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一臉茫然的看著宋重錦。
宋重錦無語的看著王永平,揉了揉額角,醞釀了一下,才開口:“四哥,娘的意思是,你的長處不在勸和這種事情上,以後有這樣的事情,你就記住一條,打死不開口,有什麽要麽問四嫂,要麽問娘就對了!”
王永平醍醐灌頂:“妹夫,還是你說的對!以後我就這麽幹!”
說完大房的事情,又說起三房。
三房如今,雖然王永貴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江氏要求也低,隻要王永貴別成年累月的不著家,不偷家裏的銀子去鎮上賭,她就心滿意足了。
他們家的田地也有,江氏體質柔弱,下不得地,孩子們又還小。
王永貴當初能下地,是被張婆子逼著下去的,如今張婆子不在家,他倒是爽快,掏錢請人給幫忙種的。
王永富看到,隻說他敗家,讓他別浪費錢,等他們爺三忙完了再給三房忙。
被王永貴拒絕了,一說農活不等人,一說要是大房真給三房幫忙,他就給錢,總不能便宜外人,也不便宜自己大哥和侄子吧?不僅要給錢,還多給點。
王永富一聽,這讓人知道了,不得說自己這個當哥哥的,還要掙弟弟的錢?
隻得算了。
就這般,王永貴肯掏錢,自然有的是人來幫忙,地裏也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了。
三房江氏也不管王永貴,如今每日除了做飯洗衣服,就是在家繡花,還帶著金花一起繡。
開始繡了幾張帕子,拿到繡莊去,也賣了幾百錢。
還接了筆大生意,說是給某個富戶的老娘繡佛經,聽說繡完給好幾兩銀子呢。
因為有這收入,三房如今倒是夫妻和和氣氣的,日子越過越滋潤。
前幾天,王永貴還抽空托裏正兒子給介紹了個隔壁村的老童生,給金盤啟蒙呢。
說完三房,就剩下王永平他和柳小橋。
王永平先是交代了,王永珠她們留下的地,本來隻有他跟柳小橋兩個人種,柳小橋是山裏人,沒種過地,好多都不懂。
本來打算雇人的,沒想到柳家兄弟下山來了,他們雖然不會種地,可有一把子力氣,有他們幫忙,倒也順順利利的春播下種了。
柳小橋也是閑不住的,沒事就進山一趟,打點野雞野兔子,自家不吃,都賣到鎮上酒樓,倒是也有一些進賬。
還有王永珍和木頭,王永珠將當初私底下買的田地,租給了木頭去種。
木頭是個舍得力氣的,一心思都紮在這田地裏,伺候得比自家祖宗還精心。
前些日子收山貨,王永平還記得當初答應過王老柱的,讓木頭來幫忙。
找木頭,木頭倒是拒絕了。
他說自己腦子不靈活,也隻會伺弄一畝三分地,去了幫不了什麽忙,就不去添亂了。
再說這生意,本是王家人的,他一個外姓人,摻和在裏麵,還有王永珍這個親娘夾在其中,反倒不好。
怕萬一孫家找來,倒是給王家惹麻煩了,還不如老老實實種地。
還說謝謝王家一直以來的照顧,可如今他已經是大人了,以後他能照顧好王永珍了,就不給王家添麻煩了!
