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分配方案
夏林的遺體一早就被周強餘重和夏陽送去火葬場焚化,周麗沒有過去,和沈為一起到了鎮江。
在劉老二不惜代價的派了十七八個水性絕好的漁民下水摸排之後,終於被他基本摸清了水下烏木的情況。“為哥,不算已經打撈起來的四根,下麵還有五根,不過都沒有昨天撈起來的前兩根粗。咱們今天全部撈上來後晚上就可以喝慶功酒了。你來下命令動手吧。”沈為一到,劉老二就迎上來興奮的對他嚷道。
“你來指揮吧,這種事情一輩子可能就遇的上一次,以後多半沒這種機會了,這種資源是取一點就少一點的,根本不可再生。你在鎮江這麽久,這個事情可以用來做紀念。一會兒再讓人給你現場照幾張像。”沈為微笑著對劉老二道。他現在有意識的在和劉老二拉近距離,昨天用他的人馬就是明顯的示好,劉老二很會做人,沈為在接他的橄欖枝的同時,也把友誼的手伸了過去。劉老四和劉老二這兩股力量都不容忽視,沈為深諳私交在合作關係中所起的作用。
“為哥,你說得還真有道理,不過沒你我們可是想都沒想過這水底下還有這麽值錢的東西。”劉老二現在認準了和沈為合作有錢賺,說話做事都是一付唯沈為馬首是瞻的態度。
有了取前四根烏木的經驗,加上打撈的時候已經鬆動了水下的土層,餘下的五根烏木打撈起來並沒有費多大的事情。不過全部撈上來時間也到了傍晚,總共九根粗細不均的陰沉木擺在岸邊,劉老二讓古渡魚村擺了好幾桌,準備請那些下水的漁民和築堤堵水的村民好生吃喝一頓,他已經按著講好的標準付了報酬,下水的漁民每人還多發了兩百塊錢。
“老二,馬上找貨車把東西全部運走,這些東西放在這裏不安全。”這九根烏木價值好幾百萬,財帛動人心,他們在這裏撈到烏木的事情現在肯定已經傳開,難免有見財起意的人想下手分一杯財喜。劉老二當然懂這個道理,河邊拖沙的貨車本來就多,他一個電話就把正在他原來料場裏拉沙的貨車叫了過來。“為哥,拖哪兒去?”劉老二很聰明的沒有自作主張,而是問沈為把烏木運到哪裏去。
“讓你信的過的人開車,去邀月山莊。”沈為在劉老二的耳邊小聲說道。那兒有趙傑和楊顯和的重兵,而且地方很大,東西放在那裏安全的多。沈為不怕別的人,而是怕有關部門現場暫扣。雖然和河道管理處說好了,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雖然烏木現在究竟屬不屬於文物範疇還有爭議,但以前在金沙遺址附近挖出大量烏木就被收歸國有,主要依據是它留有大量古人生活過的痕跡。近年來,大體上烏木都是由文管或地質部門處置,但烏木也有私人在交易。這次在鎮江打撈起來的烏木屬原生態,法規上比較模糊,沈為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防萬一還是決定馬上運走。東西送到趙傑的地方,哪個想動都得掂量掂量後果。
“為哥,這批烏木能值多少錢?”劉老二問坐在身邊的沈為。他自己有車不做,硬是要和沈為擠在周麗的越野車裏,說是有事在路上向為哥請教。本來沈為是和周麗坐後麵,盛華開車,李毅坐副駕。現在隻好讓周麗坐前麵,把李毅換到了後麵來。
“台灣藝術家盧泓傑先生是著名的烏木專家。目前,他收集的烏木已有上千件,曾經有一個日本人出價一千二百萬元購買他的一根有7369年曆史的烏木也被拒絕,你說我們這批貨值多少錢?”沈為笑著對劉老二道。一根一千二百萬?這次撈了九根上來那不是天價了?劉老二張大了嘴,一時說不出話來。
看到劉老二的樣子,沈為接著道:“我們這批烏木的年代肯定沒有那麽遠,而且有很多細根的,不過買給做家具生意的老板的話,幾百萬總是有的。”“幾百萬也不錯了,嗬嗬。”劉老二想著沙還沒開始收,先就把本錢都拿回來了,心裏很是高興。“老二,有沒有想過自己留一根收藏?”沈為隨口問道。
