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院內走出一位青年,身穿褐色粗布衣,麵色儒雅,比郭嘉略長幾歲,哈哈大笑道,“沒想到到我躲在這破屋之中,奉孝也能找得到啊”。
“有緣千裏自來相會,誌才想躲開我郭嘉,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郭嘉笑應道。
戲誌才嘴角留著一撮長須,輕撫著長須打量了一番旁邊的呂布,“不知這位是?”
“不瞞誌才,這位乃是我家將軍,亂世之中興起的一支義軍,本打算帶領兵將前往廣宗一帶與皇甫大人會和,共同討伐賊首張角,路經此等,見一間茅屋,我家主人認定此處定隱藏著一方名士,便帶我前來訪賢,一問書童,沒想到竟是誌才”,郭嘉欣喜道。
郭嘉之才,戲誌才可是一直都看在眼裏,心有大誌,多謀善斷,能讓他認之為主,想必此人一定非比尋常。
“寒舍簡陋,還望幾位不要嫌棄,裏麵坐”,戲誌才開口道。
“哈哈,早就聽奉孝提起過誌才之名,沒想到竟在此處遇到,這當真算是緣分啊”,呂布笑道。
“哦,不知奉孝都說我什麽了”。
戲誌才這麽一問,倒是有些難住了呂布,畢竟郭嘉雖有提過,卻很少評論,眉宇微凝,笑道,“奉孝曾說誌才,誌才,人如其名,胸懷大誌,才華橫溢,其謀略不在奉孝之下”。
“嗬嗬,奉孝謬讚了,奉孝之才,我等豈能相比啊”。
木屋之內十分簡陋,堆滿了竹簡,比起水鏡先生的木屋則是少了幾分雅致,飄蕩著一股酒香,看來也是嗜酒如命之人。
三人一邊論學,一邊喝酒,時而傳來陣陣笑聲。
“當今之天下,皇帝昏庸,宦官當道,名不聊生,黃巾起義已然在我們的推算之中,誌才可敢推算黃巾起義能否成事”,郭嘉麵色淡然道。
“黃巾起義來勢洶洶,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乃是天下之民心所向,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誌才以為此番黃巾起義必成大事”。
郭嘉麵色微動,“黃巾軍來勢凶猛,多有勝仗,不過大漢朝曆經四百餘年,根深蒂固,此時還不可妄下定論”。
“話雖如此,不過遙想昔日赳赳老秦,一統六國,大秦鐵騎何其強盛,最後不也因為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直至滅國”,戲誌才道。
“吾不以為然”,此時呂布開口道。
突如其來的聲音倒是讓郭嘉和戲誌才多了一些期待,想聽一聽其他不同的聲音。
“願聽將軍高論”,兩人齊聲道。
“黃巾賊首張角,創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威望,信眾多達幾十萬。
加上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全國大旱,百姓們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此時張角振臂一呼自然有無數貧苦百姓響應,不過多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大漢朝綿綿四百年,雖然力衰,依舊根深蒂固,朝中多有人才,比如黃甫嵩,朱攜等人,都是能征善戰之人,加上四方諸侯都想借此時機,殺賊立功,加官進爵,假以時日,黃巾之亂定能平息”。
郭嘉與戲誌才對視了一眼,麵色微驚,沒想到看上去有些粗獷的漢子,既然也能有如此見解。
戲誌才舉起酒杯,猛的喝了一杯,“看來還是誌才學淺了,忽略了大漢朝的根基與四方諸侯的野心”。
“哈哈,誌才可是潁川名士,再說我呂布也隻是一番謬論罷了,說不定黃巾軍還真能大獲全勝,不過我等既為漢臣,自當盡力維護大漢疆土,保我大漢朝數百年基業”。
戲誌才兀自喝了一杯酒,嘴角顯露出一抹苦笑,“我等既為大漢朝子民,確實應當維護大漢疆土,不過如今的大漢朝已經不再是我們想要的大漢朝,聽聞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四方勇士奮力殺敵,可靈帝依舊不管不顧,讓官宦掌權,在宮中建**宮、裸泳池,沉迷女色,這樣的大漢朝已經不值得我們再去擁戴。”
