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36章戰伐之聲


    ------------


    正南在整件事中更多的是充當一個看客的角色,雖然邪魔一早就提醒他要與父親“互動”,可這番曆險實在太過緊張,即便沒有親身參與其中,他也無時無刻不深感這點,哪有更多旁騖的精力?


    然而事情發展到現在這步田地,身為高手的金不二和於三刀竟然對眼下的局勢都束手無策,頗有那麽點進退維穀的意味,反倒是受製於人的石原龍泰忽然爆出了個“環麵”的理論,別說是正衡他們對此不甚理解,就連正南也是不知所雲,隻是隱約間感到,石原龍泰這個家夥絕對有所隱瞞。(.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雖然一時間還不能與父親雙向交流,可正南忽然間想起自己還有窺探別人思想的本事,“讀心術”的能力是邪魔所贈,在此前曾被數次使用過,可以說是屢試不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他附著在正衡體內,也是依靠它才能知道父親的暗中所想的,如果將嚐試著讀取別人的思想,應該也不是什麽難事。


    然而正南剛開始嚐試,就發現事情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動用“讀心術”的前提需要緊盯對方,努力將對方的思想轉化成類似於語言的模式,由此達到“讀取”的目的。


    可問題是現在正南並非與石原龍泰直麵而對,而是凡事都要借助父親正衡的身體,在邪魔所說的“雙向交流”達成前,他還無法控製父親的身體,令他的視線在石原龍泰身上停留足夠長的時間。雖然在石原龍泰拋出這套說辭後,眾人都將更多的目光停留在了他的身上,可對正南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他借此讀取到的,隻是一些細碎的片段而已,一時間還無法將其連成一體,得出確實的結論。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盡管如此,正南還算有些收獲,從石原龍泰的內心活動來看,他剛才的那番話並非信口胡謅,至少他心中認為,依靠所謂的“環麵”理論,可以解決一切因能源而引發的矛盾――正南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為“環麵”本就是一種基於能量流動產生的理論,並且被少數人用以製造“永動機”上,可這種觀念竟然是在此時被石原所提及,怎麽看都讓人覺得有些驢唇馬嘴的意味。


    的確,世界上很多矛盾歸根結蒂都起子能源之爭,別的不說,二戰時日本之所以發動侵華戰爭,無非是不安於彈丸之地,意圖在征服中國後,掠取本土沒有的資源。拋開可行性不提,如果真有某種能夠提供無限能源的東西,或許世界就會太平了。


    原子能曾被認為是繼蒸汽和電能之後,最為強大的能源,可又遠沒達到“永動”的程度,再加上難以掌控,並未被廣泛推廣。剛才石原龍泰提及過**,不過聽他的意思,隻是說它是基於“環麵”理論創造出來的,言外之意,似乎還有更加高效的獲取能源的方式。此時日本剛剛戰敗,世人能夠知道**的存在已屬不易,石原的這些構想又是從何而來?


    正南忽然覺得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在心中先行否定了“永動機”的存在。現在想想,如果把石原如此熱衷於獲取的那個卷軸,和他剛才提出的那番理論聯係起來看的話,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那個卷軸正是構造某個“永動機”的組成部分?


    依靠一幅古畫的軸芯,竟然可以製造北現代物理學斥為偽科學的“永動機”,這樣的猜測即便是正南自己都覺得太過大膽,不過卻能最好的解釋前後發生的這許多事。石原龍泰一早就曾說過,有很多場戰爭的起源就是爭奪某些類似於這個卷軸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而後來的“環麵”一說,又把這些東西物化成了“能源”,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就是卷軸可以製造能源,或者至少是能源製造者的某個部分……


    當然,正南的這些猜測,都是基於石原龍泰的角度作出的,雖然在他自己看來有如癡人說夢一般不切實際,可說不定正是石原龍泰以及他背後的那些人心中所想。


    原本正南對此並不太感興趣,可轉念一想,即便石原龍泰的“環麵”理論並不成立,可也不能據此全盤否定了他對於眾人當下處境的分析。事實是,自從大家進到東陵後,這裏的確發生了很多讓人難以想見的變化,如果猜得不錯,這種變化正是東陵中各個帝陵在建造之初,就已經設定好的可以聯動的機關所致。如果這種設置真的跟龍脈有關,而調整龍脈的關鍵就是破解“鎖鑰合一”,這中猜測倒也在情理之中,隻是推動這一係列的變化的原動力,究竟是哪裏來的,難道真的像石原所說,源自於東陵這個自成體係的“環麵”?


