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香瘴氣”,新東西就有了古代的氣味。有了氣味,還要穿一身土衣服。”王學毫不停留,繼續深入淺出,沈為既然讓陳勇把他帶了過來,那麵前的王侯肯定就是能什麽都說的主兒,不怕說多了讓人誤會。
“一般來說唐三彩都是從墓地挖出來的。墓地裏的土本身有不同,經過千年,土在墓裏器物上的累積是一層一層。特別是那種經過幾年大旱,幾年大澇的老物,形成的土層都不一樣。”王侯這方麵的知識也不少,能夠和王學進行交流。“不過這雖然不是人力所能模擬,但還是有縫可鑽,比如隔斷時間作高仿的人自己用水灌一灌。”王侯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起來。
“除了層次,土裏麵還要有草根。真正出土文物的草根其實是樹很小的根須,根非常堅韌。現代埋在土裏長出的草根纖細易斷。”王學微笑著道,這個細節繼續讓王侯折服,這是他完全不知道的東西。
沒讓王侯表示佩服之情,王學繼續道:“到了這一步,從形態上說已經非常接近。但器型太過完整,難免引人懷疑。為了配合墓裏出土,多有殘損,有人會敲下馬的一條腿重新沾上,顯得有破損痕跡。或者把人俑的發髻摳下幾處表層,顯得斑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馬腿或其他一小部分是真的,其他的東西都是修複上去的。另外剛從土中挖出來的東西,為了避免土幹得過快,會被封上保鮮膜。有的則用塑料袋包起來,形成生坑的效果。”在文物的行話裏,生坑是出土後沒有被人看過的文物。
“有些人就喜歡生坑。”王侯點頭道,王學說的都是行話,他一聽就知道這一趟肯定沒有白來,沈為的圈子裏果然藏著文物鑒定的高手。
“一件高仿品完成之後,作的好的人是不屑於讓三彩馬和人俑沾太多土的。”王學看著桌子上的幾件物事似有所指的道。
“土多是遮醜,做不好才遮。”王侯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真誠。
“但對於高仿品來說,基本的作舊是必須的。作舊了才好賣。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沈為言之有物的道。
“真正的高仿品,從最初的程序就與低仿品區分開來了的。作高仿用的土,是高嶺土就不用提了,真正舍得下功夫的,甚至專門想辦法去找唐代的高嶺土。”王學語不驚人不罷休。
“唐代的土?”王侯很不解的對著王學問道,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現代社會如何找得到唐代的高嶺土?
“你可能不大相信這個說法,其實這不算很難,在洛陽一帶找到唐代的古墓裏的泥土就可以了,難的是真正的唐三彩身上具有那種古代氣韻,現代始終難以仿製。”王學緩緩道,語氣帶著些難以捉摸的情況,不知道是唏噓還是慶幸。
“的確如此。”王侯很認同的道。無論是胎釉造型、還是色彩風格等基本常識,所有論述唐三彩辨偽文章都會重點涉及。從目前能見到的一些高仿三彩來看,這幾個方麵對比老物是沒有根本差別的,就連胎釉的各種化學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麽“光齡”、“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樣信手拈來。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麵前,再談什麽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風格、“光齡釉齡”已毫無意義。
“但是不管怎麽說,唐三彩的幾個特殊點至少目前高仿者還是無法仿出或無法仿得逼真。”王學很認真的道。
