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未婚青壯女性上島之事卻有點故事。開發桃源之初,劉源就注意到了男女數量平衡的問題,一開始,就買了不少青年婦女上島。那幾家富商也有同樣的舉動,隻是數量上略少而已。在他們的本意,是想以此作為一種鼓勵島上青壯賣力的措施,挑那些表現好的,比較能幹的,還有忠心的,慢慢給他們一個人分配一個。這也有穩定人心的作用,在島上成了家,總會安心了。而且,其他的富商,也有在這些婦女中,挑選些麵容姣好的,收作丫環使女乃至侍妾養在島上的別院,自己上島時有個安逸享受之處的想法。
沒想到劉星羽一上島,第一件事就是解放這些婦女,以書院的名義宣布她們的賣身契在上島之時全部作廢;又宣稱男女平等,她們的婚嫁也由自己作主,桃源自會創造出未婚男女接觸的機會,讓他們相互了解選擇,桃源自然的實行一夫一妻製。除了劉源心痛兒子,把自己運來的婦女完全交給他處理外,其他人對劉星羽的話根本置之不理,該怎麽辦照舊怎麽辦。如果說剛開始兩條還能被劉星羽的父執之輩們嗤之以鼻,認為他是少年輕狂、異想天開的話,隨後的發展就出乎他們的意料了。
劉星羽以書院的名義宣布了上述決定後,並沒有立刻對不遵守的人怎麽樣,而是拿出科學院(當時還是實驗室)的一些研究成果,把那些婦女組織起來,收購了大量的棉花,支起大批新型織機,開始紡起紗織起布來。很快,那些沒有把自己運來的婦女交出來的富商就後悔了:運出桃源,這些布帶來的利潤,單位數量上雖然不是暴利,但是架不住量大啊!衣食住行,這是誰也離不開的。新型織機速度快,織出來的布還好,用的原料還省,劉源交出這些婦女,隻在新建的紡織廠中占了很少的股份,可是每月坐收的紅利竟也足以讓人眼紅,還獨占了運輸分銷這種布的生意。大部分富商經不起誘惑,紛紛命島上的管家,把養在島上閑吃飯的婦女交給劉星羽等人換股份。
等大家差不多事實上默認了那兩條規定,劉星羽再次宣布一番,又加上了如果不照此辦理,書院將采取措施等等。這一回,絕大多數人都不再出頭反對,少數幾個還在頑抗的,主事之人不在島上,隻有管家在(這也是有意挑選的時機)。緊接著,書院組織起人手,很快把那些頑抗之人的家門敲開,強行把那些婦女帶走。事後,等那幾家主事的人上島,麵對既成事實也無可奈何--他們隻是商人,島上沒有官府,書院經此一事,隱隱已有島上官府的架勢,自古民不與官鬥,總不能到書院裏告書院自己。後來,這些富商眼紅紡織業的厚利,運送婦女上島的事還有幾個在做,上島之後也都會遵守島上的規矩。書院製定了按送上島的婦女人數和身體以及精神健康程度(避免這些婦女在路上遭到欺淩),折算成新建擴建紡織廠中的股份份額的標準,雖然回報沒有一開始那麽豐厚,對於那些順路的人來說,掙個路費也不錯。不過,就算如此,島上的男女比例還是很快失衡了,出現男多女少的局麵。畢竟,男性青壯上島後可從事的行業多,除了自己掙的多,給那些工場主也好,商人也好,帶來的利潤也高;婦女就相對差一些,因為紡織業還沒有形成產業細分,沒有更高端的部分,單位利潤還是低,每個女性工人給工場主帶來的利潤較低,又受到原材料的限製,如果工場規模再上不去,總的獲利並不豐厚。後來隻有劉星羽堅持不懈的拓展紡織業,從上遊的原料到下遊的製衣,最終,島上的紡織業還是主要集中到了劉星羽還有劉雲秀手裏,還有四傑和幾個書院男弟子用自己的公職基金投入了一定的股份。出現這個結果倒也不稀奇,劉星羽自己名下的錢就多,家族中的份額,某些專利的收入,還有他興辦的四海商社等,為了發展紡織業,星羽有一段時間,把所有能投入的錢全投進去了,搞的自己捉襟見肘,有時想做實驗連買材料的錢都沒有,雲秀心痛弟弟,把自己名下的錢也交給他用。至於那幾個書院的男弟子,他們可不是看星羽的麵子,而是為了雲秀小姐,才把自己的公職基金投到紡織這麽一個回報率如此低的行業上的(現在如此,將來可不一定),個中原因容後再表。在這裏,先解釋一下公職基金是怎麽回事。
