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了煤礦,和每次一樣,先去過地磅,對於悍威來說,自重輕是一大優點,才十四噸多一點,最近幾年,隨著治超的執行力度,輕量化逐漸成了香餑餑,就連隨車的水壺,老板都要買一個塑料的,嫌鐵皮的沉。
排了半天隊,都到晚上八點多了,才輪到悍威裝車。
王師傅已經在臥鋪裏睡熟了,張軍發動車輛,開到了工位,按了下喇叭,示意可以裝煤了。鏟車開始裝煤。
“轟隆。”一鏟子煤,傾倒進了車廂的大嘴裏。張軍打開車窗,衝鏟車師傅說道:“師傅,第一趟,少裝點。”
“什麽?”轟隆隆的發動機聲音中,鏟車師傅沒聽清。
張軍連用手指比劃著,又說了一遍:“第一趟,少裝點。”
這次師傅聽著了,用手指圈成了個ok的形狀。“好的,沒問題。”
一鏟,又是一鏟,張軍在車上發現不妙,怎麽還裝啊?
趕緊跳下車,爬上大廂一看:乖乖,一米八高的車廂都要裝了多半箱了,看這樣,淨重不下五十噸。
“我不是說少裝點嗎?”張軍衝鏟車師傅嚷道。
“這已經很少了啊,前四後八還裝這麽多呢,你一個半掛,這才裝這麽點了。你看人家別的車,哪個不是冒尖了?”鏟車師傅回應道。
唉,真是無話可說。張軍無奈地搖了搖頭,怎麽辦?自己可不想一鍬一鍬地將煤再卸下去,算了,就這麽多吧。
這次是近途,而且也就多半車廂煤,所以不用蓋苫布了。車廂是標準車廂,一米八高,裝內蒙的散煤差不多得裝滿了,但是這個煤礦的是塊煤,密度大,這要是裝滿一車廂,至少有八十噸了。幸虧自己發現得及時,否則要是給裝滿一車廂,嶄新的悍威半掛就受苦了。
從車廂的小梯子上下來。張軍拉開車門,扶著扶梯,蹬著兩級台階,爬進駕駛室。坐好了,打開電門,擰動鑰匙,“嗡,嗡嗡。”馬達喘著氣,將290馬力的發動機啟動了,踩離合,掛入一檔,鬆開手刹。然後緩慢抬離合,緩加油門。慢慢到了離合接入點。心裏念叨著:不要跳,不要跳。神靈沒有感動,咚,咚咚,悍威牽引頭不服似的,向張軍示威,跳了起來,有了前麵的經驗,張軍沒有犯同樣的錯誤,跳就跳吧,不搭理你,接著緩鬆離合器,繼續加油門,悍威牽引頭跳了兩下,終於爬了起來,開動了。(.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接著鬆油門,摘掉一檔,掛入二檔。咣當一聲,車頭又不服似的跳了一下,乖乖地接著加速了。
後麵的王師傅翻了個身子,迷迷糊糊不知說了句什麽話,接著睡覺去了。
來到磅房前,遠遠地就將車身對正了,地磅才三米寬,要是不小心出了偏差,就會掉下磅板了,後果很嚴重,小心翼翼地將車開上磅板,前麵紅色的牌子亮了,上麵顯示著毛重:六十五噸,除去自重,這趟裝了五十噸。本來半載磨合,打算裝三十噸左右,可憐的牽引頭啊,受委屈吧。張軍下車開好票,回來將車又小心翼翼開下來。
跳就跳吧,慢慢就適應了,張軍暗暗想到。發動機的聲音真好聽!不用看轉速表,隻聽聲音,張軍就知道發動機大概的轉速了。新車不能轟油門,否則會導致過早磨損,張軍一直保持在一千五百轉左右換檔,這樣既能保持充足的動力,又不損傷機器。雖然換擋的時候車頭會不由自主地跳那麽一小下,但在張軍的努力下,跳得越來越低了,最後就隻剩下駕駛室的減震晃動兩下,基本感覺不到什麽了。
