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非和憤怒的女人之間,荊軻和蒙毅果斷選擇了韓非。
他們把回將軍府謝罪的事情暫時押後,派了驛館的小夥計去報個平安。
接著打聽到韓非被軟禁在城西的興平宮。
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質子宮。
也就是看管各國質子的地方。
美其名曰“宮”,其實是一片築起垣牆的裏巷,條件隻比普通民宅要好上一點,也寬敞一點。
質子們分門別院居住,每道院門都有重兵守衛。
隻要稍加觀察,就能發現這些宅院的風格也有等級上的區別。
最次的是夯土,條件很苦,住著最不要緊的人質、也最不受重視,隨時可能會被殺掉的那種。
這種質子多半是由別國為了求和主而動送來的,沒有尊嚴,質子也就不會被善待,比如燕國太子丹。
送來的質子與囚犯無異,隻能在院子裏活動,每天等人來送兩頓飯。
好一點的木構房屋、院裏種樹,隻是屋舍、家具老舊、雜草叢生,沒人打理。
這裏住著尋常質子,通常是兩國談攏條件,互換人質,所以不能輕視。
他們可以在士伍的跟隨和看管下進城四處轉轉,還可以進酒肆、女館風流一下。
最好的院子隻有一座,與普通房型離得較遠,前前後後幾間屋子,有下人照顧,還有專門的廚房,儼然一座富戶大宅。
屋子級別最高,看管的人自然也非常重要,比如韓非。
秦王昨晚親自送他入住,還囑咐下人好生照看,二十畝的院子,裏裏外外總共五十人的守衛,把這裏圍得像鐵桶。
雖然韓非被赦免,但細作之身是毋庸置疑的。
嬴政不打算放他走,如果韓非不肯為秦國效力,那自己用不上,也不會給別人用,就這麽一直養著得了。
城內許多文人士子得到風聲,一大早結伴而來,圍在韓非院門口要見韓子。
韓非之前一直被秦王的馬車接來送去,普通人很見上一麵。
現在聽說韓非可能要被一直留在秦國,激動萬分,拿著各自的文章想要來討教。
荊軻和蒙毅趕到時,這群士子正在和院裏的管事攪和。
“韓子現在是戴罪之身,沒有王上命令,誰都不可以見!”管事高聲宣布。
一人不滿道:“秦王不都赦免了嗎?韓子何來有罪之說?有罪的人應當被關去王獄才是。”
眾人附和。
“就是,誰不知道昨晚是秦王親自去王獄接來的韓子?這樣都算有罪,那沒罪的人,豈不是要飛到天上去?”
“你說韓子有罪,拿出證據來啊?就算是秦王,也不能光憑猜測就判一個人有罪吧,秦律難道都是擺設不成?”
“秦王這樣關押韓子,難道不怕引起天下人的眾怒嗎?”
當時的一國之君並不像後世的皇帝那樣地位崇高不可冒犯。
因為國家太多了,七個國家七個王。
民眾隻要有點見識,就會認識到君主其實離自己並沒那麽遙遠,批評、諷刺也不鮮見。
而且這幫人大多不是秦國人,才會“秦王秦王”地喊。
真正的秦人在耕戰國策的深刻熏陶下,要麽勤勤懇懇種田,要麽老老實實當兵,要麽就是一心一意走仕途升官。
總之老秦人都很忙,很少有像這樣沒事幹、以士子自居晃來晃去的。
當世的士子分兩種,沒有孰優孰劣,隻是人各有誌。
一種是在齊國稷下學宮的、那些專注於精進學問的人。
他們著書立說,把自己的學術理論寫成長篇大論,以此來影響世人。
另一種,就是以學問投機而單純為自己謀求仕途的。
而秦國勢頭最盛,來鹹陽的無一例外,都是為了做官。
鹹陽士子正是當年秦王下逐客令的對象,李斯最初也是他們中的一員,想在秦國謀求升遷機會。
但不是人人都有李斯那樣耀眼的才華,而被呂不韋相中、一路高升。
得不到重用的人,滿腹怨氣又不甘心回國,就這麽在鹹陽耗著。
這邊蹭蹭宴會,那邊蹭蹭辯論會,在圈子裏混個臉熟。
總盼著有一天,自己能和當年的商鞅、張儀、蘇秦、範睢還有現在的李斯一樣被人賞識,然後從小人物翻身逆襲。
然而機遇之所以是機遇,就是因為它的稀缺性。
翻身逆襲、名留青史的永遠隻是絕少部分,絕大部分人都會被曆史車輪碾成粉末,灰也不剩。
這些士子不在自身找解法,而把不受重用的原因歸咎於:蹭得不夠多,認識的人也不夠多。
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結交名人上麵,爭相攀附當世的紅人。
俗稱:蹭熱度。
結果實在的成績沒有,空練就了一張能把死人說活的嘴。
練得好了倒也算一門本事,就像當年的張儀。