原來,書院弟子開始為整個島上的移民服務時,劉星羽就提出,這也算是從事了一個為公眾服務的職務,簡稱公職。大家討論了一番,確定了各種公職的工作職權範圍,為之設置的人員、組織體係、工作程序和方法,最關鍵的是,從事這些公職的人必須得到相應的報酬。劉星羽找人核算了一下,又參照大宋官員的俸祿,製定了桃源公職人員薪酬體係,根據級別各有不同,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薪酬相當豐厚。其他人有些不同意見,認為桃源初建,一切百廢待興,公職人員的薪酬太高不太合適,而且,在島上也很少有花大錢的地方。劉星羽堅持認為:桃源的薪酬體係與以往的都不同,高薪以養廉,與之相應的,就是桃源絕對不允許公職人員接受其他方麵的財物,不管是饋贈、禮物、酬勞、謝儀等等,任何名目的都不行,為此還要製定嚴格的法律來規範這方麵的事情。至於有錢沒處花的問題,劉星羽想出了公職基金的主意:公職人員可以把自己的薪酬中的一部分投入公職基金,由專人幫他們投向利潤豐厚的行業獲取回報,當然,公職人員也可以自行決定公職基金的使用方向。
話接前麵,其實,整個用紡織業換取女工的事件都是劉星羽等事先精心策劃好的,還得到了老師的支持,他們還伏有一招沒用上的暗棋--即使劉源不把婦女交出來,由師母,也就是陳平的夫人出麵,也在大宋境內準備好了一批人,隨後就會和她一起來到桃源。這一切隻為一個目的:爭奪桃源的實際控製權。通過一個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決定,開啟大家這麽一個思維定勢--在桃源,實行的是全新的規矩,而這套規矩,是由書院最先建立的。這樣一來,桃源的事情,漸漸就由劉星羽等人來決定了,而不是天然的由那些出資開發桃源的富商們說了算。實際上,在這些富商還沒有認識到,作為主要的出資者,自己其實更有決定桃源規矩的理由時,整個島上已經完成了這個轉變。畢竟,這個時代商人的身份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是規矩的遵守者而不是決定者。他們一開始又貪圖安逸沒有立刻把家搬到桃源,對島上發生的事情不能馬上做出反應,所以,在有心人的算計之下,他們很快丟掉了島上的決策權。不過,這也為桃源今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內耗。
作者的話:公布一下測試題的參考思路。產品標準必須考慮生產者的能力,既然是鮮牛奶標準,對成份的要求,不應超出符合客觀規律喂養的健康奶牛能夠提供的範圍。說標準低的人,不能隻拿國際上(其實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標準說事,據說那些國家生產的牛肉還能提供瘋牛病,現在還有不少地方禁止進口。用類似的方式喂養的奶牛,會不會是符合客觀規律喂養的健康奶牛可不確定。說標準低,你要拿處翔實的數據來:什麽品種的奶牛,用什麽飼草喂養,喂養條件如何,最終生產的鮮牛奶成份能達到更高的標準,這才是更符合科學的結論。羅嗦了不少,另外一方提出的國情論,我下次在分析。