和前四後八的區別,除了車頭輕,會跳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麻煩,就是倒車了。原來張軍就了解過,聽人家說什麽反方向,具體也沒想明白,所以開了半掛之後,有意無意地避免倒車,還好,每次的場地都非常大,不需要倒車就可以掉頭了。
車燈還行,遠光的兩道光柱照到了大概一百五十米,近光就有點暗了,兩邊都是漆黑一片,看不到什麽東西。雖然夜路已經常跑了,但是第一次開著這麽長的半掛,還是重載,這是第一次。路上並不孤獨,這條線上的拉煤車不少。悍威顯示出了它的優勢:發動機比較有力。每次遇到上坡,前麵的車就慢了下來。而張軍開的半掛動力還是比較強勁,隻將油門踩到一半,發動機就嗷嗷地帶著車身衝了上去,最多換低一檔,就夠用了。這時沒別的辦法,張軍會看對方車道沒有來車之後,打左轉向,超車。上坡超車其實很危險,但是不超也危險,跟在一個慢慢吞吞的車後麵,會影響自己的判斷。
超完了之後,不能馬上回原車道,尤其是半掛,更長,也更得給後車留足了充分的空間之後,張軍才會打右轉向,緩慢變回原車道。
那些農用車們,雖然拉得也不少,但是一遇到上坡,就慢得像蝸牛爬,而上坡完了之後的下坡,更是膽戰心驚。軟軟的輪胎,隨時都會出現狀況。而對於半掛車而言,這點重量太小意思了,六十來噸的重量,分擔在六根軸,二十個車輪上。每個車輪才三噸多的負荷,簡直就像巨人在過小溪,不用挽褲腿,都濕不了。
這邊的坡都不大,所以刹車淋水一開,再開著排氣製動,張軍隻把檔位倒到了六檔上,就衝了下去。望了望後視鏡裏的光柱,心中不免得意洋洋:所有的公路用車裏麵,半掛車是最適合的選擇了。
五個多小時,來到了卸貨的煤場,天已經快亮了,看到了過磅的磅板,張軍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磅板太小了,不到十八米長,剛剛放得下整車,還得轉一個三十度左右的彎才能上去。既轉彎,又上坡,這還不是關鍵,最主要的是這個地磅隻有一條通道,前麵是一堵牆:也就是說,從上麵過了地磅,得倒回來。
要命了!怎麽辦?硬著頭皮上吧。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排了半天隊,都到晚上八點多了,才輪到悍威裝車。
王師傅已經在臥鋪裏睡熟了,張軍發動車輛,開到了工位,按了下喇叭,示意可以裝煤了。鏟車開始裝煤。
“轟隆。”一鏟子煤,傾倒進了車廂的大嘴裏。張軍打開車窗,衝鏟車師傅說道:“師傅,第一趟,少裝點。”
“什麽?”轟隆隆的發動機聲音中,鏟車師傅沒聽清。
張軍連用手指比劃著,又說了一遍:“第一趟,少裝點。”
這次師傅聽著了,用手指圈成了個ok的形狀。“好的,沒問題。”
一鏟,又是一鏟,張軍在車上發現不妙,怎麽還裝啊?
