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28章食人葉
------------
正南聽到青山這樣說下意識的抬頭去看,隻見滿眼的銀光閃閃,一時之間還真以為是到了仙境一般,不過待到眼睛逐漸適應過來後才發現這些光線都是自頭頂的一棵樹上的葉子發出來的。
令人稱奇的是這棵樹竟然倒掛在房間的頂棚上,樹冠延伸到距離水麵一米左右的地方,不過枝繁葉茂的葉子並非是一般的綠色,反而是泛著金屬一樣的亮光,成千上萬片這樣的葉子被水流攪動起的空氣一吹,嘩啦啦的作響,光亮再經由下麵水潭的折射照的滿屋子一片銀光。
正南和青山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從來沒有想到會有樹倒著生長的,不過他們隨即猜測這顯然是棵人造的假樹――填塞一些看似不相幹的東西,其實是被用於調和墓穴當中的風水,這種做法在墓穴營造過程中並不少見。隻不過眼下這種上樹下潭的格局不知道是迎合了陰陽風水上的哪條口訣,總讓他們感覺怪異中還透露出些許讓人恐懼的氛圍來。
兩個人遊到了潭水的邊緣,這邊的池水略淺,剛好可以讓他們踩在池底腦袋和半個肩膀露出水麵。正南從側麵再看這棵樹時似乎又有了別的發現,便問青山是否也看出了什麽不對的地方。
青山道:我也覺得這棵樹有些眼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見過。不過我看這枝條葉脈頗似桃樹,要說這古人造假的本事可一點也不遜於現今的溫州鞋商,隻是不知道他們當初為啥把樹倒掛在這裏……
正南點道:原來你也覺得這樹眼熟,其實我們剛才在外麵那個墓室的時候就曾見過了――你可還記得那個雕像下麵的石刻畫嗎?第一幅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一棵樹?
經正南這一提醒青山立刻恍然大悟,那石刻畫中的樹可不就是這個樣子麽,隻不過它在畫中是直立在地上的,而現在則是倒掛在他們的頭頂,這樣的反差讓他一下子沒有認出來罷了。
正南似乎想到了什麽,對青山說:剛才我們看那三幅畫的時候猜測這裏埋葬的是人,依現在的情形來看難道是我們錯了?
青山一時還沒明白正南的意思。之前他們兩個對這個古墓主人身份的猜測上有過分歧,不過既然是墓穴終歸是埋葬死人用的,這點人所共知的常識又怎麽能說是錯誤的呢?
他剛想發問,眼珠一轉好像領會到了什麽,隻是一時之間還不確定罷了。
“你該不會是想說這個古墓裏埋葬的不是人,而是這棵樹吧?”
正南不置可否地答道:你想想我們最開始進去的那個房間,無論從大小和布局來看都應該是大型墓穴的耳室而已,耳室通過一條通道與這裏連接在了一起,那麽這間房間十有**是主室了。主室是一個墓葬的核心部分,也是安放棺槨和屍體的地方,但你看這裏除了池水和樹之外還有什麽?當時我們查驗石碑的時候還以為圖上的那幾個百姓是在大樹旁跪拜,現在想來無論從角度還是布局來看他們拜的都是那棵樹本身,而並非是未在圖中出現的什麽別的旁人……
青山說正南分析的有道理,不過他還是不明白的一點:按照一般墓葬的設計,耳室和主室之間隻間隔有一道墓牆,通過一個封死或者敞開的門就可以相互往來,而這個古墓為何是在兩者之間增加了一個數十米長的甬道呢?另外,但凡墓穴的主人都希望盡力把墓穴和外麵的世界隔離開來,借此達到防水防盜的目的。但剛才那個耳室的牆壁上憑空冒出四股水柱來,水位不斷上升後又通過甬道流進了這裏,這顯然是最初的設計使然,那又是出於什麽目的呢?
正南道:這個我一時也捉摸不透,不過既然古墓裏埋葬的並非是死人,對尋常做法略作改進也是不無可能的。你還記得石碑上最後幾個漢字嗎――“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我一直再考慮這句話出現在這裏的用意,漸漸覺得眼下所見的古墓布局肯定跟這個“水”字大有聯係。我記得《水龍經》裏有這樣一句話:“平洋隻以水為龍,水繞便是龍身泊,故凡尋龍,須看水來回繞處求之”,以此看來,這個古墓絕對不是先前我們認為的那樣有違風水理論的失敗之作,反而著實是個上好的龍脈之地呢!