王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看著王學,臉上充滿了求知欲,他現在的表情如果讓在上海那邊跟他較熟悉的人看到,肯定都不會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一,蒼老的千年陳舊感。真品出土前或置於潮濕的墓室,或埋於泥土中,受千年地氣、水分、泥土的侵蝕,有的出土後長期置於室內,受空氣和冷暖變化的影響,其胎表已毫無新意,陳舊自然。真品的舊感極其自然,富有層次並深入肌裏,用硬物輕劃,可見舊感滲入胎裏,如有可能可在不顯眼處輕輕敲擊一兩處胎表就可發現舊感是由胎表向裏滲透的。高仿三彩的胎,經作舊處理雖有陳舊感,但絕無真品胎經歲月侵蝕而顯露出來累累滄桑的自然感,舊僅在胎表不入肌裏,新的感覺依稀可辨,不會出現舊感滲入胎裏的現象。(.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輕擊胎表就見“舊”僅是胎表的一層,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舊感與胎互為一體,不可分割。”說到這裏,王學雙手輕輕將桌上放著的幾件唐三彩中的一件三彩馬拿起,然後又慎重的輕輕平穩放在一邊,對著王學說道:“比如這件,身上帶著的滄桑感應該就是天然而成的。如果我沒走眼的話,這件應該是真正的冥器。”
他的話無疑讓王侯吃了很大的一顆定心湯圓,帶過來的這幾路物件哪怕有一件能確定是真的,他就覺得很滿足,
“第二,遇空氣即變顏色的胎土新斷麵。真品三彩由於時間久遠,部分胎土新斷麵遇空氣後,胎土顏色會由白漸變到黑,這一過程一般約100天左右,有一部分真品三彩洗淨後的胎表也會出現這一現象。具我的老師說曾有人敲開幾個真品罐的蓋子進行觀察,其結果都一致。高仿三彩胎的新斷麵或胎表就是三五年,其白色的胎土也不會有什麽明顯變化。不過這一現象還有待於專家的進一步研究。關於真假唐三彩胎的微妙之處,程進奎老師在《唐三彩辨偽新知》一文中還有這樣的陳述:“把真品露胎部分放進水中,取出後會出現中度粉紅狀,仿品的露胎處放進水中則呈現土白色”,我的老師曾經試過,結果亦然。不過,這種中度粉紅狀是和仿品胎那種死灰白相比較而言,微微呈現的粉紅色,而且似乎單就河南胎而言更為合適,陝西古胎和現胎有一種胎色微呈粉紅,入水則更明顯。如洛陽等地複製的仿品胎色是略呈粉紅色的,放入水中呈現較醒目的粉紅色。”王學的這番話讓王侯咋舌不已,不是專業搞這個的人,哪裏會知道這些知識。
“第三,部分真品三彩露胎處會生出極細小的如針尖大的暗紅、淺褐、黑等色的土鏽。或密或疏,或多或少地出現於露胎處的表麵,有的出現在口沿,有的出現在踏板上,有的出現在器物內。土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朝生成的,千百年時光的孕育使得胎體內的某些元素分子由胎內溢於胎表,成為胎表的一個組成部分。高仿三彩的胎表絕不會出現土繡,仿造的土鏽極不自然,仿品出窯之後再往露胎處“種”上的土鏽和自然生長出來的真土鏽顏色差別很大,生長出來的和強加上去的,一個自然,一個僵硬不自然。
土鏽看似簡單,卻極難仿造,故大多數高仿三彩為了盡量減少人為的破綻,幹脆就不做土鏽。說到土鏽,不少人把土鏽理解成胎土表麵用水可衝洗掉的髒土層。其實所謂鏽,是物質化學變化的產物,如鐵鏽、銅鏽等,它和原物不可分割,真品三彩的土鏽不但洗不掉而且越洗越清楚。”王學講的是逸興橫飛,聽的王侯是連連點頭,將特供熊貓煙發給王學後又親自用打火機給王學點著。讓他身後的兩個心腹看王學的眼神都起了變化,能讓許多人談之色變的侯爺親自點煙的人,整個上海怕是都找不到多少。
“還有就是釉光的區別。”王學深吸了口煙道,“唐三彩的釉本質上是一種亮釉,剛燒成時光亮刺目,光澤燦爛,百年之後光澤漸退,溫潤晶瑩,釉光逐漸變得柔和自然,精光內蘊,寶光四溢。唐三彩的釉光根據目前所見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總是柔和溫潤的,除非釉麵腐蝕嚴重,否則三彩真品不會失去柔潤的光澤。”
“哈利光?”沈為脫口問道。
“不錯。”王學一笑,對沈為知道這個東西並不奇怪,“大多數唐三彩釉麵由於時代久遠都會出現哈利光,它是千年風月留在唐三彩器表的影子,任何仿造者都無法讓自己的仿品穿越千年時光。哈利光不管在什麽顏色的釉麵上都呈現出五顏六色,也不管是在什麽樣的光線下其顏色也都如此。真品三彩器物通體的寶光,恍惚不定,如夢幻漂浮在絢麗多彩的釉麵上,所有的高仿者對這夢幻之光都會感到無奈。”