呂布心頭微顫,之前郭嘉也曾跟他說過這番話,他不會是想讓自己效仿昔日霸王謀反稱王吧。
“那不知誌才有何良策”,呂布緊接著問道。
戲誌才深深歎了一口氣,“唉,此時還不宜做出對策,將軍既能推算到黃巾之亂的結局,是否能推算出目前天下的形勢呢”,戲誌才接著道。
這倒是把呂布給問住了,如此高難度的問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哪能說出一個一二。
凝眉思索了一番,輕笑道,“奉先才疏學淺,未曾思考過天下形勢,uu看書ww.uukash不過奉先以為即便黃巾之亂平息,大漢朝定有一亂”。
郭嘉與戲誌才雙眼一亮,對視了一眼,“願聽將軍高論”。
“當今的大漢朝已經是滿目瘡痍,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帝,禁錮善類,靈帝,崇信宦官,隻圖享樂,更有買官賣官之說,朝廷上下可謂是早已一片烏煙瘴氣。
此番黃巾之亂,朝廷命各州郡招募兵將抵擋黃巾賊,這便是給了各州郡囤積兵將擬了一道聖旨。
傳聞靈帝身體已衰,而公子年幼,加以時日,幼主即位,各方州牧,諸侯擁兵自重,到時候四方諸侯群起,試問天下怎能不亂。
戲誌才身子威震,“誌才夜觀星相,仔細推演,其結果與將軍所說大致一樣,將軍真乃神人也,誌才佩服”。
趁此時機,呂布當即單膝跪地,“奉先不才,心懷風雲之誌,欲在這亂世之中建立一番功業,此時更是饑賢若渴,忘誌才出山,助奉先一臂之力“。
“哈哈,那若是誌才不願意呢?”
“誌才剛剛才說有緣千裏自來相會,能在這空穀幽林遇見誌才,想必冥冥中自有天意,若是誌才不願出山,那奉先隻能三顧茅廬了”。
此時郭嘉也開口道,“誌才與我乃是莫逆之交,我奉孝看準的人,自然不會有錯。
誌才昔年也曾與我說過,想在這亂世之中尋一位明主,奉先將軍便是我們眼中的明主啊,就連盧植大人也甘心在奉先將軍帳下出謀”。
“什麽?盧植大人也甘心在奉先將軍帳下,據說他不是被下獄抓回京都了嗎”,戲誌才震驚道。
“有緣千裏自來相會,誌才想躲開我郭嘉,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郭嘉笑應道。
戲誌才嘴角留著一撮長須,輕撫著長須打量了一番旁邊的呂布,“不知這位是?”
“不瞞誌才,這位乃是我家將軍,亂世之中興起的一支義軍,本打算帶領兵將前往廣宗一帶與皇甫大人會和,共同討伐賊首張角,路經此等,見一間茅屋,我家主人認定此處定隱藏著一方名士,便帶我前來訪賢,一問書童,沒想到竟是誌才”,郭嘉欣喜道。
郭嘉之才,戲誌才可是一直都看在眼裏,心有大誌,多謀善斷,能讓他認之為主,想必此人一定非比尋常。
“寒舍簡陋,還望幾位不要嫌棄,裏麵坐”,戲誌才開口道。
“哈哈,早就聽奉孝提起過誌才之名,沒想到竟在此處遇到,這當真算是緣分啊”,呂布笑道。
“哦,不知奉孝都說我什麽了”。
戲誌才這麽一問,倒是有些難住了呂布,畢竟郭嘉雖有提過,卻很少評論,眉宇微凝,笑道,“奉孝曾說誌才,誌才,人如其名,胸懷大誌,才華橫溢,其謀略不在奉孝之下”。
“嗬嗬,奉孝謬讚了,奉孝之才,我等豈能相比啊”。
木屋之內十分簡陋,堆滿了竹簡,比起水鏡先生的木屋則是少了幾分雅致,飄蕩著一股酒香,看來也是嗜酒如命之人。
三人一邊論學,一邊喝酒,時而傳來陣陣笑聲。
“當今之天下,皇帝昏庸,宦官當道,名不聊生,黃巾起義已然在我們的推算之中,誌才可敢推算黃巾起義能否成事”,郭嘉麵色淡然道。
“黃巾起義來勢洶洶,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乃是天下之民心所向,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誌才以為此番黃巾起義必成大事”。
郭嘉麵色微動,“黃巾軍來勢凶猛,多有勝仗,不過大漢朝曆經四百餘年,根深蒂固,此時還不可妄下定論”。
