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事口中的先君,是衛國的上一任國君。
衛君的哥哥,衛懷君,名叫子南公期。
這個衛懷君蠻慘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他是個亡國之君。
當了三十年的弱國君主,前往魏國朝覲魏國先王、魏安釐(xi)王的時候,被抓起來殺掉了。
原因很簡單,魏王要立自己的女婿做衛國國君,好讓衛國真正屬於魏國。
而那個女婿,也就是現在的衛君,子南公明(實際名字無考)。
老管事叫張肖,六十多了,一直跟著衛懷君的。
後來主人身死,主人的弟弟上位,張肖就去服侍新君。
他也沒什麽怨言,朝不保夕這種事,在這亂世很平常。
自己的安生才是唯一要堅持的東西。
“先君走了……”張管事閉目一想,“十七年了,臨去魏國前還跟我說,很想念青禾團的味道,不知此去之後能不能再吃到了,唉,他那是知道自己有去無回啊……”
“所以這個青禾團到底是……”荊軻想了想,“我聽人說是青色的。”
張管事點點頭:“的確是青色,很新奇,口感柔軟黏滑,感覺像是用稌米做成的,先君在時,每每宴請,還總會差人來買上幾十盒,給各地來的賓客嚐個鮮,當時文信侯還沒到濮陽來搶風頭,衛國國君雖說不受人重視,但至少也不會像今日這般被世人淡忘,唉,真是——”
“咳,呃咳。”
韓非假咳兩聲打斷他的感歎,像這樣在背後議君,也是被他所不齒的。
張管事這才意識到自己多舌了,立即息聲。
他又瞪了一圈同行的小隨從,就當作剛才什麽都沒說過。
見韓非吃完了正在擦嘴,他便帶人過來作揖道:“韓子,既然吃完了,就請隨我等回府吧,今晚沐浴歇息,君上為先生備好了行路的車馬,明日一早,先生便能啟程。”
韓非坐在榻邊穿上鞋,擺擺手:“我自己有馬,不、不勞費心。”
張管事欠身做請,準備引他出門。
韓非走了兩步,摸摸腰帶,又轉身回來問向荊軻:“飯錢多少?”
荊軻笑了笑:“既然先生是韓子,那這頓就當我請了,不要錢。”
韓非才不理這話,從大袖子裏掏出小錢袋,認認真真倒出一小把韓國布幣。
往櫃台上一放:“這些應、應該夠了,多謝招待。”
“那小店就收下了,多謝先生關照。”
韓非剛要轉身,又回過頭來說道:“《五蠹》,記得找來看。”
荊軻點點頭:“一定。”
韓非蕩了下袖子,昂首朝門口走去。
張管事在前一路作請,幾個隨從跟在後麵,排場很大。
就在韓非朝門外邁腳的時候,荊軻忽然想到了什麽,快步追了上去。
“先生請留步!”
……
“好吃?”
段靈兒拿著一片兩掌大的方木片,不解地看向荊軻。
這方木片上寫著“好吃”兩個字。
“你攔住韓子,就是請他寫這個的?”
荊軻點點頭:“是啊,這可是韓非的真跡,他給青禾軒提了字,咱們就把它掛到牆上,讓大家看看,大名鼎鼎的韓子都說我們好吃。”
“可是‘好吃’也……太簡單了吧,你讓他這麽寫的?”
“我哪兒要求的了他?我隻說了請他寫一句話,來表示青禾軒的東西好吃的,以後要作為一個招牌,他就寫了‘好吃’,多耿直。”
“可是……”段靈兒看看木片,又反過來看看,“光有這兩個字,別人要怎麽知道是韓子寫的?”
荊軻眨眨眼睛,靈兒也眨眨眼睛。
兩人像是噎住了一樣半天沒出聲。
氣氛一片寂靜……
後來,荊軻到木器行定做了一個雕刻著雲紋的木框。
把“好吃”木片安上去,掛到了店裏最顯眼的位置。
又在旁邊釘了一個小木牌,打了個箭頭指著“好吃”二字。
旁邊寫著:韓非寫的。
……
小白條急需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狗窩。
不然它總是要跑進雞窩睡覺,還壓碎了雞蛋,弄的一身蛋液。
然後又被段禾苗抱在懷裏,沾的他衣服上也髒兮兮、臭烘烘的,回家還要被母親嫌棄。
荊軻就找來一些木杆木板,給白條修了一間豪華茅草屋。
茅草頂、茅草鋪、有食盆、有水碗,還帶獨立小院的那種。
至於青禾變法的方案,荊軻和段靈兒兩個人又在夜裏做了進一步的討論。
在書房。
旁邊還有個段禾苗。
三人圍著兩隻小油燈,還掛了五六個輕紗螢囊小燈籠。
盈盈閃爍,點點溫馨。
禾苗趴著睡著了,口水流了一桌。
兩人對著一堆小山一樣高的竹簡,眉頭緊鎖。
這些都是段家的藏書,每一卷都用布袋裝好,下麵墜著標注書名的木簽。
段靈兒展開一卷簡,上下掃視,一邊說道:“我也是以前聽人說的,記不得是誰了,說是有個菜譜,記錄在簡牘上,既然張管事和你說的那個鄭亭長都提到過青禾團,那這青禾團就應該是青禾軒的特色菜,所以啊,菜譜八成就是青禾團的方子,可到底去哪兒了呢?”
