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連稱在齊襄公的離宮臥房尋不見昏君的人影時,忽然有一名士兵前來向連稱稟報:“我在離宮後麵的樹林旁撿到一隻絲紋鞋,管至父將軍說這不是一般人能穿上的貴重品,很像是主上穿的,就讓我送給連將軍辨認。”


    連稱接過來一看,認得這正是齊襄公出獵時通常穿在腳上的那種鞋,特點是輕便耐磨。原來那怪獸銜走齊襄公的一隻絲紋鞋後,因受驚嚇,逃了十幾裏地,就到了姑棼離宮附近的一片樹林旁,看這鞋花花綠綠的,以為是什麽能吃的寶貝,卻發現並不能啃,就扔在了這片樹林旁,恰巧被包圍離宮的士兵拾得。


    連稱的精神為之一振,說:“看來昏君沒有去遠,趕快分頭搜查!”


    連稱沒有馬上離開,他想:外麵都有人圍得如鐵桶一般,這昏君怎能逃得出去呢?而且他也不敢從大門正麵往外跑呀,難道這房內還有地道不成?便自己舉起火把,又在房間內上下細看,並沒看出什麽異常。不覺走到了窗戶旁,一低頭,猛然發現在窗戶檻外側下麵隱約露出一隻絲紋鞋,就和剛才他辨認的那隻一樣。


    連稱這才知道有人在窗戶背後躲藏著,而且斷定他就是齊襄公。


    他立即打開窗戶,果然看見齊襄公縮成一堆蹲在窗下,一隻腳穿著絲紋鞋,向前半伸著,另一隻腳沒有鞋,被雙手捂住,顯得有些疼痛的樣子。連稱明白了士兵所拾到的那隻絲紋鞋正是他掉落的,而他剛才看到的就是他伸出的這隻腳上的鞋。


    這次可是齊襄公當獵物了,像老鷹抓兔子一般,連稱雙手一用力,就把他提到房間內,擲在地上,罵道:“你這個昏君!你知道自己有哪些罪嗎?”


    齊襄公哆嗦不止,說:“寡人罪重,乞請連將軍寬恕!”


    連稱怒斥道:“你連年用兵,使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這是你的不仁;你違背父侯的遺囑,疏遠公孫無知,這是你的不孝;你們兄妹胡來,無所顧忌,這是你的無禮;你不知體恤將士遠戍的勞苦,到了換防的日期不予換防,這是你的無信。仁孝禮信這四種基本的道德要求你都喪失了,你是可以恕罪的嗎?我今天就替魯桓公報仇了!”說完,就舉起劍來,將齊襄公連砍了幾下,然後用床褥裹住他的屍體,把他和孟陽一同葬在房外的窗戶下麵。


    一隻鞋提醒了連稱他們,一隻鞋讓連稱發現了齊襄公,就這樣,一步步把昏君送進了地獄。


    齊襄公在位僅五年,在他臨死前,徒人費、石之紛如、孟陽三人雖然視死如歸,表現出對齊襄公忠心耿耿,但他們跟著齊襄公沒幹多少好事,對齊襄公報的是私恩,所以他們不能稱作忠臣。


    再說連稱和管至父的大隊人馬奔襲了姑棼,便迅速回師進軍齊國都城。公孫無知獲悉連稱已除去齊襄公一行,早預備了他的私人武裝,這時他就率領人馬開門接應連稱和管至父的大軍入城。


    連稱和管至父二將宣稱:“我們接受過先君齊僖公的遺命,今天才誅了昏君,扶持公孫無知即位。”


    給公孫無知舉行登位大典後,就立連妃為夫人,連稱為正卿,尊作國舅。管至父為亞卿。


    那些齊國大夫們雖然勉強上朝,卻對連稱和管至父他們口服心不服:哼,你們倆算老幾?竟然爬到我們的頭上去了!隻有大夫雍廩對公孫和連稱他們點頭哈腰,一副極其順從的樣子。雍廩還為往日和公孫無知爭道的事,特地向公孫無知賠禮道歉。公孫無知覺得他是真心誠意認錯了,就讓他繼續當大夫。而齊國*高、國二大夫卻托病不朝見新君,因人心未穩,公孫無知不便罷他們的官。


    管至父上表請公孫無知懸榜招賢,來爭取人心,得到民眾的擁護。又順便推薦了他同族的侄子管夷吾,說他有經天緯地之才。


    公孫無知便派人去召管夷吾入朝為官。


    這管夷吾,就是管仲,後世的諸葛亮在隆中曾把自己與管仲相比。而自從管仲出山後,齊國以至其他各國便有了新氣象。


    不知管仲是否應公孫無知征召,下節再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說春秋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遠並收藏再說春秋戰國最新章節