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盛怒之下便喝叫身邊的衛士將寧戚斬首,幾名衛士答應了一聲,就把寧戚捆綁起來,推到離齊侯車前幾米遠處,拔刀正要行刑。寧戚仰起頭,望著天空歎息一聲,說道:“夏桀殺害龍逢,商紂殺害比幹,昏君殺賢臣,我寧戚今天也如他們一樣死去,算是第三人。堅持真理,死而無憾了!”寧戚的嘴角露出一抹輕蔑的笑意,臉色平靜,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
侍衛舉起刀來的刹那間,猛聽見一聲大喊:“刀下留人!”齊國大司行隰朋急忙製止了他們,轉身對齊桓公說:“臣在一旁觀察了此人,他見到權勢不願迎合,見了威嚇不肯低頭,這不是一般村夫能夠做到的。請君侯赦免了他!”
齊桓公沉思了一下,覺得隰朋說的是那麽回事,這村夫雖然話語很刺傷人,可古代的大忠臣龍逢、比幹不正是敢於冒死進諫嗎?而現在自己不能做夏桀和商紂那樣的昏君啊!這麽一想,齊桓公胸中的怒氣便消散了,臉上有了笑容,即刻命令侍衛給寧戚鬆了綁,對寧戚說:“剛才寡人是要試一下您的膽識,看來您還真的是位忠臣呀!”
寧戚這才掏出懷裏管仲的薦舉信,呈交給了齊桓公。
齊桓公把信拆開,隻見信中寫著:“臣奉命行軍到了?山,遇見衛國人寧戚。他不是一般放牛的那類村夫,實在是當代少有的賢士。君侯應該留下他輔佐自己。如果舍棄不用,他必將會被鄰國重用,那時君侯後悔就晚了!”
齊桓公驚訝地說:“原來您遇到過仲父了。既然有他的書信,那您怎麽不早些交給寡人呢?”
寧戚隻給齊桓公拱了拱手,說:“臣聽說過‘明君當選擇賢臣來輔佐自己,賢臣也應選擇明君去輔佐。’如果君侯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話,厭惡臣這樣直言的人,對臣惱怒不已,臣寧可被殺死,也不願拿出仲相國的薦書。”
齊桓公“嗬嗬”地笑了起來,說:“所幸寡人能聽忠言,不然就枉殺您了!”便命令侍從安排寧戚坐在後麵的車上,繼續行軍。
天黑了下來,齊桓公傳令將士安營下寨,第二天淩晨再出發。
齊桓公的中軍帳剛安頓下來,他就急著要侍從掌燈,又催隨行宮人快拿來他的衣帽。
跟齊桓公同來的愛妾寺貂在一旁見他這麽猴急的樣子,問道:“君這時候忙著要穿禮服,是想給寧戚加爵拜官?”
“你聰明,真的讓你猜對了!”齊桓公笑著說。
“不是說寧戚是衛國人嗎?衛國離我們齊國不算遙遠,為什麽不派人到衛國去訪問了解一下他的為人呢?要是他真的是個賢能的人,君侯再給他拜官進爵也不遲呀!”寺貂提醒齊桓公說,“君與他才初次會麵,並不很了解他,假若他沒什麽賢能之處,君侯一言九鼎,用錯了人,將如何收場?”
齊桓公凝眉思索了一下說:“他這個人胸懷開闊,不會拘泥小禮小節,難免會在一些小事情上得罪了人,或者他也有一些小的過錯。如果訪問到了他的某些過失,那時寡人再給他拜官,彼此都不光彩,不給他官職,讓他離開齊國又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不如不去了解他,現在就給他拜官為好呀!”
一會兒,齊桓公換上了上朝禮服,在燈燭下,拜寧戚為齊國大夫,讓他協助管仲處理軍政大事。
馬上有齊侯的侍從給寧戚送上官服,寧戚也換上了齊國大夫的服飾,拜謝過齊桓公便退出了中軍帳。
這是發生在周?王二年春天的事情。
下節再敘―――
侍衛舉起刀來的刹那間,猛聽見一聲大喊:“刀下留人!”齊國大司行隰朋急忙製止了他們,轉身對齊桓公說:“臣在一旁觀察了此人,他見到權勢不願迎合,見了威嚇不肯低頭,這不是一般村夫能夠做到的。請君侯赦免了他!”
齊桓公沉思了一下,覺得隰朋說的是那麽回事,這村夫雖然話語很刺傷人,可古代的大忠臣龍逢、比幹不正是敢於冒死進諫嗎?而現在自己不能做夏桀和商紂那樣的昏君啊!這麽一想,齊桓公胸中的怒氣便消散了,臉上有了笑容,即刻命令侍衛給寧戚鬆了綁,對寧戚說:“剛才寡人是要試一下您的膽識,看來您還真的是位忠臣呀!”
寧戚這才掏出懷裏管仲的薦舉信,呈交給了齊桓公。
齊桓公把信拆開,隻見信中寫著:“臣奉命行軍到了?山,遇見衛國人寧戚。他不是一般放牛的那類村夫,實在是當代少有的賢士。君侯應該留下他輔佐自己。如果舍棄不用,他必將會被鄰國重用,那時君侯後悔就晚了!”
齊桓公驚訝地說:“原來您遇到過仲父了。既然有他的書信,那您怎麽不早些交給寡人呢?”
寧戚隻給齊桓公拱了拱手,說:“臣聽說過‘明君當選擇賢臣來輔佐自己,賢臣也應選擇明君去輔佐。’如果君侯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話,厭惡臣這樣直言的人,對臣惱怒不已,臣寧可被殺死,也不願拿出仲相國的薦書。”
齊桓公“嗬嗬”地笑了起來,說:“所幸寡人能聽忠言,不然就枉殺您了!”便命令侍從安排寧戚坐在後麵的車上,繼續行軍。
天黑了下來,齊桓公傳令將士安營下寨,第二天淩晨再出發。
齊桓公的中軍帳剛安頓下來,他就急著要侍從掌燈,又催隨行宮人快拿來他的衣帽。
跟齊桓公同來的愛妾寺貂在一旁見他這麽猴急的樣子,問道:“君這時候忙著要穿禮服,是想給寧戚加爵拜官?”
“你聰明,真的讓你猜對了!”齊桓公笑著說。
“不是說寧戚是衛國人嗎?衛國離我們齊國不算遙遠,為什麽不派人到衛國去訪問了解一下他的為人呢?要是他真的是個賢能的人,君侯再給他拜官進爵也不遲呀!”寺貂提醒齊桓公說,“君與他才初次會麵,並不很了解他,假若他沒什麽賢能之處,君侯一言九鼎,用錯了人,將如何收場?”
齊桓公凝眉思索了一下說:“他這個人胸懷開闊,不會拘泥小禮小節,難免會在一些小事情上得罪了人,或者他也有一些小的過錯。如果訪問到了他的某些過失,那時寡人再給他拜官,彼此都不光彩,不給他官職,讓他離開齊國又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不如不去了解他,現在就給他拜官為好呀!”
一會兒,齊桓公換上了上朝禮服,在燈燭下,拜寧戚為齊國大夫,讓他協助管仲處理軍政大事。
馬上有齊侯的侍從給寧戚送上官服,寧戚也換上了齊國大夫的服飾,拜謝過齊桓公便退出了中軍帳。
這是發生在周?王二年春天的事情。
下節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