“為哥,這批貨,你說怎麽辦我都聽你的,你要是自己想留一根收藏,肯定是以後能多賺,那我也跟著你學,留一根在家裏。”劉老二的思維很清楚,沈為怎麽說他怎麽辦。“這個一會兒看大家的意思吧。”沈為沒有一個人輕易表態,合作的生意,大家在場商量了再說。他摸出電話打給劉老四:“老四,你忙完沒有?”“正在吃飯,鎮江那邊事情完了?”劉老四很精明,一接沈為的電話就知道是烏木的事情辦的差不多了。
“你吃完飯一個人到邀月山莊,我們在那兒等你,老二也在一起。”“曉得。馬上就過來。”劉老四不動聲色,掛了電話。身邊吃飯的人都是來給夏林送行的,十有八九是社會上的精英,發財的事還是誰都不知道的好。
接到沈為的電話,趙傑親自組織人把九根烏木從貨車上卸了下來,堆在邀月山莊後麵的隱蔽處。劉老四很快也趕了過來。“這批烏木估計是三棵大樹和它們的分枝,要不然粗細差這麽多。”劉老四看過粗細不均的烏木後對沈為道。
“我也是這樣想的,多半是你說的這樣,不然哪有那麽好的運氣,遇到烏木群。”沈為點頭符合劉老四的話。
眾人走到露天茶園坐下,準備商量一下這批烏木怎麽處理。大家喝著茶,卻沒人先開口說話,趙傑和周麗不開口,劉老四和劉老二更不會開口,都知道這回的財喜是沈為的功勞,他不說話哪個都提不出分配方案。
“老二,你看這批烏木怎麽弄才合適?”還是趙傑先說話,不過他先問劉老二,這就透著水平了。他看得出來現在劉老二對沈為的態度。“傑哥,這個我可說不好,這個東西怎麽才有價值我根本不懂,還是聽為哥怎麽說吧?”劉老二在過來的路上就跟沈為表過態聽沈為的,現在趙傑一問,順勢找了個借口就直接推到沈為的身上。
“老四,你的意思呢?”周麗問劉老四。“看沈為安排吧。”劉老四也是順水推舟。這裏五個人,趙傑,沈為,周麗肯定是站在一起的,而且周麗還是自己的師娘,劉老二的表現他也看的清清楚楚,劉老四才不會做出頭鳥。
“那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供大家參考。”沈為曉得自己不說不行,開口對著大家道。“烏木雖然越來越少越來越值錢,但是我們這次撈起來的除了三根粗的,別的品相並不是很出色,隻有打包出售才能賣得出好價錢。不過這種東西留點在手上也是好事,所以我想把那兩根最粗的和其它六根細些的全部買給做高級家具的廠家,變現後的資金進公賬用來收購河沙。老四昨天的開銷和老二今天的花費都在公賬裏報。河道管理處那邊也應該打點一下。留下來的那根不僅粗而且長,我估算了一下,可以做幾個茶台,咱們每人一個,既可以留做大家合作一場的紀念,也可以做為個人的收藏等它升值。大家看怎麽樣。”
“為哥,我沒意見,四哥你的意思呢?”劉老二直接問劉老四,沈為說出來的話,趙傑和周麗肯定都不會反對。“沈為這個想法很好,我同意。”劉老四完全沒有反對的意思。不說沈為和趙傑周麗加起來就是多數方,他的分法也很公正。變現後的錢進公賬就是按股份分配,沈為完全沒有因為烏木是自己想到的財路而多分一點。至於茶台,和變現的錢比起來就是小數目了,何況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就算能夠多做幾個出來,劉老四也相信沈為會用到應該用的地方。
“老二,明天你去聯係做家具的廠家,我和沈為跑一趟河道管理處,和徐處見一麵,差不多也該讓那兩隻清淤船回去了,後天我們就開始讓采沙船下水。”趙傑對劉老二和劉老四說道,以後收沙才是正事。“老四,老二,采沙船的管理你們兩個就多操心了,具體如何約束這些船老大,你們肯定比我有辦法。付款方式你們也考慮考慮,是每天晚上按方數給他們結賬還是幾天結一次,怎麽方便你們管理就怎麽辦。”沈為大肆放權給兩人,想把自己這邊隱藏在幕後。
“為哥,和家具廠家聯係的事還是你來辦吧,你懂行情,價格才談的好呀。”劉老二有自知之明。“你先聯係,談價格的時候我陪著你,老四也一起去,這個事情大家都在場最好。”沈為曉得瓜田李下的事情最好避免,把劉老四也一起叫上大家都沒有話說。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夏林的遺體一早就被周強餘重和夏陽送去火葬場焚化,周麗沒有過去,和沈為一起到了鎮江。