青山點頭稱是:自古龍脈有憑借天然地勢而成者占絕大多數,但也不乏能人術士依照陰陽風水的理論填海造山人為創造出來的先例。水漬墓穴固然是墓主人最為忌諱的事情,但如果巧加利用,令其可以形成水繞之勢的話,雖稱不上是處驚世的龍脈所在,但積累起強大的蔭蔽之氣還是綽綽有餘的――隻是不知道這樹為何被人倒掛著埋葬,以及為何有人竟會想埋葬這樣一棵假樹呢?
青山說著伸手在頭頂摘了片葉子下來,捏在手中竟可以感覺其上細密的紋路以及那種植物所特有的柔軟的感覺,立刻發現與先前隻憑眼睛觀察得出的南轅北轍了。
先前他還以為這棵樹不過是古人仿照桃樹做出來的一個“贗品”,所有的葉子不過是用金屬壓成的薄片,然後串聯在一起,再通過某種方式黏貼到某種材質做成的樹幹上……然而隻擎在手中這片葉子立刻讓青山否定了先前所有的假設,他隻覺得這東西除了顏色有些奇怪外真的就是一片實實在在的桃樹樹葉,而非其它任何別的東西了。
青山剛想把它交給正南看看,卻不想葉子冷不丁地在他手中一跳,憑空翻了個身。青山大奇,剛才分明沒有丁點風吹過,這沒有生命的東西怎麽就自己動起來了呢?他剛想捏起葉子細細查看,隻看到葉子又是一翻,一骨碌從他手上滑落了,在空中不停地翻轉著,最終掉進了水潭裏,轉瞬間沉入池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青山的這番動作都被正南看在眼裏,隻覺得事情越發詭異了,他也學著青山的樣子伸手摘了片樹葉,然後雙手一扯將其橫著撕裂開來,頓時隻見一股暗紅色的液體自斷口湧出,分別被他兩隻手捏住的兩個半片的葉子好像感到了疼痛一般,不停地卷曲扭動著,好像在做最後的垂死掙紮一般,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靜止了下來,等到斷口處不再有紅色液體滴出的時候葉麵則是變成了翠綠的顏色。
“哎呀!”一旁的青山忽然大叫了一聲,他好像腳底踩到了尖銳的東西,蜷縮起身體伸手進水裏摸索著。他並不確定腳下有什麽,不過他能感到那東西就在他伸手能夠夠到的地方,他的雙手不停地在水中淌來蕩去,忽然感覺有個東西自他的手背處劃過,隨即一個反手一把將其抓住然後提到了水麵之上。
這是個什麽怪物?
它有點像扁平的比目魚,隻不過通體呈銀白色,男人手掌般大小,前端的嘴裂開了一百八十度,裏麵鑲滿了鋸齒形狀的尖牙,都是鋒利無比的切割齒,其中兩三顆上還沾著血跡,無疑就是剛才咬傷青山小腿後留下的痕跡,論起凶猛來大概與亞馬遜河獨有的食人魚有得一拚。
這個怪魚被青山像個烏龜一樣夾在手裏,凶惡之氣卻不減分毫,不停地扭動著頭部和身體,好幾次差點咬到青山的虎口――也虧得青山身強力壯手力驚人,換做一般人還真難以應付。
這麽個小東西竟然有如此大的力氣實在出乎青山的意料,他不敢怠慢手指上略一發力,怪魚鼓脹的腹部就被他捏癟了下去,一股紅水自怪魚的牙縫中滴了出來,它卻還最後做出幾次撕咬青山的嚐試,失敗後才算終於一命嗚呼了。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剛才還是巴掌大的怪魚被青山捏死後身體驟然縮小了不少,扁平的身體也開始越發變薄,直到縮微成薄薄的一片後兀自停在青山的手上,與剛才的凶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乎感覺不到任何重量,至於顏色哪裏還是銀白,早就變成了樹葉一般的翠綠色了。
綠葉?桃樹的葉子?怪魚?
難不成這是剛才從青山手上掉落的那片葉子,遇到水後不知發生了什麽變化,突變成了這樣一條凶猛異常的怪魚?
這樣說來……
青山和正南的脊背發涼,不約而同地抬起頭又看了看倒懸在上麵的那棵桃樹,心中產生出不祥的預感,他們隻盼著這種預感千萬不要應驗,一切如開始般那樣風平浪靜就是此時能夠接受的最好情形了。
然而天不遂人願,視線中的那棵倒掛的桃樹忽然自根部一抖,附著在它枝條上成千上萬片葉子應勢翩然下落,“噗嚕噗嚕”地掉進了水裏……
青山眼睛都看直了,對一旁同樣呆若木雞的正南道:南哥,咱們今天是遇到吃人的樹葉了,快逃命吧!
