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衡翻身而起,一個箭步竄上前去,開門後一個閃身,追隨者黑影而去。、
夏侯水嚇了一跳,待到回過神來的時候,正衡早已不見了蹤影,他進退兩難,開始還想著也追出去,可念頭一轉,反手將門栓牢,原地固守似是更加穩妥的選擇。
正衡出了房門,沿著長廊追了一陣,七拐八繞之下,卻沒再尋到那黑影的蹤跡,四下裏漆黑一片,加之剛才追得急了,一時竟然忘了回去的路徑,隻好借著左衝右撞,胡亂闖蕩起來。
於家的宅院奇大,從正門進來還隻能略窺一斑,真到了後院的園林當中,就如置身於江南的密林中一樣,除了腳下碎石鋪成的小路還能依稀間的人工雕琢的痕跡外麵,再也看不到有房舍的蹤影。月光無法完全投射進來,越往前走,就越是漆黑,好在正衡膽子夠大,並且剛才的黑影如此可疑,他滿心想著要一探究竟,根本就沒打算折返回去。
彎彎繞繞的走了一會兒,漸漸有水聲傳來,繁密的樹枝也逐漸變得越發稀疏,轉瞬間豁然開朗,一個七八長高的人工瀑布呈現在了眼前。瀑布的基座全由棱角分明的巨石搭砌而成,一麵水牆直直的傾瀉而下,砸在麵前的水潭裏,升騰起嫋嫋的雲煙。
正衡吸了吸鼻子,嗅聞到了一陣沁人心脾的香氣,再望向瀑布的頂端,隱隱的好似幾株梅花開得正盛,即便從遠處望去,依然能看到那一抹紅色,像血一樣的鮮豔。正衡看得呆了,可仍舊免不了想到,現在不過**月份的時節,不該有這樣的景色,於家縱使家大業大,也不至於能夠操控花草欣榮的規律,令得梅花在此時此刻盛開吧?最重要的是,正衡總覺得眼前這幅場景有些眼熟,可又覺得自己該是從沒見過,那麽,這份熟悉感又是從何而來呢?
小徑既然在瀑布前到了盡頭,追尋黑衣人的下落已然沒了可能,正衡又在原地轉了幾圈,確認沒有第二條出路後,這才沿著原路,一點點摸索著尋到了所住的房間。
夏侯水從窗縫望到正衡歸來,趕緊將門打開,兩個人又向外望了一陣後,這才分別回到自己的床上,倚靠著棉被和枕頭,一時都沒了半點的困意。
夏侯水終於還是沒有忍住好奇,問正衡是否有了什麽發現。正衡搖搖頭,一連發出好幾個“嘖”後,這才猛吸了口氣,道了聲“奇怪”。
剛才那個黑影雖然隻是一閃而過,可憑著投影在窗上的身材和形態,正衡早已斷定她就是於家的那個麻臉老太,可按照她的年紀,走路尚且需要別人攙扶才行,能有如此敏捷的行動實在讓人有些難以想象。最重要的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無聲息地摸到兩個外人的房門外卻不現身,這樣的舉動,可就不止是怪異能夠概括了,如果她不是瘋子,就必然有著無法言喻的目的才對。
正衡和夏侯水胡亂猜測了一陣,始終覺得應該還是和於家的宗分之爭有關。於文雖然順理成章的繼承了於家的家業,可在那老太的心中,或許一時還無法承認這個現實。
古往今來,為爭名奪利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情屢見不鮮,於三刀和於武的死又來得突然,個中曲折,除了受益的於文外,也就隻有正衡他們才了解詳情,麻臉老太若是心中存疑,繼而向要加以求證的話,在晚上的宴席上,顯然不是最好的時機,那麽趁著夜色掩護,前來向他們詳加問詢,也就不足為怪了。
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麽在繼續推斷下去,甚至可以得出更讓人感到驚訝,卻又十分合情合理的結論:即麻臉老太在於家雖然資曆最老,可受困於於文掌握實權,因而就形同於被軟禁了一般,言談舉止都並不自由。因此,她所能寄希望於仰仗的,也就隻有正衡和夏侯水這兩個外人了。
當然,兩個人都是經由於文帶來的,他們究竟站在誰的一邊,對於麻臉老太來說,並不是容易確定的事情,或許正因如此,她才會在到了客房的門前,最終卻又決定逃離吧……
正衡和夏侯水又胡亂猜測了一番,話題很快轉回到黑影出現前,關於於家發跡的曆史上來。夏侯水問正衡,剛才忽然問出這個問題,是不是想到了什麽?
