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被說的有點懵逼。


    難道樂隱是被十五強行拉了壯丁?還真有這種可能,畢竟崔博的信裏幾乎是給他下了死命令。


    但是他表麵還不願露出分毫來:“樂君何意也?我卻不曾強人所難啊…”


    “哼…”樂隱冷哼一聲說道:“難道不是崔長史令家奴將某和某的弟子擄到此地麽?”


    崔博搖了搖頭,連忙辯解:“未曾,未曾…”


    樂隱麵色不知怎麽說,仍是那般陰沉,但也將崔博請了進去。


    待分主次落座之後,崔博先向樂隱賠了個不是。


    不管怎麽說,樂隱人是過來了,而前幾天他有事兒耽擱住了,沒能及時見他,這就該賠禮。


    這倒是小事,主要是這樂隱該如何安置,是個問題。


    崔十五說他是大儒,崔博肯定是有一些意動的,至少來說,這個年頭能稱得上大儒的,必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但是他似乎被整得有點生氣,這就有些不妙了。


    “同是安平人,久聞君之高名,今日得見,實數幸事,這客舍終究不是常住之地,不若樂君搬至蔽宅,博也能朝夕請教則個?”


    崔博是不介意家裏再添幾個人,他那宅子算是大的,別說五六個,十來個人住都綽綽有餘。


    “某可從未說過要入崔長史之幕,不過來了便是來了,早年也曾聽說過盧子幹有一個得意門生,天縱逸才,來此地能得見崔長史也不算白走一遭啊!”


    樂隱撚了撚他那稀疏的胡須,似乎又對崔博的禮數周全十分滿意。


    什麽“君之高名”“朝夕請教”雲雲,崔博也算是大儒高徒,又是少年得名,那一通話下來,樂隱氣消了不少,甚至還有些飄飄然。


    不過,樂隱既然鬆了口,那崔博就有法應對了。


    “常山國剛複平靖,元氣大傷,急需恢複,敢問樂君可有建議?”


    沒錯,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問對,若是樂隱答了,崔博便能看出他的水準,若是樂隱不答,那麽似這般狂妄儒生,誰愛要誰要去吧。


    這不提還好,一提這個問題,樂隱的臉色就變了,當即袖子一甩說道:


    “某來到常山國,便聞崔長史之‘惡政’!不管如何恢複,反正閣下之政,不是善政!”


    “哦?博不才,願聞樂君高見。”


    若說崔博施政,也就那麽一條,分豪強田產與流民,行屯田法。既然樂隱說了它是“惡政”,崔博也不介意去聽聽他的觀點,若是中了,咱們就改善,若是胡吹大氣,扯不出幹貨,咱就當他是放屁。


    “《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流民無田,正是彼等不作為所結的苦果,驟然得田,實為不勞而獲,恐彼等心生驕怠!


    再者化耕農為屯兵,常山得田耕農何止萬人!崔長史欲做何耶?劉府君欲做何耶?”


    樂隱說越說越氣,越說越大聲,就差拍案起來指著崔博嗬斥了。


    他前麵說的話,其實不算重點,流民得田,但不是私人的,還是官家的,若不好好經營,自然會有駐軍強行奪田,授予其他流民。


    但後麵一句,說得很重,言外之意就是——你崔博和劉備吞養兵丁數萬,是欲效王考耶?


    是直指崔博和劉備有不臣之心啊!


    啊呀…崔博聽了也是驚了一身冷汗,這下多虧樂隱提點。


    若是被有心之人偵知,那一書劾狀是肯定要吃的。


    不過還好,這樂隱提了出來,那是必然沒有生出這個心思的。


    “還請樂君教我!”崔博直起身來,朝著樂隱一揖。


    隻見樂隱豎起手指道:“田畝之事,某卻不懂,行伍之事,某亦不通…


    然,以某之見,無非是隱秘行事、縮減人員和登記造冊!


    可按戶算,一戶一男丁登記在冊,授田若幹,二男丁登記,則倍之。


    有孤身男、女、鰥、寡,可使官家做媒,湊戶成對…”


    非誠勿擾後漢版本?大型相親節目?


    不過這主意卻是是妙啊,有婚配就會有生育,有生育就會有大量人口!


    此前崔博、沮授、張欽三人一直沒想到此事,知道是人均分田,而不是戶均分田,這就會可能出現幾種尷尬情況:家中無壯年男丁,雖然分得土地,卻心有餘力不足…


    人口,一直是重要的資源,大漢疆域廣袤,別說六千萬,就算再翻上幾倍,也完全是能養活的!


    “妙啊…妙啊!”


    崔博本還以為這樂隱僅僅就是一個純粹儒生,沒想到對治理民政方麵也是有見地的,不行!一定要留住!


    崔博與樂隱約定好了,明日將他和他的門生全都搬到崔宅,至於入幕為賓客之事,崔博是沒提的。


    好歹也是個大儒,咱的幕府應該是容不下他的,趕明兒還是報給劉備吧,讓他去處理。


    不過這建言,卻是收下了。


    時候也不早了,崔博是不打算住客舍和樂隱同榻而眠的,有家不回,那可也太僵硬了。


    何況,還有事兒和張欽、孫昶要商量。


    哎…回家路上,崔博就一直唉聲歎氣的——怎麽地咱這就沒有閑著的時候呐!你狗賊劉備,uu看書ww.uukansu 剝削廉價勞動力!著實可惡!


    不過也就是心裏吐槽下而已,崔博忙得連軸轉,終究還是不想見到亂世,不想衣冠南渡,不想中原陸沉!


    ……


    “思安以為如何?”三人坐倒書房,崔博將樂隱的一番話說出來,詢問詢問張欽的意見。


    孫昶算是對政事一竅不通,不過還算好的,能聽得下去,不像張飛那樣能在堂上睡著。


    張欽琢磨了半晌,終於給出了答複——


    “欽以為妥當,樂隱不愧是北州大儒,倒是有才的!”


    “哦?思安聽說過這樂隱?”


    說來也奇怪,同是一國人,崔博竟然沒聽過安平有這麽一號人。


    張欽點了點頭道:“樂隱為前太傅胡公弟子,治《禮》《易》《書》,自胡公去世後,這樂隱便隱居觀津,課徒講學…”


    哦,原來樂隱是胡廣的弟子啊,不過這胡廣,崔博是素來不喜歡,為人太過圓滑,與黨人、宦官、外戚都有聯絡,哪裏都吃得開,典型的三麵人啊,所以他才能曆仕六朝!


    不過這人在學問上也算是後漢數得著的了,這點崔博是不否認的。


    樂隱為胡廣弟子,但聽其言觀其人卻沒有胡廣那般圓滑,他的建議既然張欽覺得妥當,那應該也不會很差。


    “子舒啊…”崔博又問起了關於胡族之事,畢竟這件事兒已經梗在喉嚨裏了,不吐是不快的。</br></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揚漢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回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回還並收藏揚漢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