------------
正南聽到青山這樣說下意識的抬頭去看,隻見滿眼的銀光閃閃,一時之間還真以為是到了仙境一般,不過待到眼睛逐漸適應過來後才發現這些光線都是自頭頂的一棵樹上的葉子發出來的。
令人稱奇的是這棵樹竟然倒掛在房間的頂棚上,樹冠延伸到距離水麵一米左右的地方,不過枝繁葉茂的葉子並非是一般的綠色,反而是泛著金屬一樣的亮光,成千上萬片這樣的葉子被水流攪動起的空氣一吹,嘩啦啦的作響,光亮再經由下麵水潭的折射照的滿屋子一片銀光。
正南和青山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從來沒有想到會有樹倒著生長的,不過他們隨即猜測這顯然是棵人造的假樹――填塞一些看似不相幹的東西,其實是被用於調和墓穴當中的風水,這種做法在墓穴營造過程中並不少見。隻不過眼下這種上樹下潭的格局不知道是迎合了陰陽風水上的哪條口訣,總讓他們感覺怪異中還透露出些許讓人恐懼的氛圍來。
兩個人遊到了潭水的邊緣,這邊的池水略淺,剛好可以讓他們踩在池底腦袋和半個肩膀露出水麵。正南從側麵再看這棵樹時似乎又有了別的發現,便問青山是否也看出了什麽不對的地方。
青山道:我也覺得這棵樹有些眼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見過。不過我看這枝條葉脈頗似桃樹,要說這古人造假的本事可一點也不遜於現今的溫州鞋商,隻是不知道他們當初為啥把樹倒掛在這裏……
正南點道:原來你也覺得這樹眼熟,其實我們剛才在外麵那個墓室的時候就曾見過了――你可還記得那個雕像下麵的石刻畫嗎?第一幅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一棵樹?
經正南這一提醒青山立刻恍然大悟,那石刻畫中的樹可不就是這個樣子麽,隻不過它在畫中是直立在地上的,而現在則是倒掛在他們的頭頂,這樣的反差讓他一下子沒有認出來罷了。
正南似乎想到了什麽,對青山說:剛才我們看那三幅畫的時候猜測這裏埋葬的是人,依現在的情形來看難道是我們錯了?
青山一時還沒明白正南的意思。之前他們兩個對這個古墓主人身份的猜測上有過分歧,不過既然是墓穴終歸是埋葬死人用的,這點人所共知的常識又怎麽能說是錯誤的呢?
他剛想發問,眼珠一轉好像領會到了什麽,隻是一時之間還不確定罷了。
“你該不會是想說這個古墓裏埋葬的不是人,而是這棵樹吧?”
正南不置可否地答道:你想想我們最開始進去的那個房間,無論從大小和布局來看都應該是大型墓穴的耳室而已,耳室通過一條通道與這裏連接在了一起,那麽這間房間十有**是主室了。主室是一個墓葬的核心部分,也是安放棺槨和屍體的地方,但你看這裏除了池水和樹之外還有什麽?當時我們查驗石碑的時候還以為圖上的那幾個百姓是在大樹旁跪拜,現在想來無論從角度還是布局來看他們拜的都是那棵樹本身,而並非是未在圖中出現的什麽別的旁人……
青山說正南分析的有道理,不過他還是不明白的一點:按照一般墓葬的設計,耳室和主室之間隻間隔有一道墓牆,通過一個封死或者敞開的門就可以相互往來,而這個古墓為何是在兩者之間增加了一個數十米長的甬道呢?另外,但凡墓穴的主人都希望盡力把墓穴和外麵的世界隔離開來,借此達到防水防盜的目的。但剛才那個耳室的牆壁上憑空冒出四股水柱來,水位不斷上升後又通過甬道流進了這裏,這顯然是最初的設計使然,那又是出於什麽目的呢?
正南道:這個我一時也捉摸不透,不過既然古墓裏埋葬的並非是死人,對尋常做法略作改進也是不無可能的。你還記得石碑上最後幾個漢字嗎――“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我一直再考慮這句話出現在這裏的用意,漸漸覺得眼下所見的古墓布局肯定跟這個“水”字大有聯係。我記得《水龍經》裏有這樣一句話:“平洋隻以水為龍,水繞便是龍身泊,故凡尋龍,須看水來回繞處求之”,以此看來,這個古墓絕對不是先前我們認為的那樣有違風水理論的失敗之作,反而著實是個上好的龍脈之地呢!