“高仿三彩釉麵的光澤雖也柔和溫潤,但柔和之中露出燦爛,溫潤之中隱含賊光,其通體一致的釉光毫無內涵,絕不會出現哈利光。唐三彩的釉雖屬低溫釉,但仍經800度左右的溫度燒成,釉麵仍有相當硬度,沒有百年以上的時間,釉質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而哈利光是釉質老化後釉麵分子發生質變,經光折射之後產生的特異之光。高仿三彩釉表在光的照射下,雖偶爾也可以見到淡紅、淺綠等色,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仿品中的顏色是固定在釉裏的,而真正的哈利光是漂浮於釉表的,並且是五顏色六色的,而仿品的顏色通常是一兩種。”王侯也把肚子裏存貨講了出來,大家互動交流。
“真品的哈利光用一般的照相機可拍攝到,而仿品的光則拍攝不到。所以,有無哈利光是鑒別真假唐三彩的一個過硬的標準。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哈利光,所以不排除沒有哈利光的三彩器也屬真品。”王學講了個小竅門出來。
“你們兩個出去買個相機回來。”王侯馬上對著他的兩個人吩咐道。
“坐著坐著。”趙傑有些好笑的道,“小侯,你這不是打我的臉嗎,到了這兒還用得著你的兄弟出去買東西?”轉臉又對陳勇道:“陳勇,你給鄭昌打個電話,讓他去把相機買過來。”
“我知道上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曾有大量的三彩仿製品,它們到現在也已近百年,釉麵火光已褪,柔和溫潤,這些東西會不會也有哈利光呢?”沈為對著王學問道,收藏這一塊他的興趣也很濃厚,平時關於這方麵的書他也看了不少,他是博聞強記的人,所以適時的就問了出來。
王學思考著道:“不排除個別器物會有微弱的哈利光,但絕不會有真品三彩那種從釉裏麵湧溢而出的寶光。隻要你認真觀察民國早期的低溫釉就會發現,那個時期絕大部分的低溫釉是沒有哈利光的,上觀至乾隆時期的低溫釉,迎光側視仔細觀察才會隱約發現哈利光。所以,有無明顯的哈利光仍可作為區別民國三彩的硬件之一。”
“聽君一席話,勝讀幾年書啊。”王侯見王學手裏的煙差不多要燃到盡頭,趕緊又抽出一支給王學遞了過去。
“一般來說唐三彩都是從墓地挖出來的。墓地裏的土本身有不同,經過千年,土在墓裏器物上的累積是一層一層。特別是那種經過幾年大旱,幾年大澇的老物,形成的土層都不一樣。”王侯這方麵的知識也不少,能夠和王學進行交流。“不過這雖然不是人力所能模擬,但還是有縫可鑽,比如隔斷時間作高仿的人自己用水灌一灌。”王侯說著說著自己都笑了起來。
“除了層次,土裏麵還要有草根。真正出土文物的草根其實是樹很小的根須,根非常堅韌。現代埋在土裏長出的草根纖細易斷。”王學微笑著道,這個細節繼續讓王侯折服,這是他完全不知道的東西。
沒讓王侯表示佩服之情,王學繼續道:“到了這一步,從形態上說已經非常接近。但器型太過完整,難免引人懷疑。為了配合墓裏出土,多有殘損,有人會敲下馬的一條腿重新沾上,顯得有破損痕跡。或者把人俑的發髻摳下幾處表層,顯得斑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馬腿或其他一小部分是真的,其他的東西都是修複上去的。另外剛從土中挖出來的東西,為了避免土幹得過快,會被封上保鮮膜。有的則用塑料袋包起來,形成生坑的效果。”在文物的行話裏,生坑是出土後沒有被人看過的文物。
“有些人就喜歡生坑。”王侯點頭道,王學說的都是行話,他一聽就知道這一趟肯定沒有白來,沈為的圈子裏果然藏著文物鑒定的高手。
“一件高仿品完成之後,作的好的人是不屑於讓三彩馬和人俑沾太多土的。”王學看著桌子上的幾件物事似有所指的道。
“土多是遮醜,做不好才遮。”王侯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真誠。
“但對於高仿品來說,基本的作舊是必須的。作舊了才好賣。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沈為言之有物的道。
“真正的高仿品,從最初的程序就與低仿品區分開來了的。作高仿用的土,是高嶺土就不用提了,真正舍得下功夫的,甚至專門想辦法去找唐代的高嶺土。”王學語不驚人不罷休。
“唐代的土?”王侯很不解的對著王學問道,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現代社會如何找得到唐代的高嶺土?