趕緊跳下車,爬上大廂一看:乖乖,一米八高的車廂都要裝了多半箱了,看這樣,淨重不下五十噸。
“我不是說少裝點嗎?”張軍衝鏟車師傅嚷道。
“這已經很少了啊,前四後八還裝這麽多呢,你一個半掛,這才裝這麽點了。你看人家別的車,哪個不是冒尖了?”鏟車師傅回應道。
唉,真是無話可說。張軍無奈地搖了搖頭,怎麽辦?自己可不想一鍬一鍬地將煤再卸下去,算了,就這麽多吧。
這次是近途,而且也就多半車廂煤,所以不用蓋苫布了。車廂是標準車廂,一米八高,裝內蒙的散煤差不多得裝滿了,但是這個煤礦的是塊煤,密度大,這要是裝滿一車廂,至少有八十噸了。幸虧自己發現得及時,否則要是給裝滿一車廂,嶄新的悍威半掛就受苦了。
從車廂的小梯子上下來。張軍拉開車門,扶著扶梯,蹬著兩級台階,爬進駕駛室。坐好了,打開電門,擰動鑰匙,“嗡,嗡嗡。”馬達喘著氣,將290馬力的發動機啟動了,踩離合,掛入一檔,鬆開手刹。然後緩慢抬離合,緩加油門。慢慢到了離合接入點。心裏念叨著:不要跳,不要跳。神靈沒有感動,咚,咚咚,悍威牽引頭不服似的,向張軍示威,跳了起來,有了前麵的經驗,張軍沒有犯同樣的錯誤,跳就跳吧,不搭理你,接著緩鬆離合器,繼續加油門,悍威牽引頭跳了兩下,終於爬了起來,開動了。(.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接著鬆油門,摘掉一檔,掛入二檔。咣當一聲,車頭又不服似的跳了一下,乖乖地接著加速了。
後麵的王師傅翻了個身子,迷迷糊糊不知說了句什麽話,接著睡覺去了。
來到磅房前,遠遠地就將車身對正了,地磅才三米寬,要是不小心出了偏差,就會掉下磅板了,後果很嚴重,小心翼翼地將車開上磅板,前麵紅色的牌子亮了,上麵顯示著毛重:六十五噸,除去自重,這趟裝了五十噸。本來半載磨合,打算裝三十噸左右,可憐的牽引頭啊,受委屈吧。張軍下車開好票,回來將車又小心翼翼開下來。
跳就跳吧,慢慢就適應了,張軍暗暗想到。發動機的聲音真好聽!不用看轉速表,隻聽聲音,張軍就知道發動機大概的轉速了。新車不能轟油門,否則會導致過早磨損,張軍一直保持在一千五百轉左右換檔,這樣既能保持充足的動力,又不損傷機器。雖然換擋的時候車頭會不由自主地跳那麽一小下,但在張軍的努力下,跳得越來越低了,最後就隻剩下駕駛室的減震晃動兩下,基本感覺不到什麽了。
和前四後八的區別,除了車頭輕,會跳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麻煩,就是倒車了。原來張軍就了解過,聽人家說什麽反方向,具體也沒想明白,所以開了半掛之後,有意無意地避免倒車,還好,每次的場地都非常大,不需要倒車就可以掉頭了。
車燈還行,遠光的兩道光柱照到了大概一百五十米,近光就有點暗了,兩邊都是漆黑一片,看不到什麽東西。雖然夜路已經常跑了,但是第一次開著這麽長的半掛,還是重載,這是第一次。路上並不孤獨,這條線上的拉煤車不少。悍威顯示出了它的優勢:發動機比較有力。每次遇到上坡,前麵的車就慢了下來。而張軍開的半掛動力還是比較強勁,隻將油門踩到一半,發動機就嗷嗷地帶著車身衝了上去,最多換低一檔,就夠用了。這時沒別的辦法,張軍會看對方車道沒有來車之後,打左轉向,超車。上坡超車其實很危險,但是不超也危險,跟在一個慢慢吞吞的車後麵,會影響自己的判斷。
超完了之後,不能馬上回原車道,尤其是半掛,更長,也更得給後車留足了充分的空間之後,張軍才會打右轉向,緩慢變回原車道。
那些農用車們,雖然拉得也不少,但是一遇到上坡,就慢得像蝸牛爬,而上坡完了之後的下坡,更是膽戰心驚。軟軟的輪胎,隨時都會出現狀況。而對於半掛車而言,這點重量太小意思了,六十來噸的重量,分擔在六根軸,二十個車輪上。每個車輪才三噸多的負荷,簡直就像巨人在過小溪,不用挽褲腿,都濕不了。
這邊的坡都不大,所以刹車淋水一開,再開著排氣製動,張軍隻把檔位倒到了六檔上,就衝了下去。望了望後視鏡裏的光柱,心中不免得意洋洋:所有的公路用車裏麵,半掛車是最適合的選擇了。
五個多小時,來到了卸貨的煤場,天已經快亮了,看到了過磅的磅板,張軍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磅板太小了,不到十八米長,剛剛放得下整車,還得轉一個三十度左右的彎才能上去。既轉彎,又上坡,這還不是關鍵,最主要的是這個地磅隻有一條通道,前麵是一堵牆:也就是說,從上麵過了地磅,得倒回來。
要命了!怎麽辦?硬著頭皮上吧。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