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六年,家父從臧中郎將出雲中,直麵日律班…”孫昶眼神飄忽到了遠方,說起了過往。


    “光和四年,檀石槐卒,和連繼位,和連其人,才力不逮其父,為穩鮮卑眾部心,忿而三路襲北地、雁門、高柳,也正是這一次。和連中箭而死,而我,也終究報得了父仇…”


    崔博:!!!


    這事兒他熟啊,韓當就是因為射殺和連,射雕手之名才彰顯出來。


    眼前這青年難道也參與那場狙擊?


    崔博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手上並無老繭,眼看就不是常年用箭的。


    他暗歎一聲,本想著又能撿到一個射雕手來著,不過,他也對其愈發感興趣了起來,不是箭射的,難道是上陣搏殺?瞧著這小夥兒也挺壯實的,還真保不齊呐。


    崔博當時問了張表事情經過,張表當時也提到了,至了北地郡時,遇到一群本地遊俠兒出塞,隻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張表等人也沒多問。


    “你繼續說。”


    孫昶聽聞崔博讓他繼續,當即朝著崔博走去。


    夏侯蘭腰間刀正待出鞘,卻被崔博製止了,也許其中有什麽密辛,不適合當眾講…


    “檀石槐、和連同年死,鮮卑不複往日強盛,加之熹平六年,出塞三萬騎攜弩者,止百餘耳!”


    孫昶壓低了聲音,但仍能聽出他很激動,他緊攥著拳頭:“一漢當五胡,可不是說著玩的,以弩對胡騎,本可奏得大功,然出征前幾日,武庫一夜竟失了弩五千張…”


    崔博也是吃了一驚啊,當年之事他也沒有細細打聽過,沒想到還有這種說法,當是他還在納悶臧田夏三將,也算是良將,怎麽地就死了十之七八,原來是失了漢軍最為倚重的弩射。


    隻是他當時沒細想,也沒機會深查,畢竟當時他還在涿縣呐!雒城武庫被盜,真是好大事啊,武庫令他是記不得是誰,但是武庫令為執金吾所轄,而當時執金吾…正是袁逢!


    難道…崔博轉瞬又搖了搖頭,袁逢以寬厚篤誠著稱,何況他還親自為崔博的親爺爺崔寔,準備過棺槨葬具,崔博不願去想其中最壞的可能。


    “我所建言千騎出塞,披堅持弩,便宜行事,正是因此!”孫昶說道激動處,竟麵色潮紅。


    其中還有一些細節,崔博覺得疑惑,於是便問了出來:“你又如何得知此事?”


    武庫被盜,崔博聽都沒聽說過,而他竟然知道其中密辛,由不得崔博不疑問。


    “因為,那次出塞,我也去了!”說著,孫昶竟扯下了衣衫,露出了他那健碩的上身,和密密麻麻的金創…


    “嘶…”崔博倒吸一口冷氣,這等場麵,他也隻在小說裏還有周泰身上見過。


    “那年我十八歲…”


    ……


    崔博本來還以為他是在胡吹大氣,沒想到這個人說話還真有理有據,就憑孫昶對崔博說出了漢、胡兩軍優劣,他就不同於那些子莽漢。


    勇還在其次,關鍵這個人是帶腦子的!


    “好漢子!”崔博拍了拍他的肩膀,朝著底下群眾公布道,“百金之酬,這位孫君,亦可得之!”


    “嘩…”底下圍觀群眾又是一番騷動,他們隻見那孫昶和崔博密語幾句,結果這個新來的長官直接就許了百金!


    孫昶朝崔博一拜,表示願入崔博門下。


    我得之矣!崔博大喜過望,上前一把扶起孫昶。


    幹脆程序做個足,崔博與身旁士卒秘語數句,那倆士卒便噠噠噠地往府內跑去。


    不多時,又是一口裝滿了馬蹄金的大箱,被抬將出來。


    今日崔博散出金二百,但他是一點都不心疼,這錢可不是這麽好拿的,一旦崔博覺得他們才不配酬,便會取消了百金酬。


    待一切結束後,崔博便下令撤了城中各處的告示,眼看這幾天來的人也越來越少,崔博又得二得力臂膀,這射策令卻是不再需要了。


    若是外地來者,直接去縣府報名即可。


    ……


    屯田和恢複工作齊頭並進,幾日中,崔博簡直是和張欽、孫昶二人如膠似漆,恨不得同榻共寢…這想法崔博是有,但是他那個榻太小,睡三個人還真是吃力。


    自張郃不在身邊,崔博總覺得缺些什麽,沮授雖智計驚人,但終究不是他的幕僚、門客,這下張欽、孫昶二人來,隻好彌補了崔博智短的缺陷。


    崔博坐在席上,突然就想到這麽一個問題——咱這算不算結黨營私呐?算不算團隊小團體?會不會被忌憚?


    劉備的人品,崔博還是很信得過的,劉備應該不會忌憚他,但是保不齊以後會有人訐他。


    關於這點,崔博又詢問了一番他二人的意見,大概就是:如何在隊伍中團結同誌,不被孤立?


    張欽豎起三枚手指道:“崔郎太過憂慮也,士人養著幾個幕僚、門客,太過正常,猶主君與臣下也,崔郎之同僚,應該也是有門客的!”


    一開始,uu看書 wwuukanshu 他二人還欲喊崔博主公,這崔博哪能受得住啊,他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他們改了稱呼。不為別的,實在是主公這個詞…太讓他不適應了。


    眼看張欽還有話說,崔博便示意他繼續說。


    “按崔郎的說法,關、張、周、蔣、簡五人算是劉府君家臣,而崔郎亦與劉府君為發小,那其五人便是崔郎需要團結的對象。


    而趙、高二人,雖有同門之誼,但與劉府君無主臣關係,也可以親近…”


    張欽侃侃而談,其實他也是隻聽了隻言片語,便為崔博理清了幾人關係。


    主要還是劉備手下太少,若是趙惇、高誘也能一心一意地跟著劉備,那他們數人,都可以被稱作原從黨。


    將來若是天下大亂,趙惇、高誘願不願意和劉備走還是兩說,主要還是屁股決定腦袋——趙惇本地土著,未被會跟著劉備奔走。


    而高誘也算是涿郡豪族,劉備當時寫信邀請高誘入仕,而高誘正好也借著這層關係,想打開仕途之門。


    但黨同伐異,還真算不上,頂多是將來可能成為不了同誌而已,他們的同學關係還是不會變的。


    對於這件事,孫昶插不上嘴,他不是士大夫家族出身,若是上陣或者參軍謀劃,他可能在行點,但這方麵他是不懂的。


    叩叩叩…


    “崔長史,有書自元氏來!”外邊一個門卒呼道。</br></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揚漢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回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回還並收藏揚漢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