“你可能不大相信這個說法,其實這不算很難,在洛陽一帶找到唐代的古墓裏的泥土就可以了,難的是真正的唐三彩身上具有那種古代氣韻,現代始終難以仿製。”王學緩緩道,語氣帶著些難以捉摸的情況,不知道是唏噓還是慶幸。
“的確如此。”王侯很認同的道。無論是胎釉造型、還是色彩風格等基本常識,所有論述唐三彩辨偽文章都會重點涉及。從目前能見到的一些高仿三彩來看,這幾個方麵對比老物是沒有根本差別的,就連胎釉的各種化學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麽“光齡”、“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樣信手拈來。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麵前,再談什麽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風格、“光齡釉齡”已毫無意義。
“但是不管怎麽說,唐三彩的幾個特殊點至少目前高仿者還是無法仿出或無法仿得逼真。”王學很認真的道。
王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看著王學,臉上充滿了求知欲,他現在的表情如果讓在上海那邊跟他較熟悉的人看到,肯定都不會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一,蒼老的千年陳舊感。真品出土前或置於潮濕的墓室,或埋於泥土中,受千年地氣、水分、泥土的侵蝕,有的出土後長期置於室內,受空氣和冷暖變化的影響,其胎表已毫無新意,陳舊自然。真品的舊感極其自然,富有層次並深入肌裏,用硬物輕劃,可見舊感滲入胎裏,如有可能可在不顯眼處輕輕敲擊一兩處胎表就可發現舊感是由胎表向裏滲透的。高仿三彩的胎,經作舊處理雖有陳舊感,但絕無真品胎經歲月侵蝕而顯露出來累累滄桑的自然感,舊僅在胎表不入肌裏,新的感覺依稀可辨,不會出現舊感滲入胎裏的現象。(.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輕擊胎表就見“舊”僅是胎表的一層,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舊感與胎互為一體,不可分割。”說到這裏,王學雙手輕輕將桌上放著的幾件唐三彩中的一件三彩馬拿起,然後又慎重的輕輕平穩放在一邊,對著王學說道:“比如這件,身上帶著的滄桑感應該就是天然而成的。如果我沒走眼的話,這件應該是真正的冥器。”
他的話無疑讓王侯吃了很大的一顆定心湯圓,帶過來的這幾路物件哪怕有一件能確定是真的,他就覺得很滿足,
“第二,遇空氣即變顏色的胎土新斷麵。真品三彩由於時間久遠,部分胎土新斷麵遇空氣後,胎土顏色會由白漸變到黑,這一過程一般約100天左右,有一部分真品三彩洗淨後的胎表也會出現這一現象。具我的老師說曾有人敲開幾個真品罐的蓋子進行觀察,其結果都一致。高仿三彩胎的新斷麵或胎表就是三五年,其白色的胎土也不會有什麽明顯變化。不過這一現象還有待於專家的進一步研究。關於真假唐三彩胎的微妙之處,程進奎老師在《唐三彩辨偽新知》一文中還有這樣的陳述:“把真品露胎部分放進水中,取出後會出現中度粉紅狀,仿品的露胎處放進水中則呈現土白色”,我的老師曾經試過,結果亦然。不過,這種中度粉紅狀是和仿品胎那種死灰白相比較而言,微微呈現的粉紅色,而且似乎單就河南胎而言更為合適,陝西古胎和現胎有一種胎色微呈粉紅,入水則更明顯。如洛陽等地複製的仿品胎色是略呈粉紅色的,放入水中呈現較醒目的粉紅色。”王學的這番話讓王侯咋舌不已,不是專業搞這個的人,哪裏會知道這些知識。
“第三,部分真品三彩露胎處會生出極細小的如針尖大的暗紅、淺褐、黑等色的土鏽。或密或疏,或多或少地出現於露胎處的表麵,有的出現在口沿,有的出現在踏板上,有的出現在器物內。土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朝生成的,千百年時光的孕育使得胎體內的某些元素分子由胎內溢於胎表,成為胎表的一個組成部分。高仿三彩的胎表絕不會出現土繡,仿造的土鏽極不自然,仿品出窯之後再往露胎處“種”上的土鏽和自然生長出來的真土鏽顏色差別很大,生長出來的和強加上去的,一個自然,一個僵硬不自然。