青山點頭稱是:自古龍脈有憑借天然地勢而成者占絕大多數,但也不乏能人術士依照陰陽風水的理論填海造山人為創造出來的先例。水漬墓穴固然是墓主人最為忌諱的事情,但如果巧加利用,令其可以形成水繞之勢的話,雖稱不上是處驚世的龍脈所在,但積累起強大的蔭蔽之氣還是綽綽有餘的――隻是不知道這樹為何被人倒掛著埋葬,以及為何有人竟會想埋葬這樣一棵假樹呢?
青山說著伸手在頭頂摘了片葉子下來,捏在手中竟可以感覺其上細密的紋路以及那種植物所特有的柔軟的感覺,立刻發現與先前隻憑眼睛觀察得出的南轅北轍了。
先前他還以為這棵樹不過是古人仿照桃樹做出來的一個“贗品”,所有的葉子不過是用金屬壓成的薄片,然後串聯在一起,再通過某種方式黏貼到某種材質做成的樹幹上……然而隻擎在手中這片葉子立刻讓青山否定了先前所有的假設,他隻覺得這東西除了顏色有些奇怪外真的就是一片實實在在的桃樹樹葉,而非其它任何別的東西了。
青山剛想把它交給正南看看,卻不想葉子冷不丁地在他手中一跳,憑空翻了個身。青山大奇,剛才分明沒有丁點風吹過,這沒有生命的東西怎麽就自己動起來了呢?他剛想捏起葉子細細查看,隻看到葉子又是一翻,一骨碌從他手上滑落了,在空中不停地翻轉著,最終掉進了水潭裏,轉瞬間沉入池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青山的這番動作都被正南看在眼裏,隻覺得事情越發詭異了,他也學著青山的樣子伸手摘了片樹葉,然後雙手一扯將其橫著撕裂開來,頓時隻見一股暗紅色的液體自斷口湧出,分別被他兩隻手捏住的兩個半片的葉子好像感到了疼痛一般,不停地卷曲扭動著,好像在做最後的垂死掙紮一般,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靜止了下來,等到斷口處不再有紅色液體滴出的時候葉麵則是變成了翠綠的顏色。
“哎呀!”一旁的青山忽然大叫了一聲,他好像腳底踩到了尖銳的東西,蜷縮起身體伸手進水裏摸索著。他並不確定腳下有什麽,不過他能感到那東西就在他伸手能夠夠到的地方,他的雙手不停地在水中淌來蕩去,忽然感覺有個東西自他的手背處劃過,隨即一個反手一把將其抓住然後提到了水麵之上。
這是個什麽怪物?
它有點像扁平的比目魚,隻不過通體呈銀白色,男人手掌般大小,前端的嘴裂開了一百八十度,裏麵鑲滿了鋸齒形狀的尖牙,都是鋒利無比的切割齒,其中兩三顆上還沾著血跡,無疑就是剛才咬傷青山小腿後留下的痕跡,論起凶猛來大概與亞馬遜河獨有的食人魚有得一拚。
這個怪魚被青山像個烏龜一樣夾在手裏,凶惡之氣卻不減分毫,不停地扭動著頭部和身體,好幾次差點咬到青山的虎口――也虧得青山身強力壯手力驚人,換做一般人還真難以應付。
這麽個小東西竟然有如此大的力氣實在出乎青山的意料,他不敢怠慢手指上略一發力,怪魚鼓脹的腹部就被他捏癟了下去,一股紅水自怪魚的牙縫中滴了出來,它卻還最後做出幾次撕咬青山的嚐試,失敗後才算終於一命嗚呼了。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剛才還是巴掌大的怪魚被青山捏死後身體驟然縮小了不少,扁平的身體也開始越發變薄,直到縮微成薄薄的一片後兀自停在青山的手上,與剛才的凶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乎感覺不到任何重量,至於顏色哪裏還是銀白,早就變成了樹葉一般的翠綠色了。
綠葉?桃樹的葉子?怪魚?
難不成這是剛才從青山手上掉落的那片葉子,遇到水後不知發生了什麽變化,突變成了這樣一條凶猛異常的怪魚?
這樣說來……
青山和正南的脊背發涼,不約而同地抬起頭又看了看倒懸在上麵的那棵桃樹,心中產生出不祥的預感,他們隻盼著這種預感千萬不要應驗,一切如開始般那樣風平浪靜就是此時能夠接受的最好情形了。
然而天不遂人願,視線中的那棵倒掛的桃樹忽然自根部一抖,附著在它枝條上成千上萬片葉子應勢翩然下落,“噗嚕噗嚕”地掉進了水裏……
青山眼睛都看直了,對一旁同樣呆若木雞的正南道:南哥,咱們今天是遇到吃人的樹葉了,快逃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