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到了德國境內,又是另一番風景了,相比於法國的鄉村淡雅,德國的景致就顯得嚴肅了很多,不管是鄉村還是城市的布局都中規中矩。相比於法國,德國似乎看不到戰爭造成的痕跡,隻有在城市中見到一群群you行的人群,才知道戰爭也深深傷害了這個國家。


    歐洲對趙澤勇的衝擊是巨大的,要不是別樣的風格,會讓趙澤勇懷疑自己是在二十一世紀哪,那一座連一座的工廠,規模龐大布局合理的工業區,太有現代感了,跟雲南簡直就是兩個世界。不得不讓人感歎,起碼在城市建設上,人家確實領先了中國一百年。


    如果中國人有一半這樣的進步,或許就不會在一戰中受辱了,如果從鴉片戰爭時候能痛定思痛,如果在甲午之後能奮起直追,如果百日維新不是那麽倉促,如果沒有庚子國難,一個個如果在趙澤勇心頭蕩漾,感慨。


    在德國盤桓了許久,這次趙澤勇不再是以旅遊的心態了,而是帶著考察的願望。為什麽德國強盛,中國衰敗。走訪了大大小小十餘個城市,尤其是參觀那些工業城市,無工不強,這個口號對於專長機械技術的趙澤勇來說是非常熟悉的,此時感受格外真切。德國的工業讓人側目,有幸參觀了一些工廠,其中的設備,不亞於自己工作過的大國企中多數機器設備,這得是多少年的差距啊。


    德國的工業實力很強,但是工業現狀並不樂觀,大多數工廠停產代售,大多數工人失業。但是底子如此雄厚,假以時日不難崛起,而中國呢,得需要多少努力,多少犧牲,才能彌補上這些差距。在曆史的長跑中,這個時代中國人掉隊了。


    但德國之強,不僅在於工業。


    他們有最大最精密的機床廠。


    有萬噸水壓機最多的鍛造廠。


    有最密集的鐵路線。


    還有最嚴整的城市。


    還有最熟練的工人。


    還有最博學的教授。


    還有最嚴謹的學風。


    才有最強悍的軍隊。


    但是,德國人跟中國人並沒有多少不同,戰敗了,他們也在找借口。輸了,他們也不服氣。他們曾經也不團結,國家分裂成幾百個邦國,各自為戰各自為政,當強敵入侵,爭先恐後的當漢奸。英法奧俄等列強常年累月在德國的土地上廝殺不斷,死的卻全都是德國人。後來更是被拿破侖侵略,被迫割讓一大半領土,忍受的屈辱並不亞於現在的中國。他們的詩人拷問國人,德國在哪裏?我在地圖上找不到這個地方。在柏林嗎,不,那裏是普魯士,在維也納嗎,不,那裏是奧地利。


    但是德國總有一群人,他們失敗了承受了屈辱後,懂得積攢力量博回來。而中國人隻是在謾罵中虛度,在惋惜中蹉跎。再被拿破侖打的跟狗一樣後,普魯士的國王將自己的王宮貢獻出來建立大學,而甲午之時慈禧太後偏偏要把軍費挪用修建頤和園。


    其實沒有鴉片戰爭的如果,沒有甲午的如果,沒有庚子的如果,現實就是這樣,即便沒有這些事情發生,中國還是這個死樣子,隻不過沒人把他埋進沙子裏的鴕鳥頭拉出來而已,表麵上光鮮的窮光蛋。因為國人不懂得從現在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隻會把不幸歸咎於社會的不公,把落後歸結於王朝的腐敗,把失敗歸結於軍人的懦弱,從來沒想過其實自己有責任盡一份力去改變點什麽。


    如果懂得行動,什麽時候都不晚。德國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中國人也可以做到,我們所差的隻是行動力而已。趙澤勇終於悟了,離開了德國。


    過了丹麥進入瑞典,風景又是另一種了,這裏山多,水多,但是絕對不是江南那種感覺,充滿了異國情調,典型的瑞典式北歐風情,木建築很多,有點接近於俄羅斯鄉村的感覺。與世無爭,戰爭沒有給這裏帶來任何影響,這裏的人遠離戰爭,不關心戰爭,自顧自的活在畫中,真是幸福的人啊。


    到了瑞典已經是十月了,還有兩個來月就該頒獎了。


    趙澤勇在斯德哥爾摩郊外一個農場租住了一個木屋,屬於當地一戶農家,這家並不富裕,隻有三十多畝地,卻有六口人。老中青三代同堂,倒是幸福的一家。農場的主人是一個六十的老頭,這農場是老爺子白手起家建起來的,在家中老人很受尊重。


    趙澤勇是沉思漫步時候路過這裏的,一眼看到這農場就喜歡上了,恬淡幽靜,正適合自己眼下的心情,於是跟主人商量租下他們家一間小屋子。主人從來沒見過來自中國人,很熱情,爽快的答應趙澤勇租用,並且常常請趙澤勇跟他們一家一起共進晚餐。不過語言不通,交流上很有問題,包括租房都是靠手語比劃達成的協議,不過這不妨礙這一家子從趙澤勇這裏得到快樂,隻見他們對趙澤勇詢問一些什麽,趙澤勇疑惑的搖搖頭或者點點頭,他們都會發出爽朗的笑聲,從他們的表情來看,絕不是嘲笑趙澤勇或者中國人的。


    難得在這一家獲得了輕鬆。


    兩個月時間,趙澤勇都在思考。尤其是對在德國的所見所聞進行認真的思考。中國人能不能像德國人一樣,經營好自己的國家,能不能像德國人一樣取得讓人尊敬的實業,獲得自己應有的地位。


    兩個月時間,趙澤勇清晰的整理了自己的思考,寫下了厚厚一本,回國後想做,不,是該做的事情。


    ??????