“話雖如此,不過遙想昔日赳赳老秦,一統六國,大秦鐵騎何其強盛,最後不也因為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直至滅國”,戲誌才道。
“吾不以為然”,此時呂布開口道。
突如其來的聲音倒是讓郭嘉和戲誌才多了一些期待,想聽一聽其他不同的聲音。
“願聽將軍高論”,兩人齊聲道。
“黃巾賊首張角,創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威望,信眾多達幾十萬。
加上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全國大旱,百姓們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此時張角振臂一呼自然有無數貧苦百姓響應,不過多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大漢朝綿綿四百年,雖然力衰,依舊根深蒂固,朝中多有人才,比如黃甫嵩,朱攜等人,都是能征善戰之人,加上四方諸侯都想借此時機,殺賊立功,加官進爵,假以時日,黃巾之亂定能平息”。
郭嘉與戲誌才對視了一眼,麵色微驚,沒想到看上去有些粗獷的漢子,既然也能有如此見解。
戲誌才舉起酒杯,猛的喝了一杯,“看來還是誌才學淺了,忽略了大漢朝的根基與四方諸侯的野心”。
“哈哈,誌才可是潁川名士,再說我呂布也隻是一番謬論罷了,說不定黃巾軍還真能大獲全勝,不過我等既為漢臣,自當盡力維護大漢疆土,保我大漢朝數百年基業”。
戲誌才兀自喝了一杯酒,嘴角顯露出一抹苦笑,“我等既為大漢朝子民,確實應當維護大漢疆土,不過如今的大漢朝已經不再是我們想要的大漢朝,聽聞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四方勇士奮力殺敵,可靈帝依舊不管不顧,讓官宦掌權,在宮中建**宮、裸泳池,沉迷女色,這樣的大漢朝已經不值得我們再去擁戴。”
呂布心頭微顫,之前郭嘉也曾跟他說過這番話,他不會是想讓自己效仿昔日霸王謀反稱王吧。
“那不知誌才有何良策”,呂布緊接著問道。
戲誌才深深歎了一口氣,“唉,此時還不宜做出對策,將軍既能推算到黃巾之亂的結局,是否能推算出目前天下的形勢呢”,戲誌才接著道。
這倒是把呂布給問住了,如此高難度的問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哪能說出一個一二。
凝眉思索了一番,輕笑道,“奉先才疏學淺,未曾思考過天下形勢,uu看書ww.uukash不過奉先以為即便黃巾之亂平息,大漢朝定有一亂”。
郭嘉與戲誌才雙眼一亮,對視了一眼,“願聽將軍高論”。
“當今的大漢朝已經是滿目瘡痍,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帝,禁錮善類,靈帝,崇信宦官,隻圖享樂,更有買官賣官之說,朝廷上下可謂是早已一片烏煙瘴氣。
此番黃巾之亂,朝廷命各州郡招募兵將抵擋黃巾賊,這便是給了各州郡囤積兵將擬了一道聖旨。
傳聞靈帝身體已衰,而公子年幼,加以時日,幼主即位,各方州牧,諸侯擁兵自重,到時候四方諸侯群起,試問天下怎能不亂。
戲誌才身子威震,“誌才夜觀星相,仔細推演,其結果與將軍所說大致一樣,將軍真乃神人也,誌才佩服”。
趁此時機,呂布當即單膝跪地,“奉先不才,心懷風雲之誌,欲在這亂世之中建立一番功業,此時更是饑賢若渴,忘誌才出山,助奉先一臂之力“。
“哈哈,那若是誌才不願意呢?”
“誌才剛剛才說有緣千裏自來相會,能在這空穀幽林遇見誌才,想必冥冥中自有天意,若是誌才不願出山,那奉先隻能三顧茅廬了”。
此時郭嘉也開口道,“誌才與我乃是莫逆之交,我奉孝看準的人,自然不會有錯。
誌才昔年也曾與我說過,想在這亂世之中尋一位明主,奉先將軍便是我們眼中的明主啊,就連盧植大人也甘心在奉先將軍帳下出謀”。
“什麽?盧植大人也甘心在奉先將軍帳下,據說他不是被下獄抓回京都了嗎”,戲誌才震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