解釋一下我用的“據說”:這個“據說”不是“道聽途說”,也不是我自己“杜撰瞎說”,我用“據說”引出的內容,都是公開發表在正式出版的報刊上,以及知名網站上的內容,大家有興趣可以用關鍵字搜一下。隻是我懶得把出處一一再翻出來標明,所以用“據說”。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未婚青壯女性上島之事卻有點故事。開發桃源之初,劉源就注意到了男女數量平衡的問題,一開始,就買了不少青年婦女上島。那幾家富商也有同樣的舉動,隻是數量上略少而已。在他們的本意,是想以此作為一種鼓勵島上青壯賣力的措施,挑那些表現好的,比較能幹的,還有忠心的,慢慢給他們一個人分配一個。這也有穩定人心的作用,在島上成了家,總會安心了。而且,其他的富商,也有在這些婦女中,挑選些麵容姣好的,收作丫環使女乃至侍妾養在島上的別院,自己上島時有個安逸享受之處的想法。
沒想到劉星羽一上島,第一件事就是解放這些婦女,以書院的名義宣布她們的賣身契在上島之時全部作廢;又宣稱男女平等,她們的婚嫁也由自己作主,桃源自會創造出未婚男女接觸的機會,讓他們相互了解選擇,桃源自然的實行一夫一妻製。除了劉源心痛兒子,把自己運來的婦女完全交給他處理外,其他人對劉星羽的話根本置之不理,該怎麽辦照舊怎麽辦。如果說剛開始兩條還能被劉星羽的父執之輩們嗤之以鼻,認為他是少年輕狂、異想天開的話,隨後的發展就出乎他們的意料了。
劉星羽以書院的名義宣布了上述決定後,並沒有立刻對不遵守的人怎麽樣,而是拿出科學院(當時還是實驗室)的一些研究成果,把那些婦女組織起來,收購了大量的棉花,支起大批新型織機,開始紡起紗織起布來。很快,那些沒有把自己運來的婦女交出來的富商就後悔了:運出桃源,這些布帶來的利潤,單位數量上雖然不是暴利,但是架不住量大啊!衣食住行,這是誰也離不開的。新型織機速度快,織出來的布還好,用的原料還省,劉源交出這些婦女,隻在新建的紡織廠中占了很少的股份,可是每月坐收的紅利竟也足以讓人眼紅,還獨占了運輸分銷這種布的生意。大部分富商經不起誘惑,紛紛命島上的管家,把養在島上閑吃飯的婦女交給劉星羽等人換股份。
等大家差不多事實上默認了那兩條規定,劉星羽再次宣布一番,又加上了如果不照此辦理,書院將采取措施等等。這一回,絕大多數人都不再出頭反對,少數幾個還在頑抗的,主事之人不在島上,隻有管家在(這也是有意挑選的時機)。緊接著,書院組織起人手,很快把那些頑抗之人的家門敲開,強行把那些婦女帶走。事後,等那幾家主事的人上島,麵對既成事實也無可奈何--他們隻是商人,島上沒有官府,書院經此一事,隱隱已有島上官府的架勢,自古民不與官鬥,總不能到書院裏告書院自己。後來,這些富商眼紅紡織業的厚利,運送婦女上島的事還有幾個在做,上島之後也都會遵守島上的規矩。書院製定了按送上島的婦女人數和身體以及精神健康程度(避免這些婦女在路上遭到欺淩),折算成新建擴建紡織廠中的股份份額的標準,雖然回報沒有一開始那麽豐厚,對於那些順路的人來說,掙個路費也不錯。不過,就算如此,島上的男女比例還是很快失衡了,出現男多女少的局麵。畢竟,男性青壯上島後可從事的行業多,除了自己掙的多,給那些工場主也好,商人也好,帶來的利潤也高;婦女就相對差一些,因為紡織業還沒有形成產業細分,沒有更高端的部分,單位利潤還是低,每個女性工人給工場主帶來的利潤較低,又受到原材料的限製,如果工場規模再上不去,總的獲利並不豐厚。後來隻有劉星羽堅持不懈的拓展紡織業,從上遊的原料到下遊的製衣,最終,島上的紡織業還是主要集中到了劉星羽還有劉雲秀手裏,還有四傑和幾個書院男弟子用自己的公職基金投入了一定的股份。出現這個結果倒也不稀奇,劉星羽自己名下的錢就多,家族中的份額,某些專利的收入,還有他興辦的四海商社等,為了發展紡織業,星羽有一段時間,把所有能投入的錢全投進去了,搞的自己捉襟見肘,有時想做實驗連買材料的錢都沒有,雲秀心痛弟弟,把自己名下的錢也交給他用。至於那幾個書院的男弟子,他們可不是看星羽的麵子,而是為了雲秀小姐,才把自己的公職基金投到紡織這麽一個回報率如此低的行業上的(現在如此,將來可不一定),個中原因容後再表。在這裏,先解釋一下公職基金是怎麽回事。