正衡搖搖頭,說他也隻是偶然想起,自己跟隨老爺子學習摸金那麽多年,之後又在江湖上獨自闖蕩,卻在東陵盜寶前,從未聽說過北宗於家的大名,如此說來,於家也隻是近些年才逐漸發跡的才對,即便於三刀的祖輩早就從事這個行當,應該都是些不入流的角色。
於三刀憑借一己之力,能夠在有生之年聚斂其如此大的家業,足可見其擁有有異常人的本事,可在東陵當中,他卻沒有絲毫體現出來,最終落了個客死異鄉的結局這些事如果關聯起來看的話,不少的疑點都有待推敲,現如今於家表麵上風平浪靜,私底下卻暗潮洶湧,如果僅是世人所知的宗分之爭,就能掀起這麽大的風浪,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了呢?
說到這裏,夏侯水開始埋怨起了正衡,直說之前如果沒有把於三刀留下的那本族譜交給於文,就可以將他的命脈掌握在了手上,說不定還可以從中探尋到於家發家的蛛絲馬跡,現在可好,費盡氣力為他人作嫁衣裳不說,還裏外都不討好,指不定什麽時候醜老太再摸上門來,連個安穩覺都睡不清爽,你說我們這是招誰惹誰了?
正衡剛想調侃幾句,可一時想起了什麽,就問夏侯水,如何確定那本書是於家的族譜的?
夏侯水打了個突,就說那本書是於三刀拿出來的,不歸屬於家又能是誰的?
正衡趕忙又說,我的意思是,你怎麽知道那是“族譜”,而不是其他什麽門類的書的?
夏侯水翻了翻白眼說,我當然不知道了,不過這麽一本小冊子,能有多少價值可言?於三刀當成寶貝隨身攜帶,並且還囑托咱們一定要交拖給宗家的接班人,這麽看來,那本書對於於家來說,更多的則是形式上的意義,除了族譜外,我實在想不出還能是什麽東西總歸不會是秘籍,記載著絕世的武功吧……
“對了,在崇島上時,你不是不小心把那本書點燃了麽,後來上麵現出了不少字跡,你還記不記得都寫了什麽?”
正衡知道夏侯水有招過目不忘的本事,加之生意場上混跡的人都心細如塵,即便隻是瞄了幾眼,應該還能想得起來吧。
果然不出他所料,夏侯水眼珠一翻,碎碎著念到:
院南一枝梅花發,
一枝梅花發石岩,
花發石岩流水響,
石岩流水響潺潺,
潺潺滴滴雲煙起,
滴滴雲煙起高山,
高山流水依然在,
流水依然在院南。
末了,夏侯水又說,這於家的族譜也真有意思,怎麽像是打油詩一樣,並且很不高明,隻可惜一眼掃到的就隻有這些內容了,不然我倒想要看看,後麵還有什麽更順口的沒。
正衡開始並未言語,略微想了一下後才說:依我看這還真不是什麽族譜,反而像是文字版的地圖,用“梅花”“石岩”“流水”這些東西加以標注,最終能夠指向的肯定是一處絕密的地點。你想啊,於三刀心思縝密,卻在臨死前唯獨留下這麽一本書,而於文他連北海的古墓地圖都願意無償送給我們,再對照他對那本書求之不得的急切心情來看,其中必然有這重大且不足為外人道的幹係……
夏侯水對於正衡的推測倒不反對,可又說要是用“城牆”“燈塔”來加以標注也就算了,“梅花”“石岩”“流水”這種俗景到處都是,隻憑著言語上的描寫,那地點豈不是永沒有找到的可能了嘛,難怪於文說過,他家祖輩從沒有人參透過其中的玄機,更別提於文其人,怎麽看都應該沒那個本事了……
正衡道:你說的不錯,隻憑這幾句描寫,常人的確很難標注某個地點,可我偏偏知道有個地方,確有“梅花”“石岩”和“流水”這幾樣東西,並且,距離此地不過幾十丈遠而已,就在我剛才到過的後院園林當中對了,我忽然想起來了,剛才我們一直都猜測那個黑影,是來找我們了解於三刀的死因的,現在看來該是猜測有誤,或許她時故意從我們門前一閃而過,引得我們到了那處地點,繼而再和那本書上記錄的內容聯係起來。可問題是,在於家的範圍內,唯有於文才知道我們曾看過那本書上記錄的內容,難道是他將這事告訴給了於家的太奶奶,繼而兩個人聯合起來想要試探我們,到底知道多少書中的秘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的處境可就危險了……