    正南聯想起先前在北海的經曆,王保保的“流宮”堪稱氣勢恢弘,可推動它運轉了數百年的動力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源自貝加爾湖的潮汐流動。清東陵比起北海流宮來不知要大了多少倍,以此觀之,非要有超乎尋常的動力,才能夠促成它的這一變化了。


    正南想到這裏有些混亂,他認為石原龍泰的理論一些方麵太過牽強,可另一方麵又有些道理,難以取舍,最重要的是,即便他的說法成立,可也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解決方案出來,“鎖鑰合一”仍舊擺在那裏,如果非要通過破解它才能觸發所謂的“環麵動力”的話,對於父親和金不二等人來說,這理解起來尚且有一定的難度,更不要說順利達成了……


    話分兩頭,正當眾人都無計可施的時候,忽然聽到墓道裏傳來“轟隆隆”的響聲,猶如打雷一般由遠及近。於家兩兄弟立刻蹦到墓門口向外張望,可除了一片漆黑外什麽都看不到。於三刀顯然早就預料到了這點,隻是原地趴下,側著腦袋將一隻耳朵貼在地磚上,閉上眼睛用心傾聽起來……


    正衡知道,依著於三刀的本事,肯定早就精通於尋龍訣了,“望、聞、問、切”四法是高手尋龍點穴所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夫,可不是字麵表現出的那麽簡單。就拿“聞”字訣來說,不止要聽人所能聽,還要聞人所不聞。究其根本,聞的最終目的則是“辨”,正所謂微風細雨之湧動,氣息脈絡之張弛,世人多知道籠統聽來,卻很難一一辨析,殊不知這一聞一辨,道行的高低立判……


    於三刀聽了一會兒,站起身來,卻不急著說些什麽,隻顧著排掉身上的塵土,待到金不二問他聽到什麽時,他才沒頭沒腦地答了句:“皆是戰伐之聲,大凶啊!”


    於三刀的話雖然古怪,正衡卻碰巧知道它的出處,邱延翰所著的尋龍著作《天機素書》中有言:“山川作福之氣,上大下小,遠爾則有,近爾則無,或有鍾鼓破竹和樂之聲者吉,戰伐之聲者凶”,說的就是憑借聲音判斷吉凶的方法,實乃尋龍點穴的上乘功夫。隻不過於三刀此時引經據典地道出這麽一句話來,不知到底有何深意?


    於三刀見正衡這麽快就道出了“戰伐之聲”的出處,心中頗有不快,故意碎碎地念叨道:


    “龍來十裏,氣高一丈,龍來百裏,氣高十丈。氣正,則脈從中落而穴正;氣偏,則脈從側落而穴偏。幹龍雄健高大,支氣卑小清弱,是故辨氣高低,識龍長短,別山強弱,究氣旺衰。初吐一線,上結華蓋,如旃冕重旒,五色備俱,似龍蟠,似雲騰者,曰龍氣,帝王之地。初吐一線,終盤寶蓋,五色俱備,輕清上浮,有紋不雜,如寶塔,如搖旌,如幛幡,耀日燭星者,為異氣,神仙之地。大抵類禽者出文,類獸者出武,白黑之氣多武而凶,紅赤之氣多文而吉。蓋凡陰陽二宅氣數旺盛之地,入其鄉,則是其禽哭繁衍,草木暢茂,風氣和暖,山穀騰輝,水深土厚,景色清奇,晨昏子半之時,祥光掩映,淑氣燦煌,哄哄然如蜂哄蜜,如風吹火,此旺盛之氣也,寂寞蕭條即退矣。但山川作福之氣,上大下小,遠爾則有,近爾則無,或有鍾鼓破竹和樂之聲者吉,戰伐之聲者凶……”


    正衡聽出於三刀是有意賣弄,故意將《天機素書》截取了幾段複述出來,以示他的學問廣博。不過在正衡看來此舉太過華而不實,既然自己能夠道出《天機素書》來,即便是通篇背誦下來又有何難?隻不過現在眾人被困於此,他才不想與於三刀一爭高低罷了。


    不過轉念一想,於三刀似乎還另有它意,雖然原文不是他的著作,可單單這幾段被引用出來,不得不讓人產生諸多聯想。《天機素書》表麵上看講的是龍脈所具備的諸多特征,可當中又將“龍氣”加以分明歸類,引申出吉凶有別、文武相異的觀點,直到最後忽然出現的“戰伐之聲”,則顯得有些突兀,以至於無法與前文緊密銜接了……


    於三刀深諳尋龍點穴知道,剛才那一聽必然是有所發現,“戰伐之聲”雖然從他口中說出,讓不明就裏的人多少都感到有些平淡無奇,可正衡分明知道,很快要有大事發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墓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犀利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犀利歌並收藏墓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