    “眾所周知細菌在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尖端的研究領域。兩百年前荷蘭人列文虎克用他發明的顯微鏡將細菌的麵貌呈現在我們麵前,一百年前,德國科學家埃倫伯格提出細菌的概念,五十年前德國科學家海克爾和法國科學家賽迪悅對細菌進行分類,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和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發現細菌可以致病,並且提出了創口消毒的方法。從列文開始,我們一直都在前進,但是對這個領域我們進展很緩慢,巴斯德告訴了我們消毒的方法,可是我們卻無法完全避免感染,這讓我們必須承受失去生命的代價。


    直到一個偉大的中國科學家的出現,他發明的青黴素,是一種黴菌提取物,可以有效的抑致細菌的繁殖,從而給我們徹底的正麵的擊敗細菌感染導致的疾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事實也證明了,青黴素確實非常有用,在戰爭中,他救治了無數無辜的生命。


    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這個人是誰了,沒錯,他就是來自擁有古老悠久輝煌曆史的中國的趙澤勇,趙先生。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趙先生並沒有任何著名大學的求學經曆,也沒有名目繁多的各種博士教授頭銜,他隻是一個普通人。我在此想說的是,科學,不僅僅是大學中的研究者的實業,每一個人都能對此作出貢獻。”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很隆重,瑞典皇家醫學院的院長正在致頒獎辭。之後是趙澤勇象征性的領取獎狀等象征,瑞典國王王後上前祝賀他的同時,對他給人類科學事業的攻陷表示感謝,同時友好的表達了對古老中國的敬意。之後趙澤勇還要做獲獎致辭。


    “首先能站在這裏,獲得這個獎項,我本來應該感到高興,但是殘酷的現實讓我高興不起來,承認諾貝爾獎不考慮政治不參與政治,但是我國在外交上的失敗,仍舊讓我感到悲涼。


    我注意到皇家醫學院的院長先生提到我國的悠久曆史,也感謝尊敬的國王和王後對我國表達的善意。但是在這裏,我不想說我們的祖先曾取得過多麽輝煌的榮譽,曆史總是一去不回頭,冷冰冰的現實才是我們的人生。


    置身在這樣一個大時代下,每個人都有他的選擇,但是我認為,有些事情不是我們想去幹什麽,而是我們該幹什麽,在這大時代下,每個人是不是都該有自己的責任,我認為是的。


    我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再次輝煌,在我看來,那其實也不重要,但我希望看到的是,我們這一代人,都曾經為了心中所想而努力過,這就夠了。”


    諾貝爾頒獎典禮很隆重,瑞典國王王後同時參加,各個獲獎者作簡短的發言。


    趙澤勇的發言是即興的,事前並沒有過構思,完全是由感而發。


    此次獲獎的是一共有四個人,除了化學獎沒有評選之外,**、文學獎、物理學獎還有趙澤勇獲得的生理學或醫學獎都各有一個人獲得,**的得主是美國總統威爾遜,他因為提議建立國聯,試圖依靠這個機構解決今後各國之間的紛爭,從而一勞永逸的解決戰爭,而獲獎。文學獎是一個瑞士人獲得。而化學獎,正是在這次戰爭中失敗的德國人獲得的。


    除了威爾遜沒有親臨,派了代表外,其他人都本人出席。


    “這中國人在說什麽?”


    “我可聽不懂中文。”


    “可是看不出有高興的模樣啊。”


    “誰知道呢,也許是覺得獎金太少了。”


    “是嗎,不少了,我這樣的教授得工作二十年才能得到那麽多錢呢。”


    有人在評判趙澤勇的發言,毫無疑問在場的人中,除了翻譯外,很少有人能聽懂。


    但是有一個人卻認真的聽了趙澤勇的發言,並且還詳細做了記錄。


    “實幹嗎?他是這個意思吧!還有責任感,難道是這種實幹的精神外加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取得這樣的成就嗎。”


    一個中年人一邊思考,一邊認真的記錄著。


    中年人是從法國剛剛趕來的,作為外交官,巴黎和會失敗了,本來他是要回國的,可是在報紙上看到了趙澤勇到斯德哥爾摩領獎的事情後,他臨時改變了行程,果然這裏沒有一個中國人,連一個記者都沒有。


    中年人並沒有太過激動,在自己國家剛剛蒙受了那樣的屈辱的情況下,他實在沒有心情去高興去興奮。他來這裏不是分享同胞的榮譽的,而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一個在世界上取得了榮譽的同胞鼓勵和捧場而已。


    作為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中年人記錄下來了趙澤勇的發言,決定將其帶回過去刊載,也算是對這個為國家在困難時期爭得了一份難得榮譽的同胞的鼓勵和肯定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南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