土鏽看似簡單,卻極難仿造,故大多數高仿三彩為了盡量減少人為的破綻,幹脆就不做土鏽。說到土鏽,不少人把土鏽理解成胎土表麵用水可衝洗掉的髒土層。其實所謂鏽,是物質化學變化的產物,如鐵鏽、銅鏽等,它和原物不可分割,真品三彩的土鏽不但洗不掉而且越洗越清楚。”王學講的是逸興橫飛,聽的王侯是連連點頭,將特供熊貓煙發給王學後又親自用打火機給王學點著。讓他身後的兩個心腹看王學的眼神都起了變化,能讓許多人談之色變的侯爺親自點煙的人,整個上海怕是都找不到多少。
“還有就是釉光的區別。”王學深吸了口煙道,“唐三彩的釉本質上是一種亮釉,剛燒成時光亮刺目,光澤燦爛,百年之後光澤漸退,溫潤晶瑩,釉光逐漸變得柔和自然,精光內蘊,寶光四溢。唐三彩的釉光根據目前所見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總是柔和溫潤的,除非釉麵腐蝕嚴重,否則三彩真品不會失去柔潤的光澤。”
“哈利光?”沈為脫口問道。
“不錯。”王學一笑,對沈為知道這個東西並不奇怪,“大多數唐三彩釉麵由於時代久遠都會出現哈利光,它是千年風月留在唐三彩器表的影子,任何仿造者都無法讓自己的仿品穿越千年時光。哈利光不管在什麽顏色的釉麵上都呈現出五顏六色,也不管是在什麽樣的光線下其顏色也都如此。真品三彩器物通體的寶光,恍惚不定,如夢幻漂浮在絢麗多彩的釉麵上,所有的高仿者對這夢幻之光都會感到無奈。”
“高仿三彩釉麵的光澤雖也柔和溫潤,但柔和之中露出燦爛,溫潤之中隱含賊光,其通體一致的釉光毫無內涵,絕不會出現哈利光。唐三彩的釉雖屬低溫釉,但仍經800度左右的溫度燒成,釉麵仍有相當硬度,沒有百年以上的時間,釉質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而哈利光是釉質老化後釉麵分子發生質變,經光折射之後產生的特異之光。高仿三彩釉表在光的照射下,雖偶爾也可以見到淡紅、淺綠等色,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仿品中的顏色是固定在釉裏的,而真正的哈利光是漂浮於釉表的,並且是五顏色六色的,而仿品的顏色通常是一兩種。”王侯也把肚子裏存貨講了出來,大家互動交流。
“真品的哈利光用一般的照相機可拍攝到,而仿品的光則拍攝不到。所以,有無哈利光是鑒別真假唐三彩的一個過硬的標準。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哈利光,所以不排除沒有哈利光的三彩器也屬真品。”王學講了個小竅門出來。
“你們兩個出去買個相機回來。”王侯馬上對著他的兩個人吩咐道。
“坐著坐著。”趙傑有些好笑的道,“小侯,你這不是打我的臉嗎,到了這兒還用得著你的兄弟出去買東西?”轉臉又對陳勇道:“陳勇,你給鄭昌打個電話,讓他去把相機買過來。”
“我知道上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曾有大量的三彩仿製品,它們到現在也已近百年,釉麵火光已褪,柔和溫潤,這些東西會不會也有哈利光呢?”沈為對著王學問道,收藏這一塊他的興趣也很濃厚,平時關於這方麵的書他也看了不少,他是博聞強記的人,所以適時的就問了出來。
王學思考著道:“不排除個別器物會有微弱的哈利光,但絕不會有真品三彩那種從釉裏麵湧溢而出的寶光。隻要你認真觀察民國早期的低溫釉就會發現,那個時期絕大部分的低溫釉是沒有哈利光的,上觀至乾隆時期的低溫釉,迎光側視仔細觀察才會隱約發現哈利光。所以,有無明顯的哈利光仍可作為區別民國三彩的硬件之一。”
“聽君一席話,勝讀幾年書啊。”王侯見王學手裏的煙差不多要燃到盡頭,趕緊又抽出一支給王學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