荊軻看得眼睛都要瞎了,用力揉揉,打個哈欠:“都說了菜譜丟了,那怎麽會在家裏的書架上找到,這都什麽啊……”
他翻翻木簽,湊近看看:“《月令》、《日書》,喲,《呂氏春秋》,嗬,這麽多,都是《呂氏春秋》,父親他看麽?估計就是買來當擺設的,唉,說真的,別找了,菜譜肯定不在這裏。”
段靈兒歎了口氣:“我也不想這樣啊,可問父親他又支支吾吾說不知道,u看書 ww.uukanshu 那能有什麽辦法?”
“你有沒有試著問問母親?”
“問了,她說‘問你爹去’。”
荊軻苦笑一下,把手上的簡牘卷卷好,收進袋子。
又想了想,望了一圈屋子,試探地問道:“你說……耶耶的屋裏會不會有?”
段靈兒抽了下眉毛,顯然,“耶耶的屋”這種說法讓她不太舒服。
而這間屋子在翻新過後的名字叫作“書房”。
就是現在呆的這間。
她搖搖頭,也開始收拾竹簡袋子:“你之前也說了,青禾軒的落沒跟什麽菜譜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跟經營的人有關,所以不要管那個團子了,你不是說要弄新菜式的麽?還有那個掌葷的廚子,什麽時候去找?”
荊軻托著下巴想了想:“菜式要弄新的,青禾團的方子也要找,你想,像張管事和鄭亭長這樣的老濮陽人,隔了二十多年還能記得青禾軒的味道,這該是多好吃的東西啊。
“而且,既然他們知道,那別的老人沒準也會知道,我看霍老就說不定吃過,誒,關於這點,父親是怎麽說的?就算方子沒了,他至少也該知道個大致做法吧?”
段靈兒蹙眉朝父母主屋的方向瞪去一眼:“他要是知道就好了,但凡他能對家業上點兒心,青禾軒也不至如此啊。”
荊軻低聲道:“張管事說過,他以前在店裏見過少年時的父親,說他總來幫忙的,而父親現在這種不知不管的態度,你說……”
他靠近段靈兒,把聲音壓得更低:“……他會不會在隱瞞什麽?”
……
衛君的哥哥,衛懷君,名叫子南公期。
這個衛懷君蠻慘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他是個亡國之君。
當了三十年的弱國君主,前往魏國朝覲魏國先王、魏安釐(xi)王的時候,被抓起來殺掉了。
原因很簡單,魏王要立自己的女婿做衛國國君,好讓衛國真正屬於魏國。
而那個女婿,也就是現在的衛君,子南公明(實際名字無考)。
老管事叫張肖,六十多了,一直跟著衛懷君的。
後來主人身死,主人的弟弟上位,張肖就去服侍新君。
他也沒什麽怨言,朝不保夕這種事,在這亂世很平常。
自己的安生才是唯一要堅持的東西。
“先君走了……”張管事閉目一想,“十七年了,臨去魏國前還跟我說,很想念青禾團的味道,不知此去之後能不能再吃到了,唉,他那是知道自己有去無回啊……”
“所以這個青禾團到底是……”荊軻想了想,“我聽人說是青色的。”
張管事點點頭:“的確是青色,很新奇,口感柔軟黏滑,感覺像是用稌米做成的,先君在時,每每宴請,還總會差人來買上幾十盒,給各地來的賓客嚐個鮮,當時文信侯還沒到濮陽來搶風頭,衛國國君雖說不受人重視,但至少也不會像今日這般被世人淡忘,唉,真是——”
“咳,呃咳。”
韓非假咳兩聲打斷他的感歎,像這樣在背後議君,也是被他所不齒的。
張管事這才意識到自己多舌了,立即息聲。
他又瞪了一圈同行的小隨從,就當作剛才什麽都沒說過。
見韓非吃完了正在擦嘴,他便帶人過來作揖道:“韓子,既然吃完了,就請隨我等回府吧,今晚沐浴歇息,君上為先生備好了行路的車馬,明日一早,先生便能啟程。”
韓非坐在榻邊穿上鞋,擺擺手:“我自己有馬,不、不勞費心。”
張管事欠身做請,準備引他出門。
韓非走了兩步,摸摸腰帶,又轉身回來問向荊軻:“飯錢多少?”
荊軻笑了笑:“既然先生是韓子,那這頓就當我請了,不要錢。”
韓非才不理這話,從大袖子裏掏出小錢袋,認認真真倒出一小把韓國布幣。
往櫃台上一放:“這些應、應該夠了,多謝招待。”
“那小店就收下了,多謝先生關照。”
韓非剛要轉身,又回過頭來說道:“《五蠹》,記得找來看。”
荊軻點點頭:“一定。”
韓非蕩了下袖子,昂首朝門口走去。
張管事在前一路作請,幾個隨從跟在後麵,排場很大。
就在韓非朝門外邁腳的時候,荊軻忽然想到了什麽,快步追了上去。
“先生請留步!”