在劉老二不惜代價的派了十七八個水性絕好的漁民下水摸排之後,終於被他基本摸清了水下烏木的情況。“為哥,不算已經打撈起來的四根,下麵還有五根,不過都沒有昨天撈起來的前兩根粗。咱們今天全部撈上來後晚上就可以喝慶功酒了。你來下命令動手吧。”沈為一到,劉老二就迎上來興奮的對他嚷道。
“你來指揮吧,這種事情一輩子可能就遇的上一次,以後多半沒這種機會了,這種資源是取一點就少一點的,根本不可再生。你在鎮江這麽久,這個事情可以用來做紀念。一會兒再讓人給你現場照幾張像。”沈為微笑著對劉老二道。他現在有意識的在和劉老二拉近距離,昨天用他的人馬就是明顯的示好,劉老二很會做人,沈為在接他的橄欖枝的同時,也把友誼的手伸了過去。劉老四和劉老二這兩股力量都不容忽視,沈為深諳私交在合作關係中所起的作用。
“為哥,你說得還真有道理,不過沒你我們可是想都沒想過這水底下還有這麽值錢的東西。”劉老二現在認準了和沈為合作有錢賺,說話做事都是一付唯沈為馬首是瞻的態度。
有了取前四根烏木的經驗,加上打撈的時候已經鬆動了水下的土層,餘下的五根烏木打撈起來並沒有費多大的事情。不過全部撈上來時間也到了傍晚,總共九根粗細不均的陰沉木擺在岸邊,劉老二讓古渡魚村擺了好幾桌,準備請那些下水的漁民和築堤堵水的村民好生吃喝一頓,他已經按著講好的標準付了報酬,下水的漁民每人還多發了兩百塊錢。
“老二,馬上找貨車把東西全部運走,這些東西放在這裏不安全。”這九根烏木價值好幾百萬,財帛動人心,他們在這裏撈到烏木的事情現在肯定已經傳開,難免有見財起意的人想下手分一杯財喜。劉老二當然懂這個道理,河邊拖沙的貨車本來就多,他一個電話就把正在他原來料場裏拉沙的貨車叫了過來。“為哥,拖哪兒去?”劉老二很聰明的沒有自作主張,而是問沈為把烏木運到哪裏去。
“讓你信的過的人開車,去邀月山莊。”沈為在劉老二的耳邊小聲說道。那兒有趙傑和楊顯和的重兵,而且地方很大,東西放在那裏安全的多。沈為不怕別的人,而是怕有關部門現場暫扣。雖然和河道管理處說好了,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雖然烏木現在究竟屬不屬於文物範疇還有爭議,但以前在金沙遺址附近挖出大量烏木就被收歸國有,主要依據是它留有大量古人生活過的痕跡。近年來,大體上烏木都是由文管或地質部門處置,但烏木也有私人在交易。這次在鎮江打撈起來的烏木屬原生態,法規上比較模糊,沈為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防萬一還是決定馬上運走。東西送到趙傑的地方,哪個想動都得掂量掂量後果。
“為哥,這批烏木能值多少錢?”劉老二問坐在身邊的沈為。他自己有車不做,硬是要和沈為擠在周麗的越野車裏,說是有事在路上向為哥請教。本來沈為是和周麗坐後麵,盛華開車,李毅坐副駕。現在隻好讓周麗坐前麵,把李毅換到了後麵來。
“台灣藝術家盧泓傑先生是著名的烏木專家。目前,他收集的烏木已有上千件,曾經有一個日本人出價一千二百萬元購買他的一根有7369年曆史的烏木也被拒絕,你說我們這批貨值多少錢?”沈為笑著對劉老二道。一根一千二百萬?這次撈了九根上來那不是天價了?劉老二張大了嘴,一時說不出話來。
看到劉老二的樣子,沈為接著道:“我們這批烏木的年代肯定沒有那麽遠,而且有很多細根的,不過買給做家具生意的老板的話,幾百萬總是有的。”“幾百萬也不錯了,嗬嗬。”劉老二想著沙還沒開始收,先就把本錢都拿回來了,心裏很是高興。“老二,有沒有想過自己留一根收藏?”沈為隨口問道。
