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17章狼狽為奸


    ------------


    正衡在島上初見韓四的時候,對於整件事的前因後果,就已經心中有數了,隻是礙於現在受製於人,無法將他的發現告之給旁人,滿心想著隻要能從此順利脫身,其它的事留待以後再去考慮也無妨。


    具體的說,他自認為知道幕後的策劃者到底是誰,以及他們究竟有何計劃了。


    韓四在這個計劃中,其實隻是充當了一個很小的角色,真正的主使則一直在他身後暗中指揮。對此,韓四顯然並無忌諱,因為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他軍統的身份,想要將戴老板的身份繼續隱瞞下去,顯然並不太現實,再說他也清楚,眾人對於這件事的細節,可謂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並不會危急到他們下一步的計劃,或許也正因如此,他才如此大方地答應釋放大家離開此地。


    然而韓四還是棋錯一招,完全沒有預料到正衡竟然會把所有的線索都聯係起來,繼而得出了一個無論是他,抑或是他的後台老板,都不想讓外人知道的結論:


    戴老板身為軍統的局長,雖然軍銜不高,可在當下的混亂局勢之下,也可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式的人物了,按理說,他所掌控下的特務機關,插手於盜掘皇陵的行為,無論是出於嚴正法紀,又或者幹脆就是聚斂錢財的目的,全都在情理當中,更別說有了孫殿英之流的前車之鑒,相信國民政fu中的高層們,無論心甘情願與否,都不會對他的行為產生過多的苛責。


    然而事情顯然並不是表麵看來的那麽簡單,正衡何等聰明,一早就聯想到,這件事情還有另一個堪稱主使的人物,跟戴老板一樣,自始至終都沒有現出真身,就是在北平的會議上,被那個老嫗喚作“格格”的神秘人。


    說她“神秘”,其實也不盡然,基本上所有參與到盜掘皇陵的行動的人,都知道她的真實身份,既是前朝的格格,亦是現時的日本間諜川島芳子。(.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川島芳子其人的經曆複雜,無論是她參與過的扶持偽滿洲國的建立,還是替日本收集中國的軍事情報等等,可一說全都站在國民政fu相對峙的立場上。先不管她究竟出於什麽目的,非要甘願冒天下大不韙地盜掘祖宗的陵墓,單是以這樣敏感的身份,竟然跟軍統的人扯上關係,就不得不讓人產生懷疑,他們之間到底是無意中產生的交集,還是事前就存有某種默契,想要借著這次的事件,聯合起來做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正衡原本隻是對此心存懷疑,反而從韓四的舉動和神態中,越發堅定了自己的看法。然而他緊接著不得不麵對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對此正衡如是分析到:他和眾人在東陵裏出生入死,可到頭來仍舊沒能逃脫韓四的監視和掌控,從墓中帶出的幾件東西,包括黃金鎧甲在內,盡數都落到了他的手上。如果單從這個結果上來看,好像他們想要的正是這些東西,隻是不知因何緣故,無法自行去取,這才會召集了這般人馬,代替他們驅馳於古墓之中。


    不得不承認的是,五副鎧甲如此神奇,即便是曾經將其穿著在身上,可正衡到現在仍舊沒能將它們的玄秘盡數參透,再加上在地宮中時,曾聽聞了人魚和金不二等人講述的,事關於此的傳聞,越發讓他覺得這些鎧甲的存在,或許真的與前朝的興衰存有某種割舍不斷的關聯。


    中國曆史上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對天數運勢信奉有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由於這種觀念的左右,他們才會致力於對死後皈依之所傾注更多的精力,一方麵是為了能在另一個世界中繼續為王為帝,另一方麵,也希望借助於陵寢地宮的建造,將龍脈氣運全都聚斂起來,繼而保障他們的王朝能夠順風順水、千秋萬代地延續下去……


    當然,這是一般世俗的看法,正衡對此一直報以懷疑的態度,在他看來,“葬”同“藏”,是人們可以將一些不願公之於眾,或是特別重要的物品藏匿起來的手段,以此觀之,東陵地宮中這五套鎧甲上,必然隱藏著不少鮮為人知,卻又被某些人寄予厚望的能力,能夠令國民政fu的軍統高官,和前朝的遺老遺少互相勾結,在這其中可以撈到的好處,怎麽看都不會是一般的俗物。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川島芳子既然能夠擁立出一個滿洲國來,足可見這個女人的廣大誌向,或許她正是想要借助這些鎧甲的神秘力量,複製她的先祖的足跡,協助如同喪家之犬的末代皇帝東山再起,繼而再次侵吞天下吧。


    至於戴老板這邊,雖說此時也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但畢竟是在民主政體下當官,哪裏比得上前朝的高官厚祿來的自在,這也就不難解釋,他為何要與川島芳子合謀了,一旦“擁立”成功,他可就真真切切地淩駕於萬人之上了……


    前因後果雖然極端複雜,可正衡經過抽絲剝繭似的整理,最終得出了這麽一個看似天方夜譚,實則合乎情理的結論。並且他分明地意識到事關重大,如果讓韓四知道他已看清了他們的底牌,無論再攀什麽交情,都難逃一死的結局,因此在海邊時,他隻佯裝得和別人一樣,免得招來不必要的禍端。


    這事就這樣暫且被正衡擱置在了心底,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竟會在與張克易的談話中,重又將其牽扯了出來。


    張克易一早曾說,他的父親張三鏈子是某個重要人物的家奴。正衡初聽這種說法的時候,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直到張克易將事情的原委和盤托出,他這才由詫異變成了驚奇,繼而在心中暗暗猜測著,張克易其人到底充當的是什麽角色?