夏侯水嚇了一跳,待到回過神來的時候,正衡早已不見了蹤影,他進退兩難,開始還想著也追出去,可念頭一轉,反手將門栓牢,原地固守似是更加穩妥的選擇。
正衡出了房門,沿著長廊追了一陣,七拐八繞之下,卻沒再尋到那黑影的蹤跡,四下裏漆黑一片,加之剛才追得急了,一時竟然忘了回去的路徑,隻好借著左衝右撞,胡亂闖蕩起來。
於家的宅院奇大,從正門進來還隻能略窺一斑,真到了後院的園林當中,就如置身於江南的密林中一樣,除了腳下碎石鋪成的小路還能依稀間的人工雕琢的痕跡外麵,再也看不到有房舍的蹤影。月光無法完全投射進來,越往前走,就越是漆黑,好在正衡膽子夠大,並且剛才的黑影如此可疑,他滿心想著要一探究竟,根本就沒打算折返回去。
彎彎繞繞的走了一會兒,漸漸有水聲傳來,繁密的樹枝也逐漸變得越發稀疏,轉瞬間豁然開朗,一個七八長高的人工瀑布呈現在了眼前。瀑布的基座全由棱角分明的巨石搭砌而成,一麵水牆直直的傾瀉而下,砸在麵前的水潭裏,升騰起嫋嫋的雲煙。
正衡吸了吸鼻子,嗅聞到了一陣沁人心脾的香氣,再望向瀑布的頂端,隱隱的好似幾株梅花開得正盛,即便從遠處望去,依然能看到那一抹紅色,像血一樣的鮮豔。正衡看得呆了,可仍舊免不了想到,現在不過**月份的時節,不該有這樣的景色,於家縱使家大業大,也不至於能夠操控花草欣榮的規律,令得梅花在此時此刻盛開吧?最重要的是,正衡總覺得眼前這幅場景有些眼熟,可又覺得自己該是從沒見過,那麽,這份熟悉感又是從何而來呢?
小徑既然在瀑布前到了盡頭,追尋黑衣人的下落已然沒了可能,正衡又在原地轉了幾圈,確認沒有第二條出路後,這才沿著原路,一點點摸索著尋到了所住的房間。
夏侯水從窗縫望到正衡歸來,趕緊將門打開,兩個人又向外望了一陣後,這才分別回到自己的床上,倚靠著棉被和枕頭,一時都沒了半點的困意。
夏侯水終於還是沒有忍住好奇,問正衡是否有了什麽發現。正衡搖搖頭,一連發出好幾個“嘖”後,這才猛吸了口氣,道了聲“奇怪”。
剛才那個黑影雖然隻是一閃而過,可憑著投影在窗上的身材和形態,正衡早已斷定她就是於家的那個麻臉老太,可按照她的年紀,走路尚且需要別人攙扶才行,能有如此敏捷的行動實在讓人有些難以想象。最重要的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無聲息地摸到兩個外人的房門外卻不現身,這樣的舉動,可就不止是怪異能夠概括了,如果她不是瘋子,就必然有著無法言喻的目的才對。
正衡和夏侯水胡亂猜測了一陣,始終覺得應該還是和於家的宗分之爭有關。於文雖然順理成章的繼承了於家的家業,可在那老太的心中,或許一時還無法承認這個現實。
古往今來,為爭名奪利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情屢見不鮮,於三刀和於武的死又來得突然,個中曲折,除了受益的於文外,也就隻有正衡他們才了解詳情,麻臉老太若是心中存疑,繼而向要加以求證的話,在晚上的宴席上,顯然不是最好的時機,那麽趁著夜色掩護,前來向他們詳加問詢,也就不足為怪了。
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麽在繼續推斷下去,甚至可以得出更讓人感到驚訝,卻又十分合情合理的結論:即麻臉老太在於家雖然資曆最老,可受困於於文掌握實權,因而就形同於被軟禁了一般,言談舉止都並不自由。因此,她所能寄希望於仰仗的,也就隻有正衡和夏侯水這兩個外人了。
當然,兩個人都是經由於文帶來的,他們究竟站在誰的一邊,對於麻臉老太來說,並不是容易確定的事情,或許正因如此,她才會在到了客房的門前,最終卻又決定逃離吧……
正衡和夏侯水又胡亂猜測了一番,話題很快轉回到黑影出現前,關於於家發跡的曆史上來。夏侯水問正衡,剛才忽然問出這個問題,是不是想到了什麽?
