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野鶴無糧天地寬
世界上能活得高壽的人,大都是這種能安貧樂道的人,他們絕不把物質上的貧窮等同於心靈上的愁苦。《莊子?養生主》中透露的正是這種安貧樂道的養生大智慧。
莊子說:“山林中的野雞求食很辛苦,走十步才能找到一條蟲子,走百步才能找到一口水。但它仍不希望被關在籠子裏。因為籠子裏雖然不愁吃喝,但精神上終比不上野外自由寬闊。”
儒家孔孟與道家老莊共同養生思想,最重視的就是自然自由的精神。善於養生的人,不會因為追求物質的享受而付出自由的代價。所謂:
“籠雞有食近庖廚,野鶴無糧天地寬。”
即便是無糧之苦心,亦有自由自在的悅心之趣,可見君子貴其精神境界無拘無束,貴在修習道德品質中得到法喜禪悅。這種喜悅之感就是養生最好的資糧。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這些安貧樂道的君子們,更是一日不可無此喜悅的精神。故《菜根譚》稱他們在苦心的處境之中,卻能時常得到這些悅心之趣。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世界上能活得高壽的人,大都是這種能安貧樂道的人,他們絕不把物質上的貧窮等同於心靈上的愁苦。《莊子?養生主》中透露的正是這種安貧樂道的養生大智慧。
莊子說:“山林中的野雞求食很辛苦,走十步才能找到一條蟲子,走百步才能找到一口水。但它仍不希望被關在籠子裏。因為籠子裏雖然不愁吃喝,但精神上終比不上野外自由寬闊。”
儒家孔孟與道家老莊共同養生思想,最重視的就是自然自由的精神。善於養生的人,不會因為追求物質的享受而付出自由的代價。所謂:
“籠雞有食近庖廚,野鶴無糧天地寬。”
即便是無糧之苦心,亦有自由自在的悅心之趣,可見君子貴其精神境界無拘無束,貴在修習道德品質中得到法喜禪悅。這種喜悅之感就是養生最好的資糧。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這些安貧樂道的君子們,更是一日不可無此喜悅的精神。故《菜根譚》稱他們在苦心的處境之中,卻能時常得到這些悅心之趣。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