原來,書院弟子開始為整個島上的移民服務時,劉星羽就提出,這也算是從事了一個為公眾服務的職務,簡稱公職。大家討論了一番,確定了各種公職的工作職權範圍,為之設置的人員、組織體係、工作程序和方法,最關鍵的是,從事這些公職的人必須得到相應的報酬。劉星羽找人核算了一下,又參照大宋官員的俸祿,製定了桃源公職人員薪酬體係,根據級別各有不同,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薪酬相當豐厚。其他人有些不同意見,認為桃源初建,一切百廢待興,公職人員的薪酬太高不太合適,而且,在島上也很少有花大錢的地方。劉星羽堅持認為:桃源的薪酬體係與以往的都不同,高薪以養廉,與之相應的,就是桃源絕對不允許公職人員接受其他方麵的財物,不管是饋贈、禮物、酬勞、謝儀等等,任何名目的都不行,為此還要製定嚴格的法律來規範這方麵的事情。至於有錢沒處花的問題,劉星羽想出了公職基金的主意:公職人員可以把自己的薪酬中的一部分投入公職基金,由專人幫他們投向利潤豐厚的行業獲取回報,當然,公職人員也可以自行決定公職基金的使用方向。
話接前麵,其實,整個用紡織業換取女工的事件都是劉星羽等事先精心策劃好的,還得到了老師的支持,他們還伏有一招沒用上的暗棋--即使劉源不把婦女交出來,由師母,也就是陳平的夫人出麵,也在大宋境內準備好了一批人,隨後就會和她一起來到桃源。這一切隻為一個目的:爭奪桃源的實際控製權。通過一個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決定,開啟大家這麽一個思維定勢--在桃源,實行的是全新的規矩,而這套規矩,是由書院最先建立的。這樣一來,桃源的事情,漸漸就由劉星羽等人來決定了,而不是天然的由那些出資開發桃源的富商們說了算。實際上,在這些富商還沒有認識到,作為主要的出資者,自己其實更有決定桃源規矩的理由時,整個島上已經完成了這個轉變。畢竟,這個時代商人的身份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是規矩的遵守者而不是決定者。他們一開始又貪圖安逸沒有立刻把家搬到桃源,對島上發生的事情不能馬上做出反應,所以,在有心人的算計之下,他們很快丟掉了島上的決策權。不過,這也為桃源今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內耗。
作者的話:公布一下測試題的參考思路。產品標準必須考慮生產者的能力,既然是鮮牛奶標準,對成份的要求,不應超出符合客觀規律喂養的健康奶牛能夠提供的範圍。說標準低的人,不能隻拿國際上(其實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標準說事,據說那些國家生產的牛肉還能提供瘋牛病,現在還有不少地方禁止進口。用類似的方式喂養的奶牛,會不會是符合客觀規律喂養的健康奶牛可不確定。說標準低,你要拿處翔實的數據來:什麽品種的奶牛,用什麽飼草喂養,喂養條件如何,最終生產的鮮牛奶成份能達到更高的標準,這才是更符合科學的結論。羅嗦了不少,另外一方提出的國情論,我下次在分析。
解釋一下我用的“據說”:這個“據說”不是“道聽途說”,也不是我自己“杜撰瞎說”,我用“據說”引出的內容,都是公開發表在正式出版的報刊上,以及知名網站上的內容,大家有興趣可以用關鍵字搜一下。隻是我懶得把出處一一再翻出來標明,所以用“據說”。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