正衡搖搖頭,說他也隻是偶然想起,自己跟隨老爺子學習摸金那麽多年,之後又在江湖上獨自闖蕩,卻在東陵盜寶前,從未聽說過北宗於家的大名,如此說來,於家也隻是近些年才逐漸發跡的才對,即便於三刀的祖輩早就從事這個行當,應該都是些不入流的角色。
於三刀憑借一己之力,能夠在有生之年聚斂其如此大的家業,足可見其擁有有異常人的本事,可在東陵當中,他卻沒有絲毫體現出來,最終落了個客死異鄉的結局這些事如果關聯起來看的話,不少的疑點都有待推敲,現如今於家表麵上風平浪靜,私底下卻暗潮洶湧,如果僅是世人所知的宗分之爭,就能掀起這麽大的風浪,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了呢?
說到這裏,夏侯水開始埋怨起了正衡,直說之前如果沒有把於三刀留下的那本族譜交給於文,就可以將他的命脈掌握在了手上,說不定還可以從中探尋到於家發家的蛛絲馬跡,現在可好,費盡氣力為他人作嫁衣裳不說,還裏外都不討好,指不定什麽時候醜老太再摸上門來,連個安穩覺都睡不清爽,你說我們這是招誰惹誰了?
正衡剛想調侃幾句,可一時想起了什麽,就問夏侯水,如何確定那本書是於家的族譜的?
夏侯水打了個突,就說那本書是於三刀拿出來的,不歸屬於家又能是誰的?
正衡趕忙又說,我的意思是,你怎麽知道那是“族譜”,而不是其他什麽門類的書的?
夏侯水翻了翻白眼說,我當然不知道了,不過這麽一本小冊子,能有多少價值可言?於三刀當成寶貝隨身攜帶,並且還囑托咱們一定要交拖給宗家的接班人,這麽看來,那本書對於於家來說,更多的則是形式上的意義,除了族譜外,我實在想不出還能是什麽東西總歸不會是秘籍,記載著絕世的武功吧……
“對了,在崇島上時,你不是不小心把那本書點燃了麽,後來上麵現出了不少字跡,你還記不記得都寫了什麽?”
正衡知道夏侯水有招過目不忘的本事,加之生意場上混跡的人都心細如塵,即便隻是瞄了幾眼,應該還能想得起來吧。
果然不出他所料,夏侯水眼珠一翻,碎碎著念到:
院南一枝梅花發,
一枝梅花發石岩,
花發石岩流水響,
石岩流水響潺潺,
潺潺滴滴雲煙起,
滴滴雲煙起高山,
高山流水依然在,
流水依然在院南。
末了,夏侯水又說,這於家的族譜也真有意思,怎麽像是打油詩一樣,並且很不高明,隻可惜一眼掃到的就隻有這些內容了,不然我倒想要看看,後麵還有什麽更順口的沒。
正衡開始並未言語,略微想了一下後才說:依我看這還真不是什麽族譜,反而像是文字版的地圖,用“梅花”“石岩”“流水”這些東西加以標注,最終能夠指向的肯定是一處絕密的地點。你想啊,於三刀心思縝密,卻在臨死前唯獨留下這麽一本書,而於文他連北海的古墓地圖都願意無償送給我們,再對照他對那本書求之不得的急切心情來看,其中必然有這重大且不足為外人道的幹係……
夏侯水對於正衡的推測倒不反對,可又說要是用“城牆”“燈塔”來加以標注也就算了,“梅花”“石岩”“流水”這種俗景到處都是,隻憑著言語上的描寫,那地點豈不是永沒有找到的可能了嘛,難怪於文說過,他家祖輩從沒有人參透過其中的玄機,更別提於文其人,怎麽看都應該沒那個本事了……
正衡道:你說的不錯,隻憑這幾句描寫,常人的確很難標注某個地點,可我偏偏知道有個地方,確有“梅花”“石岩”和“流水”這幾樣東西,並且,距離此地不過幾十丈遠而已,就在我剛才到過的後院園林當中對了,我忽然想起來了,剛才我們一直都猜測那個黑影,是來找我們了解於三刀的死因的,現在看來該是猜測有誤,或許她時故意從我們門前一閃而過,引得我們到了那處地點,繼而再和那本書上記錄的內容聯係起來。可問題是,在於家的範圍內,唯有於文才知道我們曾看過那本書上記錄的內容,難道是他將這事告訴給了於家的太奶奶,繼而兩個人聯合起來想要試探我們,到底知道多少書中的秘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的處境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