……
“好吃?”
段靈兒拿著一片兩掌大的方木片,不解地看向荊軻。
這方木片上寫著“好吃”兩個字。
“你攔住韓子,就是請他寫這個的?”
荊軻點點頭:“是啊,這可是韓非的真跡,他給青禾軒提了字,咱們就把它掛到牆上,讓大家看看,大名鼎鼎的韓子都說我們好吃。”
“可是‘好吃’也……太簡單了吧,你讓他這麽寫的?”
“我哪兒要求的了他?我隻說了請他寫一句話,來表示青禾軒的東西好吃的,以後要作為一個招牌,他就寫了‘好吃’,多耿直。”
“可是……”段靈兒看看木片,又反過來看看,“光有這兩個字,別人要怎麽知道是韓子寫的?”
荊軻眨眨眼睛,靈兒也眨眨眼睛。
兩人像是噎住了一樣半天沒出聲。
氣氛一片寂靜……
後來,荊軻到木器行定做了一個雕刻著雲紋的木框。
把“好吃”木片安上去,掛到了店裏最顯眼的位置。
又在旁邊釘了一個小木牌,打了個箭頭指著“好吃”二字。
旁邊寫著:韓非寫的。
……
小白條急需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狗窩。
不然它總是要跑進雞窩睡覺,還壓碎了雞蛋,弄的一身蛋液。
然後又被段禾苗抱在懷裏,沾的他衣服上也髒兮兮、臭烘烘的,回家還要被母親嫌棄。
荊軻就找來一些木杆木板,給白條修了一間豪華茅草屋。
茅草頂、茅草鋪、有食盆、有水碗,還帶獨立小院的那種。
至於青禾變法的方案,荊軻和段靈兒兩個人又在夜裏做了進一步的討論。
在書房。
旁邊還有個段禾苗。
三人圍著兩隻小油燈,還掛了五六個輕紗螢囊小燈籠。
盈盈閃爍,點點溫馨。
禾苗趴著睡著了,口水流了一桌。
兩人對著一堆小山一樣高的竹簡,眉頭緊鎖。
這些都是段家的藏書,每一卷都用布袋裝好,下麵墜著標注書名的木簽。
段靈兒展開一卷簡,上下掃視,一邊說道:“我也是以前聽人說的,記不得是誰了,說是有個菜譜,記錄在簡牘上,既然張管事和你說的那個鄭亭長都提到過青禾團,那這青禾團就應該是青禾軒的特色菜,所以啊,菜譜八成就是青禾團的方子,可到底去哪兒了呢?”
荊軻看得眼睛都要瞎了,用力揉揉,打個哈欠:“都說了菜譜丟了,那怎麽會在家裏的書架上找到,這都什麽啊……”
他翻翻木簽,湊近看看:“《月令》、《日書》,喲,《呂氏春秋》,嗬,這麽多,都是《呂氏春秋》,父親他看麽?估計就是買來當擺設的,唉,說真的,別找了,菜譜肯定不在這裏。”
段靈兒歎了口氣:“我也不想這樣啊,可問父親他又支支吾吾說不知道,u看書 ww.uukanshu 那能有什麽辦法?”
“你有沒有試著問問母親?”
“問了,她說‘問你爹去’。”
荊軻苦笑一下,把手上的簡牘卷卷好,收進袋子。
又想了想,望了一圈屋子,試探地問道:“你說……耶耶的屋裏會不會有?”
段靈兒抽了下眉毛,顯然,“耶耶的屋”這種說法讓她不太舒服。
而這間屋子在翻新過後的名字叫作“書房”。
就是現在呆的這間。
她搖搖頭,也開始收拾竹簡袋子:“你之前也說了,青禾軒的落沒跟什麽菜譜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跟經營的人有關,所以不要管那個團子了,你不是說要弄新菜式的麽?還有那個掌葷的廚子,什麽時候去找?”
荊軻托著下巴想了想:“菜式要弄新的,青禾團的方子也要找,你想,像張管事和鄭亭長這樣的老濮陽人,隔了二十多年還能記得青禾軒的味道,這該是多好吃的東西啊。
“而且,既然他們知道,那別的老人沒準也會知道,我看霍老就說不定吃過,誒,關於這點,父親是怎麽說的?就算方子沒了,他至少也該知道個大致做法吧?”
段靈兒蹙眉朝父母主屋的方向瞪去一眼:“他要是知道就好了,但凡他能對家業上點兒心,青禾軒也不至如此啊。”
荊軻低聲道:“張管事說過,他以前在店裏見過少年時的父親,說他總來幫忙的,而父親現在這種不知不管的態度,你說……”
他靠近段靈兒,把聲音壓得更低:“……他會不會在隱瞞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