說,總算明白萬八千這封電報裏麵的意思,伸手重重地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我說呢,八爺怎麽好端端的又讓咱們停下來休整呢?原來是怕咱們把事搞砸了。你說,八爺也是,有什麽話就直接說好了,還繞什麽圈子?要不是軍師你這麽一說,我到現在還不明白呢。你說,這事鬧得。”
楊一彪笑了笑。郎青接過話茬來說道:“蔡團長,你應該理解八爺的良苦用心才對。”
“什麽良苦用心?”蔡大慶聽他這麽一說,頓時又不解了。
郎青道:“八爺之所以這麽說,是為了給咱們留麵子。雖然咱們這一仗傷亡大了點,可畢竟是打勝。在這種情況,如果八爺再橫眉瞪眼地指責咱們一頓,咱們會是什麽感受?八爺正是顧忌到這一點,才將話點到為止,算是給咱們留足了麵子。”
楊一彪接過話茬來,點了點頭道:“郎參謀長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呀。大當家的,你要理解八爺的良苦用心呐。”
蔡大慶點了點頭,道:“那好。咱們也行軍這麽多ri子了,弟兄們也沒好好休息過,從明天開始,讓弟兄們好好休息休息,養jing蓄銳,然後再一鼓作氣拿下青良縣城。”
本來按照原定計劃,部隊拿下圖城後,立即南下進攻青良。就因為攻打圖城時受了小挫,傷亡比預定的要大了不少,部隊被迫停了下來。一方麵休整、一方麵召開連以上軍官會議,讓大家夥暢所yu言,總結這第一次攻城的經驗教訓。很快,上上下下統一了認識。輕敵大意,是此次失利的主要原因。蔡大慶、郎青、楊一彪三人湊在一起,共同起草了一份總結經驗的報告,給萬八千發了過去。萬八千看過之後,覺得他們抓住了問題的實質,總結得不錯,這才重新給他們下達了進攻青良的命令。
進攻青良縣城,與進攻圖城大不相同。進攻圖城時,萬八千命令他們要盡一切可能保持部隊的隱蔽,以保證戰鬥的突然xing。而這次,則命令他們大張旗鼓,拉開架勢,盡量把聲勢造大一些。這一來,青良縣城裏,上至縣長,下至平民百姓,幾乎全都知道了,有人要來攻打青良縣了。
青良縣長在得知圖城被占之後,便已經猜到會有這麽一天,早已將這個消息層層上報到了省裏。可直到得知敵人已經在城外五裏紮住了營盤,非但沒有盼來上麵派來的援軍,甚至連一封信都沒盼。眼見敵人大兵壓境,自己手中又沒有多少兵,頓時便慌了手腳,除了命人緊關城門,派兵嚴加防守外,立即把眾官員召到了自己的縣衙內商量對策。
“諸位,情況想必你們大家都聽說了。敵人已經打到城外了。就在這北門外五裏的地方。估計今天不攻城,明天就要開始攻城了。你們大家說說,咱們該怎麽辦?”
“縣長,咱們怎麽不派人向上麵求援呐?”
“怎麽沒派?我都派了兩撥人拿著我的親筆信向州裏、府裏、省裏求援了。可到如今,連個回信都沒有,就更別說救兵了。”
“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不了咱們死守這座城池,與城共存亡也就是了。”
“與城共存亡?你說什麽笑話?咱們城裏才總共才多少兵?才有幾支槍?我可打聽清楚了,這次人家可是發來了一千多人,一千多隻洋槍?就憑咱們那點兵,那幾條破槍?不是白白送死嗎?縣長,要是聽我說,既然上麵不派援軍來,咱們幹脆開門投降算了。也免得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此言一出,頓時有不少人應和,道:“對呀!對呀!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既然咱們明知道打不過人家,就沒必要再做無謂的抵抗,讓咱們的士兵白白送死。萬一再激怒了他們,殺進城來,那百姓就更加遭殃了。咱們在坐的,就更落不到好了。你們說,是吧?”
“對……對……對,言之有理呀!”
見大家夥都這麽說,剛才還聲言要與此城共存亡的,也都不敢再開口了。青良縣長見絕大多數都讚成投降,不禁“唉”地長歎了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那我也隻好順從民意了。不知諸位誰願意出城走一趟,去跟對方說一聲,讓他們進城之後,休要傷害百姓?”
眾人聽他這麽一說,頓時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後將目光全都落在了副縣長身上。副縣長見大家夥都看著自己,知道自己是推也推掉了,索xing站起來,道:“縣長,如果諸位信得過我,那我就出城走一趟吧。”
yin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