伶牙俐齒的士子,嘴皮一碰,筆墨一寫,就能把白的變成黑的,把正的說成反的,讓人忌憚,讓人厭煩。
韓非不光在秦國,在整個七國中都是倍受追捧的人物。
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雖然輝煌不比從前,但依舊能人輩出,各個巧舌如簧、筆勝刀劍。
要是這場小風波傳到那邊去,一定會引起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
無關法家或是哪個學派,隻要跟秦國有關的,就要噴。
秦國被噴了幾十年上百年,看書.uukanshu.cm被噴得體無完膚,本也不必在乎這些,兵力才是硬道理。
但此時的秦國,攻趙受阻,今年剛經曆過一場十萬兵被全殲的大敗,氣焰被削弱,還沒有到那種可以完全無視別國評論的地步。
因為這些話語可以為幾國製造出一個共同的討厭目標、一個同仇敵愾的對象。
稍不留神,他們一拍即合站到一邊,一齊將戈矛對準秦國。
還是那句老話,秦國最討厭合縱。
那不就是以多欺少嗎?哼。
秦國曾經吃過幾次合縱的虧,十幾年前信陵君就讓秦國無法東出函穀關,而隻能派細作入魏挑撥離間方才化解。
花錢就是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
但那些官員簡直是個無底洞,一次比一次貪婪。
要完金子要珍珠,還要這樣那樣的玉器、犀牛角、象牙、虎皮豹皮……
很費錢啊。
秦國的錢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嬴政在聽說這些士子又開始聚眾喧嘩、嗶哩吧啦後,左右衡量,決定不去招惹他們。
隨即往韓非的院子派去一個傳令吏,帶去一條足以平定士子情緒、也足夠吸引人才的、一舉兩得的詔令。
“從今日起,韓子院允許各國士子入內交流學習……”
傳令吏一條一條念著,關於這座院子以後的各項製度、規矩,進去的人可以幹什麽、不能幹什麽,以及開門關門的時間等等。
在場眾人寂靜無聲地聽著,琢磨著這秦王大概是要效仿稷下學宮,弄了一個……
傳令吏念到最後一句:“……是為法學院。”
……
他們把回將軍府謝罪的事情暫時押後,派了驛館的小夥計去報個平安。
接著打聽到韓非被軟禁在城西的興平宮。
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質子宮。
也就是看管各國質子的地方。
美其名曰“宮”,其實是一片築起垣牆的裏巷,條件隻比普通民宅要好上一點,也寬敞一點。
質子們分門別院居住,每道院門都有重兵守衛。
隻要稍加觀察,就能發現這些宅院的風格也有等級上的區別。
最次的是夯土,條件很苦,住著最不要緊的人質、也最不受重視,隨時可能會被殺掉的那種。
這種質子多半是由別國為了求和主而動送來的,沒有尊嚴,質子也就不會被善待,比如燕國太子丹。
送來的質子與囚犯無異,隻能在院子裏活動,每天等人來送兩頓飯。
好一點的木構房屋、院裏種樹,隻是屋舍、家具老舊、雜草叢生,沒人打理。
這裏住著尋常質子,通常是兩國談攏條件,互換人質,所以不能輕視。
他們可以在士伍的跟隨和看管下進城四處轉轉,還可以進酒肆、女館風流一下。
最好的院子隻有一座,與普通房型離得較遠,前前後後幾間屋子,有下人照顧,還有專門的廚房,儼然一座富戶大宅。
屋子級別最高,看管的人自然也非常重要,比如韓非。
秦王昨晚親自送他入住,還囑咐下人好生照看,二十畝的院子,裏裏外外總共五十人的守衛,把這裏圍得像鐵桶。
雖然韓非被赦免,但細作之身是毋庸置疑的。
嬴政不打算放他走,如果韓非不肯為秦國效力,那自己用不上,也不會給別人用,就這麽一直養著得了。
城內許多文人士子得到風聲,一大早結伴而來,圍在韓非院門口要見韓子。
韓非之前一直被秦王的馬車接來送去,普通人很見上一麵。
現在聽說韓非可能要被一直留在秦國,激動萬分,拿著各自的文章想要來討教。
荊軻和蒙毅趕到時,這群士子正在和院裏的管事攪和。
“韓子現在是戴罪之身,沒有王上命令,誰都不可以見!”管事高聲宣布。
一人不滿道:“秦王不都赦免了嗎?韓子何來有罪之說?有罪的人應當被關去王獄才是。”
眾人附和。
“就是,誰不知道昨晚是秦王親自去王獄接來的韓子?這樣都算有罪,那沒罪的人,豈不是要飛到天上去?”