等他種兩年地,手頭有點銀子了,到時候看是將這老院子買下來,還是另外再起個屋子也好,總歸意思是,盡量少給王家添麻煩。
也說了,要是山貨生意忙起來,那些體力活,不用說,隻喊一聲就行了。
地裏要是忙不過來,也交給他。
見木頭是真心的,也是個本分的,還考慮的這麽周全,想來也是深思熟慮想好了的。
王家兄弟感歎,難得木頭雖然長在孫家,可居然還沒長歪,也就不勉強他了。
隻讓他有什麽事情,也不要外道,畢竟是舅家。
木頭答應著,可這些天,一點沒有麻煩王家的,還約束著王永珍,不讓她出門。
春播那些日子,木頭白天黑夜的在自家田裏忙活完了了,就到王永平家幫忙,說是因為有老姑的地,怕王永平忙不過來。
忙完了,飯也不吃,就直接回家的,倒是讓人高看了一眼。
王永珠一聽,難怪呢,這家一分,幾房之間的區別就出來了。
大房人雖然多,可田地也就那麽點,尤其是林氏,除了種地和一把子力氣,別的都不會。
而三房和四房的媳婦,不是會繡花,就是會打獵,還能給家裏添進項。
這樣一比,倒顯得大房不如下麵的弟弟了。
隻怕幾房之間有隔閡,想來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這麽一想,看來古今中外,不管什麽時候,這女人也要有一技之長才好。
倒是木頭,沒想到還是個明白的,有他這樣管著王永珍,好好種地,以後日子也不會艱難。
不管怎麽說,木頭能這樣爭氣,倒讓王永珠鬆了一口氣,這樣,王永珍的日子也能過得下去。
這麽一路說這話,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七裏墩。
馬車經過王家的大院門口,卻沒有停,一直趕到了後麵王永珠那進院子旁的偏門。
馬車停下,大家下車來,張婆子一看臉就黑了:“老四,你把馬車趕到這後院幹啥?你娘我跟你妹子還有妹夫,是見不得人還是咋地?在才去城裏幾日,回來連大門都不能走了?隻能都偏門了?”
王永平一愣:“這不是離院子近麽?”
宋重錦在張婆子發飆之前,u看書ww.ukanshu 一把將王永平拖到一邊,“記住我先說的,不會說話不說話,照做就好了!”
王永平撓撓頭,將馬車又趕到了大門口。
大門是關著的,王永平跳下車就敲門:“大嫂,開門!”
裏麵傳來林氏不耐煩的聲音:“開什麽門?後院又不是沒有門,咋老是從咱們院子過?”
張婆子一聽,就炸了鍋,冷哼一聲:“給老娘把門踢開!老娘倒要看看,這當婆婆的回來,這做媳婦躲在屋裏不出來,不開門,還說三道四的,是哪家的規矩!”
王永平牢記宋重錦說的話,聽老娘的話,不要問,隻做就好了!
拔腳就踹門。
當初這木門可是宋重錦親自選的木料,上好的鬆木,結實的很,一腳下去,紋絲不動。
宋重錦無語的看著王永平,揉了揉額角,醞釀了一下,才開口:“四哥,娘的意思是,你的長處不在勸和這種事情上,以後有這樣的事情,你就記住一條,打死不開口,有什麽要麽問四嫂,要麽問娘就對了!”
王永平醍醐灌頂:“妹夫,還是你說的對!以後我就這麽幹!”
說完大房的事情,又說起三房。
三房如今,雖然王永貴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江氏要求也低,隻要王永貴別成年累月的不著家,不偷家裏的銀子去鎮上賭,她就心滿意足了。
他們家的田地也有,江氏體質柔弱,下不得地,孩子們又還小。
王永貴當初能下地,是被張婆子逼著下去的,如今張婆子不在家,他倒是爽快,掏錢請人給幫忙種的。
王永富看到,隻說他敗家,讓他別浪費錢,等他們爺三忙完了再給三房忙。
被王永貴拒絕了,一說農活不等人,一說要是大房真給三房幫忙,他就給錢,總不能便宜外人,也不便宜自己大哥和侄子吧?不僅要給錢,還多給點。
王永富一聽,這讓人知道了,不得說自己這個當哥哥的,還要掙弟弟的錢?