    張三鏈子的主人既然是從東陵裏逃出來的摩曼,從張克易的話語中,也可以知道他有愛新覺羅的姓氏,這麽說,他跟清朝宗室存有某種關係,隻不過清朝前前後後不過隻出現了十二個皇帝,又哪裏來的“第十三位皇帝”的說法?


    正衡心中猛然打了個突,繼而想到,自己先前的猜測雖然大體準確,卻顯然在一件事上有所偏差――無論戴笠也好,川島芳子也罷,都堪稱是當下最為厚黑的權謀家,可他們若想淩駕於權勢的最高峰上,顯然又都並不具備十全的資格,勢必要擁立一位能夠“振臂一揮,應者雲集”的人來充當馬首。


    正衡此前隻先入為主地認為,具備這一資格的人,就隻有那個末代的皇帝而已,可直到此時才明白原來他們還別有計劃,打算另起一個爐灶,擁立那個叫沐什麽的人魚,成為清朝的第十三位皇帝?


    正衡自己都被這個發現嚇了一跳,不過隨之很快平靜下來,心想權謀家們雖然敢作敢為,可顯然過分高估了他們所具備的實力了――軍統就不說了,雖說讓人聞之色變,可隻不過是個特務機構而已,並不具備有任何軍政實權,至於川島芳子,說穿了不過是一個曾經受惠於日本的扶持,很快就要被定性的女間諜而已,尚且處於自身難保的境地之中,又能有多大的本事,比其她曾經的日本主子來,掀起更為巨大的風浪呢?


    想到這裏,正衡忍不住自鼻孔裏發出一聲不屑的輕哼,不言自明地闡述了他的看法。對於張克易其人,正衡從一早的懷疑,到後來的敬佩,及至此時,卻隻能將他視為和韓四視為同類了。


    張三鏈子既然是那個人魚的家奴,而今他的兒子更是全盤籌劃了東陵盜寶的事件,難怪他會出現在這裏,並且否認他是被人囚禁的了,正衡隻怪自己百密一疏,先入為主地相信了他,這下可好,先前自己致力於隱藏的底牌,都在這三言兩語的交談中,被對方看了個清清楚楚了。


    事已至此,正衡也覺得沒有什麽值得畏懼的了,自從一踏進這間屋子起,自己的命運似乎就已經注定,不過額外探聽到了這許多秘密,始終也算是不虛此行,接下來就看張克易等人要如何發號施令地對付自己了。


    正衡做好了必死的打算,神情越發輕鬆起來,可張克易卻仍舊不動聲色,顧自地繼續說:


    “大清朝將會出現十三位皇帝,這是上天早就注定的事情。當年我父親被沐公子從東陵中救出的時候,也對此並不信以為真,直到接受了沐公子贈送的兩本,這才從中窺探出了一些門道。隻是無奈高人行事,終究不是世俗之人能夠加以預測,前朝國勢日衰,正應了《連山》《歸藏》中對於天下大勢的推演,可沐公子卻對承襲帝位,中興天下一事並不熱衷,沒過多久就辭別了我的父親,自此就了無音信了。一晃數十年過去了,我也是直到最近才從卦象中窺探出來,他人就在崇島上,隻是受困於奸佞小人之手,失了自由之身,麵對如此困局,老夫也就隻能親盡全力,做到讓十三副鎧甲重現於世,才能上救天下於危亡,下報沐公子對我張家的大恩……”


    張克易說到動容處,花白的眉毛都隨之顫抖了幾下,可正衡卻並不買賬,撇撇嘴道:“都什麽時代了,竟然還有人像你一樣抱有如此愚忠的思想,真可謂是食古不化。你說的那個什麽沐公子,就算是當年追隨前朝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十三近身侍衛之一,也沒有必須要當皇帝的說法,不然哪天另外十二個侍衛要是跳出來,都要爭當皇帝的話,那這天下豈不是要大亂了嘛……”


    張克易搖搖頭,道:“年輕人,你怎麽還不明白,大清朝的前十二位皇帝,正是由十二個侍衛依次充當,隻不過唯獨少了沐公子繼承大統,這才會引發外族入侵,社稷不保的局麵,如果再這樣下去,非但中原之國仍會飽受戰亂的侵襲,甚至整個世界都有可能會隨之覆滅,你可別不當回事,還記得那根能讓人變成喪屍的卷軸麽?想想吧,如果他的亮光照射在全世界的土地上,將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墓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犀利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犀利歌並收藏墓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