“你說韓子有罪,拿出證據來啊?就算是秦王,也不能光憑猜測就判一個人有罪吧,秦律難道都是擺設不成?”
“秦王這樣關押韓子,難道不怕引起天下人的眾怒嗎?”
當時的一國之君並不像後世的皇帝那樣地位崇高不可冒犯。
因為國家太多了,七個國家七個王。
民眾隻要有點見識,就會認識到君主其實離自己並沒那麽遙遠,批評、諷刺也不鮮見。
而且這幫人大多不是秦國人,才會“秦王秦王”地喊。
真正的秦人在耕戰國策的深刻熏陶下,要麽勤勤懇懇種田,要麽老老實實當兵,要麽就是一心一意走仕途升官。
總之老秦人都很忙,很少有像這樣沒事幹、以士子自居晃來晃去的。
當世的士子分兩種,沒有孰優孰劣,隻是人各有誌。
一種是在齊國稷下學宮的、那些專注於精進學問的人。
他們著書立說,把自己的學術理論寫成長篇大論,以此來影響世人。
另一種,就是以學問投機而單純為自己謀求仕途的。
而秦國勢頭最盛,來鹹陽的無一例外,都是為了做官。
鹹陽士子正是當年秦王下逐客令的對象,李斯最初也是他們中的一員,想在秦國謀求升遷機會。
但不是人人都有李斯那樣耀眼的才華,而被呂不韋相中、一路高升。
得不到重用的人,滿腹怨氣又不甘心回國,就這麽在鹹陽耗著。
這邊蹭蹭宴會,那邊蹭蹭辯論會,在圈子裏混個臉熟。
總盼著有一天,自己能和當年的商鞅、張儀、蘇秦、範睢還有現在的李斯一樣被人賞識,然後從小人物翻身逆襲。
然而機遇之所以是機遇,就是因為它的稀缺性。
翻身逆襲、名留青史的永遠隻是絕少部分,絕大部分人都會被曆史車輪碾成粉末,灰也不剩。
這些士子不在自身找解法,而把不受重用的原因歸咎於:蹭得不夠多,認識的人也不夠多。
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結交名人上麵,爭相攀附當世的紅人。
俗稱:蹭熱度。
結果實在的成績沒有,空練就了一張能把死人說活的嘴。
練得好了倒也算一門本事,就像當年的張儀。
伶牙俐齒的士子,嘴皮一碰,筆墨一寫,就能把白的變成黑的,把正的說成反的,讓人忌憚,讓人厭煩。
韓非不光在秦國,在整個七國中都是倍受追捧的人物。
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雖然輝煌不比從前,但依舊能人輩出,各個巧舌如簧、筆勝刀劍。
要是這場小風波傳到那邊去,一定會引起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
無關法家或是哪個學派,隻要跟秦國有關的,就要噴。
秦國被噴了幾十年上百年,看書.uukanshu.cm被噴得體無完膚,本也不必在乎這些,兵力才是硬道理。
但此時的秦國,攻趙受阻,今年剛經曆過一場十萬兵被全殲的大敗,氣焰被削弱,還沒有到那種可以完全無視別國評論的地步。
因為這些話語可以為幾國製造出一個共同的討厭目標、一個同仇敵愾的對象。
稍不留神,他們一拍即合站到一邊,一齊將戈矛對準秦國。
還是那句老話,秦國最討厭合縱。
那不就是以多欺少嗎?哼。
秦國曾經吃過幾次合縱的虧,十幾年前信陵君就讓秦國無法東出函穀關,而隻能派細作入魏挑撥離間方才化解。
花錢就是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
但那些官員簡直是個無底洞,一次比一次貪婪。
要完金子要珍珠,還要這樣那樣的玉器、犀牛角、象牙、虎皮豹皮……
很費錢啊。
秦國的錢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嬴政在聽說這些士子又開始聚眾喧嘩、嗶哩吧啦後,左右衡量,決定不去招惹他們。
隨即往韓非的院子派去一個傳令吏,帶去一條足以平定士子情緒、也足夠吸引人才的、一舉兩得的詔令。
“從今日起,韓子院允許各國士子入內交流學習……”
傳令吏一條一條念著,關於這座院子以後的各項製度、規矩,進去的人可以幹什麽、不能幹什麽,以及開門關門的時間等等。
在場眾人寂靜無聲地聽著,琢磨著這秦王大概是要效仿稷下學宮,弄了一個……
傳令吏念到最後一句:“……是為法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