隻得算了。
就這般,王永貴肯掏錢,自然有的是人來幫忙,地裏也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了。
三房江氏也不管王永貴,如今每日除了做飯洗衣服,就是在家繡花,還帶著金花一起繡。
開始繡了幾張帕子,拿到繡莊去,也賣了幾百錢。
還接了筆大生意,說是給某個富戶的老娘繡佛經,聽說繡完給好幾兩銀子呢。
因為有這收入,三房如今倒是夫妻和和氣氣的,日子越過越滋潤。
前幾天,王永貴還抽空托裏正兒子給介紹了個隔壁村的老童生,給金盤啟蒙呢。
說完三房,就剩下王永平他和柳小橋。
王永平先是交代了,王永珠她們留下的地,本來隻有他跟柳小橋兩個人種,柳小橋是山裏人,沒種過地,好多都不懂。
本來打算雇人的,沒想到柳家兄弟下山來了,他們雖然不會種地,可有一把子力氣,有他們幫忙,倒也順順利利的春播下種了。
柳小橋也是閑不住的,沒事就進山一趟,打點野雞野兔子,自家不吃,都賣到鎮上酒樓,倒是也有一些進賬。
還有王永珍和木頭,王永珠將當初私底下買的田地,租給了木頭去種。
木頭是個舍得力氣的,一心思都紮在這田地裏,伺候得比自家祖宗還精心。
前些日子收山貨,王永平還記得當初答應過王老柱的,讓木頭來幫忙。
找木頭,木頭倒是拒絕了。
他說自己腦子不靈活,也隻會伺弄一畝三分地,去了幫不了什麽忙,就不去添亂了。
再說這生意,本是王家人的,他一個外姓人,摻和在裏麵,還有王永珍這個親娘夾在其中,反倒不好。
怕萬一孫家找來,倒是給王家惹麻煩了,還不如老老實實種地。
還說謝謝王家一直以來的照顧,可如今他已經是大人了,以後他能照顧好王永珍了,就不給王家添麻煩了!
等他種兩年地,手頭有點銀子了,到時候看是將這老院子買下來,還是另外再起個屋子也好,總歸意思是,盡量少給王家添麻煩。
也說了,要是山貨生意忙起來,那些體力活,不用說,隻喊一聲就行了。
地裏要是忙不過來,也交給他。
見木頭是真心的,也是個本分的,還考慮的這麽周全,想來也是深思熟慮想好了的。
王家兄弟感歎,難得木頭雖然長在孫家,可居然還沒長歪,也就不勉強他了。
隻讓他有什麽事情,也不要外道,畢竟是舅家。
木頭答應著,可這些天,一點沒有麻煩王家的,還約束著王永珍,不讓她出門。
春播那些日子,木頭白天黑夜的在自家田裏忙活完了了,就到王永平家幫忙,說是因為有老姑的地,怕王永平忙不過來。
忙完了,飯也不吃,就直接回家的,倒是讓人高看了一眼。
王永珠一聽,難怪呢,這家一分,幾房之間的區別就出來了。
大房人雖然多,可田地也就那麽點,尤其是林氏,除了種地和一把子力氣,別的都不會。
而三房和四房的媳婦,不是會繡花,就是會打獵,還能給家裏添進項。
這樣一比,倒顯得大房不如下麵的弟弟了。
隻怕幾房之間有隔閡,想來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這麽一想,看來古今中外,不管什麽時候,這女人也要有一技之長才好。
倒是木頭,沒想到還是個明白的,有他這樣管著王永珍,好好種地,以後日子也不會艱難。
不管怎麽說,木頭能這樣爭氣,倒讓王永珠鬆了一口氣,這樣,王永珍的日子也能過得下去。
這麽一路說這話,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七裏墩。
馬車經過王家的大院門口,卻沒有停,一直趕到了後麵王永珠那進院子旁的偏門。
馬車停下,大家下車來,張婆子一看臉就黑了:“老四,你把馬車趕到這後院幹啥?你娘我跟你妹子還有妹夫,是見不得人還是咋地?在才去城裏幾日,回來連大門都不能走了?隻能都偏門了?”
王永平一愣:“這不是離院子近麽?”
宋重錦在張婆子發飆之前,u看書ww.ukanshu 一把將王永平拖到一邊,“記住我先說的,不會說話不說話,照做就好了!”
王永平撓撓頭,將馬車又趕到了大門口。
大門是關著的,王永平跳下車就敲門:“大嫂,開門!”
裏麵傳來林氏不耐煩的聲音:“開什麽門?後院又不是沒有門,咋老是從咱們院子過?”
張婆子一聽,就炸了鍋,冷哼一聲:“給老娘把門踢開!老娘倒要看看,這當婆婆的回來,這做媳婦躲在屋裏不出來,不開門,還說三道四的,是哪家的規矩!”
王永平牢記宋重錦說的話,聽老娘的話,不要問,隻做就好了!
拔腳就踹門。
當初這木門可是宋重錦親自選的木料,上好的鬆木,結實的很,一腳下去,紋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