“為哥,這批貨,你說怎麽辦我都聽你的,你要是自己想留一根收藏,肯定是以後能多賺,那我也跟著你學,留一根在家裏。”劉老二的思維很清楚,沈為怎麽說他怎麽辦。“這個一會兒看大家的意思吧。”沈為沒有一個人輕易表態,合作的生意,大家在場商量了再說。他摸出電話打給劉老四:“老四,你忙完沒有?”“正在吃飯,鎮江那邊事情完了?”劉老四很精明,一接沈為的電話就知道是烏木的事情辦的差不多了。
“你吃完飯一個人到邀月山莊,我們在那兒等你,老二也在一起。”“曉得。馬上就過來。”劉老四不動聲色,掛了電話。身邊吃飯的人都是來給夏林送行的,十有八九是社會上的精英,發財的事還是誰都不知道的好。
接到沈為的電話,趙傑親自組織人把九根烏木從貨車上卸了下來,堆在邀月山莊後麵的隱蔽處。劉老四很快也趕了過來。“這批烏木估計是三棵大樹和它們的分枝,要不然粗細差這麽多。”劉老四看過粗細不均的烏木後對沈為道。
“我也是這樣想的,多半是你說的這樣,不然哪有那麽好的運氣,遇到烏木群。”沈為點頭符合劉老四的話。
眾人走到露天茶園坐下,準備商量一下這批烏木怎麽處理。大家喝著茶,卻沒人先開口說話,趙傑和周麗不開口,劉老四和劉老二更不會開口,都知道這回的財喜是沈為的功勞,他不說話哪個都提不出分配方案。
“老二,你看這批烏木怎麽弄才合適?”還是趙傑先說話,不過他先問劉老二,這就透著水平了。他看得出來現在劉老二對沈為的態度。“傑哥,這個我可說不好,這個東西怎麽才有價值我根本不懂,還是聽為哥怎麽說吧?”劉老二在過來的路上就跟沈為表過態聽沈為的,現在趙傑一問,順勢找了個借口就直接推到沈為的身上。
“老四,你的意思呢?”周麗問劉老四。“看沈為安排吧。”劉老四也是順水推舟。這裏五個人,趙傑,沈為,周麗肯定是站在一起的,而且周麗還是自己的師娘,劉老二的表現他也看的清清楚楚,劉老四才不會做出頭鳥。
“那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供大家參考。”沈為曉得自己不說不行,開口對著大家道。“烏木雖然越來越少越來越值錢,但是我們這次撈起來的除了三根粗的,別的品相並不是很出色,隻有打包出售才能賣得出好價錢。不過這種東西留點在手上也是好事,所以我想把那兩根最粗的和其它六根細些的全部買給做高級家具的廠家,變現後的資金進公賬用來收購河沙。老四昨天的開銷和老二今天的花費都在公賬裏報。河道管理處那邊也應該打點一下。留下來的那根不僅粗而且長,我估算了一下,可以做幾個茶台,咱們每人一個,既可以留做大家合作一場的紀念,也可以做為個人的收藏等它升值。大家看怎麽樣。”
“為哥,我沒意見,四哥你的意思呢?”劉老二直接問劉老四,沈為說出來的話,趙傑和周麗肯定都不會反對。“沈為這個想法很好,我同意。”劉老四完全沒有反對的意思。不說沈為和趙傑周麗加起來就是多數方,他的分法也很公正。變現後的錢進公賬就是按股份分配,沈為完全沒有因為烏木是自己想到的財路而多分一點。至於茶台,和變現的錢比起來就是小數目了,何況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就算能夠多做幾個出來,劉老四也相信沈為會用到應該用的地方。
“老二,明天你去聯係做家具的廠家,我和沈為跑一趟河道管理處,和徐處見一麵,差不多也該讓那兩隻清淤船回去了,後天我們就開始讓采沙船下水。”趙傑對劉老二和劉老四說道,以後收沙才是正事。“老四,老二,采沙船的管理你們兩個就多操心了,具體如何約束這些船老大,你們肯定比我有辦法。付款方式你們也考慮考慮,是每天晚上按方數給他們結賬還是幾天結一次,怎麽方便你們管理就怎麽辦。”沈為大肆放權給兩人,想把自己這邊隱藏在幕後。
“為哥,和家具廠家聯係的事還是你來辦吧,你懂行情,價格才談的好呀。”劉老二有自知之明。“你先聯係,談價格的時候我陪著你,老四也一起去,這個事情大家都在場最好。”沈為曉得瓜田李下的事情最好避免,把劉老四也一起叫上大家都沒有話說。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